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投光灯表面高温易燃防护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6340发布日期:2020-04-28 21:1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大功率投光灯表面高温易燃防护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光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大功率投光灯表面高温易燃防护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投光灯是被照面上的照射高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投光灯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大面积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公园等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多种气候环境内使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64224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led大功率投光灯,包括上壳、钢化玻璃、面盖和支架,上壳通过螺丝与电源盒固定连接,且上壳的底部设有蜂窝齿轮状式的散热结构,钢化玻璃设置在上壳的内部,面盖通过螺丝与上壳固定连接,支架与电源盒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大功率投光灯在工作时功率较高,产热较大,长时间使用后,一旦有异物包覆在投光灯的正面,导致投光灯散热不畅,极易造成投光灯过热而烧坏,甚至容易导致电路损坏,经济破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于对大功率投光灯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好、便于投光灯的散热的大功率投光灯表面高温易燃防护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大功率投光灯表面高温易燃防护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投光灯本体顶端外壁的支架,所述支架朝向投光灯本体的投光面的一侧相对摆动设置有两个连接杆,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驱动两个所述连接杆摆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处于投光灯本体投光面的正上方,所述支架上还固定有多个吹风扇,所述吹风扇朝向所述摆动杆所处的一侧吹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光灯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驱动组件驱动两个连接杆摆动,带动两个摆动杆同时朝向相对的方向摆动,当有塑料袋或大幅面纸张掉落或覆盖在投光灯本体表面时,利用摆动的摆动杆和吹风扇的共同作用,将处于投光灯本体投光面的塑料袋或纸张刮落或吹落,进而减少不透气异物覆盖于投光灯本体表面的情况,利用送风扇同时能够加快投光灯本体的散热效果,使得投光灯本体的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所述支架于靠近所述摆动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两个所述传动齿轮,所述支架远离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动力马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过程中,动力马达驱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转动,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并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摆动杆相对摆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于所述传动齿轮所处的一侧固定有罩壳,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处于所述罩壳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罩壳对传动齿轮进行保护,减少外界环境对传动齿轮的腐蚀作用,使得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与动力马达电性连接的计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定计时器的定时值,利用计时器实现动力马达的定时启闭,从而控制摆动杆间歇摆动,在清理投光灯本体表面异物时,减小对投光灯本体灯照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杆朝向投光灯本体投光面的一侧固定有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杆摆动清理投光灯本体表面的杂物时,利用刷毛便于对投光灯本体透光面进行清扫,减少投光灯本体投光面的灰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摆动杆的连接处螺纹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摆动杆后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螺栓与连接螺母的螺纹连接,便于连接杆与摆动杆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对摆动杆进行更换和清理,保障毛刷的洁净。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与投光灯本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螺栓便于支架与投光灯本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便于将吹风机、传动齿轮、连接杆、摆动杆从投光灯本体上拆下进行更换和清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投光灯本体的周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栏能够对飞向投光灯本体的塑料袋进行拦截,减少塑料袋直接飞向投光灯本体并覆盖在投光灯本体表面的情况,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利用防护栏对塑料袋和大型纸张等异物进行拦截,有效减少异物包覆于投光灯本体表面的情况,实现投光灯本体的初步防护;

(2)通过动力马达驱动连接杆和摆动杆摆动,摆动杆对投光灯本体投光面进行扫描,从而在投光灯本体表面包覆有异物时,摆动杆能够将投光灯本体投光面的异物打落,减少异物在投光灯本体上停留的时间,减少投光灯本体产热对自身造成的损害,更好地保护了投光灯本体;

(3)摆动杆摆动过程中,带动刷毛对投光灯本体投光面进行清扫,保障了投光灯本体投光面的洁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投光灯本体;2、支架;3、连接杆;4、摆动杆;5、吹风扇;6、传动齿轮;7、动力马达;8、罩壳;9、计时器;10、刷毛;11、连接螺栓;12、连接螺母;13、固定螺栓;14、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功率投光灯表面高温易燃防护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投光灯本体1顶端外壁的支架2,投光灯本体1呈长方体状设置,支架2沿投光灯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参照图2,支架2沿投光灯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横剖面呈“l”字形设置,支架2与投光灯本体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3进行固定连接,固定螺栓13的轴线沿投光灯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利用固定螺栓13便于支架2与投光灯本体1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支架2于远离固定螺栓13的一侧固定有罩壳8,罩壳8呈长方体状设置且内部为中空.参照图1,罩壳8于朝向投光灯本体1投光面的一侧摆动设置有连接杆3,并开设有便于连接杆3往复摆动的直槽,直槽沿投光灯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杆3远离支架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摆动杆4,摆动杆4处于投光灯本体1投光面的正上方。当投光灯本体1表面有异物时,利用两个摆动杆4将投光灯本体1表面的异物打落,减少异物在投光灯本体1表面停留的时间,更好地保护了投光灯本体1。

支架2上固定有驱动两个连接杆3摆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6。参照图1,支架2于靠近摆动杆4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两个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的轴线沿投光灯本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两个传动齿轮6处于罩壳8内,支架2远离传动齿轮6的一侧固定有动力马达7,动力马达7的动力轴贯穿支架2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6同轴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动力马达7驱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6转动,两个传动齿轮6相互啮合并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摆动杆4相对摆动,同时利用罩壳8对传动齿轮6进行保护,减少外界环境对传动齿轮6的腐蚀作用,使得传动齿轮6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支架2上固定有计时器9,计时器9与动力马达7电性连接。使用时,设定计时器9的定时值,利用计时器9实现动力马达7的定时启闭,从而控制摆动杆4间歇摆动,在清理投光灯本体1表面异物时,减小对投光灯本体1灯照效果的影响。

摆动杆4朝向投光灯本体1投光面的一侧固定有刷毛10。摆动杆4摆动清理投光灯本体1表面的杂物时,利用刷毛10便于对投光灯本体1透光面进行清扫,减少投光灯本体1投光面的灰尘。

连接杆3与摆动杆4的连接处螺纹穿设有连接螺栓11,连接螺栓11贯穿连接杆3和摆动杆4后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12。利用连接螺栓11与连接螺母12的螺纹连接,便于连接杆3与摆动杆4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对摆动杆4进行更换和清理,保障毛刷的洁净。

支架2上还固定有多个吹风扇5,吹风扇5朝向摆动杆4所处的一侧吹风。摆动杆4扫动投光灯本体1投光面时,结合吹风扇5对投光灯本体1表面的异物进行吹落,进一步减少异物停留在投光灯本体1上停留的时间,使得投光灯本体1的使用更加安全。

投光灯本体1的周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14,防护栏14呈“u”字形设置,防护栏14沿投光灯本体1的周壁方向延伸设置,防护栏14的两端沿投光灯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其中部沿防护栏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防护栏14能够对飞向投光灯本体1的塑料袋进行拦截,减少塑料袋直接飞向投光灯本体1并覆盖在投光灯本体1表面的情况,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投光灯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防护栏14对异物进行拦截,减少异物从投光灯本体1侧面飞向投光灯本体1并覆盖投光灯本体1的情况,初步起到保护投光灯本体1的作用,当有塑料袋或大幅面纸张掉落或覆盖在投光灯本体1表面时,利用动力马达7驱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6、连接杆3的联动驱动摆动杆4摆动,利用摆动杆4将投光灯本体1表面的异物打落,同时利用吹风扇5对投光灯本体1表面进行吹风,将处于投光灯本体1投光面的塑料袋或纸张刮落或吹落,同时吹风扇5能够加快投光灯本体1表面的热量散失,使得投光灯本体1光照过程中性能更加稳定,使得投光灯本体1的使用更加安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