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0033发布日期:2020-07-07 14:2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大功率的舞台灯光具有功率大(通常100w以上)、亮度高、发热量大和热量比较集中的特点,其热量主要来自led灯珠、pwm调光驱动电路和供电用的开关电源等几方面,如果没做好散热措施,灯具内部的热量会越积越多,导致产品寿命急剧缩短甚至烧坏。要保证灯具长时间稳定运行,需要及时把热量散发出去,让灯具的零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为此大多数灯具都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很多产品由于散热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在散热工作上花了不少成本的同时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有些产品上使用了3个以上的散热风扇,由于没有设计好风路对流系统,产品内部的风扇虽然把散热器的热量吹走了,但热风在灯具内部不断循环,不能及时排到产品外面,外部的常温气流也不能有效进入产品里面,造成了产品内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风冷散热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只使用一个散热风扇即可完成散热,无需使用多个风扇,节省安装空间和时间,利用产品外壳和内部结构形成对流风路,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其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左下角铝、左侧板、左上角铝、顶板、右上角铝、右侧板、右下角铝、底板和后板组件通过前面板螺丝、后板螺丝、左侧板螺丝、顶板螺丝、底板螺丝和右侧板螺丝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后板组件上固定安装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上通过风扇螺丝、六角铜柱和自锁螺母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后支架通过支撑板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所述竖支撑板a和所述竖支撑板b通过支撑板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固定安装有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上固定安装有聚光透镜组,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盖板,所述右侧板的后侧开设有右进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左侧板的后侧开设有左进风口和左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灯珠和ntc热敏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支架、所述前面板、所述左下角铝、所述左侧板、所述左上角铝、所述顶板、所述右上角铝、所述右侧板、所述右下角铝、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板组件通过所述前面板螺丝、所述后板螺丝、所述左侧板螺丝、所述顶板螺丝、所述底板螺丝和所述右侧板螺丝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支架上开设有穿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中央处理器检测装在散热器上的光源组件中的热敏电阻检测散热器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值后开启风扇散热;散热器装在前支架上,风扇装在后支架上,风扇位于散热器后方,当风扇启动后,风扇叶片旋转产生前后压力差,驱动产品内部的空气从后方往前方流动,由于前支架和外壳内壁把大部分气流封住,以及后支架和电源盖板组成的组件和外壳内壁把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流经散热器后方散热片出来的热风气流无路可走,只能够从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快速流出;由于后支架和电源盖板和外壳内壁把风扇后方的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风扇后方形成负压区,把产品外部的常温空气从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吸入,经过风扇叶片后吹向散热片,把散热片的热量带走,如此不断循环,形成对流风冷散热效果,该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只使用一个散热风扇即可完成散热,无需使用多个风扇,节省安装空间和时间,利用产品外壳和内部结构形成对流风路,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和风扇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后方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顶视图和侧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中:1前面板、2左下角铝、3左侧板、4左上角铝、5顶板、6右上角铝、7右侧板、8右下角铝、9底板、10后板组件、11前面板螺丝、12后板螺丝、13左侧板螺丝、14顶板螺丝、15底板螺丝、16右侧板螺丝、17后支架、18前支架、19散热器、20风扇、21光源组件、22聚光透镜组、23自锁螺母、24风扇螺丝、25六角铜柱、26开关电源、27电源盖板、28右进风口、29右出风口、30左进风口、31左出风口、32竖支撑板a、33竖支撑板b、34支撑板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流式灯具风冷散热结构,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只使用一个散热风扇20即可完成散热,无需使用多个风扇20,节省安装空间和时间,利用产品外壳和内部结构形成对流风路,节省成本,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包括:前面板1;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前面板1、左下角铝2、左侧板3、左上角铝4、顶板5、右上角铝6、右侧板7、右下角铝8、底板9和后板组件10通过前面板螺丝11、后板螺丝12、左侧板螺丝13、顶板螺丝14、底板螺丝15和右侧板螺丝16相互固定连接,后板组件10上固定安装有后支架17,后支架17上通过风扇螺丝24、六角铜柱25和自锁螺母23固定安装有风扇20,后支架17通过支撑板固定螺丝34连接有竖支撑板a32和竖支撑板b33,竖支撑板a32和竖支撑板b33通过支撑板固定螺丝34固定连接有前支架18,前支架18上固定安装有散热器19,散热器19上固定安装有光源组件21,光源组件21上固定安装有聚光透镜组22,前支架18和后支架17上固定安装有开关电源26,开关电源26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盖板27,右侧板7的后侧开设有右进风口28和右出风口29,左侧板3的后侧开设有左进风口30和左出风口31,具体的,前面板1、左下角铝2、左侧板3、左上角铝4、顶板5、右上角铝6、右侧板7、右下角铝8、底板9和后板组件10通过前面板螺丝11、后板螺丝12、左侧板螺丝13、顶板螺丝14、底板螺丝15和右侧板螺丝16相互螺纹连接,后板组件10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后支架17,后支架17上通过风扇螺丝24、六角铜柱25和自锁螺母23螺纹连接有风扇20,后支架17通过支撑板固定螺丝34螺纹连接有竖支撑板a32和竖支撑板b33,竖支撑板a32和竖支撑板b33通过支撑板固定螺丝34螺纹连接有前支架18,前支架18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散热器19,散热器19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光源组件21,光源组件21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聚光透镜组22,前支架18和后支架17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开关电源26,开关电源26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电源盖板27,右侧板7的后侧开设有右进风口28和右出风口29,左侧板3的后侧开设有左进风口30和左出风口31,前面板1、左下角铝2、左侧板3、左上角铝4、顶板5、右上角铝6、右侧板7、右下角铝8、底板9和后板组件10用于形成外壳,前面板螺丝11、后板螺丝12、左侧板螺丝13、顶板螺丝14、底板螺丝15、右侧板螺丝16、自锁螺母23、风扇螺丝24、六角铜柱25和支撑板固定螺丝34用于提供连接件功能,后支架17和前支架18用于固定散热器19、风扇20和光源组件21,散热器19用于提供散热功能,风扇20用于带动空气流动,光源组件21用于提供光源,聚光透镜组22用于集中光源,开关电源26用于提供整机的工作电源,电源盖板27用于封闭后方风道,右进风口28、右出风口29、左进风口30和左出风口31用于提供空气进出的通道,竖支撑板a32和竖支撑板b33用于连接前支架18和后支架17;

安装时:

1.灯光组件安装在散热器19上,用螺丝固定;

2.散热器19安装在前支架18上,风扇20安装在后支架17上,风扇20位于散热器19正后方,前支架18和后支架17通过竖支撑板a32和竖支撑板b33用螺丝连接起来;

3.开关电源26安装在前支架18和后支架17上,用螺丝固定;

4.电源盖板27安装在开关电源26上,用螺丝固定;

5.由前面板1、左下角铝2、左侧板3、左上角铝4、顶板5、右上角铝6、右侧板7、左下角铝2和后板组件10组成产品外壳,各个部件之间用螺丝固定;

6.左侧板3和右侧板7结构相同,左右对称,以右侧板7为例,右侧板7的后侧设置了四排长条形散热孔,分别为右进风口28和右出风口29,后支架17位于右进风口28和右出风口29中间的间隔上;

7.前支架18的大小与产品外壳内壁四周几乎吻合,可以把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

8.后支架17和电源盖板27组成的组件,大小与产品外壳内壁四周几乎吻合,后支架17上面预留的几个穿线孔比较小,通风面积可以忽略不计,后支架17和电源挡板可以把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

在具体的使用时,中央处理器通过装在散热器19上的光源组件21中的热敏电阻检测散热器19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值后开启风扇20散热;散热器19装在前支架18上,风扇20装在后支架17上,风扇20位于散热器19后方,当风扇20启动后,风扇20叶片旋转产生前后压力差,驱动产品内部的空气从后方往前方流动,由于前支架18和外壳内壁把大部分气流封住,以及后支架17和电源盖板27组成的组件和外壳内壁把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流经散热器19后方散热片出来的热风气流无路可走,只能够从左出风口31和右出风口29快速流出;由于后支架17和电源盖板27和外壳内壁把风扇20后方的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风扇20后方形成负压区,把产品外部的常温空气从左进风口30和右进风口28吸入,经过风扇20叶片后吹向散热片,把散热片的热量带走,如此不断循环,形成对流风冷散热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使光源组件21能够提供照明,同时实现温度检测功能,光源组件21包括led灯珠和ntc热敏电阻。

请再次参阅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为了将大部分流动空气封住,前支架18、前面板1、左下角铝2、左侧板3、左上角铝4、顶板5、右上角铝6、右侧板7、右下角铝8、底板9和后板组件10通过前面板螺丝11、后板螺丝12、左侧板螺丝13、顶板螺丝14、底板螺丝15和右侧板螺丝16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外壳。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为了方便穿线,后支架17上开设有穿线孔。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