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造型的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5400发布日期:2021-01-05 17: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造型的吊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造型的吊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除了满足传统照明的功能上,还需要定制化结构、布置方案等功能。如在办公室使用场景,需要采用吊灯进行照明,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吊灯的整体造型。

而对大量吊灯的安装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牢固稳定,且需要方便调节定位,以便组合出多种造型的吊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实现多造型的吊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造型的吊灯,包括中继固定座和灯装置,中继固定座绕中轴线呈旋转体设置,中继固定座在轴向侧绕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安装面,中继固定座在径向侧绕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定位面,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灯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和灯框组件,灯框组件包括定位架和支架,发光模块设置在支架上,定位架设置有安装凸沿和第二定位面,安装凸沿位于安装面上,安装凸沿与安装部连接,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相对且间隙配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呈旋转体设置的中继固定座,并将灯装置设置在中继固定座的外周,利用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相对且间隙配合,继而通过安装凸沿与安装部连接,从而实现简易地对灯装置的位置调节和固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吊灯还包括吊缆,吊缆与中继固定座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吊缆对中继固定座的吊装布置,继而方便吊灯的布置和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中继固定座呈圆柱体设置,第一定位面呈外凸圆弧面设置,第二定位面呈内凹圆弧面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面上设置有圆台,安装凸沿设置有定位槽部,圆台和安装面之间形成环形台阶,安装凸沿位于环形台阶处,圆台的侧壁与定位槽部间隙配合。

由上可见,通过弧面和圆台的定位,方便于灯框组件的安装定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凸圆弧面沿轴向设置有多个间隔槽,多个间隔槽沿周向均匀分布。

由上可见,间隔槽用于方便对灯框组件的识别和定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面位于中继固定座的轴向上端,中继固定座的轴向下端设置有封盖,安装面、封盖和第一定位面围成中空腔体。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部呈第一安装孔设置,安装凸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由上可见,由于中继固定座一般是安装上部空间,故通过位于下端的可打开的封盖,以及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继而可方便地对安装凸沿进行安装固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定位架设置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凸块,支架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凸块插入连接凹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灯框组件还包括连接架和连接片,定位架设置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凸块,连接架沿横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连接凸块插入第一连接凹槽,支架沿横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连接片插入在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之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吊灯包括多个灯装置,多个灯装置安装在中继固定座的外周。

由上可见,通过连接凸块、连接凹槽和连接架的设置,可为吊灯提供多种多样的造型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灯第一实施例中中继固定座和灯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吊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吊灯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吊灯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4,本案提供一种多造型的吊灯,其包括中继固定座2和多个灯装置1,中继固定座2绕中轴线呈旋转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呈圆柱体设置,中继固定座2在轴向侧绕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安装面21,中继固定座2在径向侧绕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定位面23,安装面21的中部上设置有圆台22,圆台22在其径向侧壁外周设置有圆弧面,圆台22和安装面21之间形成环形台阶,第一定位面23呈外凸圆弧面设置,外凸圆弧面沿轴向设置有多个间隔槽26,多个间隔槽26沿周向均匀分布,安装面2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24,安装部24呈贯穿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安装部24沿周向设置在环形台阶处。

而安装面21位于中继固定座2的轴向上端,在中继固定座2的轴向下端设置有封盖25,封盖25通过螺钉可拆卸地第一定位面23连接,安装面21、封盖25和第一定位面23围成中空腔体。吊灯还包括吊缆3,吊缆3的下端与中继固定座2的圆台22固定连接,吊缆3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或直接与墙体、墙顶连接,继而实现中继固定座2的吊装布置。

灯装置1包括发光模块和灯框组件,灯框组件包括定位架11和支架12、连接架13和连接片123,支架12沿长度方向延伸,支架12设置有容纳腔121,发光模块(未示出)设置在支架12的容纳腔121内,支架12的在容纳腔121的背部即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122。

定位架11设置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凸块114,连接架13沿横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131,连接凸块114插入第一连接凹槽141,支架12沿横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122,连接片123插入在第一连接凹槽131和第二连接凹槽122之间。

定位架11设置有安装凸沿111和第二定位面113,安装凸沿111沿横向延伸,安装凸沿111背离连接凸块114延伸,第二定位面113位于安装凸沿111的下方,第二定位面113呈内凹圆弧面设置,安装凸沿111设置有定位槽部115,安装凸沿111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2,安装凸沿111位于环形台阶处,安装凸沿111邻接在安装面21上,圆台22的侧壁与定位槽部115间隙配合,第一定位面23与第二定位面113相对且间隙配合。定位时,先将封盖25打开,将灯装置1安装在中继固定座2的外周上,配合弧面的定位以及间隔槽的定位,而连接固定时,从中空腔体对螺钉进行操作,并使,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112,继而实现灯装置的定位安装。

吊灯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5,除了如第一实施例呈吊装的方式外,吊灯第二实施例还可采用吸顶式的安装布置,如图5中的吊灯4,吊灯4不采用吊缆,而采用吸顶式安装在天花板或墙体上。

吊灯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6,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中继固定座和灯装置的数量,中继固定座和灯装置均可呈多个布置,并调节灯装置的周向位置,无论是吊装方式的吊灯或吸顶式的吊灯,均可实现如图6所示的连接结构。

上述是本案较佳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可具有更多变化,如采用定位架11直接与支架12连接,即定位架11的连接凸块插入支架的连接凹槽,或者,安装部24亦可呈安装槽、安装柱或卡扣等常规连接方式进行布置,只要实现对安装凸沿实现连接定位,便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造型的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固定座,所述中继固定座绕中轴线呈旋转体设置,所述中继固定座在轴向侧绕所述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安装面,所述中继固定座在径向侧绕所述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

灯装置,所述灯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和灯框组件,所述灯框组件包括定位架和支架,所述发光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定位架设置有安装凸沿和第二定位面,所述安装凸沿位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安装凸沿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相对且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灯还包括吊缆,所述吊缆与所述中继固定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固定座呈圆柱体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面呈外凸圆弧面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面呈内凹圆弧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圆台,所述安装凸沿设置有定位槽部,所述圆台和所述安装面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安装凸沿位于所述环形台阶处,所述圆台的侧壁与所述定位槽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凸圆弧面沿轴向设置有多个间隔槽,多个间隔槽沿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中继固定座的轴向上端,所述中继固定座的轴向下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安装面、所述封盖和所述第一定位面围成中空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呈第一安装孔设置,所述安装凸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架设置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支架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块插入所述连接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框组件还包括连接架和连接片,所述定位架设置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架沿横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块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凹槽,所述支架沿横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连接片插入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和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灯包括多个所述灯装置,多个所述灯装置安装在所述中继固定座的外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造型的吊灯,包括中继固定座和灯装置,中继固定座绕中轴线呈旋转体设置,中继固定座在轴向侧绕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安装面,中继固定座在径向侧绕中轴线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定位面,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灯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和灯框组件,灯框组件包括定位架和支架,发光模块设置在支架上,定位架设置有安装凸沿和第二定位面,安装凸沿位于安装面上,安装凸沿与安装部连接,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相对且间隙配合。通过呈旋转体设置的中继固定座,并将灯装置设置在中继固定座的外周,利用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相对且间隙配合,继而通过安装凸沿与安装部连接,从而实现简易地对灯装置的位置调节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洪皓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世大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