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9364发布日期:2020-09-08 15: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属于路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驾已经成为人们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夜晚出行必不可少,现公路两侧都安装有大量路灯照明,路灯杆的高度在6-12米之间,间距在15-30米之间,普通二线城市的路灯数量基本在百万以上,而路灯led灯的寿命跟电流、亮度、材料等有很大关系,当led灯使用超过1000小时,就会出现光衰,其亮度没有最初那么亮了,又因为路灯杆工作环境在室外,在潮湿、高温等环境下,往往会因为内部老化或日常维修对灯具进行维修或更换。

目前更换路灯灯具主要的方式为采用升高车把人升上去更换灯具,或直接采用吊车将路灯拆卸后更换灯具,以上两种常见安装方式均需要专用车辆、危险系数高、用时长且需要多个人配合操作。

怎样研究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安装、省时省力的路灯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端的倒置l型路灯杆,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一端设有灯罩,所述灯罩的下端安装led灯具,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外部套接有斜面滚筒,所述斜面滚筒的一端设有前挡板,所述斜面滚筒的另一端设有后挡板,所述前挡板的一侧设有手柄槽,所述手柄槽的内部设有操作手柄,所述前挡板的内部设有第一圆柱卡槽,所述第一圆柱卡槽的内部设有圆柱固定块,所述斜面滚筒上缠绕有方形管,所述斜面滚筒上套设有固定所述方形管的固定块,所述方形管的内部贯穿有电线,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固定槽,所述方形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槽且与外部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挡板的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在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内壁,所述保护壳靠近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内壁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

优选的,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拐角处固定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一端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管绕过所述定滑轮连接有所述方形槽,所述方形管贯穿所述灯罩内的螺纹槽且和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方形管为硬质橡胶方形管。

优选的,所述方形管贯穿方形槽和所述灯罩且与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靠近所述灯罩的一端设有椭圆形凹槽,所述灯罩靠近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一端设有椭圆形凸槽,所述椭圆形凸槽定位安装在所述椭圆形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斜面滚筒为圆台状滚筒,所述前挡板设置于所述斜面滚筒底面直径较大的一端,所述后挡板设置于所述斜面滚筒底面直径较小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槽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前挡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上方设有密码锁。

优选的,所述前挡板的内部设有第一圆柱卡槽,所述第一圆柱卡槽的内部设有圆柱固定块,所述保护壳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柱卡槽,所述圆柱固定块的一端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定滑轮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倒置l型路灯杆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电线外部套有的方形管采用硬质橡胶方形管,便于固定、方便拆卸且起到防漏电的作用,灯罩与倒置l型路灯杆接口位置采用方形槽、椭圆形凸槽和椭圆形凹槽,实现灯罩和倒置l型路灯杆对正限位并紧密贴合,斜面滚筒表面切斜且光滑,避免斜面滚筒旋转时方形管出现打结,实现单人操作改变灯罩高度,前挡板、后挡板、操作手柄、保护壳表面均为绝缘材料,防止漏电伤害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方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灯罩接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倒置l型路灯杆拐角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斜面滚筒及操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保护壳及前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倒置l型路灯杆,3-灯罩,4-led灯具,5-方形管,6-电线,7-螺纹槽,8-定滑轮,9-固定杆,10-固定座,11-斜面滚筒,12-中间轴,13-后挡板,14-前挡板,15-手柄槽,16-圆柱固定块,17-拉环,18-第一圆柱卡槽,19-第一转轴,20-操作手柄,21-卡槽,22-保护壳,23-第二圆柱卡槽,24-挡板,25-密码锁,26-第二转轴,27-固定槽,28-方形槽,29-椭圆形凹槽,30-椭圆形凸槽,3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的倒置l型路灯杆2,倒置l型路灯杆2的一端设有灯罩3,灯罩3的下端安装led灯具4,倒置l型路灯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中间轴12,中间轴12的外部套接有斜面滚筒11,斜面滚筒11的一端设有前挡板14,斜面滚筒11的另一端设有后挡板13,前挡板14的一侧设有手柄槽15,手柄槽15的内部设有操作手柄20,前挡板14的内部设有第一圆柱卡槽18,第一圆柱卡槽18的内部设有圆柱固定块16,斜面滚筒11上缠绕有方形管5,斜面滚筒11上套设有固定方形管5的固定块31,方形管5的内部贯穿有电线6,底座1上端设有固定槽27,方形管5的一端贯穿固定槽27且与外部电路连接,可通过操作手柄20带动方形管5改变灯罩3高度,从而实现单人操作更换灯具。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前挡板14的外部设有保护壳22,保护壳22设在倒置l型路灯杆2的内壁,保护壳22靠近倒置l型路灯杆2的内壁设有挡板24,挡板24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26,输入正确密码挡板24下落露出前挡板14和卡槽21内的操作手柄20,起到保护内部装置和防盗的作用,防止非工作人员误操作,前挡板14、后挡板13、操作手柄20、保护壳22表面均为绝缘材料,防止漏电伤害人体。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倒置l型路灯杆2拐角处固定安装有定滑轮8,倒置l型路灯杆2的一端设有方形槽28,方形管5的绕过定滑轮8连接有方形槽28,方形管5贯穿灯罩3内的螺纹槽7固定连接有灯罩3,便于方形管5在滚动斜筒上缠绕,防止打结,方形管5为硬质橡胶方形管,方便固定、方便拆卸且起到防漏电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方形管5贯穿方形槽28与灯罩3及倒置l型路灯杆2连接,方形管5收紧时可通过方形槽28进行对正连接,倒置l型路灯杆2靠近灯罩3的一端设有椭圆形凹槽29,灯罩3靠近倒置l型路灯杆2的一端设有椭圆形凸槽30,椭圆形凸槽30定位安装在椭圆形凹槽29内部,收紧方形管5时可通过椭圆形凹槽29及椭圆形凸槽30进行对正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前挡板14的内部设有第一圆柱卡槽18,第一圆柱卡槽18的内部设有圆柱固定块16,保护壳2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柱卡槽23,圆柱固定块16的一端设有拉环17,可推动圆柱固定块16使其处于第一圆柱卡槽18与第二圆柱卡槽23内部用于固定,防止方形管5移动,即可通过方形管5实现灯罩3高度的下降、上升以及固定位置。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在密码锁25上输入正确密码后,挡板24自动下落露出前挡板14和操作手柄20,进而将操作手柄20向上提起,逆时针转动操作手柄20,带动斜面滚筒11转动,释放缠绕在斜面滚筒11上的方形管5,方形管5带动灯罩3下降高度,避免危险高空作业;

步骤2:灯罩3到达指定高度后,推动圆柱固定块16使其处于第一圆柱卡槽18与第二圆柱卡槽23中间固定,方便维修或更换灯罩3;

步骤3:维修好后,顺时针转动操作手柄20,带动斜面滚筒11转动,收紧缠绕在斜面滚筒11上的方形管5,灯罩3在方形管5的带动下上升高度,灯罩3一端的椭圆形凸槽30与倒置l型路灯杆2一端的椭圆形凹槽29紧密接触;

步骤4:推动圆柱固定块16使其处于第一圆柱卡槽18与第二圆柱卡槽23中间固定,将操作手柄20收回手柄槽15,提起并关闭挡板24,保护内部装置。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更换路灯的灯杆装置,通过转动操作手柄20带动斜面滚筒11,进而释放或收紧方形管5改变灯罩3的高度,裸露在外的装备均采用绝缘材料,设有保护壳22和密码锁25,起到了防盗防漏电,防止非工作人员误操作,可单人操作更换灯具,解决了高空更换路灯的危险隐患,人力成本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