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模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4425发布日期:2020-09-04 17: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模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及灯具。



背景技术:

平板光源作为一种体积较小而发光面积较大的光源,广泛应用于家用灯具、室外装潢及公共设施中,目前市场上的平板光源大多根据所需尺寸独立设计一个发光模组,不能灵活调整发光面积,即使在一个平板光源内设置多个发光模组以实现可以灵活调整发光面积,发光模组也往往仅具备发光功能,需要在光源内设计较为复杂的配套散热结构,设计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及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基板、光学模组、散热元件和多个发光单元组,所述光源基板具备相互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发光单元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发光单元组包含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内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不大于5毫米,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组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大于5毫米,所述发光单元均被所述光学模组所覆盖;所述散热元件具备散热主体和多个与所述散热主体相连的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第二侧相互贴合,所述散热主体具备背离所述光源基板的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上具有散热区,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于所述散热区内且所述散热鳍片组的集热范围覆盖所述散热区,所述散热鳍片组在所述散热元件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散热元件的投影,所述散热鳍片组的散热面积不小于所述散热区的面积的2倍。

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包括本体和多个透镜单元,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源基板相连,多个所述透镜单元凸出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光源基板的一侧,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透镜单元相互临接并一体化设置。

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包括本体和一个透镜单元,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源基板相连,所述透镜单元凸出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光源基板的一侧,所述透镜单元覆盖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组。

优选地,所述透镜单元的中心距离为2毫米,所述散热鳍片组的表面积不小于所述散热区的面积的4倍。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光学模组、所述光源基板、所述散热元件至少之一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连接部和磁吸部,所述磁吸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光学模组、所述光源基板、所述散热元件至少之一相连。

优选地,所述磁吸部镶嵌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备连接件,所述磁吸部包括磁铁和对应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配合件,所述磁铁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配合件的配合作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贯通孔,所述连接配合件具备螺纹连接孔,所述磁铁镶嵌于所述连接配合件背离所述螺纹连接孔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贯通孔并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配合件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光学模组的周向边缘相连,所述磁吸部的末端延伸超过所述散热元件背离所述光源基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具备第一卡扣,所述散热元件具备与所述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一卡扣配合部,所述光学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部的卡接作用可拆卸连接,所述光学模组与所述散热元件夹设固定所述光源基板。

优选地,还包括螺栓组件,所述光学模组具备第一螺栓孔,所述光源基板具备第二螺栓孔,所述散热元件具备第三螺栓孔,所述光学模组、所述光源基板及所述散热元件通过所述螺栓组件与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及所述第三螺栓孔的配合作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壳和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保护壳至少覆盖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所述保护壳具备第二卡扣,所述散热元件具备对应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二卡扣配合部,所述保护壳通过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部的配合作用与所述散热元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延伸至与所述光学模组相互临接和/或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光学模组一体化设置。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相互交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具主体和如上所述的发光模组,所述灯具主体具备用于容纳所述发光模组的安装空间,所述发光模组与所述灯具主体相连且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灯具主体具备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处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多个所述发光模组通过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灯具主体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电连接所述发光单元和电源的供电连接结构,多个所述发光模组阵列排布,所述供电连接结构将多个所述发光模组与电源并联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电连接所述发光单元和电源的供电连接结构,多个所述发光模组阵列排布,所述供电连接结构将多个所述发光模组与电源串联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发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光源基板和散热元件,光源基板具备相互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侧,光学模组覆盖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散热元件具备散热主体和多个与散热主体相连的散热鳍片组,散热主体与第二侧相互贴合,散热鳍片组沿第一侧朝向的投影覆盖发光单元的投影。本申请通过将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不大于5毫米,因此可以将光源基板设计的较小,从而发光模组可以设计的较小,同时光学模组和散热元件分别负责优化出光和散热,实现了可以独立工作且体积较小能够灵活设置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模块各部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模块的散热元件一侧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光源基板、2-光学模组、3-散热元件、4-驱动控制单元、5-发光单元、6-连接臂、7-螺栓组件、8-保护壳、9-灯具主体、10-第一侧、12-第二侧、14-第二螺栓孔、20-透镜单元、22-本体、24-第一卡扣、26-第一螺栓孔、30-散热主体、32-散热鳍片组、34-第一卡扣配合部、36-第三螺栓孔、38-第二卡扣配合部、60-连接部、62-磁吸部、80-第二卡扣、90-安装空间、92-安装面、300-散热区、600-连接件、620-连接配合件、622-磁铁、6000-连接螺栓、6002-贯通孔、6200-螺纹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模组由光源基板1、光学模组2、散热元件3、驱动控制单元4和发光单元5组成,其中光学模组2、光源基板1和散热元件3依次叠设,这样使整个光源模组大致呈板状,可以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较大的出光面积,光源基板1具备相互背离的第一侧10和第二侧12,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光源基板1设置第一侧10和第二侧12,主要是为了方便描述其他部件与光源基板1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侧10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光模组使用过程中主要朝向外侧,而第二侧12主要朝向内侧,发光单元54及驱动控制单元4设置于第一侧10以便于出光及驱动控制单元4与发光单元5相互电连接。

如图1所示,光学模组2至少覆盖了发光单元5,可以如图1所示,光学模组2覆盖发光单元5并延伸至光源基板1的边缘,也可以是恰好覆盖全部的发光单元5,在光学模组2上设置有多个透镜单元20,透镜单元20通过本体22一体化设置,多个透镜单元20与多个发光单元5的位置对应设置,这样可以为每个发光单元5分别增强出光效果并汇合形成一个较好的出光,也可以在光学模组2上仅设置一个较大的透镜单元20,这样方便设计和制造。

为了使设置于第一侧10的发光单元5之间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排布效果并能适应不同的排布方式,相邻的若干个发光单元5,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或更多,组成发光单元组并以发光单元组的形式进行排布,其中,相邻的发光单元组之间的间隔不大于5毫米,可以是2毫米等,每个发光单元组内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不大于5毫米,也可以是2毫米等,如图1所示,即为将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5组成发光单元组之后进行排布所得到的排布结构,形成一个近似阵列排布的密集结构,也可以是将多个相邻的发光单元5组成圆形的发光单元组,并将多个这样的发光单元组首尾排布形成一个环形,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的排布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单位面积能够提供的光强。

对应上述发光单元5排布的结构,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光学模组2设置方式,一种是在光学模组2的本体22上设置多个与每个发光单元5一一对应的透镜单元20,同样的如上所述的一一对应的透镜单元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对应设置为不超过5毫米,如2毫米,多个透镜单元20凸出于本体22背离光源基板1的一侧,可以相互临接并一体化设置,以简化设计和制造,也可以彼此之间具备一定间距;另一种设置方式是在本体22上凸出设置一个较大的透镜单元20,由这一个较大的透镜单元20覆盖上述的多个发光单元组并负责多个发光单元5的出光,即覆盖全部的发光单元5,对应的,在这个透镜单元20朝向发光单元5的一侧可以具备一个避让凹陷,以避让多个发光单元5,也可以通过将透镜单元20与发光单元5之间设置一定间距以进行避让。这样即使设置较多的发光单元5,整个光源基板1的尺寸也不会很大,例如为10厘米乘8厘米,这样较小的光源基板1的设计适应性更强,可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出光面,也可以作为近似点光源。

为了适应上述密集设置的发光单元5所散发的热量,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光模组还具备散热元件3具备散热主体30和与散热主体30相连的散热鳍片组32,散热主体30具备与光源基板1相互背离的散热面,散热面上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散热区300,图2中所示的散热区300与散热主体30的散热面面积一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散热面,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散热区300的面积设置为小于散热面的面积,散热鳍片组32与散热区300相连。为了尽量发散散热区300的热量,且散热鳍片组32的集热范围覆盖散热区300,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散热鳍片组32的集热范围,指的是散热鳍片组32周围能够通过将热量传递给散热鳍片组32并以此提高散热效率的范围,例如散热鳍片四周较近的区域,如图2所示,散热区300设置为与散热面面积一致,则散热鳍片组32中的各个散热鳍片均在散热区300内充分延伸,使得散热区300内各处均被散热鳍片所覆盖或距离散热鳍片较近,这样散热鳍片组32的集热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散热区300,这样能够尽量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鳍片组32可以如图2所示,具备多个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的散热鳍片,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为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状结构的散热鳍片等,能够增大散热面积即可,散热鳍片组32的表面积不能低于散热区300的面积的两倍,可以是三倍或更多,这样能够更好的散发自密集设置的发光单元5传递的热量,当发光单元5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毫米时,散热鳍片组32的表面积优选的可以设置为散热区300的面积的两倍,当发光单元5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毫米时,散热鳍片组32的表面积优选的可以设置为散热区300的面积的4倍,以适应更高的散热需求。如图1及图2所示,散热主体30与第二侧12相互贴合,散热鳍片组32设置于散热主体30背离光源基板1的一侧,其中散热鳍片组32在散热元件3上的的投影覆盖发光单元5在散热元件3上的投影,可以是超过,也可以是两者的投影的周向轮廓相互吻合等,这样发光单元5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以较高的效率传递给散热鳍片组32,这样,光学模组2、光源基板1及散热元件3之间可以较好的配合并能够较好的散发发光单元5所产生的热量,具体使用中,可以将灯具等处的供电源与驱动控制单元4电连接,并通过胶粘等手段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组固定于灯具外壳等处,即可根据设计灵活实现拼合出光、点缀出光等出光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发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光源基板和散热元件,光源基板具备相互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侧,光学模组覆盖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散热元件具备散热主体和多个与散热主体相连的散热鳍片组,散热主体与第二侧相互贴合,散热鳍片组沿第一侧朝向的投影覆盖发光单元的投影。本申请通过将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不大于5毫米,因此可以将光源基板设计的较小,从而发光模组可以设计的较小,同时光学模组和散热元件分别负责优化出光和散热,实现了可以独立工作且体积较小能够灵活设置的技术效果。

为了便于与外界连接安装,例如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光模组安装至灯具外壳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光模组还包括连接臂6,连接臂6与光源基板1、光学模组2或散热元件3至少之一相连,可以是如图1所示,连接臂6与光学模组2相连并一体化设置以增强机械强度,图1所示的连接臂6包括连接部60和磁吸部62,磁吸部62与连接部60的一端相连,可以是在连接部60的一端设置有类似镶嵌槽等容纳空腔,将磁吸部62镶嵌于连接部60的一端,这样结构简单,但不容易在磁吸部62无法正常工作时进行拆卸和更换,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连接部60的一端具备连接件600,可以如图4所示的包括连接螺栓6000和贯通孔6002,将磁吸部62设置为包括磁铁622和连接臂620的样式,如图4所示,磁铁622镶嵌于连接臂620,在连接臂620背离磁铁622的一侧具备螺纹连接孔6200,连接螺栓6000穿过贯通孔6002并与螺纹连接孔6200相连从而使连接臂620通过连接螺栓6000与连接件600相连。

连接部60的另一端与光源基板1、光学模组2或散热元件3至少之一相连,如图1即为与光学模组2相连,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连接部60与光学模组2的周向边缘相连并将磁吸部62的末端设置为延伸并超过散热元件3背离光源基板1的一侧,这样当通过磁吸作用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模组吸在铁板等平整表面上时,由于磁吸部62超过散热元件3,磁吸部62与连接部60可以配合支撑使散热元件3与被吸附的表面之间具备一定的缝隙,便于散热。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拆卸维修,光学模组2具备第一卡扣24,对应的散热元件3具备与第一卡扣配合部34,第一卡扣配合部34可以是如图1所示设置于散热主体30边缘的凹陷台阶,也可以是能够与第一卡扣24卡接的卡环等结构,第一卡扣24自本体22的边缘向散热元件3延伸,光学模组2与散热元件3通过第一卡扣24与第一卡扣配合部34的卡接作用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卡扣24两两相对设置,以抱箍的形式与散热元件3相互卡接,也可以是散热元件3上开设有卡环,第一卡扣24穿过卡环并与散热元件3相互卡接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光源基板1被光学模组2及散热元件3配合夹设固定,实现结构简洁便于设计的效果。

上述为使用卡扣结构固定光源基板1、光学模组2及散热元件3,也可以是螺栓结构固定,如图1所示,光学模组2具备第一螺栓孔26,光源基板1具备第二螺栓孔14,散热元件3具备第三螺栓孔36,光学模组2、光源基板1及散热元件3通过如图1所示的螺栓组件7与第一螺栓孔26、第二螺栓孔14及第三螺栓孔36的配合作用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如图1所示,将螺栓组件7中的螺母与第三螺栓孔36一体化设置,螺栓组件7中的螺杆穿过第一螺栓孔26与第二螺栓孔14并拧入第三螺栓孔36,从而实现光学模组2、光源基板1与散热元件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将螺母设置于光学模组2,这样螺杆的插入方向相反设置即可。

由于驱动控制单元4与发光单元5同样设置于第一侧10,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损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保护壳8用于保护驱动控制单元4,保护壳8至少覆盖第二区102,为了避免保护壳8与覆盖第一区100的光源基板1相互干涉,保护壳8与光源基板1相互避让设置,保护壳8具备第二卡扣80,散热元件3具备对应的第二卡扣配合部38,第二卡扣80与第二卡扣配合部38的设置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卡扣24与第一卡扣配合部34的设置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保护壳8通过第二卡扣80与第二卡扣配合部38之间的卡接配合作用与散热元件3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在需要时取下保护壳8以对驱动控制单元4进行维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灯具,如图3所示,包括灯具主体9和如上所述的发光模组,灯具主体9具备用于容纳发光模组的安装空间90,发光模组与灯具主体9相连且设置于安装空间90内,图3所述的灯具主体9设置为盒状,则安装空间90可以为盒状灯体的内部空间,灯具主体9也可以设置为柱状,这样安装空间90可以设置为柱状灯体四周的空间,将发光模组挂载在柱状灯体的外周面上,可以形成具备周向出光功能的灯柱等,根据具体需要设置灯具主体9及安装空间90的具体形式即可。如图3所示,灯具主体9具备安装面92,安装面92处于安装空间90内,多个发光模组通过安装面92与灯具主体9相连,多个发光模组阵列排布,如图3所示,安装面92设置为盒状灯体的底面,若如上文所述,将灯具主体9设置为柱状灯体,则可以将安装空间90设置为柱状灯体的周向空间,安装面92设置为柱状灯体的外周面,这样沿柱状灯体的外周面阵列排布的发光模组可以配合灯具主体9形成一个灯柱,同理还可以配合形成灯球等其他形状的灯具等。灯具主体9,可以是如图3所示薄板状的底盘,只提供安装面92,而安装空间90则由组装于底盘的灯罩和设置为底盘的灯具主体9共同实现,图3中为避免遮挡,未展示配合的灯罩等结构。

本申请所提供的发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光源基板和散热元件,光源基板具备相互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侧,光学模组覆盖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散热元件具备散热主体和多个与散热主体相连的散热鳍片组,散热主体与第二侧相互贴合,散热鳍片组沿第一侧朝向的投影覆盖发光单元的投影。本申请通过将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不大于5毫米,因此可以将光源基板设计的较小,从而发光模组可以设计的较小,同时光学模组和散热元件分别负责优化出光和散热,实现了可以独立工作且体积较小能够灵活设置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