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调光组合灯罩的台灯

文档序号:24676790发布日期:2021-04-13 21:3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可调光组合灯罩的台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具体为一种台灯,特别是一种带可调光组合灯罩的台灯。


背景技术:

2.台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灯具,一般由底座、支杆、灯座、照明灯、灯罩组成。灯罩常固定在灯座上。台灯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和出射角度一般不方便调节,难以满足小角度、小范围的照明需求,容易对周边其他人产生光照影响。例如,晚上在集体宿舍内使用时,台灯发出的光容易影响同一宿舍其他人的睡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台灯的上述缺点,开发一种带可调光组合灯罩的台灯。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带可调光组合灯罩的台灯,包括底座、灯杆、灯座、照明灯、导光罩、灯罩;
6.所述灯杆下端与底座垂直联接,灯杆上端与灯座固定联接;所述灯座内设有灯头,照明灯与灯头旋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源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通过穿设于灯杆内的导线与灯头电相连;
7.所述导光罩为空心圆柱形,导光罩罩设于照明灯外用于使光线均匀出射,导光罩一端与灯座螺纹旋接;
8.所述灯罩包括灯罩甲、灯罩乙,所述灯罩甲、灯罩乙均为具有相同斜切角的斜切圆柱形壳体(所述斜切角为斜切口端面与垂直于圆柱中心轴的截面间的夹角),灯罩甲、灯罩乙的内径略大于导光罩的外径,灯罩甲、灯罩乙分别活动套设于导光罩上、可分别沿导光罩长度方向移动并可绕导光罩转动,灯罩甲、灯罩乙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9.所述灯杆上还设有感应小夜灯,用于夜间感应照明。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设计,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移动和转动灯罩甲、灯罩乙来改变灯罩甲、灯罩乙在导光罩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调节导光罩上未被灯罩甲、灯罩乙遮挡部分的方位和面积大小,实现台灯出光量和光照方向的调节。灯罩甲、灯罩乙的斜切圆柱形形状,有利于灯罩甲、灯罩乙组合调出多种不同的出光效果。在台灯不使用时,还可利用灯罩甲、灯罩乙将导光罩全部罩设在内,防止灰尘在导光罩上堆积而影响发光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灯罩甲、灯罩乙的组合,产生多种光照效果,有利于满足不同场景的光照需求。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示意图。
13.图2为灯座的放大示意图。
14.图3为导光罩的放大示意图。
15.图4、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例。
16.图中:1.底座,2.灯杆,3.灯座,4.照明灯,5.导光罩,6.灯罩甲,7.灯罩乙,8.感应小夜灯,11.控制开关,31.灯头,32.内螺纹,51.外螺纹,52.磁性贴片,61.平口端甲,62. 斜切口端甲,71.平口端乙,72.斜切口端乙。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2、图3所示,灯杆2下端与底座1垂直联接,灯杆2上端与灯座3固定联接,灯座3内设有灯头31,照明灯4旋接在灯头31上。底座1上设有控制开关11,控制开关11 通过穿设于灯杆2内的导线与灯头31电相连。导光罩5为空心圆柱形,导光罩5罩设于照明灯4外,导光罩5左端设有外螺纹51,灯座3的端口设有内螺纹32,导光罩5与灯座3通过外螺纹51与内螺纹32旋接。
18.灯罩甲6、灯罩乙7均为具有45度斜切角的斜切圆柱形壳体,灯罩甲6、灯罩乙7的内径相等,均比导光罩5的外径大1

2mm,灯罩甲6、灯罩乙7活动套设于导光罩5上。灯罩甲 6、灯罩乙7为铁磁性材料,导光罩5内表面沿导光罩5长度方向贴设有磁性贴片52,通过磁性贴片52的磁性吸引,将灯罩甲6、灯罩乙7吸附定位在导光罩5上。灯杆2上设有感应小夜灯8。
19.如图4所示,灯罩甲6、灯罩乙7依次套设在导光罩5上,灯罩甲6的平口端甲61在左、斜切口端甲62在右,灯罩乙7的斜切口端乙72在左、平口端乙71在右,灯罩甲6的斜切口端甲62与灯罩乙7的斜切口端乙72平行相对。导光罩5上未被灯罩甲6、灯罩乙7遮挡的部分呈斜椭圆状环带向外出射光线。左右移动灯罩乙7可调节斜切口端甲62与斜切口端乙 72的间距,由此调节出光量。
20.如图5所示,灯罩乙7由图4位置绕导光罩5旋转180度,此时导光罩5上未被灯罩甲 6、灯罩乙7遮挡的部分呈“八”字形向下出射光线。
21.如图6所示,仅灯罩甲6套设于导光罩5上,此时台灯的出光面积较大。灯罩乙7斜切口端乙72向上置于底座1上可作为笔筒使用。
22.灯罩甲6、灯罩乙7还能组合出其他多种光照效果。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