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1163发布日期:2021-03-30 19:3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照明装置,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其体型较小,占用空间小,便于布置。目前的台灯,照明效果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照明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台灯,以解决照明效果单一的问题。

一种台灯,包括:

支撑杆;

灯板,所述灯板包括壳罩和光源组件,所述壳罩围合成安装空间,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铰接组件,所述灯板通过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其中,所述壳罩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壳罩上形成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口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沿所述出光口的周侧设置,以于所述出光口处发出环形光,所述第二灯条沿所述灯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球和球轴套,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灯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球相连,所述转动球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球轴套,转动球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以供与所述光源组件电性连接的导线穿过,所述转动杆为中空管状,并能够连通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过线孔,所述转动球开设所述过线孔的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球轴套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以使得所述过线孔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球轴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球轴套的远离所述灯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具有管腔,所述支撑杆的管腔与所述球轴套的内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轴套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或者,所述球轴套与所述支撑杆彼此插接在一起,或者,所述球轴套和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轴套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轴套内设有阻尼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阻尼件弹性抵接于所述转动球,以使得所述阻尼件能够对所述转动球进行摩擦定位,锁定所述灯板相对所述支撑杆转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的与所述转动球相抵接的表面为曲面,所述曲面的曲率与所述转动球的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阻尼件的背向转动球的一侧设有垫圈,所述弹簧弹性抵接于所述垫圈与所述支撑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开设有与所述间隙相连通的过线槽,所述导线能够沿所述间隙延伸进入所述过线槽,并依次穿经所述垫圈和所述弹簧进入所述管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罩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连接在一起,以围合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其中之一设有环形灯罩,其中之另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环形灯罩的边缘相邻接,以形成所述出光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环形连接部,所述环形连接部围设于所述环形灯罩的外周,且所述环形连接部与所述环形灯罩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环形槽,所述第一灯条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匀光件,所述匀光件位于所述第一灯条的出光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灯板的端部,且所述第一灯条和所述第二灯条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灯板连接位置的两侧。

本申请的台灯,其灯板的壳罩开设有贯穿两表面的出光口,并且于出光口的周侧围设第一灯条,以利用第一灯条在出光口处产生环形光效,并且利用壳罩内的安装空间设置沿灯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灯条,以在第二灯条发光时,灯板能够呈现出条状发光效果,继而使得台灯的照明效果更为丰富,满足多种照明场景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台灯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台灯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圆圈a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台灯中,铰接组件与支撑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示出的铰接组件与支撑杆的分解状态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示出的台灯在截面s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圆圈b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圆圈c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灯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圆圈d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台灯,包括支撑杆10、灯板20和铰接组件30。灯板20通过铰接组件30与支撑杆10相连接,以在支撑杆10对灯板20进行支撑时,灯板20能够通过铰接组件30相对支撑杆10转动,以调整光照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支撑杆10的远离灯板20的一端可以是固定在灯座40上,从而利用灯座40可以将台灯灵活地放置在桌面或台面等平台上。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灯座40可以省略,而将支撑杆10的远离灯板20的一端直接固定在墙面上或桌面上,同样能够利用支撑杆10对灯板20实现稳定地支撑,且灯板20仍能够相对支撑杆10转动,以调整照明方向。至于支撑杆10的远离灯板20的一端是否设置灯座40,在此不做限定,只要灯板20与支撑杆10之间相连接,并能够适应灯板20的照明方向调整即可。

结合图1和图6所示,灯板20包括壳罩21和光源组件22,壳罩21围合成安装空间,光源组件22设置于安装空间内。

壳罩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壳罩21上形成有出光口20a,出光口20a贯穿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光源组件22包括第一灯条221和第二灯条222。

第一灯条221沿出光口20a的周侧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灯条221的延伸方向并非直条状,而是呈一定的弯曲,从而第一灯条221所发出的光将从出光口20a的侧壁射出,形成与出光口20a的轮廓相似的环形光,不仅美观,而且由于出光口20a贯穿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从而使得第一灯条221在出光口20a处的环形光在空间上朝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的方向上均有良好的光效,提高环形发光的立体视觉效果。

结合图6和图9所示,第二灯条222沿灯板20的长度方向布置于安装空间,这样第二灯条222发光时,灯板20呈现出条状发光效果,继而与第一灯条221在出光口20a处的环形光形成多种灯效。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出环状光效的第一灯条221作为夜灯使用,呈直条状并沿灯板2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灯条222作为照明使用,这样,便可以满足在不同使用环境中,选择合适的照明模式的需要。

再例如,在夜晚不需要台灯进行高亮度照明时,可以关闭第二灯条222,启用第一灯条221发出较为柔暗的光,作为夜灯使用。相应地,在需要利用台灯进行高亮度照明时,可以关闭第一灯条221而开启第二灯条222,使得台灯进入另一种照明模式。这种设置使得台灯的照明模式更为多样,以满足多场景应用。对于台灯的照明模式,也即第一灯条221和第二灯条222的开启或关闭时机,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出光口20a位于灯板20的端部,且第一灯条221和第二灯条222分别位于支撑杆10与灯板20连接位置的两侧,将出光口20a设置在灯板20的端部位置,使得第一灯条221发光于出光口20产生环形光效效果更为明显,以提升台灯整体视觉效果。

结合图1至图3所示,铰接组件30包括转动杆31、转动球32和球轴套33。转动杆31的一端与灯板20相连接,另一端与转动球32相连,转动球32可转动地设置于球轴套33,转动球32开设有过线孔32a,过线孔32a用以供与光源组件22电性连接的导线50穿过,转动杆31为中空管状,并能够连通安装空间与过线孔32a,转动球32开设过线孔32a的一侧的侧壁与球轴套33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33a,以使得过线孔32a通过该间隙33a与球轴套33的内腔相连通,球轴套33的远离灯板20的一端与支撑杆10相连接。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支撑杆10具有管腔10a,也就是说,支撑杆10呈中空管状,这样支撑杆10不仅能够用以对灯板20进行支撑,同时也可以满足内部走线需要,而使得连接灯板20的导线50不会外露,进而维持台灯的整体美感。具体地,在球轴套33与支撑杆10相连接后,球轴套33的内腔与支撑杆10的管腔10a相连通,从而穿过转动球32的过线孔32a的导向50能够从间隙33a进入球轴套33的内腔,最终进入支撑杆10的管腔10a,以实现台灯的内部走线。该实施例中,由于与灯板20的光源组件22电性连接的导线50能够依次穿过转动杆31和转动球32,并从转动球32的过线孔32a进入球轴套33,最终沿球轴套33进入支撑杆10,从而不仅使得连接光源组件22的导线50不外露,而且能够降低灯板20相对支撑杆10转动过程中,导线50由于不会被夹持在两个转动结构的抵接面之间,从而可以降低导线50被磨损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转动杆31与壳罩21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8至图10所示,转动杆31螺纹连接于安装板31a,安装板31a安装于壳罩21,从而使得转动杆31与壳罩21安装固定在一起。

球轴套33与支撑杆10螺纹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地将球轴套33从支撑杆10上拆卸下来,以灵活地将转动球32设置到球轴套33内。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球轴套33与支撑杆10彼此插接在一起,或者,球轴套33和支撑杆10之间通过连接轴套连接在一起。对于球轴套33与支撑杆10的连接,在此不作赘述,只要能够满足球轴套33的内部结构件的安装及拆卸需要,使得球轴套33能够安装至支撑杆10并从支撑杆10拆下即可。

结合图3至图5所示,球轴套33内设有阻尼件34和弹性件35,弹性件35用于将阻尼件34弹性抵接于转动球32,以使得阻尼件34能够对转动球32进行摩擦定位,锁定灯板20相对支撑杆10转动位置。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阻尼件34在弹性件35的驱使下能够对转动球32进行摩擦定位,从而在灯板20相对支撑杆10转动后,阻尼件34能够对灯板20相对支撑杆10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以便灯板20朝着期待的方向照明,在需要调整照明方向时,只需要摆动灯板20克服阻尼件34对转动球32的阻滞力即可。

结合图6和图8所示,阻尼件34的与转动球32相抵接的表面为曲面,曲面的曲率与转动球32的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这种曲面接触的方式,能够增大阻尼件34与转动球32的表面摩擦力,以使得阻尼件34能够提供较好的阻尼效果,从而使得灯板20能够稳定地朝需要照明的方向进行照明。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35可以是弹性棒或弹性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弹性件35可以是弹簧,阻尼件34的背向转动球32的一侧设有垫圈36,弹性件35弹性抵接于垫圈36与支撑杆10之间,这样,弹性件35所提供的弹性力能够使得垫圈36抵持阻尼件34,而将阻尼件34保持抵接于转动球32,以对转动球32形成稳定地摩擦定位效果。

该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为弹簧时,垫圈36能够在阻尼件34和弹簧之间提供较为均匀的抵持接触表面,从而使得弹簧作用至阻尼件34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弹簧在垫圈36与支撑杆10之间的弹性伸缩不会偏离其自身的轴线,以稳定地将阻尼件34弹性抵持于转动球32。

阻尼件34开设有与间隙33a相连通的过线槽34a,导线50能够沿间隙33a延伸进入过线槽34a,并依次穿经垫圈36和弹簧进入管腔10a。这种结构设置,能够减少灯板20相对支撑杆10转动过程中,导线50与球轴套33的侧壁之间的磨损。

具体地,由于垫圈36设置在球轴套33内,从而在导线50从阻尼件34的过线槽34a穿过垫圈36的内孔36a时,导线50将尽可能不与球轴套33接触,从而减少导线50与球轴套33的内壁相对移动而被磨损的可能。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罩21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上壳211和下壳212连接在一起,以围合成安装空间。上壳211和下壳212其中之一设有环形灯罩213,其中之另一设有通孔21a,通孔21a的边缘与环形灯罩213的边缘相邻接,从而形成出光口20a,确切的说,出光口20a由环形灯罩213围合而成。这样环形灯罩213既可以满足光线透过需要,使得第一灯条221所发出的光线透过环形灯罩213后形成环形光效,同时环形灯罩213能够对位于安装空间内部的第一灯条221等组件进行防尘保护。

该实施例中,环形灯罩213可以是通过可拆卸的结构安装在上壳211或下壳212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环形灯罩21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于上壳211或下壳212,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简化装配结构,提高装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壳罩21作为安装光源组件22的载体并能适应光源组件22所发出的光线的穿透需要,在壳罩21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时,下壳212与第二灯条222相对应的部分为透明材质,以使得第二灯条222所发出的光能够透过下壳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10所示,安装空间内设有连接架24,连接架24包括环形连接部24a,环形连接部24a围设于环形灯罩213的外周,且环形连接部24a与环形灯罩213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环形槽,第一灯条221设置于环形槽内,从而第一灯条221发光时,光线透过环形灯罩213形成环形光效。

结合图7所示,环形槽内设有匀光件23,匀光件23位于第一灯条221的出光一侧,从而可以利用匀光件23改变第一灯条221所出射光线的色温,继而即使第一灯条221采取的led灯珠所出射的光线为冷色调,例如第一灯条221发出白光,在匀光件23的调整下,能够适应的改变为较为柔和的暖色调。

例如,匀光件23为黄色时,第一灯条221所发出的光将透过匀光件23而偏黄色,再例如,匀光件23为蓝色时,第一灯条221所发出的光将透过匀光件23而偏蓝色。该实施例中,通过更换不同颜色的匀光件23,可以获得不同色温。上述实施例中,匀光件23可以为片状或板状的透光体经弯折而首尾连接的环状结构,以与第一灯条221的延伸方向相适应,从而第一灯条221所出射的环形光效均会在匀光件23的调节下达到期待的色温。此外,匀光件23的设置使得灯光效果均匀,不会出现局部亮斑而产生颗粒感,继而提升台灯的整体发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匀光件23自身能够满足透光,且具有一定的颜色,从而对透过的光线能够起到较好的色温调节效果,因此,即使第一灯条221所发出的光线为白光,在匀光件23的调整下也能够形成色温较为柔和的暖光源。第一灯条221上的灯珠可以是led灯珠,这种结构形式,便于快捷地通过贴片封装的方式加工第一灯条221。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灯条221还可以采取如荧光灯珠等其他发光体制作,对于第一灯条221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适应性地沿出光口20a的周侧环绕式布置,产生环形光效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24的横截面呈t型,从而既能够形成环形连接部24a来满足第一灯条221的安装需要,同时,也能够利用连接架24的环形棱边稳定地与上壳211或下壳212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灯罩213和下壳212一体成型,且均为透光材质制成,这种结构既能够第一灯条221和第二灯条222的透光需要,同时,环形灯罩213和下壳212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