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9291发布日期:2021-05-07 19:4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饰灯具,图案过于简单,消费者购买后,灯的发光效果基本是固定的,长期使用时会感觉过于单调。尤其灯具会安装于天花板上,一旦需要拆卸灯具的话,非常不便,容易损坏天花板,不利于灯具装饰效果的灵活更换,难以满足现在消费者对不同灯光效果的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通过挡光带可拆卸地安装于放置槽,通过更换不同的挡光带,配合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提高灯光装饰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架、副灯、挡光带和显示器;

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副灯,具有照明功能,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显示器安装于所述基座;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部和支撑圆盘;所述支撑部分别将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撑圆盘连接;

所述支撑圆盘,其于所述副灯处设有上下镂空的放置槽,并于中部对准所述显示器的位置设有中心通过口,所述放置槽包围于所述中心通过口的外侧;

所述挡光带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放置槽;所述挡光带,设有若干个所述透光孔,所述透光孔露出所述副灯发射的灯光,所述透光孔以外的位置将所述副灯遮盖。

优选地,还包括:主灯;所述主灯,具有照明功能,安装于所述基座,包围于所述显示器的外侧;所述中心通过口对准于所述主灯。

优选地,多个所述主灯相靠,形成显示容纳槽;所述显示器安装于所述显示容纳槽。

优选地,多个所述主灯的外侧面为圆弧状,多个所述主灯的外侧面对齐形成完整的圆形。

优选地,所述副灯,其为长条状,两端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所述副灯通过所述弧形面贴于所述主灯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抵靠组件;所述抵靠组件包括:转动轴和限位块;

所述转动轴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转动时抵靠于所述挡光带,以将所述挡光带限位于所述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圆盘与所述副灯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夹具和支撑脚;所述支撑夹具的夹持部夹持于所述支撑圆盘的外侧;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夹具,另一端固定地于所述基座。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为crt显示器、lcd显示器、led显示器或3d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多功能照明装置,设计有显示器,通过具有不同灯光显示效果的副灯配合显示器,以获得不同灯光显示效果,提高了室内灯光的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照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功能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副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基座1、支撑架2、副灯3、挡光带4;抵靠组件5;主灯6;显示器7;

支撑部21、支撑圆盘22;放置槽221、中心通过口222;支撑夹具211、支撑脚212;

弧形面31;透光孔41;转动轴51、限位块52;显示容纳槽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架2、副灯3、挡光带4和显示器7;

所述支撑架2安装于所述基座1;所述副灯3,具有照明功能,安装于所述基座1;所述显示器7安装于所述基座1;

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部21和支撑圆盘22;所述支撑部21分别将所述基座1与所述支撑圆盘22连接;

所述支撑圆盘22,其于所述副灯3处设有上下镂空的放置槽221,并于中部对准所述显示器7的位置设有中心通过口222,所述放置槽221包围于所述中心通过口222的外侧;

所述挡光带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放置槽221;所述挡光带4,设有若干个所述透光孔41,所述透光孔41露出所述副灯3发射的灯光,所述透光孔41以外的位置将所述副灯3遮盖。

本多功能照明装置,设计有显示器7,通过具有不同灯光显示效果的副灯3配合显示器7,以获得不同灯光显示效果,提高了室内灯光的美感。

具体地,显示器7,能将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如显示电子形式的视频、图片、字符等;而本多功能照明装置中,设计显示器7可优选地显示出电子时间,能达到照明功能,又能作时钟使用,配合副灯3上不同的显示,提高了本多功能照明装置的显示效果。或者,显示器7可显示纯色的画面,并显示出电子时间,类似部分手机上的锁屏界面,既省电,又方便直观地看到时间,使本多功能照明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光显示过于单调的问题。

支撑架2上设有放置槽221,放置槽221上下透光,可容纳挡光带4;由于基座1上设有副灯3,副灯3发射出的光线会经过于放置槽221;因此设置于放置槽221的挡光带4,副灯3发出的灯光会经透光孔41发射,而透光孔41以外的部分则会被屏蔽,因此副灯3的光线会以透光孔41的孔形状显示;如图1,透光孔41的形状为多边形,则用户见到的灯光为多边形状。而方案的要点在于,挡光带4可拆卸,用户可通过拆卸挡光带4,更换不同的挡光带4,以更换不同形状的透光孔41,使副灯3通过不同的形状显示,提高了灯光显示的可选择性,提高了室内灯光的美感。

优选地,还包括:主灯6;所述主灯6,具有照明功能,安装于所述基座1,包围于所述显示器7的外侧;所述中心通过口222对准于所述主灯6。

主灯6为本多功能照明装置的主要照明灯具,其可由现有的灯具代替;本多功能照明装置中;而副灯3能配合主灯6,显示出不同的灯光效果,既具有日常照明的效果,又能提高本多功能照明装置的装饰效果。显示器7的控制开关,当显示器7为关闭状态时,本多功能照明装置为一个灯具,具有纯粹的灯光显示效果,能通过主灯6与副灯3的组合,以达到不同的显示效果;而当显示器7为开启状态时,通过显示器7的显示内容,配合主灯6和/或副灯3,提高了多功能照明装置的显示效果。而由于主灯6位于显示器7的外侧,本多功能照明装置由外至内可分成三个显示板块,提高了显示效果的美观。

优选地,多个所述主灯6相靠,形成显示容纳槽61;所述显示器7安装于所述显示容纳槽61。

主灯6之间形成显示容纳槽61,提高了显示器7与主灯6之间的距离,使主灯充分包围于显示器7的外侧,提高了灯光显示效果的连续性,提高了美观度。

优选地,多个所述主灯6的外侧面为圆弧状,多个所述主灯6的外侧面对齐形成完整的圆形。

多个主灯6拼接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外圆,即主灯6拼接形成的主灯6单元,其外侧为圆弧状,主灯6与主灯6之间通过圆弧状的边过渡,主灯6单元的显示效果更圆润,降低了视觉疲惫,提高了主灯6的显示效果。

优选地,所述副灯3,其为长条状,两端之间通过弧形面31过渡;所述副灯3通过所述弧形面31贴于所述主灯6的外侧。

通过将副灯3设计成长条状,以使多个透光孔41能位于副灯3的所在区域,提高副灯3对应透光孔41的覆盖范围,使副灯3能透过更多的透光孔41将灯光显示出来。

优选地,还包括:抵靠组件5;

所述抵靠组件5包括:转动轴51和限位块52;

所述转动轴51安装于所述支撑部21;所述限位块5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轴51,另一端转动时抵靠于所述挡光带4,以将所述挡光带4限位于所述放置槽221。

为进一步地提高挡光带4的固定力,本方案通过挡光带4可拆卸地安装于放置槽221;限位块52可转动地安装于转动轴51,限位块52转动时可经过和脱离于放置槽221处在外在范围;当需要安装挡光带4时,将限位块52偏离于放置槽221,将挡光带4安装于放置槽221,再将限位块52转动至放置槽221的区域,使限位块52的端部抵靠于挡光带4,将挡光带4压向放置槽221内,防止其松动或脱离于放置槽221,提高了挡光带4的固定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撑圆盘22与所述副灯3之间形成间隙。如图2,支撑圆盘22与副灯3之间形成的间隙,更方便对支撑圆盘22或副灯3日常清理和维护,又能提高本多功能照明装置的立体感,使本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外观更具有科技感。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21包括:支撑夹具211和支撑脚212;所述支撑夹具211的夹持部夹持于所述支撑圆盘22的外侧;所述支撑脚2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夹具211,另一端固定地于所述基座1。

支撑夹具211夹持于支撑圆盘22的外侧,防止支撑圆盘22松动,提高了支撑圆盘22的固定力,又不会影响副灯3的灯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7为crt显示器、lcd显示器、led显示器或3d显示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