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202发布日期:2019-07-24 09:2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舞台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舞台灯是营造舞台灯光效果的重要工具。在实际使用中,光源是通过人工手动安装到灯具中的,由于装配误差等原因,使得光源的中心与反光碗或灯具的中心不同轴线和发光焦点不一致,这样会导致光源发出的光效果较差,达不到一致性、均匀的效果,从而影响使用,因此,需要对光源设置相应的调节结构。

目前市场上舞台灯中采用的光源定位调节结构普遍存在调节幅度过大、调节精度低且调节操作繁琐的问题。现有的光源定位调节结构无法实现微调,且调节定位不准、调节精度不高,通常需要重复多次调节步骤,操作繁琐耗时,而获得的微调效果也常常差强人意。同时,调节方向也受限,无法满足多方向自由调节的需求。此外,在现有的光源定位调节结构中,往往无法兼顾光源的散热需求,舞台灯具不合理的散热方式容易造成光源损坏或者使用寿命的缩短,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实现方便、快捷、精准地对光源进行多方向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包括沿Z轴依次层叠设置的固定座、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光源;

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X轴平移导向构件安装于固定座上,使得第一调节板和固定座在Y轴和Z轴上相对固定,且可沿X轴方向相对平移;

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Y轴平移导向构件安装于第一调节板上,使得第二调节板和第一调节板在X轴和Z轴上相对固定,且可沿Y轴方向相对平移;

所述光源的灯罩倒扣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板上;所述固定座、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对应所述光源处均开设有通光孔,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和固定座射出;

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固定座上安装有偏心调节件;所述偏心调节件包括互相连接的主轴和副轴,所述主轴和副轴的轴线互相平行且不重合,主轴的直径小于副轴,使得偏心调节件整体形成能够以主轴为轴心转动的偏心轮结构;

所述偏心调节件包括第一偏心调节件和第二偏心调节件;

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的副轴通过主轴与固定座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对应第一偏心调节件处开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限位槽孔,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对应第一偏心调节件处开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限位槽孔;第一偏心调节件的副轴依次穿过第一调节限位槽孔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且其直径与第一调节限位槽孔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的副轴通过主轴与第一调节板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对应第二偏心调节件处开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三调节限位槽孔;第二偏心调节件的副轴穿过第三调节限位槽孔,且其直径与第三调节限位槽孔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X轴平移导向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多个X轴限位柱,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板上对应位置的多个X轴导向槽孔;所述X轴导向槽孔沿X轴方向延伸开设,所述X轴限位柱的顶端穿过X轴导向槽孔,与第一调节板铆固连接;X轴限位柱位于X轴导向槽孔中部分的直径与X轴导向槽孔的宽度相匹配,使得安装固定后的第一调节板和固定座在Y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并可沿X轴方向相对平移;

所述Y轴平移导向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板上的多个Y轴限位柱,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节板上对应位置的多个Y轴导向槽孔;所述Y轴导向槽孔沿Y轴方向延伸开设,所述Y轴限位柱的顶端穿过Y轴导向槽孔,与第二调节板铆固连接;Y轴限位柱位于Y轴导向槽孔中部分的直径与X轴导向槽孔的宽度相匹配,使得安装固定后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在X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并可沿Y轴方向相对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X轴限位柱有4个,所述X轴导向槽孔也有4个;所述Y轴限位柱有4个,所述Y轴导向槽孔也有4个。

进一步地,所述X轴限位柱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外直径与X轴导向槽孔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Y轴限位柱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外直径与Y轴导向槽孔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偏心调节件的副轴的端面上设有用于供螺丝刀拧动的螺丝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的主轴设置于一支撑台座上,并通过所述支撑台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一偏心调节件的副轴上设有一与主轴相匹配的通孔,主轴穿过副轴上的通孔后通过紧固螺母铆固,将副轴与所述支撑台座枢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的主轴和副轴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固定孔,第二偏心调节件的主轴穿过所述固定孔后通过紧固螺母铆固,将副轴与第一调节板枢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X轴限位柱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在X轴限位柱上形成一台阶面,所述第一调节板支撑于台阶面上,使得第一调节板和固定座之间形成间隔一定距离的架空层;

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二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二散热风机的风道设置于第一调节板和固定座之间的架空层内,且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二散热风机的风道末端的风口从第一调节板的通光孔处朝向光源的灯罩设置;

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二散热风机的风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引导出风方向的导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通过灯罩固定片压紧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板上;所述固定座的通光孔处,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隔热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通过巧妙的结构实现了舞台灯具中光源多方向定位调节;调节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极为精准;能够满足舞台灯具各种定位调节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偏心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偏心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具的光源定位调节装置,包括沿Z轴依次层叠设置的固定座1、第一调节板21、第二调节板22和光源3;

所述光源3的灯罩倒扣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板22上;所述固定座1、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上,对应所述光源3处均开设有通光孔,使得光源3发出的光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调节板22、第一调节板21和固定座1射出。

其中,所述光源3通过灯罩固定片31压紧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板22上;所述固定座1的通光孔处,通过固定板41固定安装有隔热片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板21通过X轴平移导向构件安装于固定座1上,使得第一调节板21和固定座1在Y轴和Z轴上相对固定,且可沿X轴方向相对平移;

所述第二调节板22通过Y轴平移导向构件安装于第一调节板21上,使得第二调节板22和第一调节板21在X轴和Z轴上相对固定,且可沿Y轴方向相对平移。

具体地,所述X轴平移导向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1上的多个X轴限位柱71,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板21上对应位置的多个X轴导向槽孔72;所述X轴导向槽孔72沿X轴方向延伸开设(即X轴导向槽孔72的长度方向沿X轴延伸),所述X轴限位柱71的顶端穿过X轴导向槽孔72,与第一调节板21铆固连接;X轴限位柱71位于X轴导向槽孔72中部分的直径与X轴导向槽孔72的宽度相匹配,使得安装固定后的第一调节板21和固定座1在Y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并可沿X轴方向相对平移。

所述Y轴平移导向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板21上的多个Y轴限位柱81,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节板22上对应位置的多个Y轴导向槽孔82;所述Y轴导向槽孔82沿Y轴方向延伸开设(即Y轴导向槽孔82的长度方向沿Y轴延伸),所述Y轴限位柱81的顶端穿过Y轴导向槽孔82,与第二调节板22铆固连接;Y轴限位柱81位于Y轴导向槽孔82中部分的直径与X轴导向槽孔82的宽度相匹配,使得安装固定后的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在X轴和Z轴方向上相对固定,并可沿Y轴方向相对平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限位柱71有4个,所述X轴导向槽孔72也对应设置有4个;所述Y轴限位柱81有4个,所述Y轴导向槽孔82也对应设置有4个。所述4个X轴限位柱71、4个X轴导向槽孔72、4个Y轴限位柱81和4个Y轴导向槽孔82在固定座1、第一调节板21或第二调节板22的通光孔四周均匀分布。

限位柱与调节板的铆固连接方式有多种可行的形式。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X轴限位柱71的底部具有直径较大的支撑部,X轴限位柱71的顶部直径较小且直径与X轴导向槽孔72的宽度相匹配,X轴限位柱71的顶面开设有螺孔;X轴限位柱71的顶部穿过X轴导向槽孔72后,通过将配有垫片的螺丝73拧入X轴限位柱71顶面的螺孔中,以将X轴限位柱71和第一调节板21铆固连接。Y轴限位柱81的顶部设有螺纹,Y轴限位柱81的顶部穿过Y轴导向槽孔82后,通过将限位螺母83旋入Y轴限位柱81的顶部,以将Y轴限位柱81和第二调节板22铆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X轴导向槽孔72和Y轴导向槽孔82均为腰圆孔,腰圆孔的边缘较圆滑,有利于X轴限位柱71和Y轴限位柱81在其中滑动。作为改进,为了进一步提升限位滑动的流畅性,所述X轴限位柱71和Y轴限位柱81上还套设有限位套84,所述限位套84的外直径与Y轴导向槽孔82和X轴导向槽孔72的宽度相匹配。

基于以上结构,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在Z轴方向上的自由度被铆固结构锁定,同时,利用X轴限位柱71和Y轴限位柱81在X轴导向槽孔72和Y轴导向槽孔82中的滑动,可以使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在X轴或Y轴方向上平移,为光源3的定位调节提供了基础的多方向可移动平台。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采用偏心调节件实现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的平移调节。所述偏心调节件包括互相连接的主轴和副轴,所述主轴和副轴的轴线互相平行且不重合,主轴的直径小于副轴,使得偏心调节件整体形成能够以主轴为轴心转动的偏心轮结构。同时,偏心调节件的副轴的端面上还设有用于供螺丝刀拧动的螺丝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调节件包括第一偏心调节件61和第二偏心调节件62。

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61的副轴通过主轴与固定座1枢轴连接,使得第一偏心调节件61的副轴能够以主轴为轴心在固定座1上做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第一调节板21上对应第一偏心调节件61处开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所述第二调节板22上对应第一偏心调节件61处开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第一偏心调节件61的副轴依次穿过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且其直径与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的宽度相匹配,使得第一偏心调节件61转动时,副轴的偏心旋转运动能够通过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推动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在固定座1上一起沿X轴方向平移。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61的主轴611一体连接于一支撑台座60上,并通过所述支撑台座60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第一偏心调节件61的副轴612上设有一与主轴611相匹配的通孔,主轴611穿过副轴612上的通孔后通过紧固螺母613铆固,将副轴612与所述支撑台座60枢轴连接。

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62的副轴通过主轴与第一调节板21枢轴连接,使得第二偏心调节件62的副轴能够以主轴为轴心在第一调节板上21做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第二调节板22上对应第二偏心调节件62处开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第二偏心调节件62的副轴穿过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且其直径与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的宽度相匹配,使得第二偏心调节件62转动时,副轴的偏心旋转运动能够通过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推动第二调节板22在第一调节板21上沿Y轴方向平移。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二偏心调节件62的主轴621和副轴62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板21上设有固定孔65,第二偏心调节件62的主轴621穿过所述固定孔65后通过紧固螺母623铆固,将副轴622与第一调节板21枢轴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和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均为腰圆孔,腰圆孔的边缘较圆滑,有利于第一偏心调节件61和第二偏心调节件62在其中滑动。

所述第一偏心调节件61和第二偏心调节件62的调节原理及过程如下:

当通过第一偏心调节件61副轴端面上的螺丝槽拧动第一偏心调节件61时,第一偏心调节件61整体以主轴为轴心进行偏心旋转运动;由于第一偏心调节件61副轴的直径与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的宽度相匹配,因此,副轴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时在X轴方向上产生的位移会推动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整体相对固定座1沿X轴方向平移;而副轴在Y轴方向上产生的位移则转化为在第一调节限位槽孔63和第二调节限位槽孔64长度方向上的滑动,不影响第一调节板21、第二调节板22和固定座在Y轴方向的相对位置。

当通过第二偏心调节件62副轴端面上的螺丝槽拧动第二偏心调节件62时,第二偏心调节件62整体以主轴为轴心进行偏心旋转运动;由于第二偏心调节件62副轴的直径与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的宽度相匹配,因此,副轴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时在Y轴方向上产生的位移会推动第二调节板22相对第一调节板21沿Y轴方向平移;而副轴在X轴方向上产生的位移则转化为在第三调节限位槽孔66长度方向上的滑动,不影响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通过旋转第一偏心调节件61和第二偏心调节件62即可实现光源3的多方向定位调节。以上调节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极为精准;同时,可进行多方向调节;能够满足舞台灯具各种定位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X轴限位柱71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在X轴限位柱上71形成一台阶面,所述第一调节板21支撑于台阶面上,使得第一调节板21和固定座1之间形成间隔一定距离的架空层;所述第二调节板2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所述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的风道设置于第一调节板21和固定座1之间的架空层内,且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的风道末端的风口从第一调节板21的通光孔处朝向光源3的灯罩设置;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的风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引导出风方向的导风装置。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用于向光源的灯罩内吹风或抽风,以促进光源3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性能,加强了灯具工作的安全性。

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之所以固定在第二调节板22,而非第一调节板21上,主要是为了确保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的风口与光源3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才能保证光源3的灯罩内空气流动均匀,实现均匀散热。在进行光源定位调节时,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是可以沿Y轴方向相对移动的,如果将第一散热风机51和第二散热风机52固定在第二调节板22上,则会在第一调节板21和第二调节板22沿Y轴方向相对移动时,改变风口与光源3的相对位置,影响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