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8346发布日期:2020-12-29 09:3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大功率led是目前照明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但是由于功率的提高,照明灯具对于散热器件的散热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散热器件往往被设计的体积较大,在可替换照明灯具中,照明灯具整体的体积大小影响着灯具的设计,散热器件如果体积过大,则照明灯具整体体积较大,这是目前制约大功率可替换灯具发展的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散热器件体积过大导致照明灯具的设计使用受到制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

灯头组件;

散热组件,设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以及

照明组件,设于所述散热组件上;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热管;以及

第一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连接于所述热管上,所述照明组件贴合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侧边设置;

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散热片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散热片沿第一路径交替间隔分布,且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散热片的边缘相互交叠。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有用于贴合于所述热管侧壁的第一折弯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中的热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路径平行于所述热管的轴向,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灯头组件上的连接轴,每个所述散热组件的所述第一散热片上均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插接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轴平行于所述热管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所述灯头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连接于所述热管上,所述第二散热片平行于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二散热片沿所述第一路径交替间隔分布,且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二散热片的边缘相互交叠;每个所述散热组件的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均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插接配合的连接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组件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均设有缺口,同一个所述散热组件中的所述缺口位置相互对应,相邻所述散热组件上的所述缺口相互对接在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形成通孔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边缘设有平切边,所述缺口的开口延伸至所述平切边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同一个所述散热组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边缘均垂直的设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的根部设有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接板根部边缘的第一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内固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口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板的自由端还设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第一卡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二卡接板用于卡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卡接口内,所述卡接凸起用于卡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卡接口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三散热片,所述第三散热片连接于所述热管末端,所述第三散热片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插接配合的连接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的边缘设有用于与所述照明组件贴合的第二折弯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照明灯具,每个散热组件上均可连接照明组件,即同一个照明灯具上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照明组件,灯具本身的照明功率得到提高;由于每个散热组件均采用热管和第一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有效散热面积增加,第一散热片壁厚薄、重量轻;相邻的散热组件的第一散热片之间交替分布且边缘相互交叠,交叠分布位置构成的间隙结构也形成了具有导向作用的气道,该气道结构能够增大空气流,进而提升散热效果,同时,这种交错分布的结构也有效缩小装配后散热组件占用的空间,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照明灯具的体积,扩大了大功率led灯具的设计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散热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连接轴和散热组件的装配结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其中一个散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爆炸分解结构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爆炸分解结构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二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三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头组件;101、灯头;102、套筒;103、驱动器;104、端盖;2、散热组件;201、热管;202、第一散热片;203、第一折弯板;204、连接孔;205、限位孔;206、缺口;207、平切边;208、第二折弯板;209、第二散热片;210、第三折弯板;211、第三散热片;212、第四折弯板;3、照明组件;301、基板;302、光源板;303、泡壳;4、连接轴;5、凸条;6、第一卡接板;7、第一卡接口;8、卡接凸起;9、第二卡接板;10、第二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7及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具进行说明。所述照明灯具,包括灯头组件1、散热组件2和照明组件3;散热组件2设有多个,且分别与灯头组件1连接,照明组件3设于散热组件2上。

散热组件2包括热管201和第一散热片202;多个第一散热片202连接于热管201上,照明组件3贴合于第一散热片202的侧边设置;相邻散热组件2中的第一散热片202相互平行,相邻散热组件2中的第一散热片202沿第一路径交替间隔分布,且相邻散热组件2中的第一散热片202的边缘相互交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具,每个散热组件2上均可连接照明组件3,照明组件3产生的热量经与照明组件3直接接触的第一散热片202吸收,后经被热管201吸收,经热管201的传递扩散,同一散热组件2中的所有散热片均参与了热量的传导,随后与空气发生热交换,达到散热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同一个照明灯具上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照明组件3,灯具本身的照明功率得到提高,由于每个散热组件2均采用热管201和第一散热片202进行辅助散热,有效散热面积增加,第一散热片202壁厚薄、重量轻;相邻的散热组件2的第一散热片202之间交替分布且边缘相互交叠,交叠分布位置构成的间隙结构也形成了具有导向作用的气道,该气道结构能够增大空气流,进而提升散热效果,同时,这种交错分布的结构也有效缩小装配后散热组件占用的空间,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照明灯具的体积,扩大了大功率led灯具的设计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具因其小巧且散热性能好的特性,能够替换传统的氦气灯,作为节能路灯、庭院灯等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灯具的使用方式,可以是使第一散热片202的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在使用的时候,第一散热片202下方的冷空气能迅速的上升进入到同一散热组件的第一散热片202之间,以及相邻散热组件2交错形成的间隙中,空气吸收第一散热片202和热管201的热量后又快速上升,热空气被带出,形成了快速有效的空气换热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灯具的使用方式中,照明组件3的照明方向可以是向下的或者是向侧面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定。

其中,热管201为空心管,内腔中设有一定量的未充盈内腔的换热液体,换热液体初始为液态并聚集于一端,当热管201吸收一定热量后换热液体蒸发成气态并向另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热量被空气或第一散热片202吸收,逐渐冷凝成液态,又回到初始端。热管201本身导热效率很高,与第一散热片202配合使用更增加了其传热面积,同时体积小巧紧凑,便于灯具小型化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及图10,第一散热片202上设有用于贴合于热管201侧壁的第一折弯板203。第一折弯板203增加了第一散热片202与热管201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得第一散热片201与热管201之间能快速的发生热交换,有效提高热传导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4、图7及图8,相邻散热组件2中的热管201相互平行,第一路径平行于热管201的轴向,照明灯具还包括固设于灯头组件1上的连接轴4,每个散热组件2的第一散热片202上均设有用于与连接轴4插接配合的连接孔204,连接轴4平行于热管201设置。

组装过程可以是不同散热组件2的第一散热片202逐个交替套装到连接轴4上,随后再将热管201分别与第一散热片202连接,热管201和连接轴4相互平行设置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其组装结构,降低了组装难度;并且,通过连接轴4使不同的散热组件2与灯头组件1实现连接,散热组件2与灯头组件1的分布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布线更加容易,照明组件3也更加容易布置。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轴4的两端可分别设置定位螺孔,连接轴4的一端插入灯头组件1中,并在插入端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轴4另一端基本与最外侧的散热片平齐,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5、图7、图8及图11,散热组件2还包括第二散热片209,第一散热片202位于灯头组件1和第二散热片209之间,多个第二散热片209连接于热管201上,第二散热片209平行于第一散热片202设置,相邻散热组件2中的第二散热片209沿第一路径交替间隔分布,且相邻散热组件2中的第二散热片209的边缘相互交叠;每个散热组件2的第二散热片209上均设有用于与连接轴4插接配合的连接孔204。

第二散热片209不直接与照明组件3连接,其吸收热管201传递来的热量,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组件2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加速热管201与散热片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并且,其交叠分布位置构成的间隙结构也形成了具有导向作用的气道,该气道结构能够增大空气流,进而提升散热效果,同时,这种交错分布的结构也有效缩小装配后散热组件2占用的空间。另外,第二散热片209与连接轴4和热管201之间的装配方式及装配结构与第一散热片2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1,第二散热片209上设有用于贴合于热管201侧壁的第三折弯板210。第三折弯板210增加了第二散热片209与热管201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得第二散热片209与热管201之间能快速的发生热交换,有效提高热传导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4,连接轴4的外壁上设有凸条5,凸条5平行于连接轴4设置,连接孔204的外侧设有与连接孔204连通且用于容纳凸条5的限位孔205,凸条5用于随连接轴4的转动在限位孔205内滑动。

连接轴4与灯头组件1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但散热组件2与连接轴4之间能够发生旋转,进而可以在调节照明组件3的照射角度,由于限位孔205与凸条5配合,限定了散热组件2可以转动的角度,进而照明组件3照射角度的调节范围也被限定,防止散热组件2旋转过度损坏照明组件3与灯头组件1之间的导电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5、图7至图11,每个散热组件2的第一散热片202和第二散热片209上均设有缺口206,相邻散热组件2上的缺口206位置相互对应,相邻散热组件2上的缺口206相互对接在散热组件2之间形成通孔结构。

通孔结构位于散热片中部,使得冷空气从散热片之间的间隙进入并上升一定距离后进入到较为宽阔的通孔结构中,进而通过通孔结构能向两侧进行流通,促进空气横向的在各个散热片之间进行流通,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5、图7至图10,第一散热片202边缘设有平切边207,缺口206的开口延伸至平切边207上。

不同散热组件2上的平切边207配合形成v形缺口,对上部流出的热空气起到扰流作用,可缓阻气流,延长空气与散热板的接触时间,使得散热组件与空气的热交换能进行的更加充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9及图10,第一散热片202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照明组件3贴合的第二折弯板208。第二折弯板208的设置充分利用了第一散热片202之间有限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增加了第一散热片202与照明组件3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了第一散热片202对照明组件3的热吸收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7及图8,照明组件3包括基板301、光源板302和泡壳303;基板301贴合于第二折弯板208上,光源板302贴合于基板301上,泡壳303罩设于光源板302外侧。基板301为铝基板,重量轻且传热快,能快速将光源板发散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片202。其中,光源板302包括电路板、设于电路板上的led芯片及设于led芯片发光面上的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1,同一个散热组件2中,相邻的第一散热片202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二散热片209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一散热片202和第二散热片209之间可拆卸连接。

根据不同功率照明组件3的散热需求,可选择不同长度的热管201连接装配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片202和第二散热片209,合理搭配、合理选择,使得散热组件2的尺寸变换更加灵活,散热效果也多种多样,散热组件2的使用成本更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图9至图11,第一散热片202和第二散热片209的边缘均垂直的设有第一卡接板6,第一卡接板6的根部设有开口延伸至第一卡接板6根部边缘的第一卡接口7,第一卡接口7内固设有卡接凸起8,卡接凸起8与第一卡接口7的内壁间隔设置,第一卡接板6的自由端还设有第二卡接板9,第二卡接板9与第一卡接板6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接口10,第二卡接板9用于卡接于相邻的第一卡接口7内,卡接凸起8用于卡接于相邻的第二卡接口10内。

根据前述散热组件2的组装过程,不同散热组件2的散热片逐个交替套装到连接轴4上,同一散热组件2中刚与连接轴4进行装配的散热片在移动过程中向外推动上一散热片上的第二卡接板9,随着移动的进行,该散热片上的卡接凸起8移动至上一散热片上的第二卡接口10处,第二卡接板9带动第一卡接板6回弹,该散热片上的卡接凸起8卡入第二卡接口10内,完成卡接。该卡接结构呈板状,占用外部空间小,且卡接性能可靠,便于装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第二卡接口10靠近灯头组件1的一段为锥形段,背离灯头组件1的一段为矩形段,锥形段的小端与矩形段连通,锥形段在装卸的时候可起到导向作用,矩形段与卡接凸起8配合起到卡接固定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7、图8及图12,其中一个散热组件2还包括一个连接于热管201末端的三散热片211,第三散热片211上不设置缺口206和平切边207,但与热管201连接,且设有与连接轴4插接配合的连接孔204,第三散热片211对多个散热组件2之间配合形成的缺口206起到遮盖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第三散热片211上也设有卡接凸起8,用于卡接于相邻的第一卡接板6上的第一卡接口7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第三散热片211上设有用于与热管201贴合的第四折弯板212。第四折弯板212增加了第三散热片211与热管201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得第三散热片211与热管201之间能快速的发生热交换,有效提高热传导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片202、第二散热片209和第三散热片211均为热传导性能好的金属散热片,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刚度,例如铝合金散热片、钢制散热片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2,第一散热片202、第二散热片209和第三散热片211的基础形状均为圆形,只不过第一散热片202在圆片的基础上设置了缺口206和平切边207,而第二散热片209在圆片的基础上设置了缺口206,第三散热片211还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圆片形态。并且,第一散热片202、第二散热片209和第三散热片211的弧形边在热管201的轴向上均相互重合。第一散热片202、第二散热片209和第三散热片211结构相似,通过自动化成型方式加工成型,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7及图8,灯头组件1包括灯头101、套筒102、驱动器103和端盖104,驱动器103设于套筒102内,灯头101和端盖104分别设于套筒102两端,驱动器103分别与灯头101和光源板302电连接,连接轴4固设于端盖104上。

具体地,灯头101为螺纹式灯头,通过旋拧的方式与灯座连接,方便装卸替换灯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