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604发布日期:2020-01-07 07:5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交通安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

技术背景

道钉又叫突起路标,作为一种交通安防标志中应用最广泛的轮廓标,主要安装在道路的标线中间或双黄线中间,具有发光或反光功能,主要对机动车驾驶员起视觉诱导或示警作用。

现有道钉主要有反光道钉和发光道钉两种。

常规传统道钉多为纯反光道钉,这种道钉依靠逆反射材料反射来往车辆车灯光提供被动发光,不能摆脱对汽车灯光的依赖,而且只能对机动车辆起到诱导作用,因此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光道钉多为太阳能发光道钉,其中又以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市场保有量为最大。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安装有光伏组件、反光片和led,能够利用光伏组件白天蓄能,夜晚自动通电发光,兼具反光和主动发光功能。

现有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结构如下:

光伏组件占满道钉顶部区域,而反光片与led通过穿孔或开槽相结合,即led穿透道钉壳体的侧部(多穿入壳体侧部的套筒内)再与异型反光片组合,或者将反光片与led水平间位排列设置在道钉侧部的凹槽内(如将反光片设置在道钉侧部中间的凹槽内,将led设置在反光片左右两侧的凹槽内等),或led与控制电路通过导线穿孔相连;其结构互相融合或交错或穿插,导致结构复杂,装配工序繁杂,结构强度低,不抗压,特别是穿孔部位要人工定位并点胶防漏,人工因素过多导致前期装配质量很难控制,成品率低;而且道钉在后期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光片有时会开裂或脱落,容易导致穿孔进水影响电路稳定,而且道钉承压之后led穿孔连线容易压断,故其故障率高,产品使用寿命短;且其内部元器件装配复杂,不便于集成和产品小型化。

而且现有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led设置都占用了侧部反光元器件的设置面积,导致相同尺寸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反光分区面积较纯反光道钉的更小,反光效果更差,为了增大反光面积而不得不把道钉尺寸做大,会导致成本提高和结构强度降低等问题,而且由于国家标准对道钉的体积的刚性限制,因此会带来使用局限性。特别在雨雪寡照天气,由于太阳能光伏板感光不足导致无法充电、电量过低,从而led无法正常发光,此时道钉仅靠反光片反光提供反光指示或诱导,反光片的设置面积过小就会严重影响其反光效果;

且现有太阳能道钉透明壳体大多数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其底部结构与其顶部结构厚度相当且多,结构强度低,颜色单一(要么全透明,要么在透明材料里加色粉,前者不能满足标准对色品的限定,后者牺牲了太阳能的储能效率);

并且上述类型道钉的led都采用点光源穿孔朝道钉侧方(沿道钉底面水平方向)直射,不利于调整发光方向,且发光刺眼,虽然对机动车驾驶员诱导效果好,但对人眼伤害大,会带来光干扰,特别是人车混行路面,这种负面效果更大,从而限制了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使用用途和适用场合。

随着交通形势的发展,各种道路服务侧重点各不相同,例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对人对车的服务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故现有太阳能道钉已经不适应现有交通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现有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有诸多缺点,而道钉设计本身既要满足交通设计规范,如保证反光性能、尺寸大小、结构强度(如抗压性能)等的限制,也要综合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如何在上述条件制约下,兼具发光反光功能,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道钉的反光面积能够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反光性能,同时保证道钉的主动发光性能,并且可按需合理设置其发光主角度,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并按不同的侧重设置以适用于不同路面及不同交通状况,结构更简单,操作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结构强度(包括抗压、抗冲击程度)更高,成品率更高、故障率更低,使用寿命更长,成了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太阳能道钉的以上缺点和交通发展需求,我们通过改变道钉的壳体结构和元器件的布局,重新设计光学结构,优化光的出射模式,创新各元器件的组合形式,从结构力学、光学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技术方案的指导思想为:在道钉侧部设置尽可能大的面积占比的逆反射体(3),以保证足够的反光效果,创新道钉结构和光路设计,合理设置道钉上led光的出射方式;led发光体(4)与逆反射体(3)采用分体或分区设置,即在道钉侧部的分区(凹槽)内设置逆反射体(3)、在逆反射体(3)和光伏组件(5)之间的区域内设置led发光体(4)、led发光体(4)与逆反射体(3)之间还有分隔体隔离,使led发光体从逆反射体(3)上沿与光伏组件(5)之间的透光区域由内而外发光,由于逆反射体(3)的上沿与道钉顶面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透光区域,利于道钉承压(相当于承压梁体的作用),增加抗车轮碾压和抗冲击强度,增强了壳体的整体强度;侧向发光(本文中的“侧向发光”指与底面水平方向发光)的led可以采用较高亮度的频闪模式发光,并可与聚光元器件结合,使发光集中,可视距离远,利于远光效果,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员;而顶向发光的led可以采用较低亮度的常亮模式发光,并可与均光元器件结合,使发光均匀、柔和,舒适度高,利于近光效果,适用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从而既可以保证足够的反光效果,又保证足够的主动发光功能,可以按需设计更多满足不同道路、不同服务侧重点的新型道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1)、封装体(2)、逆反射体(3)、led发光体(4)、光伏组件(5)、控制电路(6)、储能元件(7);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容置腔体和凹槽或窗口的、至少顶部透明(透光)的、下大上小的台形体,可以为四棱台体、或六棱台体、或八棱台体等;光伏组件(5)设在壳体(1)的顶部、透明顶壳的下方,led发光体(4)、光伏组件(5)、储能元件(7)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6)相连,控制电路(6)为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发光功能的控制电路,壳体(1)通过封装体(2)将led发光体(4)、光伏组件(5)、控制电路(6)、储能元件(7)封装在容置腔体内并结合成道钉整体;逆反射体(3)设在壳体(1)侧部的凹槽上或窗口内,其上沿与壳体(1)顶面之间设有(留有)led发光体(4)的透光区域或区块,即逆反射体(3)上沿与壳体(1)顶部最高处之间设有一定厚度;所述的led发光体(4)设在壳体(1)内、逆反射体(3)与光伏组件(5)之间的区域内【即与逆反射体(3)和光伏组件(5)都相邻的区域内】,led发光体(4)与逆反射体(3)之间还设有分隔体,主要起区间分隔和结构支撑的作用,可以充当支承体,分隔体可以是壳体(1)的分隔筋或加强筋,可以是壳体(1)底部异型构件,可以是壳体(1)成型时的基底部自然充当分隔体,可以是后期的填充体充当分隔体,也可以是上述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结合体充当分隔体,即led发光体(4)与逆反射体(3)采用分体或分区设置,更加保证其结构强度和保证逆反射体(3)破损或脱落后不透水;led发光体(4)从逆反射体(3)上沿与光伏组件(5)之间的透光区域由内而外发光;或者所述的led发光体(4)设在光伏组件(5)上的边缘区域,集成度高,方便安装,led发光体(4)与逆反射体(3)之间还设有分隔体,led发光体(4)从逆反射体(3)上沿与光伏组件(5)之间的透光区域由内而外发光。其发光主方向可以朝侧方(即沿道钉底面水平方向)、或上方、或侧上方【即发光主方向与道钉底面呈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或上述方向的组合方向发光。

进一步,壳体(1)上led发光体(4)与光伏组件(5)之间设有分隔筋,可以充当加强筋,起结构加强和阻光作用(防止led发光干扰道钉的正常工作:由于太阳能光伏板一般充当了照度传感器的作用,即当周围环境照度低于一定照度阈值时自动开启电路,而当高于一定照度阈值时自动关闭电路,从而实现了根据周围照度条件自动亮灭的功能,而led透光到太阳能光伏板上会影响太阳能光伏板对于周围环境照度的判断,从而失去根据周围照度条件自动亮灭的功能),led发光体(4)设在上述分隔体与分隔筋之间,led发光体(4)从逆反射体(3)上沿与光伏组件(5)之间的透光区域由内而外发光。

进一步,壳体(1)的透明顶部呈台阶结构向上凸起,即在壳体(1)较大、较高的底部台体上方还设有较小、较矮的台体,壳体(1)可以是连体的或分体的,可以是二次注塑而成或是后期组合安装而成,其凸起连接部位为透光区域并以弧形或斜面交接(过渡),以利于将led朝侧向发光或导光,透明顶部的顶面呈平面或者呈向上隆起的弧面或折面,led发光体(4)从向上凸起的透明顶部的侧部或/和顶部由内而外发光。该结构更耐车轮碾压或冲击,不易磨损。

进一步,本太阳能道钉的壳体(1)可以通过二次或多次注塑(包胶)成型,其基底部的分隔体结构相对传统太阳能道钉壳体的底部结构更强壮,并可以做成双色或多色以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对壳体色品的限定,使道钉的性能得到提升,特别在壳体(1)的顶部有台阶形隆起时,更利于采用二次包胶成型。

进一步,led发光体(4)朝壳体(1)的侧向(水平)由内而外发光,或/和led发光体(4)朝壳体(1)的顶面(垂直)由内而外发光;或led发光体(4)与道钉底面呈锐角朝侧上方由内而外发光。可以按不同的侧重设置以适用于不同路面及不同交通状况。

进一步,壳体(1)为二次或多次注塑(包胶)成型结构的、顶部透明的复合壳体;或者所述的壳体(1)为二次或多次注塑(包胶)成型结构的、顶部透明并隆起的复合壳体;可以是透明材质与非透明材质的复合结构,可以是相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复合结构;从而不仅可以满足逆反射体(3)的承载、固定对材料性能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国家标准对道钉主体颜色的要求(黄、白、红等的色品坐标要求),并且二次注塑结构的结构强度高。

进一步,壳体(1)为带有底部向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台形体,各元器件从底部开口处固定到容置腔体内,再用封装胶灌封,封装胶固化后充当封装体(2)。

进一步,壳体(1)为带有顶部向上开口的容置腔体的台形体,容置腔体的顶部向上开口处设有透明顶壳,此时,透明顶壳充当封装体(2)。制作时,先将元器件按要求固定到壳体(1)的容置腔体内,再将透明顶壳通过螺丝或粘胶等安装到开口处封闭开口;或者先将元器件固定到透明顶壳的下方(此时,透明顶壳可以向上中空凸起从而透明顶壳的底部形成带有分隔的凹槽或分区,将元器件如光伏组件或led发光体等通过卡槽、卡扣或透明胶等固定到上述相应的凹槽或分区内),再将透明顶壳通过螺丝或粘胶等安装到开口处封闭开口。

进一步,壳体(1)整个为透明壳体,所述的逆反射体(3)为透光逆反射体,所述的led发光体(4)还透过逆反射体(3)由内而外发光,led发光体(4)可以通过导光胶与逆反射体(3)耦合,从而透明反光片既保持了反光功能,又有导光和均光作用,增大了道钉侧面(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的发光面积,甚至可以从透明壳体(1)的各个方向透光,具有通体发光的视觉效果。特别适用于对人车混行道路的人车诱导,并起到路面的局部照明作用。

进一步,led发光体(4)的上方或前方还设有光学元器件(8),如导光片等通过对光的散射或衍射或反射或折射等而具有导光或聚光或扩散或均光功能的光学器件或构件,其中,聚光元器件包括聚光透镜、聚光反射杯、聚光筒、反射膜等,一般与侧向发光(即与底面水平方向)的较高亮度led结合,使发光集中,可视距离远,利于远光效果,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员;而均光元器件包括扩散膜、均光片、光栅片等,一般与顶向发光的较低亮度led结合,使发光均匀、柔和,舒适度高,利于近光效果,适用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两者可以结合使用,按需配置以适应更多场景,扩大道钉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壳体(1)的透明部分(可以是壳体的内部或外表面或内表面)还自身带有具有导光或聚光或均光功能的光学结构充当光学元器件(8),如注塑模具时自然形成的线切割条纹或锯齿条纹或磨砂条纹,起均光作用;或者壳体(1)的透明顶部(内部或顶面)设有透镜、凸点、圆点等,起导光作用,并可兼具防滑作用或充当车轮碾压承压点。

进一步,led发光体(4)为带有线路板的贴片式led发光体,因此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便于安装等优点;或者led发光体(4)为不同发光主波长的组合led发光体,或者led发光体(4)为不同封装结构的组合led发光体。

进一步,led发光体(4)为具有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led发光体,或者所述的led发光体(4)为具有侧发光封装结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的led发光体。

进一步,led发光体(4)为沿与其相邻的逆反射体(3)平行的方向排列呈单行或多行或错行的线阵的led发光体阵列,或者所述的led发光体(4)为led灯条或灯带。

进一步,led发光体(4)为带有角度支架的led发光体(3),以利用设置发光角度。

进一步,壳体(1)的透明顶部的其余侧部方向还设有led发光体(4),如在光伏组件(5)的四周设置led发光体(3)。

进一步,逆反射体(3)至少设置在壳体(1)的前后两侧部的凹槽上或窗口内,所述的光伏组件(5)呈条形设置在壳体(1)透明顶部的中部凹槽内,所述的led发光体(4)设置在与逆反射体(3)相邻的、光伏组件(5)的两侧或单侧凹槽内;或者所述的逆反射体(3)至少设置在壳体(1)的前后两侧部的凹槽上或窗口内,所述的光伏组件(5)呈矩形设置在壳体(1)透明顶部中央的凹槽内,所述的led发光体(4)排成回字形设在光伏组件(5)的四周的凹槽内。

进一步,逆反射体(3)为晶格型逆反射片或微棱镜型逆反射片或猫眼反光珠阵列片。

进一步,led发光体(4)上方或周围还设有长余辉发光体,起光转换和余辉发光的作用,使发光更柔和;或者所述的led发光体(4)的上方或前方设有导光胶,导光胶内设有光扩散剂,起到导光和均光作用(特别的,可以用长余辉发光粉充当光扩散剂)。

进一步,控制电路(6)为具有控制led发光体(4)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通过pwm控制技术以人眼无法察觉的高频率频闪发光或连续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控制电路(6)为带有传感器或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电路;或为具有控制并驱动多个道钉之间同步发光或延时同步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或为带有pwm调光控制模式的控制电路。

壳体(1):

壳体(1)为至少顶部透明的、下大上小的台形体,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组合件,可以一次成型,也可以分次成型或组装成型;由金属或陶瓷或塑料或玻璃或复合材料等材质制成,或不同材质组合构成,例如通过二次注塑(包胶)工艺组成复合成型的壳体;主要起透光、支撑、容纳、固定、安装、保护等作用。

壳体(1)的透明顶部可以呈台阶结构向上凸起。此时,壳体(1)可以是连体的或分体的,可以是二次注塑而成或是后期组合安装而成,其连接部位以弧形或斜面过渡,以利于将led朝侧向发光或导光。

壳体(1)可以为带有顶部向上开口的容置腔体的台形体,容置腔体的顶部向上开口处设有透明顶壳充当封装体(2),也可以为带有底部向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台形体,各元器件从开口处固定到的容置腔体内再用封装胶灌封。

壳体(1)上设有腔体和凹槽,用来设置元器件或起透光作用。

壳体(1)内可以设有支承构件,起支撑、填充、加强、分区、固定的作用,具体可以是内部支架、结构加强筋、分区隔断等,形状可以按需设计;可以直接和壳体(1)一次性连体成型,也可以分次成型并安装组合。

壳体(1)的底部可以设置安装固定用的安装构件,例如安装脚等,安装脚内可以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可以设置电子元器件,如储能元件等。

封装体(2):

封装体(2)与壳体(1)结合用于封装道钉使之成为闭合整体,起固定、加强、密封、防水等作用,可以为塑料件,或,橡胶件,或,金属件,或,各种树脂、或、各种树脂与填充物的混合物等,具体可以是密封盖、封装胶、紧固件(螺丝螺孔等)、密封圈等。

其中,封装胶一般为聚氨酯类、环氧类、硅胶类等。在封装时,封装胶一般呈液态或熔融态或胶状物,可以经过加热、反应等固化成型。封装胶有透明或非透明的;其中透明封装胶具有透光功能,一般填充在各元器件之间,还具有固定、填充、防水等作用;非透明封装胶一般封装在透明封装材料的外层,主要起到反衬、密封、防水、与固定件或地面固定材料结合的作用,可以加入填充物或颜料,还起到反衬作用。按实际需要可以全部用透明封装胶封装,也可以全部用非透明封装胶封装,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

逆反射体(3):

逆反射体(3)提供逆反射功能,为玻璃珠型逆反射材料或者晶格型逆反射材料或微棱镜型逆反射材料等,具体可以是反光晶格板、微棱镜型反光板、玻璃珠阵列片、反光膜或者猫眼反光玻璃珠等;一般为片材或板材;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梯形等,按需设计。

逆反射体(3)设置在壳体(1)侧部的腔体或凹槽内,可以通过封装胶、热熔胶、结构胶、超声波热合等材料或工艺固定。

led发光体(4);

led发光体(4)所包含的led为无机led、有机led、激光led等;可以是多个或多组、相同波长或不同波长、相同封装方式或不同封装方式的组合led;优选带有刚性或柔性电路板并以线阵形式排布并焊接到电路板上的smd封装的贴片式led、或led灯条、灯带等。

当led发光体(4)上方或周围设有长余辉发光体时,led发光体(4)主要起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作用,为优先考虑与长余辉发光材料激发光谱相匹配的光源,其发光波长以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效率为主要衡量标准,优选smd封装的、带线路板的、峰值波长450nm以下的蓝光或紫光或紫外光贴片式led。

光伏组件(5):

光伏组件(5)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6)相连,可以是刚性或柔性的单晶硅光伏组件、多晶硅光伏组件或非晶硅光伏组件等,具体可以是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薄膜等。

光伏组件除了能利用光能充电,一般兼具照度传感器的功能,控制电路(6)能根据光伏组件采集到的环境照度参数自动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昼夜自动亮灭的功能。

控制电路(6):

控制电路(6)至少包含控制和驱动两部分,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4)等元器件相连,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并能控制电路的启闭,及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的各led分别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

控制电路(6)一般带有电路模块、或、刚性或柔性的电路板;特别地可以带有单片机等微处理器。

控制电路(6)可以带有led发光体(4)发光模式转换的功能,即控制led发光体(4)在不同的发光功率或周期或占空比或时序或波动深度的发光模式之间的转换的功能。

控制电路(6)可以带有时控发光功能,能够按时段控制道钉发光模式的转换,如控制并驱动道钉的led在晚上6点到晚上10点的时间段内以较大的功率发光,在晚上10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6点的时间段内以较小的功率发光,从而既保障了晚上人们出行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的交通安全,又兼顾到晚上人们出行相对稀少的时间段内的交通安全。

控制电路(6)可以带有时序发光功能,即对同一发光面上相同或不同发光颜色、相同或不同封装方式的led发光体(4)按空间分组,并通过控制电路(6)根据内部程序或外部命令对各组led按时序依次供电,从而使道钉整体发光具有动感发光的功能。

控制电路(6)可以带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应外界信息并自动控制道钉发光模式的转换,如通过雷达传感器自动感应物体的运动,当有车辆靠近时,增大led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诱导或示警效果,当没有车辆靠近时,减小led的输出功率。从而节省能耗,延长发光时长。

控制电路(6)可以为带有pwm调光控制模式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6)还可以带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讯模组,通过通讯模组接收外接控制命令控制道钉发光模式的转换,如在雨雾天气发布无线控制命令,增大led的输出功率,保证道钉在雨雾天气下的发光效果,或通过通讯模组控制并驱动多个道钉的同步发光或延时同步发光。

储能元件(7):

储能元件(7)可以是蓄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电池等,也可以是电容,如超级电容等。

光学元器件(8):

光学元器件(8)为广义上的光学元器件,可以是具有导光或聚光或均光或反射或折射或散射或衍射等功能的光学元器件,如扩散板、光扩散膜、导光胶、透镜片、棱镜片、透镜阵列、棱镜阵列、反射镜等,

其中,聚光元器件包括聚光透镜、聚光反射杯、聚光筒、反射膜等,一般与侧向发光(即与底面水平方向)的较高亮度led结合,使发光集中,可视距离远,利于远光效果,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员;而均光元器件包括扩散膜、均光片、光栅片等,一般与顶向发光的较低亮度led结合,使发光均匀、柔和,舒适度高,利于近光效果,适用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两者可以结合使用。

有时,壳体(1)上也可以带有具有导光或聚光或均光或反射等功能的光学结构,如凹凸结构或纹路结构或磨砂结构等,作为壳体(1)的一部分,充当光学元器件(8)的作用。透明胶固化后可以充当导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通过led发光体(4)与逆反射体(3)采用分体或分区设置,不仅保证了结构强度,而且使道钉的反光面积能够最大化从而保证道钉的反光性能,同时保证道钉的主动发光性能,对比现有相同尺寸的纯反光道钉,在不降低反光性能的前提下,又具有主动发光功能;对比现有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相同尺寸道钉的反光分区面积更大且不破坏反光体结构,故反光性能更好,而且结构简单、制作工序少、制作方便、抗压能力强;

2、按需合理设置道钉上led光的出射方式,并可以按不同的侧重设置以适用于不同路面及不同交通状况,应用面更广,提升了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性能,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3、本实用新型道钉相比现有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特别在雨雪寡照天气,即使太阳能光伏板感光不足导致无法充电、电量过低,从而led无法正常发光,仅靠反光片反光提供反光指示或诱导,也能满足实际需要,保证了各种气候环境下车辆通行的道路安全;

4、通过对道钉结构的设置,使之结构更简单、工艺更简化、制造成本更低、成品率更高、结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更高、故障率更低、使用寿命更长,并且led还可以集成设置在太阳能光伏板或控制电路板上,集成化更高、制作更简单、更适合大规模生产。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作道路诱导,既保持了现有反光道钉的功能,又具有主动发光功能,可以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用于各种常规公路,特别适用于现有新型道路如绿道、自行车道、景观道路、甚至居民小区道路等人车混行场所,适用面更广、安全性更高,大大扩展了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使用领域和范围,必将给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带来全新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因为道钉外观形状种类繁多,为了说明方便,本文以最典型的双面发光反光道钉作为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一(110)、封装体一(120)、逆反射体一(130)、led发光体一(140)、光伏组件一(150)、控制电路一(160)、储能元件一(170)、光学元器件一(180),如图2、3、4所示。

壳体一(110):

壳体一(1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9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30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带有注塑孔的长方形凹槽,用于设置逆反射体一(130),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4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9+4=23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本文中的前、后分别指道钉的前面(正面)和后面(背面),即道钉安装到路面后正对车辆行进方向为其前面(正面),被对车辆行进方向为其后面(背面)】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前、后两个凹槽宽9mm、用于设置led发光体一(140),中间凹槽宽32mm、用于设置光学元器件一(180),各凹槽之间的立筋宽度2mm,透明壳体一(110)在led发光体一(140)上方的厚度为2mm,led发光体一(140)的总厚度大约2mm,便于光朝侧方出射,中间的凹槽用于设置光伏组件一(150)。

如图4壳体的仰视图所示,用于设置逆反射体一(130)的侧部凹槽下方的壳体部分带有注塑成型结构(其截面形状类似三角形),充当逆反射体一(130)的安装基座,并作为分隔体与设置电子元器件的容置腔体隔断及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

封装体一(120):

封装体一(120)包括abs树脂和环氧树脂。

采用二次注塑工艺通过壳体一(110)前后两侧部的注塑孔将白色abs树脂充盈到长方形凹槽内形成带有咬合结构的复合体,用于通过超声波与pmma反光晶格板焊接,白色abs充当反光晶格板的焊接底板,使反光晶格板的反光效果更好;也可以采用透明abs并与透明壳体一(110)复合成整个透明壳,反光晶格板焊接到透明abs上,便于led透过反光晶格板发光,从而使整个道钉具有通体发光的效果。

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一(1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一(1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一(1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环氧树脂固化后充当封装体一(120)。

逆反射体一(130):

逆反射体一(1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或结构胶固定到壳体一(110)前后两侧部长方形凹槽内的二次注塑而成的abs上,pmma反光晶格板上沿离道钉底面的高度为18mm,离道钉顶面的高度为5mm。

led发光体一(140):

led发光体一(140)为9mm宽的smd封装的贴片式白光led灯条,为5颗贴片封装(发光主方向垂直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与4颗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相间地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侧发光封装结构的2835灯珠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利于led沿底面水平方向出射光射得更远,侧重于远距离的机动车驾驶员。

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一(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一(1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11mm宽的凹槽内【光学元器件一(180)的下方】并用导光胶固定。

光伏组件一(150):

光伏组件一(150)为39mm宽的、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一(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一(1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一(160):

控制电路一(1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一(140)、光伏组件一(150)、储能元件一(170)连接,将控制电路一(160)从壳体一(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一(1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一(1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一(1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通过pwm控制技术以人眼无法察觉的高频率频闪发光或连续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一(170):

储能元件一(170)为锂电池,从壳体一(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一(1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光学元器件一(180);

光学元器件一(180)为条形光扩散片,从壳体一(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导光胶固定到壳体一(1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使顶面发光led发光更均匀,起到光扩散作用,侧重于近距离的行人。

朝道钉顶部发光的led通过光扩散片将led光扩散,有相对柔和的发光效果和人眼舒适度,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顶面发光的led以相对较低的发光亮度常亮发光(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通过pwm控制技术以人眼无法察觉的高频率频闪发光或连续发光),使之更适于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平行于道钉底面发光,可视距离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以相对较高的发光亮度并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使之更适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还可以通过整个透明壳体、光学元器件等将led发光导光到透明反光晶格板上,使透明反光晶格板在保持反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透光和折射光,使道钉侧部的发光面积更大。

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并按车辆(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的不同需求,可以设计不同发光侧重点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针对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既可以安装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也可以安装在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二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二(210)、封装体二、逆反射体二(230)、led发光体二(240)、光伏组件二(250)、控制电路二(260)、储能元件二(270),如图5所示。

壳体二(210):

壳体二(2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8.5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30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4.5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8.5+4.5=23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容置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前、后两个凹槽宽4mm、用于设置led发光体二(240),中间凹槽宽39mm、用于设置光学元器件二(280)。

封装体二:

封装体二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二(2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二(2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二(2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环氧树脂固化后充当封装体二。

逆反射体二(230):

逆反射体二(2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到壳体二(210)前后两侧部的长方形凹槽内。

led发光体二(240):

led发光体二(240)为引脚封装的草帽式白光led灯条,为8颗引脚封装的f3灯珠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二(2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二(2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使灯条上f3灯珠的发光主方向沿与道钉底面水平方向向外(正对车辆行进方向)。

光伏组件二(250):

光伏组件二(250)为长方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二(2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二(2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二(260):

控制电路二(2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二(240)、光伏组件二(250)、储能元件二(270)连接,将控制电路二(260)从壳体二(2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二(2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二(2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二(2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二(270):

储能元件二(270)为镍氢电池,从壳体二(2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二(2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带有聚光元件的led朝道钉侧向水平发光,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以相对较高的发光亮度并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使之更适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故该道钉侧向(水平方向)的发光亮度高,可视距离远,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从而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可以安装在各种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转弯、分岔、隧道口和事故多发路段以及车辆较少的景区公路和乡村公路等场所,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三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三(310)、封装体三、逆反射体三(330)、led发光体三(340)、光伏组件三(350)、控制电路三(360)、储能元件三(370)、光学元器件三(380),如图6所示。

壳体三(310):

壳体三(310)为由pc透明顶壳和白色abs树脂或白色pc树脂通过二次注塑(包胶)工艺形成的具有咬合结构的复合壳体。其中,pc透明顶壳为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4mm高的、带有向下开口的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白色abs树脂或白色pc树脂通过二次注塑(包胶)工艺包覆在透明顶壳的底部周围得到带有底部向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16mm高的白色基底部,基底部的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29.5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的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

封装体三:

封装体三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从壳体三(310)的底部开口固定到壳体三(3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三(3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三(3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环氧树脂固化后充当封装体三。

逆反射体三(330):

逆反射体三(3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粘胶固定到壳体三(310)前后两侧部长方形凹槽内。

壳体三(310)也可以是白色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高18mm的、带有长方形上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壳体;壳体三(310)前后两侧的斜面与底面交呈29.5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先将反光晶格板透过超声波热合固定到壳体三(310)前后两侧部长方形凹槽内,再将透明顶壳嵌入到壳体三(310)的顶部开口处用粘胶和螺丝固定,接着将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三(310)的容置腔体内,最后用环氧树脂倒灌入壳体三(310)的底部开口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得到道钉整体。

led发光体三(340):

led发光体三(34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白光led灯条,为5颗贴片封装(发光主方向垂直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与4颗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相间地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侧发光封装结构的led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三(3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三(3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光学元器件三(380)的下方】并用导光胶固定。

光伏组件三(350):

光伏组件三(3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三(3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三(3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三(360):

控制电路三(3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三(340)、光伏组件三(350)、储能元件三(370)连接,将控制电路三(360)安装到壳体三(3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三(3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三(3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三(370):

储能元件三(370)为锂电池,安装到壳体三(3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光学元器件三(380);

光学元器件三(380)为条形光扩散片,通过导光胶固定到壳体三(3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起到均光作用。

朝道钉顶部发光的led通过光扩散片有相对柔和的发光效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顶面发光的led以相对较低的发光亮度常亮发光,使之更适于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平行于道钉底面发光,可视距离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以相对较高的发光亮度并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使之更适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

实施例三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四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四(410)、封装体四、逆反射体四(430)、led发光体四(440)、光伏组件四(450)、控制电路四(460)、储能元件四(470)、如图7所示。

壳体四(410):

壳体四(410)由透明顶壳和基底座采用二次包胶工艺复合而成。其中,透明顶壳为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4mm高的、带有向下开口的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其侧部带有聚光结构;基底部为白色abs树脂通过二次包胶工艺包覆在透明顶壳的边缘而成的、带有底部向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16mm高的白色底壳,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28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的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

封装体四:

封装体四为环氧树脂。

各元器件从壳体四(410)的底部开口固定到壳体四(4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四(4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四(4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四(430):

逆反射体四(4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到壳体四(410)前后两侧部的长方形凹槽内。

led发光体四(440):

led发光体四(44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黄光led灯条,为8颗贴片封装的2835灯珠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四(4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四(410)透明顶壳的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使灯条上2835灯珠恰好位于透明顶壳侧部聚光结构的后方。

光伏组件四(450):

光伏组件四(4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四(4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四(410)透明顶壳的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四(460):

控制电路四(4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四(440)、光伏组件四(450)、储能元件四(470)连接,再将控制电路四(460)从壳体四(4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四(4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四(4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四(4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四(470):

储能元件四(470)为锂电池,从壳体四(4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四(4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实施例四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带有聚光结构的led朝道钉侧向水平发光,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以相对较高的发光亮度并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使之更适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故该道钉侧向(水平方向)的发光亮度高,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从而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可视距离远,可以安装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转弯、分岔、隧道口和事故多发路段以及车辆较少的景区公路和乡村公路等场所,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五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五(510)、封装体五、逆反射体五(530)、led发光体五(540)、光伏组件五(550)、控制电路五(560)、储能元件五(570),如图8所示。

壳体五(510):

壳体五(5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8.9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30.5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3.5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8.9+3.5=22.4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

封装体五:

封装体五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五(5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五(5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五(5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五(530):

逆反射体五(5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到壳体五(510)前后两侧部的长方形凹槽内。

led发光体五(540):

led发光体五(54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白光led灯条,为8颗贴片封装的2835灯珠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五(5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五(5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使led发光体五(540)朝道钉顶部发光。

光伏组件五(550):

光伏组件五(5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五(5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五(5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五(560):

控制电路五(5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五(540)、光伏组件五(550)、储能元件五(570)连接,将控制电路五(560)从壳体五(5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五(5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五(5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五(5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五(570):

储能元件五(570)为锂电池,从壳体五(5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五(5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实施例五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led朝道钉顶部发光,其上方可以设置光扩散片将led光扩散,有相对柔和的发光效果和人眼舒适度,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顶面发光的led以相对较低的发光亮度常亮发光,使之更适于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led朝道钉顶部发光,能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六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六(610)、封装体六、逆反射体六(630)、led发光体六(640)、光伏组件六(650)、控制电路六(660)、储能元件六(670)、光学元器件六(680),如图9所示。

壳体六(610):

壳体六(6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9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29.8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带有注塑孔的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3.5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9+3.5=22.5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前、后两个凹槽宽9mm、用于设置led发光体六(640),中间凹槽宽39mm、用于设置光学元器件六(680),立筋所在上方壳体六(610)表面的交接部位呈平面交接或以一定角度呈折面交接(折面交接更利于从侧向导光),用于设置led发光体六(640)的前、后两个凹槽的顶部壳体上可以设有线切割条纹或锯齿条纹或磨砂条纹,起光散射的作用,使顶部出光不刺眼,或者用导光胶加光扩散剂填充到前、后的这两个凹槽,也可以起到光扩散作用。

封装体六(620):

封装体六(620)包括abs树脂和环氧树脂。

采用二次注塑工艺通过壳体六(610)前后两侧部的注塑孔将白色abs树脂充盈到长方形凹槽内形成带有咬合结构的复合体,用于通过超声波与pmma反光晶格板焊接,白色abs充当反光晶格板的焊接底板,使反光晶格板的反光效果更好;也可以采用透明abs并与透明壳体六(610)复合成整个透明壳,反光晶格板焊接到透明abs上,便于led透过反光晶格板发光,从而使整个道钉具有通体发光的效果。

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六(6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六(6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六(6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六(630):

逆反射体六(6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到壳体六(610)前后两侧部长方形凹槽内二次注塑而成的abs上。

led发光体六(640):

led发光体六(64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白光led灯条,为8颗贴片封装(发光主方向垂直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的内侧、8颗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的外侧而成,侧发光封装结构的led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六(6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六(6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光伏组件六(650):

光伏组件六(6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六(6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六(6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六(660):

控制电路六(6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六(640)、光伏组件六(650)、储能元件六(670)连接,将控制电路六(660)从壳体六(6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六(6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六(6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六(6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六(670):

储能元件六(670)为锂电池,从壳体六(6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六(6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朝道钉顶部发光的led通过光扩散片有相对柔和的发光效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顶面发光的led以相对较低的发光亮度常亮发光,使之更适于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平行于道钉底面发光,可视距离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以相对较高的发光亮度并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使之更适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还可以通过整个透明壳体、光学元器件等将led发光导光到透明反光晶格板上,使透明反光晶格板在保持反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透光和折射光,使道钉侧部的发光面积更大。

实施例六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七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七(710)、封装体七、逆反射体七(730)、led发光体七(740)、光伏组件七(750)、控制电路七(760)、储能元件七(770),如图10所示。

壳体七(710):

壳体七(7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7.6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30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4.2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7.6+4.2=21.8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

封装体七:

封装体七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七(7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七(7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七(7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七(730):

逆反射体七(7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到壳体七(710)前后两侧部的长方形凹槽内。

led发光体七(740):

led发光体七(740)为20颗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分成两组、每组10颗并排成线阵分别焊接到控制电路七(760)所在电路板的两侧。侧发光封装结构的led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

光伏组件七(750):

光伏组件七(7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七(7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七(7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七(760):

控制电路七(7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七(740)、光伏组件七(750)、储能元件七(770)连接,将控制电路七(760)从壳体七(7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七(7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使led发光体七(740)的2835灯珠位于光伏组件七(750)的前后两侧。

控制电路七(7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七(7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七(770):

储能元件七(770)为锂电池,从壳体七(7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七(7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实施例七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led朝道钉顶部发光,其上方可以设置光扩散片将led光扩散,有相对柔和的发光效果和人眼舒适度,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顶面发光的led以相对较低的发光亮度常亮发光,使之更适于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led朝道钉顶部发光,能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八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八(810)、封装体八、逆反射体八(830)、led发光体八(840)、光伏组件八(850)、控制电路八(860)、储能元件八(870)、光学元器件八(880),如图11、12所示。

壳体八(810):

壳体八(8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6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65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分别带有一个安装沉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4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6+4=20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中间的凹槽用于设置光伏组件八(850),前后的两个凹槽用于设置led发光体八(840)。led发光体八(840)的8颗顶向发光的2835灯珠上方的壳体八(810)的透明顶面部分还可以设有导光凸点,并兼具防滑功能。

封装体八:

封装体八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八(8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八(8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八(8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八(830):

逆反射体八(830)为49珠玻璃珠反光片,采用超声波热合到壳体八(810)前后两侧部长方形凹槽内,也可以用结构胶固定,还可以用透明材料做基底制成玻璃珠反光片并用透明结构胶固定(此时,led可以透过玻璃珠反光片发光,使得道钉侧部的发光效果更好)。

led发光体八(840):

led发光体八(84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白光led灯条,为8颗贴片封装(发光主方向垂直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与4颗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相间地错行排成阵列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侧发光封装结构的led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八(8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卡扣固定到壳体八(8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光学元器件八(880)的下方】并用导光胶固定。

光伏组件八(850):

光伏组件八(8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八(8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八(8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八(860):

控制电路八(8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八(840)、光伏组件八(850)、储能元件八(870)连接,将控制电路八(860)从壳体八(8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八(8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八(8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八(8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八(870):

储能元件八(870)为锂电池,从壳体八(8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八(8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光学元器件八(880);

光学元器件八(880)为条形光扩散片,从壳体八(8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导光胶固定到壳体八(8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起到均光作用。

朝道钉顶部发光的led通过光扩散片有相对柔和的发光效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顶面发光的led以相对较低的发光亮度常亮发光,使之更适于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平行于道钉底面发光,可视距离远,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朝道钉侧向发光的led以相对较高的发光亮度并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使之更适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

实施例八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九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九(910)、封装体九、逆反射体九(930)、led发光体九(940)、光伏组件九(950)、控制电路九(960)、储能元件九(970),如图13所示。

壳体九(910):

壳体九(9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高22mm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全透明注塑成型件;其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28度夹角,并在其上靠近底面的区域分别设有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以一定弧度向上隆起呈拱形结构,可以呈折面拱形或弧面拱形,利于led发光体九(940)从其侧向发光,并在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隔断出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

封装体九:

封装体九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九(9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九(9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九(9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九(930):

逆反射体九(9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

超声波热合到壳体九(910)前后两侧部的长方形凹槽内,pmma反光晶格板上沿离道钉底面的高度为17.5mm,离道钉顶面的高度为4.5mm。

led发光体九(940):

led发光体九(940)为带有角度支架的、smd封装的贴片式白光led灯条,为18颗贴片封装的2835灯珠以9×2的形式排成线阵焊接到条形铝基板上而成。将2个led灯条分别从壳体九(9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通过角度支架和卡扣固定到壳体九(9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两个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led发光体九(940)的发光主方向与道钉底面交呈70度夹角。

光伏组件九(950):

光伏组件九(9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九(9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九(910)顶部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九(960):

控制电路九(9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九(940)、光伏组件九(950)、储能元件九(970)连接,将控制电路九(960)从壳体九(9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九(9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控制电路九(9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九(9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九(970):

储能元件九(970)为锂电池,从壳体九(9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九(9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实施例四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led斜向上70度设置,既能对行人提供发光诱导和辅助照明功能,又能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指示和诱导,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实施例十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十(1010)、封装体十、逆反射体十(1030)、led发光体十(1040)、光伏组件十(1050)、控制电路十、储能元件十(1070),如图14所示。

壳体十(1010):

壳体十(10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8.8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30.2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3.8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8.8+3.8=22.6mm)。

封装体十:

封装体十为环氧树脂。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十(10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十(10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十(10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十(1030):

逆反射体十(10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超声波热合到壳体十(1010)前后两侧部的长方形凹槽内。

也可以在上述壳体十(1010)侧面形成长方形开口窗,再将反光晶格板利用卡槽从内部向外固定到壳体侧部斜面的开口窗内,再用环氧树脂倒灌固化后自然充当分隔体,起到结构支撑、固定和分隔作用。

led发光体十(1040):

led发光体十(1040)为20颗侧发光封装结构(即发光主方向平行于线路板)的2835灯珠分成两组、每组10颗并排成线阵分别焊接到光伏组件十(1050)顶部的两侧边缘区域。侧发光封装结构的led的前方带有聚光透镜。

光伏组件十(1050):

光伏组件十(10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十(10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十(10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十:

控制电路十为集成到光伏组件十(1050)底部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十(1040)、光伏组件十(1050)、储能元件十(1070)连接。

控制电路十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十(10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十(1070):

储能元件十(1070)为锂电池,从壳体十(10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十(10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实施例十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道钉侧向(水平方向)的发光亮度高,可视距离远,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从而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可以安装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转弯、分岔、隧道口和事故多发路段以及车辆较少的景区公路和乡村公路等场所,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并且该产品的led、太阳能光伏板和控制电路板采用集成设置,集成度更高,结构和工艺更简单,装配更方便,制作成本更低。

实施例十一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包括壳体十一(1110)、封装体十一、逆反射体十一(1130)、led发光体十一(1140)、光伏组件十一(1150)、控制电路十一(1160)、储能元件十一(1170)、长余辉发光体十一(1190),如图15所示。

壳体十一(1110):

壳体十一(1110)由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底部长方形向下开口(注塑拔模方向)的容置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基底部高18.4mm,前后两侧斜面与底面交呈30.8度夹角,并在其上分别设有带有注塑孔的长方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其顶部向上中空凸起形成容置腔体并与其基底部形成类似阶梯结构,凸起顶部高出基底部3.6mm(故道钉的总高度为18.4+3.6=22mm),凸起顶部的底面设有两条立筋并由前至后将其腔体隔断形成3个向下开口的长方形凹槽。

封装体十一:

封装体十一包括abs树脂和环氧树脂。

采用二次注塑工艺通过壳体十一(1110)前后两侧部的注塑孔将白色abs树脂充盈到长方形凹槽内形成带有咬合结构的复合体,用于通过超声波与pmma反光晶格板焊接,白色abs充当反光晶格板的焊接底板,反光效果更好。

各元器件被安装固定到壳体十一(1110)的容置腔体内以后,将环氧树脂倒灌【即将壳体十一(1110)倒置以后灌胶】入壳体十一(1110)的底部开口容置腔体内至与道钉底面平齐并固化形成道钉整体。

逆反射体十一(1130):

逆反射体十一(113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采用超声波热合到壳体十一(1110)前后两侧部长方形凹槽内二次注塑而成的abs上。

led发光体十一(1140):

led发光体十一(1140)为20颗贴片封装的2835灯珠分成两组、每组10颗并排成线阵分别焊接到控制电路十一(1160)所在电路板的两侧。

光伏组件十一(1150):

光伏组件十一(115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十一(1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嵌入到壳体十一(11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中间凹槽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控制电路十一(1160):

控制电路十一(1160)为带有电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十一(1140)、光伏组件十一(1150)、储能元件十一(1170)连接,将控制电路十一(1160)从壳体十一(1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十一(11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使led发光体十一(1140)的2835灯珠位于光伏组件十一(1150)的前后两侧、长余辉发光体十一的下方。

控制电路十一(1160)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和控制电路启闭的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十一(1140)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或常亮发光的功能。

储能元件十一(1170):

储能元件十一(1170)为锂电池,从壳体十一(11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安装到壳体十一(1110)的容置腔体内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长余辉发光体十一(1190):

长余辉发光体十一(119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倒浇注到壳体十一(1110)凸起顶部的容置腔体的前、后凹槽内固化成型。

长余辉发光体十一(1190)还起到均光的作用。

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道钉led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按时序动态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能够维持一定的发光亮度并大大降低了发光能耗,且发光均匀柔和,不伤眼,主要对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提供发光诱导。

实施例十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道钉,兼具发光和反光功能,使道钉的反光面积最大化并保证道钉的发光反光性能,服务对象做到人车兼顾,可以安装在市区道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农村公路、绿道道路、公园道路、小区道路等场所,尤其适合于人车混行道路,更加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和交通通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者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