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和卡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5602发布日期:2020-07-10 17:3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灯和卡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灯和卡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筒灯主要通过弹性展臂来嵌入固定在被安装体中,这种安装固定结构不够紧密和稳定,当大力拉动筒灯时就可以克服弹性展臂的力而直接将筒灯从被安装体中取出,当有外力触碰筒灯或筒灯处于振动环境附近时也会使筒灯有所松动,弹性展臂容易发出声响。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筒灯和卡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筒灯,包括有筒灯灯壳1,所述筒灯灯壳1外侧壁的一端设有用于在将筒灯灯壳1嵌装在被安装壁体100上时供卡接件卡住以将筒灯灯壳1固定的外凸卡头12、另一端设有用于抵住被安装壁体100的外凸台13,所述外凸卡头12的外轮廓小于所述外凸台13的外轮廓,所述外凸卡头12面向所述外凸台13的端面设有两个第一凸起121和两个缺口槽122,两个第一凸起121与两个缺口槽122周向间隔设置并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一种筒灯,还包括有作为配件用于在将筒灯灯壳1嵌装在被安装壁体100上时卡住所述外凸卡头12以便于将筒灯灯壳1固定的卡环5,所述卡环5上设有与两个第一凸起121位置对应的两个凹位51,所述卡环5由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一端设有扣位槽501、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另一个半卡环体50上的扣位槽501配合扣接的钩体502。

如上所述的一种筒灯,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中部都设有一个与所述缺口槽122位置对应的第二凸起52,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两端都设有逐渐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511以便于使得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两个半卡环体50之间形成中间低、两端逐渐抬高的所述凹位51。

如上所述的一种筒灯,所述筒灯灯壳1中设有安装通道11,所述安装通道11中安装有灯板座2和用于罩在所述灯板座2外的防水透光罩3,所述灯板座2安装有用于透过所述防水透光罩3向外发光的灯珠板4。

如上所述的一种筒灯,所述灯板座2外周套设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外侧壁紧压所述防水透光罩3内侧壁。

本案还保护一种卡环,由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成,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两端都设有逐渐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511以便于使得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两个半卡环体50之间形成中间低、两端逐渐抬高的凹位51。

如上所述的一种卡环,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中部都设有第二凸起52。

如上所述的一种卡环,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一端设有扣位槽501、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另一个半卡环体50上的扣位槽501配合扣接的钩体5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筒灯灯壳外侧壁的一端设有外凸卡头和另一端设有外凸台,便于在将筒灯灯壳嵌装在被安装壁体上时通过卡接件将外凸卡头卡住,以便于将筒灯灯壳固定,另,所述外凸卡头上两个第一凸起和两个缺口槽的设置,便于通过卡接件与两个第一凸起配合而卡住所述外凸卡头和/或通过卡接件与两个缺口槽配合而卡住所述外凸卡头,其适用性较好。

2、本案卡环由两个半卡环体左右扣接而成的设置,如此,使用时,对好位置后将两个半卡环体左右扣接成卡环就可以将中间的外凸卡头卡住,其实施方便。

3、本案每个半卡环体上侧两端所述导向斜面的设置,便于两个半卡环体左右扣接时,所述半卡环体上的导向斜面逐渐向上抵触紧所述外凸卡头上的第一凸起,从而将筒灯灯壳很好的固定紧,其实施方便。

4、本案卡环结构简单易实现,由两个半卡环体左右扣接而成,便于两个半卡环体左右扣接时将被卡接物如本案筒灯灯壳的外凸卡头卡住,而所述半卡环体的上侧两端所述导向斜面的设置,便于两个半卡环体左右扣接时通过所述导向斜面逐渐向上抵触紧所述筒灯灯壳的外凸卡头,从而使筒灯灯壳嵌装在被安装壁体上固定,其不易松动,实用性好。

5、每个半卡环体的上侧中部都设有第二凸起,如此,便于与被卡接物如本案筒灯灯壳的外凸卡头上的缺口槽配合,以便于防止卡环相对筒灯灯壳转动移位,其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筒灯嵌装在被安装壁体上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a-a处剖示图。

图3是本案筒灯灯壳的立体图之一。

图4是本案筒灯灯壳的立体图之二。

图5是本案卡环的立体图。

图6是本案卡环的爆炸示图。

图7是本案筒灯嵌装在被安装壁体上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筒灯,包括有筒灯灯壳1,所述筒灯灯壳1外侧壁的一端设有用于在将筒灯灯壳1嵌装在被安装壁体100上时供卡接件卡住以将筒灯灯壳1固定的外凸卡头12、另一端设有用于抵住被安装壁体100的外凸台13,所述外凸卡头12的外轮廓小于所述外凸台13的外轮廓,所述外凸卡头12面向所述外凸台13的端面设有两个第一凸起121和两个缺口槽122,两个第一凸起121与两个缺口槽122周向间隔设置并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筒灯灯壳1外侧壁的一端设有外凸卡头12和另一端设有外凸台13,便于在将筒灯灯壳1嵌装在被安装壁体100上时通过卡接件将外凸卡头12卡住,以便于将筒灯灯壳1固定,另,所述外凸卡头12上两个第一凸起121和两个缺口槽122的设置,便于通过卡接件与两个第一凸起121配合而较好的将所述外凸卡头12卡住和/或通过卡接件与两个缺口槽122配合而较好的将所述外凸卡头12卡住,其适用性较好。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还包括有作为配件用于在将筒灯灯壳1嵌装在被安装壁体100上时卡住所述外凸卡头12以便于将筒灯灯壳1固定的卡环5,所述卡环5上设有与两个第一凸起121位置对应的两个凹位51,所述卡环5由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成。

如上所述,本案卡环5由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成的设置,如此,使用时,对好位置后将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成卡环5就可以将中间的外凸卡头12卡住,其实施方便。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一端设有扣位槽501、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另一个半卡环体50上的扣位槽501配合扣接的钩体502,其实施方便。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中部都设有一个与所述缺口槽122位置对应的第二凸起52,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两端都设有逐渐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511以便于使得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两个半卡环体50之间形成中间低、两端逐渐抬高的所述凹位51。

如上所述,本案每个半卡环体50上侧两端所述导向斜面511的设置,便于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所述半卡环体50上的导向斜面511逐渐向上抵触紧所述外凸卡头12上的第一凸起121,从而将筒灯灯壳1很好的固定紧,其实施方便;另,所述第二凸起52与所述缺口槽122的位置对应,使得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卡住所述外凸卡头12后所述卡环5不能随意转动移位。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筒灯灯壳1中设有安装通道11,所述安装通道11中安装有灯板座2和用于罩在所述灯板座2外的防水透光罩3,所述灯板座2安装有用于透过所述防水透光罩3向外发光的灯珠板4。

所述灯板座2外周套设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外侧壁紧压所述防水透光罩3内侧壁。

如上所述,本案还公开了一种卡环,由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成,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两端都设有逐渐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511以便于使得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两个半卡环体50之间形成中间低、两端逐渐抬高的凹位51。

如上所述,本案卡环结构简单易实现,由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而成,便于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将被卡接物如本案筒灯灯壳1的外凸卡头12卡住,而所述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两端所述导向斜面511的设置,便于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时通过所述导向斜面511逐渐向上抵触紧所述筒灯灯壳1的外凸卡头12,从而使筒灯灯壳1嵌装在被安装壁体100上固定,其不易松动,实用性好。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上侧中部都设有第二凸起52,如此,便于与被卡接物如本案筒灯灯壳1的外凸卡头12上的缺口槽122配合,以便于防止卡环相对筒灯灯壳1转动移位,其实用性好。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每个半卡环体50的一端设有扣位槽501、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另一个半卡环体50上的扣位槽501配合扣接的钩体502,便于两个半卡环体50左右扣接。

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筒灯和卡环,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