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环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3753发布日期:2019-11-15 22:4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环形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环形灯都不能折叠,占用的空间较大,因此外出携带或收纳十分不便。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所采用的解决方式大多数是在环形灯的支架折叠上,没有对环形灯灯体进行可折叠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折叠收纳,折叠、展开操作简单,连接结构稳固,便于携带的折叠式环形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环形灯,包括第一灯体,通过连轴与第一灯体转动相连的第二灯体,及设于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连接端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所述第一灯体上设有第一发光面,第二灯体上设有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具有锁止位和解锁位,于锁止位时,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拼合形成环状,于解锁位时,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相脱离,第一灯体可相对第二灯体转动至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重叠贴合。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灯体可以对称折叠,外出拍摄时携带方便,收纳时占用空间小,无需较大的、特定的收纳空间,拆装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于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上施加外力,沿径向移动所述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时,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相脱离;所述第一锁扣包括用于拼合连接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的活动件,第一轨道,与第一轨道平行的第二轨道,可与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槽,及可与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二轨道的行程小于第一轨道的行程;于活动件上施加外力,推动第一滑槽和第一轨道相对移动,第二滑槽和第二轨道同步相对移动,直至第二滑槽和第二轨道脱离时,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分离至可折叠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灯体折叠时只需要施加外力将活动件平移使得第二滑槽脱离第二轨道即可,使用时将活动件反向平移使得第二轨道和第二滑槽配合连接即可,拆装省力、方便,无需专业的技术人员辅助,使用者就能自行拆卸或安装,用户体验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设于第一灯体的自由端,第二轨道设于第二灯体的自由端,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设于活动件上。当然第一轨道和第一滑槽、第二轨道和第二滑槽之间的位置也可以互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位置关系结构更加稳固,加工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上设有用于施加外力的按压部,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设于活动件上与按压部正对的一侧。按压部和滑槽正对设置的结构设计在操作时最省力、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背面设有与活动件侧壁相平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二滑槽形成与第二挡板和活动件侧壁之间,第一挡板和活动件另一侧壁之间形成供第一挡板发生弹性形变的空间。空间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挡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滑槽与第一轨道的配合更加有效,拆装时更加顺手,而且由于活动件是硬性插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因此空间的存在给安装提供了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用于限制活动件平移行程的限位槽;所述活动件具有保持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拼合成环状的工作位,和第一灯体、第二灯体处于可折叠状态的解锁位,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卡槽,于卡槽和第一凸部定位配合时,所述活动件保持在工作位,于卡槽和第二凸部定位配合时,所述活动件保持在解锁位。限位槽可以避免活动件脱离第一灯体,避免零部件的随意散落,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设计不仅能将活动件保持在工作位或解锁位,而且使得用户在活动件到达工作位或解锁位时能得到明显的手感提示,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设有钩部,所述第一轨道侧壁上形成可与该钩部配合的凸台,以防止第一滑槽和第一轨道相互脱离。钩部可以避免活动件与第一灯体相互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体的自由端和第二灯体的自由端拼合形成与活动件适配的凹陷部,于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拼合锁定时,活动件端面与凹陷部侧壁相抵。凹陷部的设计给活动件提供了安装空间,使得活动件完成装配后整体只有部分突出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的表面,整体结构更加整洁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为与第一灯体的自由端端面相平行的凸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扣与第一锁扣对称设置,于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上施加相反方向的外力至处于解锁位时,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可折叠至完全重合。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对称设置,使得操作时可以双手同时朝外或朝内拨动两侧的活动件,操作更加符合使用习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体的自由端侧壁形成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灯体的自由端侧壁形成第二连接环,该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通过连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灯体的端面形成定位凸棱,第二灯体的端面容纳定位凸棱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环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灯体的内圈和外圈,所述第二连接环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二灯体的内圈和外圈。连轴确保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不会完全分离,而且连轴与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紧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之间夹脚角度的调整,灵活性更高;在内圈和外圈均设置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保证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转动连接的稳固性;定位凸棱和定位槽的配合则避免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在径向发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环形灯分割成对称的两个灯体,拆卸收纳时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外出拍摄携带,两个灯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却十分稳固,拆装结构简单、方便,无需专业人员的辅助,普通使用者就能自行拆装,环形灯的使用灵活性更高,可以进行照射角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由工作位转换为解锁位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锁扣安装后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处于工作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处于解锁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由工作状态转换成收纳状态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另一种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另一种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另一种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21为图20中的c处结构放大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7所示,一种折叠式环形灯,包括半圆形的第一灯体1,半圆形的第二灯体2,及连接在第二灯体2上的控制盒7;第一灯体1包括外壳,装配在外壳内、与其大小、形状适配的发光源,及与外壳扣合连接的透光板,外壳自由端的内侧壁上带有第一连接环12,同样的,第二灯体2也包括外壳、发光源和透光板,外壳自由端的内侧壁上带有第二连接环22,第一连接环12和第二连接环22通过连轴5转动相连,且三者紧配合连接;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如图17所示,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折叠至完全重合;当需要使用时,如图15所示,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拼合形成圆环状,第一灯体1的一个自由端通过第一锁扣与第二灯体2的一个自由端连接,第一灯体1的另一个自由端通过第二锁扣与第二灯体2的另一个自由端连接。

当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拼合时,为了保证两者不会产生偏移,为了保证在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连接之前两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在第一灯体1的自由端端面形成定位槽13,在第二灯体2的端面形成定位凸棱23,定位凸棱23的形状、大小与定位槽13的形状、大小适配,从而防止在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连接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之间两者位置随意晃动,给后期装配带来便捷。

第一锁扣包括活动件3、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21、第一滑槽31及第二滑槽32,如图4-8所示,第一轨道11设置在第一灯体1的自由端附近,第二轨道21设置在第二灯体2的自由端附近,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21相平行,且均为与第一灯体1的自由端端面相平行的凸台结构,只不过第二轨道21的长度小于第一轨道11的长度;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2设置在活动件3上,具体的,活动件3的正面为便于施加外力的按压部33,其背面带有自活动件3表面垂直凸起,与活动件3的侧壁相平行的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35,第一滑槽31就是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35之间的空间,第二滑槽32就是第二挡板35和活动件3侧壁之间的空间。为了便于活动件3与第一灯体1、第二灯体2的装配连接,在第一挡板34和活动件3的另一侧壁之间还形成有空间36,空间36的存在使得第一挡板34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使得活动件3与第一轨道11的装配更加省力,也保证长时间使用后第一滑槽31和第一轨道11之间的有效配合。

当活动件3的第一滑槽31插入第一轨道11后,为了避免活动件3沿厚度方向脱离第一灯体1,在第一轨道11的上端两侧形成凸台114,在第一滑槽31的开口处两侧内壁上形成钩部312,从而钩部312与凸台114相交配合,防止第一滑槽31和第一轨道11相互脱离;为了避免活动件3沿径向脱离第一灯体1,在第一轨道11正对第二轨道21的一侧,或者与该侧壁相对的另一侧都形成限位槽111,限位槽111就是位于凸台114下方、贯穿第一轨道11绝大部分的凹槽结构。

限位槽111内形成有第一凸部112和第二凸部113,第一凸部112靠近环形灯的内圈,第二凸部113靠近环形灯的外圈,第一滑槽31内形成有卡槽311,具体的是第二挡板35上形成有卡槽311,卡槽311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凸部112和第二凸部113的形状、大小适配,都为点状结构。

在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的两个自由端上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对称设置,即如图17所示,一个第一轨道设置在第一灯体1上,另一个第一轨道设置在第二灯体2上,且第一锁扣的活动件3和第二锁扣的活动件6朝相反方向平移才能使得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处于可以折叠的解锁状态。

当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拼合成圆形,活动件3沿着径向滑动至卡槽311与第一凸部112定位配合时,活动件3可以保持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处于工作位;当活动件3沿着径向反向滑动至卡槽311与第二凸部113定位配合时,由于此时第二轨道21和第二滑槽32相互脱离,第二灯体2可相对第一灯体1自由旋转,因此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处于可折叠状态的解锁位,由于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的形状相同,因此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可以折叠至完全重合。

为了避免活动件3过于突出,在第一灯体1的自由端和第二灯体2的自由端拼合时,形成一个与活动件3适配的凹陷部4,从而当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拼合锁定时,活动件3的一端面与凹陷部4靠近内圈的侧壁相抵接,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21的一端则在该侧壁处齐平。凹陷部4也配合第一凸部112起到了手感提示的作用。

装配时,如图9所示,先将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通过连轴5旋转成一定角度,将活动件3的第一滑槽31对准第一轨道11下压,使得活动件3与第一灯体1相连;当需要调节到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拼合成圆环状的工作位时,将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转动至平行,再双手施加外力,将第一锁扣的活动件3和第二锁扣的活动件6相向推动以向靠近圆心的方向平移,此时第一滑槽31和第一轨道11相对移动,第二滑槽32和第二轨道21也同步相对移动,直至卡槽311移动至第一凸部112处,如图11、12所示;当需要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分离至可折叠状态时,双手施加外力,将第一锁扣的活动件3和第二锁扣的活动件6相反向推动以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平移,此时第一滑槽31和第一轨道11相对移动,第二滑槽32和第二轨道21也同步相对移动,直至卡槽311移动至第二凸部113处,此时第二滑槽32脱离第二轨道21,即第二灯体2脱离活动件3,如图13、14所示,第二灯体2和第一灯体1可相对转动至任意角度。

如图18-2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是,在第一灯体1外壳自由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带有第一连接环12,同样的,第二灯体2外壳自由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也均带有第二连接环22,第一灯体1内侧壁上的第一连接环12和第二灯体2内侧壁上的第二连接环22通过连轴51转动相连,且三者紧配合连接,第一灯体1外侧壁上的第一连接环12和第二灯体2外侧壁上的第二连接环22通过连轴52转动相连,且三者紧配合连接。此时第一灯体1和第二灯体2连接结构相对稳固,第二灯体2端面的定位凸棱23和第一灯体1端面的定位槽13结构可以省略。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