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2619发布日期:2019-11-05 21:5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条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



背景技术:

线条灯,顾名思义,就是光源的排列成线条直线型,让光像水一样洗过墙面,也被称为洗墙灯,泛光灯,投光灯,主要指LED洗墙灯,线条灯主要用在户外景观照明,亮化工程,市政工程,室内舞台灯光等领域。通常与墙壁连接在一起。

公告号为CN2076350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发光线条灯,包括线条灯主体、遥控器和电路板,所述线条灯主体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线条灯外部保护壳,所述线条灯外部保护壳与线条灯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线条灯外部保护壳的右端下侧设置有螺丝口,所述螺丝口嵌入连接于线条灯外部保护壳上,所述线条灯主体的左端下部设置有线条灯感应指示灯,所述线条灯感应指示灯与线条灯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线条灯主体的左端设置有连线接口,所述连线接口嵌入连接于线条灯主体中,所述连线接口的左侧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嵌入连接于连线接口中,所述电线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电线固定连接,所述遥控器的下侧设置有开关键,所述开关键嵌入连接于遥控器上,所述开关键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与开关键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键的左端下部设置有遥控器感应指示灯,所述遥控器感应指示灯与开关键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下侧设置有横向连线柱,所述横向连线柱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连线柱的左端下部设置有纵向连线柱,所述纵向连线柱与横向连线柱焊接,所述横向连线柱的左端设置有竖向连线柱,所述竖向连线柱与横向连线柱固定连接。

这种线条灯虽然能够用于照明,但是由于其发光面积不可调节,而不同的使用者对发光面积的使用需求不同,从而难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其发光面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包括线条灯主体和用于连接线条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线条灯主体相连,所述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滑动连接有遮光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板与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滑动配合,滑动遮光板,改变遮光板与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暴露出来的部分,进而实现发光面积可调节的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设置:所述线条灯主体上设有燕尾块,所述遮光板上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块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发光面积时,拉动遮光板,燕尾槽沿着燕尾块滑动,从而改变遮光板与线条灯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调节发光面积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遮光板包括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所述燕尾块设置在线条灯主体的两端,所述燕尾槽设置在第二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遮光板拆分为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能够使调节范围变大,通过改变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之间的距离,能够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将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的两端部分遮挡,只露出中间的部分发光,这是一块遮光板无法实现的,从而增大了调节范围。

进一步设置:所述燕尾槽的两端设有用于对燕尾块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燕尾块进行限位,在燕尾槽沿着燕尾块滑动的过程中,避免燕尾槽与燕尾块分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遮光板靠近线条灯主体的一侧设有海绵片,所述海绵片抵触线条灯主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遮光板时,海绵片随着遮光板一起移动,海绵片在移动过程中将线条灯主体进行擦拭,避免线条灯主体被灰尘覆盖,影响照明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遮光板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遮光板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线条灯时,滑动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相互抵触,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从而实现将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连接在一起的目的,提高了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之间的稳定性,且此时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能够将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遮挡,避免灰尘落到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为卡簧,安装线条灯的墙壁上设有与卡簧匹配的卡槽,所述卡簧卡在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线条灯时,通过线条灯主体将卡簧按压到卡槽内,卡簧卡在卡槽内,从而完成线条灯的安装,安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套,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墙壁上,所述连接套设置在线条灯主体上,所述连接套套设在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线条灯时,将连接套套在连接杆上,从而完成线条灯的安装。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上可拆卸连接有锁紧块,所述连接套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锁紧块的长度大于连接套的边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接套套设在连接杆上后,再将锁紧块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连接套进行限位的目的,避免连接套从连接杆上脱落,提高了线条灯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连接套与线条灯主体之间通过调节杆相连,所述调节杆设置在线条灯主体上,所述连接套套设在调节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条灯安装好后,滑动线条灯主体,线条灯主体带动调节杆在连接套内滑动,从而改变线条灯主体的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线条灯主体的位置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滑动遮光板,改变遮光板与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暴露出来的部分,进而实现发光面积可调节的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通过改变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之间的距离,能够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将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的两端部分遮挡,只露出中间的部分发光,这是一块遮光板无法实现的,从而增大了调节范围;

3、在不使用线条灯时,滑动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从而实现将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连接在一起的目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能够将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遮挡,避免灰尘落到线条灯主体的发光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海绵片与第一遮光板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线条灯主体与安装墙壁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连接杆与连接套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用于体现锁紧块与第三磁铁之间位置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线条灯主体;2、卡簧;3、卡槽;4、遮光板;5、第一遮光板;6、第二遮光板;7、燕尾块;8、燕尾槽;9、限位块;10、海绵片;11、凹槽;12、第一磁铁;13、第二磁铁;14、连接杆;15、调节杆;16、连接套;17、锁紧块;18、第三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线条灯主体1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线条灯与安装线条灯的墙壁连接起来,连接件与线条灯主体1相连,连接件为卡簧2,安装线条灯的墙壁上设有与卡簧2匹配的卡槽3,卡簧2卡在卡槽3内。

在安装线条灯时,将卡簧2对准卡槽3,按压线条灯主体1,将压簧按压到卡槽3内,卡槽3卡嵌在卡槽3内,从而完成线条灯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滑动连接有遮光板4,遮光板4为非透明塑料板,遮光板4包括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的两端设有燕尾块7,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上均设有燕尾槽8,燕尾块7处于燕尾槽8内,燕尾槽8与燕尾块7滑动配合,且燕尾槽8的两端设有限位块9,以便对燕尾块7进行限位,避免燕尾块7与燕尾槽8分离。

滑动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燕尾槽8沿着燕尾块7滑动,从而改变第一遮光板5与线条灯主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遮光板6与线条灯主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了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暴露出来的部分, 进而实现调节线条灯的发光面积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靠近线条灯主体1的一侧均设有海绵片10,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上均设有凹槽11,海绵片10通过胶水设置在凹槽11内,海绵片10抵触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

在移动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的过程中,海绵片10对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进行擦拭,从而将落到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上的灰尘擦拭掉,避免线条灯主体1被灰尘覆盖,影响照明效果。

如图1所示,第一遮光板5上设有第一磁铁12,第二遮光板6上设有第二磁铁13,第一磁铁12与第二磁铁13相互吸引,第一磁铁12与第一遮光板5之间通过胶水连接,第二磁铁13与第二遮光板6之间通过胶水连接。

在不使用线条灯时,滑动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使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3相互吸引在一起,从而实现将第一遮光板5与第二遮光板6连接在一起的目的,此时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将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遮挡,避免灰尘落到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上。

实施过程:在调节线条灯的发光面积时,滑动第一遮光板5和第二遮光板6,改变线条灯主体1的发光面暴露出来的部分,进而实现发光面积可调节的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2:一种发光面积可调的线条灯,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件包括连接杆14、调节杆15和连接套16,连接套16与线条灯主体1之间通过调节杆15相连,调节杆15设置在线条灯主体1上,连接套16套设在调节杆15上,连接杆14为“L”形,连接杆14设置在墙壁上,连接套16套设在连接杆14上。

将连接套16套设在连接杆14上,从而实现安装线条灯的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线条灯主体1的位置,拉动线条灯主体1,线条灯主体1带动调节杆15在连接套16内滑动,从而改变线条灯主体1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线条灯主体1的位置的目的。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杆14上可拆卸连接有锁紧块17,连接杆14上设有第三磁铁18,锁紧块17为铁块,铁块被第三磁铁18吸引,连接套16的截面为正方形,锁紧块17的长度大于连接套16的边长。

将连接套16套设在连接杆14上后,将锁紧块17与第二磁铁13连接在一起,锁紧块17能够对连接套16进行限位,避免连接套16从连接杆14桑脱落。

实施过程:在安装时,先将连接套16套在连接杆14上,再将锁紧块17与第三磁铁18放置在一起,完成对连接套16的限位;使用者根据使用需求拉动线条灯主体1,改变线条灯主体1的位置,以满足使用需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