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0184发布日期:2020-07-14 17: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轨道灯是目前常见的灯具之一。现有的轨道灯,通常是通过轨道和滑块的配合将照射灯连接到轨道的某个位置处。轨道内设置有导电的金属条,可以为照射灯进行供电。需要时,可以通过移动滑块,从而改变照射灯的位置。

然而,现有的轨道灯,在需要调节照射灯的启闭、光照强度、位置或角度时,仍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操控,多有不便。照射灯通常只能对轨道的下方进行照明,照射灯照射不到轨道,当外部光线不足时,看不清轨道,无法对轨道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轨道灯,能够智能控制照射灯和照明轨道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灯,包括:壳体,包括开口,内设有灯带;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包括供电部和信号连接部;控制器,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信号连接部电连接;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其外壁上设有多个滑触部;照射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并穿过所述开口,所述照射灯与所述滑触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滑触部中至少存在一个滑触部与所述信号连接部电连接,其余则与所述供电部电连接。

上述轨道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滑触部和供电部的电连接使得照射灯将会与供电部进行电连接,从而保证其能够得到供电。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部与所述滑块的所述滑触部电连接,所述照射灯与所述滑触部电连接,因此控制器可以通过对信号连接部传送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照射灯的智能控制。灯带进行照射时,将会对开口处进行照明,从而保证即使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轨道部分也清晰可辨。并且,通过调整灯带发出的光的亮度,可以使得轨道上具有多姿多彩的光亮,因此显得更为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滑轨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相对的两侧处,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并位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置和固定所述灯带的安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两个所述滑轨上均设置有所述供电部和所述信号连接部,两个所述供电部的水平高度相同,两个所述信号连接部的水平高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能够封堵所述开口的透光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滑触部通过弹性连接机构连接在所述滑块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滑触部上设置有引导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触台,所述滑触台抵接在所述灯带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灯,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照射灯铰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轨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2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轨道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1所示的外壳的内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1所示的滑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为壳体,115为安置槽,120为透光板,130为滑轨,143为供电部,145为信号连接部,150为灯带,200为照射灯,210为连接杆,300为滑块,310为滑触部,320为第一导电部,350为第二导电部,370为滑触台,600为控制器,650为第三导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6,一种轨道灯,包括:壳体110,包括开口,壳体110内设有灯带150;滑轨130,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导电组件,设置在滑轨130上,包括供电部143和信号连接部145;控制器600,活动设置在滑轨130上并与信号连接部145电连接;滑块300,活动设置在滑轨130上,其外壁上设有多个滑触部310;照射灯200,固定在滑块300上,照射灯200与滑触部310电性连接;多个滑触部310中至少存在一个滑触部310与信号连接部145电连接,其余则与供电部143电连接。供电部143可以连接至外部的电源。滑触部310和供电部143的电连接使得照射灯200将会与外部的电源进行电连接,从而保证其能够得到供电。控制器600通过信号连接部145与滑块300的滑触部310电连接,照射灯200与滑触部310电连接,因此控制器600可以通过对信号连接部145传送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照射灯200的智能控制。灯带150进行照射时,将会对开口处进行照明,从而保证即使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轨道130部分也清晰可辨。并且,通过调整灯带150发出的光的亮度,可以使得轨道130上具有多姿多彩的光亮,因此显得更为美观。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滑轨130为两个,两个滑轨130分别设置在壳体110内部相对的两侧处,开口位于两个滑轨130之间。两个滑轨130不仅能为滑块300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并且还能减小单个滑轨130所承受的磨损,从而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例中,滑轨1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更多,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灯带150设置在壳体110的上部,并位于两个滑轨130之间;开口位于壳体110的下部。由于灯带150和开口分别位于壳体110的上下部,因此灯带150能够为开口进行直线的照明,从而保证开口处具有最佳的发光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壳体11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置和固定灯带150的安置槽115。安置槽115能够将灯带150与轨道130、滑块300分离开来,从而避免滑块300的运动对灯带150造成损伤。同时,安置槽115还能对灯带150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其脱落。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安置槽115在其槽口处设置有台阶位,灯带150安装在该台阶位上。台阶位不仅能承托起灯带150,还能够限制槽口的大小,从而防止灯带150脱落。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两个滑轨130上均设置有供电部143和信号连接部145,两个供电部143的水平高度相同,两个信号连接部145的水平高度相同。水平高度相同的两个供电部143和水平高度相同信号连接部145确保了滑块300即使前后反向安装,也能够正常使用,因此具有更好的泛用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开口处设置有能够封堵开口的透光板120。透光板120能够减小灯带150所发出的光的亮度,从而使得轨道130上的光亮更加柔和。由于对轨道130进行调整时,或者从美观角度对轨道130进行欣赏时,都需要直视轨道130,因此需要对灯带150的光亮进行减小,从而避免其对人眼造成刺激或损伤。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滑触部310通过弹性连接机构连接在滑块300的侧壁上。弹性连接机构使得滑触部310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伸缩,因此,当滑触部310安装到轨道130上时,其将会进行收缩,从而确保触碰时不会受到太大的力。当滑触部310与供电部143或信号连接部145抵接时,弹性连接机构则能够将滑触部310往外推,从而确保二者能够充分的进行抵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机构可以是螺旋弹簧或者弹片,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滑触部310均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是倒角面。引导斜面使得滑触部310与供电部143或信号连接部145开始抵接时,受到的力的方向为斜向,从而使得其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力被分解,进而使得二者之间开始接触时受到的力减小,二者受到的损伤减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滑块300上设置有滑触台370,滑触台370抵接在灯带150上。滑触台370能够在滑块300活动时,对灯带150进行连续的抵接,并将灯带150压在壳体110的内壁上,从而防止灯带150在滑块300运动时卷入滑块300的运动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滑块300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10,照射灯200铰接在连接杆210上。通过将照射灯200相对于连接杆210转动,可以简单、直接地调整照射灯200的照射角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滑触部310包括与供电部143抵接的第一导电部320和与信号连接部145抵接的第二导电部350,控制器600上设置有与信号连接部145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65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或组合,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