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打胶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6345发布日期:2020-04-28 21:1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免打胶灯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免打胶灯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球泡灯泡壳的装配方式一般为卡扣加打胶的方式。现有其他设计的纯卡扣装配方式下,泡壳容易转动,无法实现与灯身的完全固定,而加入了打胶工艺,则会浪费人力物力,且容易污染光源,造成品质的不合格。且目前透气孔一般开设在散热件上的灯头旁的平台上,限制了灯泡的整体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免打胶灯泡,以克服泡壳组装时采用打胶所带来的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免打胶灯泡,包括泡壳以及灯身,所述灯身上环形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泡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扣连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向着所述第一卡扣部方向延伸的卡点,所述卡点上凸出于所述二卡扣部的部分卡持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通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与所述泡壳的外部空间相通,所述卡槽与所述灯身的内部空间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灯身的内侧壁的卡扣凸缘,所述泡壳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凹槽,所述灯身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灯身的内侧壁的卡扣凹槽,所述泡壳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凸缘,所述灯身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身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凸缘,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泡壳的内侧壁上的卡扣凹槽,所述泡壳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身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凹槽,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泡壳的内侧壁上的卡扣凸缘,所述泡壳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部与所述泡壳的外侧壁同轴且所述环形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述泡壳的外侧壁的直径,所述环形连接部与所述泡壳的外侧壁之间通过环形平面部连接,所述环形平面部与所述灯身上靠近所述泡壳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环形平面部形成一个与所述卡扣凸缘相匹配的卡扣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卡点组,所述卡点组上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卡点。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凸缘的横截面上的每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连接线与所述卡点的两端的连接线形成的角度小于90°或所述卡扣凸缘的横截面上的每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连接线与所述卡点的两端的连接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免打胶灯泡,灯身上环形设置的第一卡扣部和泡壳上第二卡扣部卡扣连接,限制泡壳的上下移动,在第一卡扣部上设置有卡槽,在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向着第一卡扣部方向延伸的卡点,在卡点上凸出于二卡扣部的部分卡持于卡槽内时,限制了泡壳的左右转动,从而起到固定泡壳的效果,克服泡壳组装时采用打胶所带来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打胶灯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打胶灯泡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泡壳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灯身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泡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泡壳;2、灯身;3、光源板;4、散热件;5、灯头;6、眼片;11、卡点;12、透气槽;13、环形连接部;14、卡扣凹槽;15、环形平面部;16、第二凸缘;21、卡槽;22、卡扣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8,免打胶灯泡,包括泡壳以及灯身,所述灯身上环形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泡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扣连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向着所述第一卡扣部方向延伸的卡点,所述卡点上凸出于所述二卡扣部的部分卡持于所述卡槽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灯身上环形设置的第一卡扣部和泡壳上第二卡扣部卡扣连接,限制泡壳的上下移动,在第一卡扣部上设置有卡槽,在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向着第一卡扣部方向延伸的卡点,在卡点上凸出于二卡扣部的部分卡持于卡槽内时,限制了泡壳的左右转动,从而起到固定泡壳的效果,克服泡壳组装时采用打胶所带来的弊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通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与所述泡壳的外部空间相通,所述卡槽与所述灯身的内部空间相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透气槽设置于泡壳与散热件的缝隙处,起到透气的作用,释放灯内部的有害气体,延长灯具寿命,既解决了光衰问题,又不会影响灯泡的整体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灯身的内侧壁的卡扣凸缘,所述泡壳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凹槽,所述灯身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灯身的内侧壁的卡扣凹槽,所述泡壳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凸缘,所述灯身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身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凸缘,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泡壳的内侧壁上的卡扣凹槽,所述泡壳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身设置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凹槽,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泡壳的内侧壁上的卡扣凸缘,所述泡壳的内侧壁抵触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扣凸缘位于所述卡扣凹槽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提供了四种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连接的优选方案,其采用卡扣凹槽和卡扣凸缘的方式进行卡扣连接,便于生产组装,内外侧壁的抵触结合有利于灯泡的整体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部与所述泡壳的外侧壁同轴且所述环形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述泡壳的外侧壁的直径,所述环形连接部与所述泡壳的外侧壁之间通过环形平面部连接,所述环形平面部与所述灯身上靠近所述泡壳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缝隙。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环形连接部与泡壳的外侧壁同轴且环形连接部的直径小于述泡壳的外侧壁的直径,使得在后续的设计时可以将泡壳的外侧壁和灯身的外侧壁处于同一平滑线条上,保证了灯泡的整体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环形平面部形成一个与所述卡扣凸缘相匹配的卡扣凹槽。

从上述描述可知,即环形平面部和第二凸缘相对于环形连接部均为突出,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凹槽用于卡扣第二凸缘,以实现泡壳和灯身的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卡点组,所述卡点组上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卡点。

从上述描述可知,多个连续排列的卡点有利于限制转动的稳定性,间隔排列减少了加工成本也便于组装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凸缘的横截面上的每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连接线与所述卡点的两端的连接线形成的角度小于90°或所述卡扣凸缘的横截面上的每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连接线与所述卡点的两端的连接线平行。

从上述描述可知,即可以表达为卡扣凸缘的上面为向下趋势,下面为向上趋势,比如半圆形、半扇形、半椭圆形、锐角三角形、梯形等等,便于卡扣凸缘按压入卡扣凹槽内。

请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下列的实施例适用于所有的灯泡,其中包括led灯泡。

免打胶灯泡,包括泡壳1以及灯身2,如图2所示,灯身2包括光源板3、散热件4、灯头5以及眼片6,对应的,本实用新型中与泡壳1连接的部位为散热器4。

如图2所示,灯身2上环形设置有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上设置有卡槽21,泡壳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扣部卡扣连接的第二卡扣部,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向着第一卡扣部方向延伸的卡点11,卡点11上凸出于二卡扣部的部分卡持于卡槽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灯身2的内侧壁的卡扣凸缘22,如图5所示,泡壳1设置有环形连接部13,环形连接部13与泡壳1的外侧壁同轴且环形连接部13的直径小于述泡壳1的外侧壁的直径,环形连接部13与泡壳1的外侧壁之间通过环形平面部15连接,环形平面部15与灯身2上靠近泡壳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缝隙,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16,第二凸缘16与环形平面部15形成一个与卡扣凸缘22相匹配的卡扣凹槽14,灯身2的内侧壁抵触于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且卡扣凸缘22位于卡扣凹槽14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可知,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两个间隔排列的卡点11组,卡点11组上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卡点11,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卡点11组,其可以为等距离间隔排列,也可以是无规则间隔排列;同时卡点11组里面的卡点11大于或等于两个卡点11即可。

如图5至图8所示,卡扣凸缘22的横截面上的每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连接线与卡点11的两端的连接线形成的角度小于90°或卡扣凸缘22的横截面上的每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连接线与卡点11的两端的连接线平行,具体的,卡扣凸缘22和第二凸缘16均为上面为向下趋势,下面为向上趋势,如图5至图8所示的为半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半扇形、半椭圆形、锐角三角形或梯形,便于卡扣凸缘22按压入卡扣凹槽14内。

请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免打胶灯泡,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与卡槽21相通的透气槽12,透气槽12与泡壳1的外部空间相通,卡槽与灯身2的内部空间相通。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气槽12设置有两个,通过泡壳1和灯身2之间的缝隙,实现内外相通,从而排出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相对应的设置有一个、三个或以上的透气槽12来与卡槽21进行配合通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至五为:

免打胶灯泡,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中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具体如下: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灯身2的内侧壁的卡扣凹槽14,泡壳1设置有环形连接部13,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凸缘22,灯身2的内侧壁抵触于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且卡扣凸缘22位于卡扣凹槽14内。

免打胶灯泡,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中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具体如下:灯身2设置有环形连接部13,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凸缘22,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泡壳1的内侧壁上的卡扣凹槽14,泡壳1的内侧壁抵触于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且卡扣凸缘22位于卡扣凹槽14内。

免打胶灯泡,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五中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具体如下:灯身2设置有环形连接部13,第一卡扣部为设置在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凹槽14,第二卡扣部为设置在泡壳1的内侧壁上的卡扣凸缘22,泡壳1的内侧壁抵触于环形连接部13的外侧壁且卡扣凸缘22位于卡扣凹槽14内。

即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是上述实施例一的等同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免打胶灯泡,灯身上环形设置的第一卡扣部和泡壳上第二卡扣部卡扣连接,限制泡壳的上下移动,在第一卡扣部上设置有卡槽,在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向着第一卡扣部方向延伸的卡点,在卡点上凸出于二卡扣部的部分卡持于卡槽内时,限制了泡壳的左右转动,从而起到固定泡壳的效果,克服泡壳组装时采用打胶所带来的弊端;将透气槽设置于泡壳与散热件的缝隙处,起到透气的作用,释放灯内部的有害气体,延长灯具寿命,既解决了光衰问题,又不会影响灯泡的整体设计;同时将泡壳的外侧壁和灯身的外侧壁处于同一平滑线条上,同时对凸缘、卡点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便于组装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