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LED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2716发布日期:2020-10-20 11:5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LED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led灯板。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先进的照明设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后,密封四周。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较于一般白炽灯更加环保和节能的led灯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授权公告号为cn207674149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led灯,包括前方的头部端盖、中间的发光部和后方的尾部端盖,所述尾部端盖末端还连接有可旋转的灯臂,所述尾部端盖包括下盖和相对于所述下盖翻转的上盖;在led灯的安装过程中,先将led灯的安装板整体与墙体用螺栓拧紧固定,再打开头部端盖和尾部端盖,将发光部固定在安装板的内部空腔内,再对头部端盖和尾部端盖实现螺栓紧固,完成安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led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螺栓进行安装紧固,在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的时候,拆装非常不方便,给施工和维修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led灯板,具有便于拆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led灯板,包括安装板、灯板和led灯,所述灯板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led灯固定设置在灯板的底壁上,所述安装板的底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灯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沿水平方向滑动穿设有插块,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插块朝向远离第一容纳槽运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灯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插块插入的固定槽,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插块从固定槽内拔出的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led灯板进行安装的时候,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将插块朝向远离安装槽的方向拉动,插块挤压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势能,然后在安装槽内沿竖直方向推动灯板,此时松开第一驱动组件,插块在第一弹性件的驱使下插入固定槽内,使灯板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插块使灯板和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拨块、连接绳和换向轮,所述安装板的底壁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第一容纳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与插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与拨块固定连接,所述换向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板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绳绕设在换向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连接绳,连接绳通过换向轮带动拨块在滑槽内滑动,插块在拨块的带动下从固定槽内滑出,通过一次拉动即可实现两侧拨块的波动,使操作更加简便,提高了灯板拆装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绳上固定套设有拉环,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环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带动带动连接绳向下运动,连接绳带动拨块在滑槽内滑动,使拉动连接绳更加方便,拉环下拉之后,通过挂钩将拉环的位置固定,方便工人将灯板取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块的顶壁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限位块竖直向上运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将限位块推出限位孔的推杆,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杆向下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灯板之前,限位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在限位孔内,在灯板需要进行固定的时候,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推杆沿限位孔竖直向下运动,推杆将限位块从限位孔内推出,限位块不再对插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插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到固定槽内,完成对灯板的固定,在推出组件将限位块推出限位孔之前,插块的位置被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内,有效地增加了led灯板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压块、传动杆和齿轮,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第三容纳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第三容纳槽的通孔,所述压块滑动穿设在通孔内,所述传动杆固定设置在压块远离安装槽的一端,所述第三容纳槽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传动杆远离压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容纳槽与限位孔连通,所述推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灯板进行安装的时候,灯板在工人的推动下沿安装槽向上运动,灯板的顶壁推动压块向上运动,压块带动传动杆在第三容纳槽内向上运动,带动第一齿条向上运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向下运动,第二齿条带动推杆沿限位孔竖直向下运动将限位块瑞出,,工人只需向上推动灯板沿安装槽运动,推杆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将限位块推出,插块完成对灯板的位置固定,操作简单,传动杆与推杆之间依靠齿轮齿条传动连接,传动准确,当传动杆向上运动时,推出杆向下运动,节约了空间,减少了负重,使传动连接方便的同时,提高了灯板实用中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围边,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挡块向下运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挡块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围边的顶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杆将限位孔内的限位块推出之后,插块使灯板的位置固定,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沿通孔向下运动,挡块带动压块沿通孔向下运动,压块带动传动杆向下运动,传动杆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带动推出杆在限位孔内向上运动,使推杆复位,弹簧使压块可以自动复位,使推杆在将限位块从限位孔内推出后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方便了下一次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二容纳槽的一端滚动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圆角,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限位销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led灯板安装之后,限位块位于插孔内,有效地避免了拉环在意外情况下被拉动时导致的led灯板脱离安装槽,提高了安全性;在led灯版需要进行拆除的时候,拉动拉环,拉环带动连接绳运动,连接绳拉动拨块,使拨块在滑槽内滑动,拨块带动固定块远离固定槽,固定块上的限位块在固定块的带动下朝第一容纳槽运动,位于限位块一端的滚珠与第一容纳槽槽口处的圆角配合,减小了摩擦力,使过程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贯通的冷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灯板安装之后,灯板的底壁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led灯的使用过程中,led灯板通过冷却孔实现散热,提高了led灯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一、在对led灯板进行安装的时候,将灯板沿竖直方向滑入安装槽内,通过限位组件使插块的位置固定,插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远离第一容纳槽的方向运动,插入到位于灯板侧壁的固定槽内,使灯板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插块使灯板和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较为方便;

二、工人只需向上推动灯板沿安装槽运动,推出杆在连接组件的带动下向下将限位块推出,插块完成对灯板的位置固定,操作简单,有效的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三、拉动连接绳,连接绳通过换向轮带动拨块在滑槽内滑动,插块在拨块的带动下从固定槽内滑出,通过一次拉动即可实现两侧拨块的波动,使操作更加简便,提高了灯板拆装的效率;

四、在灯板安装之后,灯板的底壁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led灯的使用过程中,led灯板通过冷却孔实现散热,提高了led灯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板;2、灯板;21、固定槽;22、插孔;3、led灯;4、安装槽;41、第一容纳槽;411、插块;412、第一弹性件;414、圆角;42、滑槽;5、第一驱动组件;51、拨块;52、连接绳;53、换向轮;54、拉环;55、挂钩;6、第二容纳槽;61、限位块;611、滚珠;62、第二弹性件;63、限位孔;64、推杆;7、第二驱动组件;71、压块;72、传动杆;73、齿轮;74、第三容纳槽;75、通孔;751、挡块;752、围边;753、弹簧;76、第一齿条;77、第二齿条;8、冷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led灯板,包括安装板1、灯板2和led灯3,安装板1为矩形板,灯板2设置在安装板1上,led灯3固定设置在灯板2的底壁上,led灯3设置有多个,安装板1的底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矩形的安装槽4,灯板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槽4内。

如图2所示,安装槽4的侧壁上沿安装板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容纳槽41,第一容纳槽41内沿水平方向滑动穿设有插块411,第一容纳槽41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插块411朝向远离第一容纳槽41运动的第一弹性件412,灯板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插块411插入的固定槽21,插块411的长度长于固定槽21的深度。

其中,如图2所示,连接绳52上固定套设有拉环54,安装板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环54位置的挂钩55。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板1上设置有用于将插块411从固定槽21内拔出的第一驱动组件5;第一驱动组件5设置有两组,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拨块51、连接绳52和换向轮53,安装板1的底壁沿安装板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第一容纳槽41连通的滑槽42,滑槽42内沿安装板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拨块51,拨块51与插块411固定连接,连接绳52与拨块51固定连接,换向轮53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的侧壁上,换向轮53设置有多组,连接绳52绕设在换向轮53上。

在对led灯板进行安装的时候,向下拉动拉环54,拉环54通过换向轮53拉动拨块51,拨块51带动插块411朝远离安装槽4的方向运动,当插块411完全被拉回第一容纳槽41内时,将拉环54套在挂钩55上,使拉环54的位置固定,拨块51在滑槽42内的位置也固定下来。通过一次拉动即可实现两侧拨块51的波动,使操作更加简便,提高了灯板2拆装的效率。

如图3所示,插块411的顶壁开设有第二容纳槽6,第二容纳槽6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61,第二容纳槽6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限位块61竖直向上运动的第二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2为压簧,压簧的一端与第二容纳槽6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61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容纳槽41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限位块61插入的限位孔63,限位孔63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将限位块61推出限位孔63的推杆64。

另外,如图3所示,限位块61远离第二容纳槽6的一端滚动设置有滚珠611,第一容纳槽41的槽口处设置有圆角414,固定槽21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限位销插入的插孔22,固定槽21的槽口高度高于第一容纳槽41的槽口高度。

在对led灯板进行安装的时候,在对灯板2进行安装的时候,向下拉动拉环54,使拉环54套在挂钩55上,拉环54通过换向轮53拉动拨块51,拨块51带动插块411朝远离安装槽4的方向运动,位于限位块61顶壁上的滚珠611与圆角414抵触之后,限位块61被压回第二容纳槽6内,插块411被拉回第一容纳槽41后,限位块61在第二弹性件62的驱使下向上弹出插入限位孔63内,使插块411在第一容纳槽41内的位置固定。

如图4所示,安装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杆64向下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7;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压块71、传动杆72和齿轮73,安装板1内开设有第三容纳槽74,安装槽4的底壁开设有连通第三容纳槽74的通孔75,压块71滑动穿设在通孔75内,传动杆72固定设置在压块71远离安装槽4的一端,第三容纳槽74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齿轮73,传动杆72远离压块7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76,第一齿条76与齿轮73啮合,第三容纳槽74与限位孔63连通,推杆64远离限位块6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条77,第二齿条77与齿轮73啮合。

由工作人员将灯板2沿安装槽4的方向竖直向上推动灯板2,灯板2的顶壁向上推动压块71,使压块71沿通孔75的方向竖直向上运动,压块71带动传动杆72在第三容纳槽74内竖直向上运动,传动杆72两端的第一齿条76带动齿轮73转动,齿轮73带动第二齿条77向下运动,第二齿条77带动推杆64在限位孔63内向下运动,推杆64将位于限位孔63内的限位块61推出,插块411在第一弹性件412的驱动下插入固定槽21内。

如图5所示,压块7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挡块751,安装槽4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围边752,通孔75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挡块751向下运动的弹簧753,弹簧753的一端与挡块751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围边752的顶壁固定连接。在推杆64将限位孔63内的限位块61推出之后,插块411使灯板2的位置固定,挡块751在弹簧753的作用下沿通孔75向下运动,挡块751带动压块71沿通孔75向下运动,压块71带动传动杆72向下运动,传动杆72通过齿轮73齿条传动带动推出杆在限位孔63内向上运动,使推杆64复位,弹簧753使压块71可以自动复位,使推杆64在将限位块61从限位孔63内推出后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方便了下一次的拆装。

如图6所示,安装槽4的底壁开设有贯通的冷却孔8。在灯板2安装之后,灯板2的底壁与安装槽4的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led灯3的使用过程中,led灯板通过冷却孔8实现散热,提高了led灯板的使用寿命。

具体操作过程:

在安装led灯板时,先拉动拉环54,拉环54带动连接绳52向下运动,连接绳52通过换向轮53拉动滑槽42内的拨块51,拨块51在连接绳52的带动下沿滑槽42朝远离安装槽4的方向运动,拨块51带动插块411运动,使插块411回到第一容纳槽41内,此时由工作人员将灯板2沿安装槽4的方向竖直向上推动灯板2,灯板2的顶壁向上推动压块71,使压块71沿通孔75的方向竖直向上运动,压块71带动传动杆72在第三容纳槽74内竖直向上运动,传动杆72两端的第一齿条76带动齿轮73转动,齿轮73带动第二齿条77向下运动,第二齿条77带动推杆64在限位孔63内向下运动,推杆64将位于限位孔63内的限位块61推出,插块411在第一弹性件412的驱动下插入固定槽21内,限位块61插入插孔22内,将灯板2与安装板1的位置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