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灯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8944发布日期:2020-12-08 13:1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灯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灯底座。



背景技术:

路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大街上、小巷内等等地方都可以见到路灯的身影,路灯的作用是为行人提供照明,市场上的路灯也各式各样,针对不同的环境应用不同的型号的路灯。由于路灯是通过杆体将照明灯托在一定高度上,所以路灯的底座的设置与安装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安装环境的路灯需要不同的路灯底座,在土壤比较软的底座安装环境里,比如砂石区、纯泥土层,传统的采用钢筋编织成的钢筋笼式的路灯底座便不适用,由于钢筋笼式的底座支撑面积小,抓不牢,由于钢筋笼式底座支撑力不强,容易造成松软的填埋泥土或者砂石发生沉降或者侧移,此时极容易带动电灯杆偏移。所以,针对松软的砂石或者泥土层的地理环境处需要一种支撑力强、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因为砂石或者泥土沉降而偏移的路灯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灯底座,本实用新型在填埋好路灯底座的刨坑后通过锤击倒锥塞,倒锥塞将倒锥壳上的锥刺插入填埋土内,让整个路灯底座像树根一样紧紧的将底座周围的泥土从各个方向抓实,防止松软的泥土或者砂石大面积沉降导致路灯底座歪倒,保证路灯的稳固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灯底座包括壳体和塞入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倒锥塞,所述壳体包括上沿和与所述上沿一体成型的倒锥壳,所述上沿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安装口,所述上沿的顶面上间隔均匀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安装口交叉间隔设置,所述倒锥塞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z”形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倒锥壳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刺孔,所述刺孔内穿插有锥刺。

进一步,所述“z”形连接块的上板块和下板块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口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板块上的通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安装孔,所述上板块通过沉降螺栓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口内,所述倒锥塞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口间隔一致的第二螺纹安装孔,所述下板块通过沉降螺栓与所述倒锥塞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倒锥塞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安装孔与第二螺纹安装孔。第三螺纹孔用于在安装的时候通过小于第三螺纹孔的直径的铁柱块嵌入在内,然后击打铁柱,让倒锥塞将锥刺挤插入周边压实的泥土内。在需要取出倒锥塞的时候,直接通过与第三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杆直接旋入第三螺纹孔,然后拉出倒锥塞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固定有横钩条。横钩条是环状平整的,用于在泥土压实以后,保证整个底座抓牢底面,尽最大限度的保证整个底座的平稳不侧倾。

进一步,所述锥刺的一端设有圆环锥帽,所述圆环锥帽的直径大于所述刺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首先在倒锥壳内的刺孔穿插好锥刺,预留一部分在倒锥壳内,然后将穿插好锥刺的倒锥壳放入路灯底座安装的刨坑内,然后将倒锥壳周边的泥土压实,然后将倒锥塞塞入倒锥壳内,通过锤击倒锥塞,将倒锥壳内的锥刺通过倒锥塞的挤压插入周边的泥土内,然后安装z字形的连接块将倒锥塞固定卡入在倒锥壳内,最后通过倒锥壳上沿上的螺杆安装路灯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填埋好路灯底座的刨坑后通过锤击倒锥塞,倒锥塞将倒锥壳上的锥刺插入填埋土内,让整个路灯底座像树根一样紧紧的将底座周围的泥土从各个方向抓实,防止松软的泥土或者砂石大面积沉降导致路灯底座歪倒,保证路灯的稳固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路灯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塞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壳体1,安装口11,螺杆12,倒锥壳13,刺孔14,横钩条15,z形连接块2,上板块21,下板块22,沉降螺栓3,倒锥塞4,第二螺纹安装孔41,第三螺纹孔42,锥刺5,锥帽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灯底座包括壳体1和塞入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的倒锥塞4,所述壳体1包括上沿和与所述上沿一体成型的倒锥壳13,所述上沿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安装口11,所述上沿的顶面上间隔均匀固定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与所述安装口11交叉间隔设置,所述倒锥塞4与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z”形连接块2固定连接,所述倒锥壳13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刺孔14,所述刺孔14内穿插有锥刺5。

本实施例中,所述“z”形连接块2的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口11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板块21上的通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安装孔,所述上板块21通过沉降螺栓3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口11内,所述倒锥塞4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口11间隔一致的第二螺纹安装孔41,所述下板块22通过沉降螺栓与所述倒锥塞4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倒锥塞4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2,所述第三螺纹孔4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安装孔与第二螺纹安装孔41。第三螺纹孔42用于在安装的时候通过小于第三螺纹孔42的直径的铁柱块嵌入在内,然后击打铁柱,让倒锥塞4将锥刺5挤插入周边压实的泥土内。在需要取出倒锥塞4的时候,直接通过与第三螺纹孔42相匹配的螺纹杆直接旋入第三螺纹孔42,然后拉出倒锥塞4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固定有横钩条15。横钩条15是环状平整的,用于在泥土压实以后,保证整个底座抓牢底面,尽最大限度的保证整个底座的平稳不侧倾。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刺5的一端设有圆环锥帽51,所述圆环锥帽51的直径大于所述刺孔的直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路灯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塞入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的倒锥塞(4),所述壳体(1)包括上沿和与所述上沿一体成型的倒锥壳(13),所述上沿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安装口(11),所述上沿的顶面上间隔均匀固定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与所述安装口(11)交叉间隔设置,所述倒锥塞(4)与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z”形连接块(2)固定连接,所述倒锥壳(13)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刺孔(14),所述刺孔(14)内穿插有锥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连接块(2)的上板块(21)和下板块(22)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口(11)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板块(21)上的通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安装孔,所述上板块(21)通过沉降螺栓(3)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口(11)内,所述倒锥塞(4)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口(11)间隔一致的第二螺纹安装孔(41),所述下板块(22)通过沉降螺栓与所述倒锥塞(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塞(4)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2),所述第三螺纹孔(4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安装孔与第二螺纹安装孔(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固定有横钩条(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刺(5)的一端设有圆环锥帽(51),所述圆环锥帽(51)的直径大于所述刺孔(14)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灯底座,包括壳体和塞入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倒锥塞,所述壳体包括上沿和与所述上沿一体成型的倒锥壳,所述上沿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安装口,所述上沿的顶面上间隔均匀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安装口交叉间隔设置,所述倒锥塞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Z形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倒锥壳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刺孔,所述刺孔内穿插有锥刺。所述Z形连接块的上板块和下板块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口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板块上的通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安装孔。本实用信息让整个路灯底座像树根一样紧紧的将底座周围的泥土从各个方向抓实,防止松软的泥土或者砂石大面积沉降导致路灯底座歪倒,保证路灯的稳固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果;石红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华智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