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2336发布日期:2019-10-28 22:44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灯,具体是关于一种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



背景技术:

在易爆炸性环境中进行各项作业时,需采用各种防爆类照明。然而,大多防爆类照明存在以下的问题:1)大多防爆类照明采用传统光源,现场安装多数采用固定式照明方式,对于局部照明要求高亮度的场合,固定式防爆灯显然很难满足要求;2)大多固定照明防爆灯的热量产生较大、光效低且寿命短;3)为起到防爆作用的结构,防爆灯高温的光源发热部分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离,而传统防爆灯在完全封闭的外壳内散热困难,导致光源损坏、寿命缩短;4)在很多的易爆炸性环境中,防爆灯的安装维护均不方便,使得防爆灯使用周期较短,需要频繁更新,提高了防爆灯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效高、寿命长且维护成本低的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其特征在于,该防爆灯包括支架和灯头,其中,所述灯头包括外壳、光源组件、红外感应器、电池座和控制板;所述支架的顶部卡设固定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通光区域;对应于所述通光区域,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光源组件和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发射红外信号,并采集经人体反射的红外信号;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的所述电池座,通过所述电池为该防爆灯的各用电部件供电;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池挡板、按钮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红外感应器、按钮和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泛光光源、贴片光源、反光板、二次透镜和散热器;所述基板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控制板上方的所述外壳内,所述基板顶部设置有所述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所述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顶部设置有所述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开设有两通孔和两方向孔,两所述通孔用于所述红外感应器发射和接收的红外信号通过,两所述方向孔用于所述贴片光源和泛光光源光束的通过;所述反光板顶部设置有所述二次透镜,所述贴片光源通过所述方向孔和二次透镜聚光形成聚光光束;所述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均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外壳是由前盖和后盖固定连接而成的壳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前盖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圈;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挂扣的一端,所述挂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上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后盖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灯头吸附在含有磁性物体表面上进行单独照明的磁铁。

优选地,所述后盖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采用硅胶材质的O型密封圈。

优选地,位于所述充电接口一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或电量提示灯。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采用恒流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和外壳均采用永久性防静电材料。优选地,位于所述充电接口一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或电量提示灯。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采用恒流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和外壳均采用永久性防静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红外感应器,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人体信号,控制板控制光源组件的开启或关闭,使用方便且智能。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灯头的后盖底部设置有磁铁,使得灯头可以自由拆卸,吸附在含有磁性的物体表面上进行单独照明使用,灵活方便。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支架,支架可以连接头带,头戴式的防爆灯使用方便,可以释放双手。4、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为LED灯进行散热,能够增加防爆灯的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应用于防爆类照明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向示意图;

图5是图1的D-D向示意图;

图6是图1的E-E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灯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灯中后盖与支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灯中充电接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包括支架1 和灯头2,其中,灯头2包括外壳3、光源组件4、红外感应器5、电池座和控制板6,外壳3包括前盖31和后盖32。

如图3、图4和图8所示,支架1的顶部通过旋转卡扣11连接后盖32,后盖32 的顶部通过螺钉311固定连接前盖31构成外壳3。

前盖31的顶部设置有通光区域33,对应于通光区域33,外壳3内设置有光源组件4和红外感应器5,红外感应器5用于发射红外信号,并采集经人体反射的红外信号。外壳3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7的电池座,通过电池7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用电部件供电。前盖31上设置有电池挡板34、按钮35和充电接口。电池挡板34与电池座配合使用,用于电池7的装入。按钮35用于选择光源组件4的照明方式。充电接口用于为电池7充电。外壳3内还设置有控制板6,控制板6分别电连接光源组件4、红外感应器5、按钮35和充电接口,用于根据红外感应器5采集的经人体反射的红外信号,控制当前照明方式下光源组件4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前盖3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接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外侧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凹槽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圈36,防水圈36 用于第一凹槽内充电接口的防水,防水圈36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对应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后盖32固定连接挂扣37的一端,挂扣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防水盖38,挂扣37 用于防止防水盖38脱落。防水盖38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防水盖38上的外螺纹与第一凹槽上的内螺纹配合使用,实现第一凹槽处的防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头带8的开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和外壳3均可以采用永久性防静电材料,其表面电阻均不大于109欧姆,以避免静电电荷引燃爆炸性环境点燃的可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后盖3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9的第二凹槽,密封圈9用于前盖31与后盖32接合处的密封,其中,密封圈9可以采用硅胶材质的O 型密封圈,能够防水防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后盖3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磁铁321,使得灯头2可以吸附在含有磁性的物体表面上进行单独照明使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充电接口可以采用USB连接口,位于充电接口一侧,前盖31上还设置有LCD(液晶显示屏)或电量提示灯,用于显示电池7的电量,其中,电量提示灯可以为两个,红灯表示正在充电,绿灯表示电量已充满,使用户能方便了解防爆灯的充电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源组件4包括基板、泛光光源、贴片光源、反光板、二次透镜和散热器,其中,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均可以采用LED光源。基板固定设置在位于控制板6上方的外壳3内,基板顶部设置有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顶部设置有反光板,反光板上开设有两通孔和两方向孔,两通孔用于红外感应器发射和接收的红外信号通过,两方向孔用于贴片光源和泛光光源光束的通过。反光板顶部设置有二次透镜,贴片光源通过方向孔和二次透镜聚光形成聚光光束。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均紧密贴合散热器,散热器用于使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散热更充分,延长防爆灯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均可以采用高亮度高显色指数(即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的最大光效可以达到130~150LM/W,泛光光源和贴片光源的指数均大于80Ra)的LED光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红外感应器5的感应范围为10c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板6可以采用恒流控制板,电路部分采用防爆型式电路,以通过限制电路中的各种参数和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电气防爆,使控制板6的电路部分本身具有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板6内设置有信号获取模块、照明方式设定模块、 LED控制模块和电量提示模块。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红外感应器5采集的经人体反射的红外信号。照明方式设定模块用于预先设定按钮35控制的光源组件4照明方式的开关顺序(例如:聚光—泛光—关闭)。LED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红外信号,控制当前照明方式下光源组件4的开启或关闭。电量提示模块用于通过LCD(液晶显示屏) 或电量提示灯提示电池7的电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7可以采用锂电池7,可以长时间为防爆灯供电,电池7符合专用防爆标的短路测试后不漏液、不起火和不爆炸。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7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保护板,电池保护板与电池7 形成一个整体,用于保护电池7的过充过放。当短路电流大于2A时,电池座上的电池 7不输出,以实现短路保护;当充电电压达到4.4±0.05V以上时,将不能对电池7进行充电,以实现过充保护;电池座上的电池7连接负载放电、电池7电压低于2.8± 0.1V时,电池7会停止对外放电,以实现过放保护功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板6上还设置有公母ZH连接器,公母ZH连接器连接电池座,公母ZH连接器和电池座上的电池7配合使用,能够保证电池7正负极的极性一致,实现转配时正负极性不会反接。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红外感应式LED防爆灯的组装过程:

1)将光源组件4装入外壳3内,光源组件4通过螺钉311与外壳3固定。

2)将控制板6通过螺钉311固定连接光源组件4,并将红外感应器5设置在控制板6上。

3)将电池座设置在控制板6上,再将电池7装入电池座内。

4)将密封圈放入后盖32的凹槽内,再通过螺钉311将后盖32和前盖31紧固连接。

5)将支架1通过旋转卡扣卡设固定后盖32的底部。

6)将防水圈36、挂扣37和防水盖38设置在充电接口处的外壳3上,完成结构防水。

7)将通光区域33扣入前盖31上,并装配牢靠。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