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3302发布日期:2021-05-04 10:0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灯串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照明灯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灯串。



背景技术:

现有灯串采用夹具夹持线缆或线芯,使得不同的灯体串联起来。由于采用线缆或线芯承重,且用夹具夹持,使得线缆或线芯容易断裂,从而导致灯串无法通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灯串的线缆或线芯容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灯串。

一种灯串,包括丝线和灯体,所述丝线穿设所述灯体,所述灯体包括:

外壳;

夹具,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夹具夹持所述丝线;

电路板,位于所述外壳内;及

发光体,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使得相邻的所述灯体的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包括外护套和线芯,所述外护套包裹所述线芯;所述外护套呈空心结构,以使所述丝线穿设所述外护套;所述线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所述灯体的所述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分别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元件组装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的孔壁夹持所述丝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元件的其中之一设有凸柱,其中之另一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元件通过所述凸柱和所述凹槽配合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包括第一装配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部或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包括第二装配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部或所述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形成容纳孔,所述外护套穿设所述容纳孔并抵接所述第一夹持部或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线芯伸出所述外护套,并伸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具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的其中之一设有卡扣,其中之另一开设有卡槽,所述夹具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卡扣、所述卡槽配合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壳的背离所述第二壳的端部,所述第一壳设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承载所述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开设有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灯体的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上述灯串,通过夹具和丝线将灯体串起,丝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承重较强的线,使得灯串不易断裂。线缆的外护套呈空心结构,丝线穿过外护套的空心,且丝线承接串气灯体的作用,从而灯体的线缆的线芯无需承载灯串的重量,也不会承接相邻灯体的串联作用,使得线缆的线芯不易断裂而使灯串断电,灯串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灯串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灯串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灯串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灯串的再一步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灯串的主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灯串的l-l部截面图;

图7为图6所示灯串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灯串的m-m部截面图;

图9为图8所示灯串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灯串的夹具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夹具的第一夹持元件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所示夹具的第二夹持元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灯串10采用夹具300夹持线缆200或线芯220,使得不同的灯体12串联起来。由于采用线缆200或线芯220承重,且用夹具300夹持,使得线缆200或线芯220容易断裂,从而导致灯串10无法通电。

基于上述灯串10的线缆200或线芯220容易断裂而导致灯串10无法通电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灯串10,灯串10采用丝线11将不同的灯体12串联起来,并采用夹具300夹持丝线11,不会采用线缆200或线芯220称重,从而避免线缆200或线芯220断裂。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灯串10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灯串10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灯串10的进一步爆炸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灯串10的爆炸示意图。

结合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灯串10包括灯体12和丝线11,丝线11可以为钢丝、其它金属丝或非金属丝线11。灯体12固定于丝线11上,灯体12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灯体12的数量为多个时,丝线11依次穿设多个灯体12,使得多个灯体12依次固定于丝线11上,使得灯体12依次串联于丝线11上。可以理解的是,“串联”为形式结构上的串联,即至少2个灯体12串在一根丝线11上,而不是电学领域的线路串联。丝线11的至少一端设有丝扣,使得灯串10能够悬挂与墙体或箱体上。

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灯串10的安装位置的不同,丝线11可能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可能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以丝线11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灯体12包括外壳100、夹具300、电路板400、发光体500和线缆200。夹具300固定于外壳100上,夹具300能够夹持丝线11,使得不同的灯体12的外壳100固定于丝线11上,从而使得不同的灯体12串联与丝线11上。电路板400和发光体500均位于外壳100内部,发光体500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使得电路板400能够控制发光体500发光或变暗。线缆200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且能够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使得外接电源通过线缆200为电路板400和灯体12供电,使得灯体12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灯串10两端的灯体12的线缆200一端连接于外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于灯体12的电路板400,使得外接电源能够为灯串10的两端的灯体12供电。位于灯串10中间部位的灯体12,其线缆200一端连接于该灯体12的电路板400,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灯体12的电路板400,使得整个灯串10形成连通的电路,从而使得外接电源能够为全部的灯体12供电,使得全部的灯体12能够同时发光。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灯串10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灯串10的截面图。

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0为球状体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100可以为方形体或其它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以外壳100为球状体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丝线11穿设外壳100的球心。外壳100包括第一壳110和第二壳120,第一壳110和第二壳120均为半球形结构。第一壳110和第二壳120沿丝线11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壳110和第二壳120的开口相对,使得第一壳110和第二壳120对合后形成球状体的外壳100。第一壳110内部设有承载部112,电路板400和灯体12固定于承载部112。电路板400为非平面结构,使得电路板400能够朝向外壳100的呈球状的外表面。发光体500的数量为多个,均匀的固定于电路板400的朝向外壳100的外表面的一侧,使得灯体12在球状的外壳100的各个方位均由光线射出,使得灯体12均匀发光,增加灯体12的外观表现力。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0呈三角柱结构,发光体500固定于电路板400的朝向外壳100的外表面的一侧,在另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0可以呈方形柱或圆柱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0为柔性电路板400fpc。在另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0为pcb板。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0有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制得,透光率不小于50%,使得发光体500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外壳100传递至外界环境中,从而能够产生照亮效果。

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110在远离第二壳120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二壳120在远离第一壳110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21。夹具300固定于第一通孔111,该灯体12的线缆200穿设夹具300通过第一通孔111进入承载部112并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相邻灯体12的线缆200穿设第二通孔121进入外壳100内,并进入该灯体12的承载部112内与该灯体12的电路板400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相邻的灯体12电性连接。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灯串10的局部放大图;图8示出了图5所示灯串10的截面图;图9示出了图8所示灯串10的局部放大图。

结合图6至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具300和第一通孔111的孔壁的其中之一设有卡扣114,其中之另一开设有卡槽115,夹具300和第一通孔111的孔壁之间通过卡扣114和卡槽115进行配合固定,使得夹具300稳定地装配于外壳100上,防止夹具300从外壳100上脱落。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线缆200包括外护套210和线芯220,外护套210包裹线芯220,且外护套210呈空心结构,丝线11穿过外护套210的空心,使得外护套210包裹丝线11,从而使得丝线11被外护套210大致固定。线芯220和丝线11沿外护套210的长度方向穿设外护套210。可以理解的是,外护套210的长度小于线芯220和丝线11,使得线芯220在外护套210的两端均凸出于外护套210,从而使得线芯220的两端能够方便的与相邻灯体12的电路板400电性连接。丝线11串联不同的灯体12,且丝线11为连续结构,使得丝线11的长度大于单个灯体12的线缆200的外护套210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线芯220的数量可以为1根或多跟,外护套210能够保护线芯220,使得线芯220外露于外壳100的部分不会受到外界的损伤,且外护套210将多跟线芯220集成在外护套210内,使得线缆200呈现为1根线状结构,避免多跟线芯220外露而显得杂乱,增强灯体12的视觉效果。外护套210能够保护丝线11,防止丝线11的外露于外壳100的部分受到损伤,且外护套210将丝线11和线芯220集成在外护套210内部,使得灯体12较为美观。

外护套21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为不同形状,比如圆柱状,方柱状或三角柱状结构灯。外护套21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材质,比如选择材质较软的高分子材料,使得外护套210能够吸收外部的撞击,从而避免线芯220受损伤。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夹具300的立体图;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夹具300的第一夹持元件310的立体图;图12示出了图10所示夹具300的第二夹持元件320的立体图。

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具300包括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夹具300,夹具300也可以包括第三夹持元件、第四夹持元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以夹具300包括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夹持元件310包括第一夹持部313、第一装配部311和第一固定部312,第一装配部311和第一固定部312相互连接,第一夹持部313连接于第一装配部311或第一固定部312。第二夹持元件320包括第二夹持部323、第二装配部321和第二固定部322,第二装配部321和第二固定部322相互连接,第二夹持部323连接于第二装配部321或第二固定部322。第一固定部312和第二固定部322固定于第一通孔111的孔壁。具体的,第一固定部312和第一通孔111的孔壁之间通过卡扣114和卡槽115固定配合,第二固定部322和第一通孔111的孔壁之间通过卡扣114和卡槽115固定配合。第一固定部312和第二固定部322使得夹具300与第一壳110稳定配合,且卡扣114和卡槽115的配合可避免夹具300从第一壳110脱落。

第一装配部311和第二装配部321的其中之一设有凸柱324,其中之另一开设有凹槽314,第一装配部311和第二装配部321之间通过凸柱324和凹槽314固定配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装配部311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314,在丝线11的长度方向上,凹槽314延伸至第一装配部311的两端。第二装配部321的外表面设有凸柱324。将第一夹持元件310置于第二夹持元件320的上方,将凸柱324与凹槽314置于同一竖直位置,将第一夹持元件310下移,使得将凸柱324完全套设于凹槽314内,完成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的装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固定于第一通孔111的孔壁之后,可防止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在竖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相互脱离。

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装配后,第一装配部311和第二装配部321形成容纳孔318,第一夹持部313和第二夹持部323对合并形成夹持孔315。容纳孔318和夹持孔315连通。丝线11与夹持孔315过盈配合,使得夹持孔315的孔壁压紧丝线11,避免丝线11在夹持孔315内滑动,从而能够使得夹具300相对于丝线11定位,进而使得灯体12在丝线11上定位。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3与第二夹持部323对合后,与第一装配部311、第二装配部321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316。外护套210的端部抵接第一夹持部313或第二夹持部323的表面,丝线11穿设夹持孔315,线芯220穿设第一夹持部313、第二夹持部323和第一装配部311、第二装配部321之间的间隙316进入外壳100内部,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灯串10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灯体12,将发光体500固定于电路板400,并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将电路板400置于第一壳110内的承载部112,发光体500位于电路板400的朝向第一壳110的外表面的一侧。将该灯体12的线缆200与第一夹持元件310、第二夹持元件320配合,使得丝线11位于第一夹持部313和第二夹持部323之间,线芯220穿过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进入第一壳110内并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将相邻灯体12的线缆200通过第二壳120的第二通孔121进入外壳100内,并与电路板400电性连接。将第一夹持元件310和第二夹持元件320相互固定形成夹具300,使得丝线11被夹具300夹紧。将夹具300固定于第一通孔111的孔壁。将第一壳110和第二壳120固定,制得灯体12。按照该方式制备其它灯体12,形成灯串10。

本申请的灯串10,通过夹具300和丝线11将相邻的灯体12进行串联,丝线11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承重较强的线,使得灯串10不易断裂。线缆200不会承载灯串10的重量,也不会承接相邻灯体12的串联作用,使得线缆200不易断裂而使灯串10断电,灯串10使用寿命较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