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光灯的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456发布日期:2020-01-10 16:4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近光灯的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近光灯,特别是可以满足照度需求的小型化的近光灯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依据法规要求,车辆前侧必须设置远光灯、近光灯与方向灯,而且昼行灯也日益普及,并且随着车体造型的多元变化,车体前表面用于安装前述车灯的位置也越来越少,车灯的出光面积也越来越小;即使如此,车灯仍要符合法规规范的亮度、光型、以及照射角度,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光灯,其发光模块具有狭长的出光面积,但仍能满足所需求的光型与照度。

基于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近光灯的发光模块,包含多个发光件、导光件以及聚光透镜。多个发光件包含一个主要发光件以及二个次要发光件设置于主要发光件的相对二侧呈一直线。导光件与聚光透镜的数量与发光件相同,每一个导光件的入光面以及出光面皆设有一发光件以及一聚光透镜。

通过一个主要发光件形成中心光源,以及其二侧的次要发光件进行补光,可产生狭长光型满足照度,同时能缩小发光模块的体积。

此外,该些导光件的出光面可以整合于一安装座,且导光件的出光面设有光型边界,以形成特定的光型并限制光线发散角度。然而,该些发光件也可以电性连接一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调整补光的强度。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近光灯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近光灯的组件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近光灯的发光模块的组件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外壳体11:外盖20:聚光透镜

30:发光模块31:模块安装座

32、321、322、323:导光件

33、331、332、333:发光件

34:基座40: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与达成功效,提供一实施例并搭配图式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与图3,为一种近光灯的发光模块30,设置于外壳体10与散热鳍片40之间。

发光模块30为上下缘宽度约2公分狭长型模块,包含多个发光件33、以及与发光件33数量相同的导光件32与聚光透镜20。该些发光件33包含一个主要发光件332以及二个次要发光件331,333设置于主要发光件332的相对二侧,三个发光件彼此分离且位于同一直线。此外,该些发光件33设置于基座34以安装于散热鳍片40,并使该些发光件33的光轴平行。

发光件331、332、333的发光侧依序对准导光件321、322、323的入光面。导光件321,322,323的出光面整合于一安装座,使出光面形成特定的光型并限制光线发散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该些导光件32整合为一体而能够以其两端组装设置于安装座31。

多个聚光透镜20整合于一板体设置于导光件32的出光面,其聚光弧面对准出光面,以集中并修饰该些发光件33的光型。此外,整合的导光件32以及聚光透镜20还通过模块安装座31设置于基座34前方,聚光透镜20与外壳体10之间还设有外盖11保护聚光透镜20。

通过将一个主要发光件形成中心光源,以及其二侧的次要发光件进行补光,能产生狭长光型,除了满足照度,还能缩小发光模块的体积。

于本实施态样中,主要是以导光件32控制发光件33的均旋光性以及光型。主要发光件332为2晶的led的导光件322具有光型边界,于光源投射时产生右高左低的中心光源。次要发光件331,333为3晶的led,对应的导光件321,323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对应发光件332的二侧边照射范围的补光需求。然而,该些发光件33也可以通过电性连接一控制模块,调整发光件331,333的强度进行补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