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CMY混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8691发布日期:2020-10-13 07:5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CMY混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cmy混色系统。



背景技术:

cmy是青(cyan)、洋红或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三种颜色的简写,是相减混色模式,用这种方法产生的颜色之所以称为相减色,是因为它减少了为视觉系统识别颜色所需要的反射光,大部分舞台灯安装有多层cmy混色系统,多层cmy混色系统具有多种混色效果,从而丰富了舞台美术效果。

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3787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cmy混色系统,包括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上的多层混色单元,cmy固定架上设有通孔,每层混色单元包括两个运动单元,每个运动单元包括cmy混色片、固定于cmy混色片一侧的运动组件以及驱使运动组件运动的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个运动组件相向运动以使对应的两个cmy混色片在通孔上闭合调光,当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运动组件相离运动时,对应的两个cmy混色片在通孔上打开取消混色,具体使用时,可控制某一层或某几层混色单元运动达到混色效果。具有切入切出速度快的特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多层cmy混色系统的运动组件对cmy混色片采用单侧固定的方式,在驱动装置驱使运动组件运动时,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存在容易出现上下晃动的问题,从而导致cmy混色片移动平稳性不高,使得光柱的投影效果不佳,同时舞台灯也包括一种追光灯,需要配合舞台效果进行摆动或移动,使得cmy混色片单侧固定的固定方式更加难以在该情况下保持cmy混色片在切换时的平稳性,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cmy混色片移动平稳性的多层cmy混色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层cmy混色系统,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的若干层混色单元,所述固定架上贯穿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单元包括两块cmy混色片、两组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cmy混色片一侧的运动组件以及驱使两组运动组件相向运动或相离运动的驱动装置,当同一层所述混色单元的两块cmy混色片在固定架上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时,两块所述cmy混色片在通孔上闭合调光,所述混色单元还包括位于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且沿运动组件运动方向延伸的导向组件以及两组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的滑件,所述滑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在cmy混色片两侧设置运动组件和滑件,并使滑件滑动连接于固定架内的导向组件,由于导向组件沿运动组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从而在驱动装置驱使运动组件移动并带动cmy混色片进行同步移动时,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的滑件沿导向组件平稳滑动,降低了cmy混色片在移动时上下晃动的概率,有利于提高cmy混色片移动平稳性,使得在驱动装置在驱动两个cmy运动组件相互远离或靠近时,cmy混色片在两侧的运动组件以及滑件的作用下对穿过通孔的光柱进行平稳切割,有利于提高光柱的投影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呈圆柱状,所述滑件远离cmy混色片的一侧设置有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上滑块和所述下滑块之间,所述上滑块与所述下滑块均与导向组件线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向组件限制在滑件的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设置,使得导向组件为上滑块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同时为下滑块提供向下的预紧力,从而达到减少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在移动时出现晃动情况的目的;同时将导向组件设置为圆柱状,使得导向组件与上滑块以及下滑块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减少了上滑块和下滑块与导向组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实现cmy混色片平稳滑动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导向组件与上滑块以及下滑块之间的摩擦,有利于减少上滑块和下滑块移动时克服摩擦力所需要做的功,减少能量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件背离导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cmy混色片位于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所述上夹块与下夹块分别夹紧于cmy混色片厚度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用滑件的上夹块与下夹块夹紧cmy混色片厚度方向的两侧,从而在实现cmy混色片与滑件固定目的的同时也有利于cmy混色片保持平稳,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者进行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色单元为四层,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上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转轴,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同组驱动装置的所述转轴同轴连接的主动轮、与不同组驱动装置的转轴转动连接的从动轮以及套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的皮带,所述皮带与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啮合传动,同层所述混色单元的两组运动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皮带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皮带三者之间的传动,并使同层的混色单元的两组运动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皮带的两侧,从而实现了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并驱使两组运动组件相向运动或相离运动的目的,由于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皮带三者之间的传动方式为啮合传动,使得该驱动装置具有传动效率高、平稳性好以及传动精确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若干根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的安装立柱,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顶板背离底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导向组件两端的安装架,若干根所述导向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安装架上,所述电机贯穿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顶板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孔正对设置的穿孔,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若干个与若干所述穿孔正对设置的连接孔,所述电机、顶板以及安装架通过若干个依次穿过相互正对的安装孔、穿孔以及所述连接孔的螺栓进行连接,并通过螺栓螺母配合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用螺栓依次穿过电机的安装孔、顶板的穿孔以及安装架的连接孔后并与螺母螺纹配合而将电机、顶板以及安装架固定在一起,减少了电机、顶板以及安装架三者之间需要两两连接固定的安装步骤,同时也对电机以及安装架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有利于提高固定架内的零部件的布局合理性以及零部件之间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所述上夹持件以及所述下夹持件分别夹紧于皮带分别朝向上夹持件一侧以及朝向下夹持件的一侧,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通过螺钉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对皮带的夹紧固定,从而实现了运动组件与皮带一侧固定的目的,有利于驱动装置对运动组件的平稳传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夹持件沿皮带长度方向贯穿有卡槽,所述卡槽朝向下夹持件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卡槽卡接于皮带内侧的相邻的两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夹持件的卡槽与皮带其中相邻两齿卡接,降低了在运动组件移动过程中运动组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有利于驱动装置对运动组件的平稳传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沿底板厚度方向贯穿有若干个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孔的设置,提高了该cmy混色系统的散热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固定架的整体重量,使得该cmy混色系统更加轻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滑件,同时也在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设置供滑件滑动的导向组件,并使导向组件沿运动组件运动方向延伸,从而使得驱动装置在驱动运动组件运动的同时,滑件跟随cmy混色片一并也沿导向组件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降低了cmy混色片远离运动组件的一侧晃动的概率,有利于提高cmy混色片的平稳滑动;

2.通过将导向组件设置成圆柱状,并使滑件上的上滑块和下滑块分置导向组件上侧和下侧,并使上滑块下端面以及下滑块上端面线接触于导向组件,从而在实现cmy混色片平稳滑动的目的同时,也通过减少导向组件与上滑块以及下滑块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减少上滑块和下滑块移动时克服摩擦力所需要做的功,有利于减少动能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隐去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电机、顶板、l型构件以及运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1、固定架;11、底板;111、散热孔;12、安装立柱;13、顶板;131、通孔;132、第一圆孔;133、穿孔;2、驱动装置;21、电机;211、安装孔;22、转轴;23、主动轮;24、皮带;25、从动轮;3、cmy混色片;4、运动组件;41、上夹持件;411、卡槽;42、下夹持件;421、容纳槽;422、穿槽;5、l型构件;51、通槽;52、第二圆孔;53、连接孔;6、滑动轴;7、导向组件;8、滑件;81、上滑块;82、下滑块;83、上夹块;84、下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层cmy混色系统,包括固定架1以及安装在固定架1内的四层混色单元。固定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13和底板11以及六根垂直固定在顶板13与底板11之间的安装立柱12。顶板13与底板11的轮廓均类似于长方形,六根安装立柱12均分置于在固定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顶板13中部以及底板11中部均贯穿有相互正对的通孔131。底板11沿底板11厚度方向贯穿有均布于通孔131周侧的散热孔111,散热孔111直径为通孔131直径的四分之一。

参照图2和图3,混色单元包括两块cmy混色片3、两组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cmy混色片3一侧的运动组件4以及驱使两组运动组件4相向运动或相离运动的驱动装置2。两块cmy混色片3均平行于底板11。当同一层混色单元的两块cmy混色片3在固定架1上的水平投影覆盖通孔131时,两块cmy混色片3在通孔131上闭合调光。其中一块cmy混色片3略高于另一块cmy混色片3,从而减少两块cmy混色片3在进行相向运动时发生相互碰撞现象出现。

参照4和图5,顶板13朝向底板11的一侧安装固定有两组分置固定架1长度方向两侧的安装架。每组安装架包括两个分置固定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的l型构件5。l型构件5朝底板11方向弯折。两组安装架的两个l型构件5一一正对,相互正对的两个l型构件5之间固定有两根水平设置且沿立柱高度方向分布的滑动轴6。四根滑动轴6均沿固定架1长度方向延伸。运动组件4沿滑动轴6轴线方向贯穿有轴套孔(图中未显示)。四根滑动轴6分别穿设于不同层混色单元的两个运动组件4的轴套孔内。运动组件4滑动连接于滑动轴6。运动组件4朝向cmy混色片3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图中未显示),夹持槽沿固定架1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呈开口设置。cmy混色片3朝向运动组件4的一侧被夹紧在夹持槽内。四根滑动轴6位于固定架1中的不同高度处,从而降低不同层混色单元的运动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相互碰撞的概率。

参照图1和图5,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顶板13背离底板11的一侧的电机21以及同轴连接于电机21输出轴的转轴22,四个电机21分布在顶板13背离底板11的一侧的四个角落,顶板13沿顶板13厚度方向贯穿有四个分别供四根转轴22伸入固定架1内部的第一圆孔132,四个l型构件5分别沿第一圆孔132轴线方向贯穿有与第一圆孔132正对设置的第二圆孔52。第一圆孔132直径等于第二圆孔52直径,四根转轴22分别依次穿过相互正对设置的第一圆孔132和第二圆孔52。驱动装置2还包括与同组驱动装置2的转轴22同轴连接的主动轮23、与不同组驱动装置2的转轴22转动连接的从动轮25以及套于主动轮23和从动轮25之间的皮带24,同组的主动轮23与从动轮25位于固定架1宽度方向的一侧。皮带24整体长度方向于固定架1长度方向一致。皮带24与主动轮23以及从动轮25啮合传动。同层混色单元的两组运动组件4分别固定连接于皮带24两侧。l型构件5弯折端沿皮带24长度方向贯穿有供皮带24一侧穿过的通槽51,皮带24的另一侧从l型构件5的外侧穿过。

参照图5,电机21沿安装立柱12高度方向贯穿有若干安装孔211,顶板13沿顶板13厚度方向贯穿有若干个与安装孔211正对设置的穿孔133,安装架沿穿孔133轴线方向贯穿有若干个与若干穿孔133正对设置的连接孔53,电机21、顶板13以及安装架通过若干个依次穿过相互正对的安装孔211、穿孔133以及连接孔53的螺栓进行连接,并通过螺栓螺母螺纹配合进行固定。

参照图4和图5,运动组件4包括上夹持件41和下夹持件42,轴套孔开设于下夹持件42中,限位槽开设于下夹持件42朝向cmy混色片3的一侧。下夹持件42朝向顶板13的一侧开有两个分别供皮带24两侧穿过的容纳槽421,容纳槽421沿固定架1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呈开口设置。上夹持件41位于其中一个容纳槽421上端开口的上方,上夹持件41朝底板11方向弯折,上夹持件41的弯折端位于容纳槽421长度方向的延伸路径中,上夹持件41弯折端沿皮带24长度方向贯穿有卡槽411,卡槽411与上夹持件41弯折端朝向底板11的一侧连通,卡槽411卡接于皮带24相邻两齿之间,上夹持件41的弯折端的厚度等于皮带24内侧的齿距。上夹持件41与下夹持件42通过螺钉固定。皮带24上侧受上夹持件41挤压而将皮带24下侧夹紧于容纳槽421底壁上。通过提高皮带24与运动组件4的连接稳固性有利于滑动组件的平稳滑动,同层混色单元的两个运动组件4分别夹紧固定在皮带24的两侧,有利于实现同层混色单元的两个运动组件4的相向运动或相离运动。

参照图4和图5,混色单元还包括位于cmy混色片3远离运动组件4的一侧且沿运动组件4运动方向延伸的导向组件7以及两组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cmy混色片3远离运动组件4的一侧的滑件8。滑件8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组件7。导向组件7呈圆柱状,导向组件7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组安装架中相互正对的两个l型构件5的弯折端。滑件8远离cmy混色片3的一侧固定有与底板11平行的上滑块81和下滑块82,导向组件7位于上滑块81和下滑块82之间,上滑块81与下滑块82均与导向组件7外周面线接触。滑件8背离导向组件7的一侧固定有与底板11平行的上夹块83和下夹块84,cmy混色片3位于上夹块83和下夹块84之间,上夹块83与下夹块84分别夹紧于cmy混色片3厚度方向的两侧。

参照图3和图4,两组安装架中两个相互正对的l型构件5之间的两根滑动轴6以及两根导向组件7分置通槽51两侧,两组安装架中两个相互正对的l型构件5之间的两根滑动轴6以及两根导向组件7位于固定架1内的不同高度且间隔设置。同层混色单元的滑动轴6与导向组件7位于固定架1内的同一高度,下夹持件42下端面开设有穿槽422,穿槽422供位于下方的上滑块81穿过。通过滑动轴6以及导向组件7的位置分布以及穿槽422的开设,使得固定架1内的零部件运动互不干涉的同时,也使得固定架1内的零部件更加紧凑,从而充分利用固定架1的空间,有利于减小该多层cmy混色系统的体积,进而减少安装cmy混色系统时的所需空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驱使同层混色单元的两块cmy混色片3在通孔131上闭合调光时,启动电机21,电机21驱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驱动主动轮23转动,在主动轮23、从动轮25以及皮带24三者的啮合传动下,分别夹持固定在皮带24两侧的运动组件4相互靠近,同时带动两块cmy混色片3相向运动。使得两块cmy混色片3在通孔131上进行闭合调光,在运动组件4带动cmy混色片3运动的同时,cmy混色片3带动滑件8沿导向组件7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降低了cmy混色片3远离运动组件4的一侧晃动的概率,有利于提高cmy混色片3的平稳滑动。由于导向组件7为圆柱状,且导向组件7与上滑块81以及下滑块82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减少了上滑块81和下滑块82与导向组件7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实现cmy混色片3平稳滑动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导向组件7与上滑块81以及下滑块82之间的摩擦,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损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