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228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设有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构成为通过来自多个灯具单元的照射光形成所需要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灯具为人们所公知。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种车辆用灯具的构成,记载以下车辆用灯具:相对灯体,能旋转地支持支架,并且,多个灯具单元支持在该支架。

记载在该“专利文献1”的各灯具单元包括投影透镜,配置在其后方的光源,以及使得来自该光源的光向着投影透镜反射的反射镜,该投影透镜以及反射镜成为能旋转调整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5590号公报

在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灯具中,通过使得支架相对灯体旋转,能总括地实行对于多个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

这时,通过相对支架,旋转调整各灯具单元的投影透镜以及反射镜,能修正灯具单元互相之间的光轴偏移,由此,能精度良好地实行对于多个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

但是,采用这样的构成场合,每个灯具单元的投影透镜以及反射镜的位置变化,因此,存在由此损害车辆用灯具美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状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设有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中,不会损害其美观、能精度良好地实行各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的车辆用灯具。

本发明通过对灯具单元的支持结构施以改进,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构成为由来自多个灯具单元的照射光形成所需要的配光图案,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持为能相对灯体旋转的支架;

上述多个灯具单元支持于上述支架;

上述各灯具单元包括光源单元以及控制来自该光源单元的光的光控制部件;

上述多个灯具单元之中,至少一部分的灯具单元的上述光源单元支持为能相对上述支架旋转,并且,上述光控制部件固定支持于上述支架。

上述“所需要的配光图案”种类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近光用配光图案或用于形成其一部分的配光图案,远光用配光图案或用于形成其一部分的配光图案,白昼行驶信号灯用的配光图案,雾灯用的配光图案等。

上述各“灯具单元”只要包括光源单元以及光控制部件,则对其具体构成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设有光源及反射镜作为“光源单元”、并且设有投影透镜作为“光控制部件”的构成,设有光源作为“光源单元”、并且设有投影透镜作为“光控制部件”的构成,设有光源作为“光源单元”、并且设有反射镜作为“光控制部件”的构成等。

上述“支架”只要是支持为能相对灯体旋转的部件,则对其具体构成不作特别限定,即使关于这时的具体旋转方向,也不作特别限定。

上述“至少一部分的灯具单元”的光源单元成为支持为能相对支架旋转的构成,但是,这时的具体旋转方向不作特别限定。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构成支持为支架能相对灯体旋转,并且,多个灯具单元支持于该支架,上述多个灯具单元之中,至少一部分的灯具单元的其光源单元支持为能相对支架旋转,并且,其光控制部件固定支持于支架,因此,能得到以下那样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使得支架旋转,能总括地实行对于多个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

加之,关于至少一部分的灯具单元,通过使得其光源单元相对支架旋转,能修正灯具单元互相间的光轴偏移。并且,由此,能精度良好地实行对于多个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

这时,各灯具单元的光控制部件任一个都固定支持于支架,因此,不用担心在灯具单元互相之间产生光控制部件的位置偏移,由此,能防止损害车辆用灯具的美观。

这样,按照本发明,在设有多个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中,能不损害其美观地精度良好地实行各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

在上述构成中,多个灯具单元的光控制部件任一个都由投影透镜构成场合,若上述多个投影透镜设为单一透明部件构成,则能减少零件数,且能提高投影透镜互相间的位置关系精度。

又,这样,多个投影透镜作为单一透明部件构成场合,其重量相当大,但是,该透明部件固定支持于支架,因此,能设为强度上足够的灯具构成。

这时,若作为上述透明部件,设为其前面由连续的曲面或平面构成,则当从外部观察车辆用灯具时,能不使得存在多个投影透镜显眼,提高其美观。

在上述构成中,若设为具备配置为围住多个灯具单元的光控制部件的延伸部件的构成,则能提高车辆用灯具的美观,这时,若设为该延伸部件固定支持于支架的构成,则能将各光控制部件和延伸部件之间的间隙维持为一定,由此,能更进一步使得车辆用灯具的美观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正面图。

图2是图1的ⅱ-ⅱ线截面图。

图3是图2的ⅲ-ⅲ线截面图。

图4是图2的ⅳ部详细图。

图5是表示由来自上述车辆用灯具的照射光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

图6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一变形例,是与图2相同的图。

图7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二变形例,是与图2相同的图。

图8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三变形例,是与图1相同的图。

图9是图8的ⅸ-ⅸ线截面图。

图10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第四变形例,是与图2相同的图。

图11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五变形例,是与图2相同的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10、110、210、310、410、510—车辆用灯具

12、312、512—灯体

14、314—透光罩

16、116—透镜架

18、118、318、518—延伸部件

18a、118a、518a—前端开口部

20a、20b、20c、120a、120b、120c、320a、320b、320c—灯具单元

30—透明部件

32a、32b、32c、132a、132b、132c—投影透镜(光控制部件)

32a、132a—前面

32b、132b—后面

40a、40b、40c、340a、340b、340c—光源单元

42、342—光源

44a、44b、44c—反射镜

46—遮光件

46a—朝上反射面

48、348—基体部件

48a—凸部

50、250、350、450—支架

50a—套筒

50b—突起部

52—枢轴

54—校光螺钉

56—球形阶梯式轴承

58—校光螺母

62、224—螺钉

64—防松垫圈

66—调整螺钉

68—调整螺母

318a—开口部

330—反射镜连续体

330a—上壁部

330a1—开口部

330b—侧壁部

330c—支架抵接部

332a、332b、332c—反射镜(光控制部件)

332aa、332ba、332ca—反射面

332as、332bs、332cs—反射元件

460—副支架

a、b、c—点

ax1—旋转轴线

ax—光轴

cl1—下段明暗截止线

cl2—上段明暗截止线

e—弯(elbow)点

f—后侧焦点

hz—高明亮度区域

pa、pb、pc—配光图案

pl—近光用配光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的正面图。又,图2是图1的ⅱ-ⅱ线截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为配置于车辆的左前端部的前照灯,成为能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结构。

作为车辆用灯具10,在图2中,用x表示的方向为“前方”(即使作为车辆也是“前方”),用y表示的方向为与“前方”正交的“左方向”(即使作为车辆也是“左方向”,但在灯具正面视图中,为“右方向”)。

该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在由灯体12和安装在其前端开口部的透明玻璃状的透光罩14形成的灯室内,在车宽方向排列收纳三个灯具单元20a,20b,20c。

各灯具单元20a,20b,20c构成为包括作为光控制部件的投影透镜32a,32b,32c,以及配置在其后方的光源单元40a,40b,40c。

在上述灯室内,配置被支持为能相对灯体12旋转的支架50。

三个光源单元40a~40c分别被支持为能相对灯体12旋转(关于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说明)。

三个投影透镜32a~32c在车宽方向排列配置,哪一个都具有同样的构成。

具体地说,各投影透镜32a~32c的前面32a由在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凸圆柱面构成,其后面32b由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圆柱面构成。这时,前面32a的铅垂截面形状以及后面32b的水平截面形状设定为具有同一曲率的曲线形状。

各投影透镜32a~32c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设为通过前面32a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以及后面32b的车宽方向中心位置。

三个投影透镜32a~32c作为单一的透明部件30构成。该透明部件30沿着水平面在车宽方向延伸配置,在灯具正面视图中,具有横长矩形状的外形形状。

透明部件30的前面形成为三个投影透镜32a~32c的前面32a连续的单一的凸圆柱面。

该透明部件30在其外周缘部固定支持于透镜架16。该透镜架16在其左右两端部固定支持于支架50。

在该透镜架16的外周侧,配置覆盖该透镜架16的延伸部件18。该延伸部件18在灯具正面视图中,与透明部件30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隔,具有围住该透明部件30的前端开口部18a。并且,该延伸部件18在其后端部固定支持于灯体12。

支架50相对灯体12,由位于右上(在灯具正面视图中为左上)的枢轴52以及位于左上及右下的二个校光螺钉54支持为能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旋转。

枢轴52的基端部固定于灯体12,其前端部与安装于支架50的球形阶梯式轴承56结合。又,校光螺钉54的基端部能旋转地支持于灯体12,其前端部与安装于支架50的校光螺母58拧合。

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光源单元40a~40c的构成互相局部不同,但其基本构成,不管哪个都相同。

于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位于右端部的灯具单元20a,说明其具体构成。

图3是图2的ⅲ-ⅲ线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该灯具单元20a的光源单元40a包括配置在投影透镜32a的后侧焦点f的后方侧的光源42,使得来自该光源42的射出光朝着投影透镜32a反射的反射镜44a,对于来自该反射镜44a的反射光的一部分进行遮光的遮光件46,以及支持上述各部件的基体部件48。

光源42是具有横长矩形状发光面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在使得其发光面朝上状态下支持在基体部件48的上面。反射镜44a配置为从上方侧覆盖光源42,使得来自光源42的光向着前方,朝着靠近光轴ax的方向反射。遮光件46具有朝上反射面46a,用于使得来自反射镜44a的反射光的一部分朝上反射,使其入射到投影透镜32a。该朝上反射面46a的前端缘形成为从后侧焦点f向左右两侧延伸。

该光源单元40a的向支架50的支持在其基体部件48的后端面实行。该基体部件48设有没有图示的冷却散热片,也起着作为散热器的功能。

如图2所示,剩余二个灯具单元20b、20c的光源单元40b、40c相对灯具单元20a的光源单元40a,其反射镜44b、44c的构成不同。

即,位于中央的灯具单元20b中的光源单元40b的反射镜44b,设定其反射面形状,使得在该反射镜44b反射的来自光源42的光的收敛程度比在光源单元40a的反射镜44a反射的来自光源42的光的收敛程度小。

又,位于左端部的灯具单元20c中的光源单元40c的反射镜44c,设定其反射面形状,使得在该反射镜44c反射的来自光源42的光的收敛程度比在光源单元40b的反射镜44b反射的来自光源42的光的收敛程度进一步小。

图4是图2的ⅳ部详细图。

也如该图所示,灯具单元20a的光源单元40a支持为能相对支架50以在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

并且,光源单元40a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二处(在图1中,用点a、b表示其位置),通过螺钉紧固连结在支架50。

在用于该螺钉紧固的螺钉62,安装能在该螺钉紧固方向弹性变形的防松垫圈64。

在支架50,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二处,形成套筒50a。该套筒50a形成为从支架50朝后方侧突出,其内周面构成用于使得螺钉62插入通过的插入通孔。

又,在支架50,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四处,形成突起部50b,该突起部50b通过与光源单元40a的基体部件48的抵接,允许光源单元40a在上下方向旋转。上述四个突起部50b相对各插入通孔,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两侧附近,分别形成一对。上述各突起部50b作为大致半球状的突起部,以同一尺寸形成。

在光源单元40a中的基体部件48的后端面,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二处,形成凸台部48a,用于与螺钉62的螺纹部拧合,固定螺钉62。

另一方面,在旋转轴线ax1的下方位置,配置调整螺钉66,用于使得光源单元40a相对支架50以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在图1中,用点c表示该调整螺钉66的位置)。

该调整螺钉66的基端部能旋转地支持于支架50,其前端部与安装于基体部件48的调整螺母68拧合。

这一点对于剩余二个灯具单元20b、20c的光源单元40b、40c也同样。

并且,在将各光源单元40a~40c组装在支架50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该调整螺钉66,使得各光源单元40a~40c相对支架50在上下方向旋转,能修正各光源单元40a~4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该操作能在将支架50组装到灯体12前的阶段实行。

支架50的支持各光源单元40a~40c的调整螺钉66的基端部的部分形成为使得朝形成套筒50a的部分的后方侧变位。

图5是透视地表示由来自车辆用灯具10的照射光形成在配置于车辆前方25m位置的假想铅垂屏幕上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图。

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是左配光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在其上端缘有左右存在阶梯差的明暗截止线cl1、cl2。该明暗截止线cl1、cl2以作为灯具正面方向消点的h-v沿铅垂方向通过的v-v线为界,左右存在阶梯差地沿着水平方向延伸,v-v线右侧的对面车线侧部分作为下段明暗截止线cl1形成,v-v线左侧的自身车线侧部分,从该下段明暗截止线cl1通过倾斜部上升,作为上段明暗截止线cl2形成。

在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中,作为下段明暗截止线cl1和v-v线的交点的弯点e位于h-v的0.5~0.6°左右下方。

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作为使得三个配光图案pa、pb、pc重叠的合成配光图案形成。

配光图案pa是由来自灯具单元20a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b是由来自灯具单元20b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c是由来自灯具单元20c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

由在灯具单元20a的反射镜44a反射的来自光源42的光,在投影透镜32a的后侧焦点面上形成光源42的像,通过将该光源42的像由投影透镜32a作为反转投影像投影到上述假想铅垂屏幕上,形成配光图案pa,其明暗截止线cl1、cl2作为遮光件46的朝上反射面46a的前端缘的反转投影像形成。这一点对于剩余二个配光图案pb、pc也同样。

三个配光图案pa、pb、pc哪个都使得上下方向的v-v线通过作为灯具正面方向消点的h-v,形成作为相对上述v-v线左右均等地扩展的横长的配光图案。这时,配光图案pa形成作为小而明亮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b虽然没有配光图案pa那样明亮,但是,形成作为比配光图案pa大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c虽然没有配光图案pb那样明亮,但是,形成作为比配光图案pb大的配光图案。

这是由于从灯具单元20b的反射镜44b的反射光的收敛程度比从灯具单元20a的反射镜44a的反射光的收敛程度小、从灯具单元20c的反射镜44c的反射光的收敛程度比从灯具单元20b的反射镜44b的反射光的收敛程度进一步小的缘故。

这样,近光用配光图案pl由相对v-v线左右均等地扩展的、明亮度及大小互相不同的三个配光图案pa、pb、pc构成,因此,在灯具正面方向形成作为具有高明亮度区域hz的配光不匀少的配光图案,由此,车辆前方行驶道路左右均等地宽广地照射。

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形成作为三个配光图案pa、pb、pc的明暗截止线cl1、cl2的上下方向位置对齐的配光图案。其通过在将三个光源单元40a~40c组装到支架50的状态下使得各光源单元40a~40c在支架50在上下方向旋转,修正光源单元40a~4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实现。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支架50支持为相对灯体12能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旋转,并且,三个灯具单元20a~20c支持于该支架50,上述三个灯具单元20a~20c任一个的光源单元40a~40c支持为相对支架50能在上下方向旋转,并且,其投影透镜32a~32c(光控制部件)固定支持于支架50,因此,能得到以下那样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使得支架50旋转,能总括地实行对于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光轴调整。

加之,关于各灯具单元20a~20c,通过使得其光源单元40a~40c相对支架50旋转,能修正灯具单元20a~2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并且,由此,能精度良好地实行对于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光轴调整。

这时,各灯具单元20a~20c的投影透镜32a~32c任一个都固定支持于支架50,因此,不用担心在灯具单元20a~20c互相之间产生投影透镜32a~32c的位置偏移,由此,能防止损害车辆用灯具10的美观。

这样,按照本实施形态,在设有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车辆用灯具10中,能不损害其美观地精度良好地实行各灯具单元20a~20c的光轴调整。

这时,在本实施形态中,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投影透镜32a~32c作为单一的透明部件30构成,因此,能减少零件数,且能提高投影透镜32a~32c互相间的位置关系精度。

又,当这样将三个投影透镜32a~32c作为单一的透明部件30构成场合,其重量相当大,但是,该透明部件30固定支持于支架50,因此,能设为强度上足够的灯具构成。

而且,透明部件30的前面用连续的曲面构成,因此,当从外部观察车辆用灯具10时,能不使得存在三个投影透镜32a~32c显眼,提高其美观。

再有,在本实施形态中,设有配置为围住透明部件30的延伸部件18,因此,能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10的美观。

这时,三个灯具单元20a~20c在预先修正灯具单元20a~2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的状态下,总括地实行光轴调整,因此,能将用于光轴调整的必要的旋转量抑制为很小。并且,由此,即使使得透明部件30和延伸部件18的前端开口部18a的间隙比较狭,也能在光轴调整时使得两者不干涉。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构成各投影透镜32a~32c的前面32a的凸圆柱面以及构成其后面32b的凸圆柱面设定为具有同一曲率的曲线形状,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具有互相不同曲率的曲线形状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各投影透镜32a~32c包括由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凸圆柱面构成的前面32a以及由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圆柱面构成的后面32b,但是,也可以设为具有上述以外的构成(例如,平凸透镜或两凸透镜等)。这时,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透明部件30的前面用连续曲面构成,但是,也可以设为其前面用连续的平面构成。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延伸部件18固定支持于灯体12,但是,也可以设为固定支持于透光罩14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车辆用灯具10设有三个灯具单元20a~20c,但是,也可以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下或四个或四个以上灯具单元。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首先,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一变形例。

图6表示本变形例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10,是与图2相同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110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是,三个灯具单元120a~120c的投影透镜132a~132c作为独立的投影透镜构成,它们通过共用的透镜架116支持于灯体12,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不同。

各投影透镜132a~132c作为前面132a形成为球面状、并且后面132b形成为平面状的平凸透镜构成。

透镜架116形成为围住各投影透镜132a~132c,在其左右两端部,支持于灯体12。

在该透镜架116的外周侧,配置覆盖该透镜架116的延伸部件118。该延伸部件118在灯具正面视图中,与各投影透镜132a~132c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隔,具有围住上述投影透镜132a~132c的三个前端开口部118a。并且,该延伸部件118在其后端部支持于灯体12。

即使采用本变形例的构成的场合,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相同,能不损害车辆用灯具110美观地精度良好地实行各灯具单元120a~120c的光轴调整。

在本变形例中,说明三个投影透镜132a~132c通过共用的透镜架116支持于灯体12,但是,也可以设为对于各投影透镜132a~132c通过各自的透镜架支持于灯体12的构成。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二变形例。

图7表示本变形例涉及的车辆用灯具210,是与图2相同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210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是,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光源单元40a~40c之中,位于右端部的灯具单元20a的光源单元40a固定支持于支架250,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光源单元40a在其基体部件48的后端面的多处由螺钉224螺钉紧固在支架250。因此,本变形例的支架250与上述实施形态的支架50局部形状不同。

剩余二个灯具单元20b、20c的光源单元40b、40c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相同,支持为相对支架250能以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

即使采用本变形例的构成的场合,如果以灯具单元20a的光轴ax为基准,实行剩余二个灯具单元20b、20c的光轴调整,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相比,使得灯具构成简单化,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同样的作用效果。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三变形例。

图8表示本变形例涉及的车辆用灯具310,是与图1相同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310也与上述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构成为在由灯体312和透光罩314形成的灯室内,在车宽方向排列收纳三个灯具单元320a、320b、320c,但是,各灯具单元320a、320b、320c的构成与上述实施形态场合有很大不同。

即,各灯具单元320a、320b、320c构成为包括作为光控制部件的反射镜332a、332b、332c,以及配置在其上方的光源单元340a、340b、340c。

三个反射镜332a、332b、332c作为反射镜连续体330形成为一体,固定支持于支架350。

三个光源单元340a、340b、340c分别支持为能相对支架350旋转(关于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说明)。

支架350相对灯体312,由位于右上的枢轴52以及位于左上及右下的二个校光螺钉54支持为能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旋转。

三个灯具单元320a、320b、320c的反射镜332a、332b、332c的构成互相局部不同,但其基本构成,不管哪个都相同。

于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位于右端部的灯具单元320a,说明其具体构成。

图9是图8的ⅸ-ⅸ线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该灯具单元320a的光源单元340a包括光源342以及支持该光源342的基体部件348。

光源342是具有横长矩形状发光面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在使得其发光面朝下状态下支持在基体部件348的下面。

并且,该光源单元340a在其基体部件348的后端面支持于支架350。基体部件348设有没有图示的冷却散热片,也起着作为散热器的功能。

这时,该光源单元340a支持为相对支架350能以在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

并且,该光源单元340a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二处(在图8中,用点a、b表示其位置),通过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的螺钉62紧固连结在支架350。又,在旋转轴线ax1的下方位置,配置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的调整螺钉66,用于使得光源单元340a相对支架350以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在图8中,用点c表示该调整螺钉66的位置)。

这一点对于剩余二个灯具单元320b、320c的光源单元340b、340c也同样。

并且,在将各光源单元340a~340c组装在支架350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该调整螺钉66,使得各光源单元340a~340c相对支架350在上下方向旋转,使得其光源342的朝向变化,由此,能修正光源单元340a~34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该操作能在将支架350组装到灯体312前的阶段实行。

支架350的支持各光源单元340a~340c的调整螺钉66的基端部的部分形成为使得朝其它部分的后方侧变位。

反射镜332a在其反射面332aa使得来自光源342的光向着前方反射。该反射面332aa由将以光源342的发光中心为焦点的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形成的多个反射元件332as构成,在灯具正面视图中,具有矩形状的外形形状。

这一点对于剩余二个灯具单元320b、320c的反射镜332b、332c也同样,但是,构成其反射面332ba、332ca的多个反射元件332bs、332cs的表面形状互相不同。

并且,由此,由来自各反射镜332a~332c的反射光形成明亮度及大小不同的三个配光图案。

反射镜连续体330的位于各反射镜332a~332c的上方的部分构成作为在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上壁部330a,其左右两端部构成作为在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壁部330b。并且,该反射镜连续体330由各反射镜332a~332c的下部前端面和上壁部330a及各侧壁部330b的前端面,构成在灯具正面视图中具有形成为横长矩形状的开口端面。

该反射镜连续体330的上壁部330a为了使得各光源单元340a~340c在上下方向旋转时与其基体部件348不干涉,配置在离基体部件348稍稍下方的位置。又,在该上壁部330a,形成用于使得各光源342露出的开口部330a1。

该上壁部330a延伸直到各反射镜332a~332c的后方,在其后端部,形成使得用于使反射镜连续体330与支架350抵接的支架抵接部330c向下方延伸。并且,反射镜连续体330在该支架抵接部330c的多处,通过螺钉紧固等固定于支架350。

在该反射镜连续体330的外周侧,配置覆盖该反射镜连续体330以及三个光源单元340a~340c的延伸部件318。该延伸部件318在灯具正面视图中,具有与反射镜连续体330的开口端面大致同一形状的开口部318a。并且,该延伸部件318在其后端部固定支持于灯体312。

即使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作为由来自三个灯具单元320a~320c的照射光形成的、明亮度及大小不同的三个配光图案的合成配光图案。

即使采用本变形例的构成的场合,也能通过使得支架350旋转,总括地实行对于三个灯具单元320a~320c的光轴调整。

加之,关于各灯具单元320a~320c,通过使得其光源单元340a~340c相对支架350在上下方向旋转,能修正灯具单元320a~320c互相间的光轴偏移。并且,由此,能精度良好地实行对于三个灯具单元320a~320c的光轴调整。

这时,各灯具单元320a~320c的反射镜332a~332c固定支持于支架350,作为反射镜连续体330,因此,即使实行各灯具单元320a~320c的光轴调整,也不用担心在灯具单元320a~320c互相之间产生反射镜332a~332c的位置偏移。因此,能防止损害车辆用灯具310的美观。

并且,三个灯具单元320a~320c在预先修正灯具单元320a~32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的状态下,总括地实行光轴调整,因此,能将用于光轴调整的必要的旋转量抑制为很小。并且,由此,即使使得反射镜连续体330和延伸部件318的开口部318a的间隙比较狭,也能在光轴调整时使得两者不干涉。

在本变形例中,说明灯具单元320a~320c的反射镜332a~332c作为反射镜连续体330固定支持于支架350,但是,也可以设为各反射镜332a~332c作为独立的反射镜分别固定支持于支架350的构成。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第四变形例。

图10表示本变形例涉及的车辆用灯具410,是与图2相同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410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二变形例涉及的车辆用灯具210相同,但是,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光源单元40a~40c之中,固定支持于支架450的光源单元40a以外的二个光源单元40b、40c通过共用的副支架460支持于支架450,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场合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在支架450的前方侧配置副支架460。该副支架460支持为能相对支架450以在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这时,副支架460在旋转轴线ax1延伸方向的二处,由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同样的螺钉62,螺钉紧固连结在支架450,在其下方位置,配置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同样的调整螺钉66,用于使得副支架460相对支架450以旋转轴线ax1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旋转。

并且,二个光源单元40b、40c在其后端面固定支持于副支架460。

即使采用本变形例的构成的场合,也能将灯具单元20a的光轴ax作为基准,实行剩余二个灯具单元20b、20c的光轴调整。

另一方面,在本变形例中,关于灯具单元20b、20c互相间的上下方向的光轴偏移不能修正。

但是,如图5所示,由来自灯具单元20a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pa构成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中心区域,与此相对,由来自各灯具单元20b、20c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pb、pc构成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扩散区域。因此,即使各配光图案pb、pc的明暗截止线cl1、cl2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互相偏移,若使得它们总括地朝配光图案pa的明暗截止线cl1、cl2的位置的下方侧变位,则能将该合成配光图案设为实用上无障害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

这样采用本变形例的构成的场合,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场合相比,使得灯具构成进一步简单化,并且,能得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场合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第五变形例。

图11表示本变形例涉及的车辆用灯具510,是与图2相同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510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形态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是,延伸部件518的构成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场合不同,与此相伴随,灯体512的构成也与上述第二变形例场合局部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延伸部件518也配置在透镜架16的外周侧,使其覆盖该透镜架16,但是,该延伸部件518在其后端部不是固定支持于灯体512,而是固定支持于支架50。

该延伸部件518在灯具正面视图中,与透明部件30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隔,具有围住该透明部件30的前端开口部518a,但是,该前端开口部518a和透明部件30的间隔设定为比上述实施形态场合狭的值。

如本变形例那样,通过设为延伸部件518固定支持于支架50的构成,不管有无三个灯具单元20a~20c的光轴调整,都能将透明部件30和延伸部件518之间的间隙维持为一定。

因此,能将延伸部件518的前端开口部518a和透明部件30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狭的值,由此,能更进一步使得车辆用灯具510的美观得到提高。

也可以设为采用本变形例的构成,加之,在延伸部件518的周围,配置固定支持于灯体512的另一延伸部件。

当然,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作为诸参数所表示的数值不过是一例,也可以适当地设定为不同的值。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