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油烟机的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0518发布日期:2021-06-08 17:3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油烟机的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油烟机的照明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油烟机上大多安装照明灯提供光源,方便使用者在夜间或光线效果不佳的位置进行烹饪。
3.根据申请号为cn202868507u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油烟机照明灯可知,该产品包括灯头、灯座、支架和灯盖;支架设置在灯座和灯盖之间;灯座穿过支架与灯座卡接;灯盖安放在支架上,并与支架卡接固定;灯头设置在灯座上,该产品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支架与灯座和灯盖连为一体,拆装方便,各个部件之间密封性能好,油渍不会进入到照明灯内,不会造成短路,延长使用寿命。
4.但现有的照明灯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照明灯虽然具有防止油渍进入到照明灯内的优点,但该照明灯安装后无法移动,导致照明灯难以照射角落或者距离光源较远的区域,产生烹饪中的视野盲区,影响烹饪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油烟机的照明灯。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移动的油烟机的照明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通过移动组件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灯体靠近底座的一侧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柱两端的径向平面均固定有u形铰接块,每个所述u形铰接块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远离同一侧所述u形铰接块的一端均固定有滑块,同一侧两个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灯体的一端均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部。
7.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导向柱靠近所述灯体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燕尾槽,每个所述导向柱均通过燕尾槽与同一侧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8.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滑块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嵌入有滑动珠。
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燕尾槽的槽体内部均插接有固定筒,每个所述固定筒内腔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每个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均穿插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一侧均抵接有滚珠,每个所述滚珠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固定筒的壳体延伸至外部。
10.作为优选,所述灯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风琴式折叠罩,所述底座通过风琴式折叠罩与底座相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灯体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扣手槽。
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壳体上穿插有挠性接头,每个所述挠性接头均贯穿所述固定柱上的联轴器与灯体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能够带动照明灯进行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调整灯体的照射角度以及与被照射区域之间的距离,减小视野盲区,具体为:通过灯体和移动组件的配合,使得灯体将底座的内部抽出后,由于灯体通过联轴器与移动组件中的固定柱相连接,固定柱两端通过u形铰接块铰接有连杆,而连杆通过滑块在导向柱上的燕尾槽槽体内进行滑动,从而利用连杆在u形铰接块上的转动,调整灯体与底座之间的距离,直至使用者将灯体移动至合适的照射位置,需要扭转灯体时,灯体通过其上挠性接头配合灯体与固定柱之间的联轴器进行任意方向的移动,方便使用者调整灯体的照射角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琴式折叠罩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灯体;11、扣手槽;2、移动组件;21、固定柱;211、挠性接头;22、u形铰接块;23、连杆;24、滑块;241、滑动珠;25、导向柱;251、燕尾槽;252、固定筒;253、滚珠;254、弹簧;3、底座;4、风琴式折叠罩。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1.实施例:一种可移动的油烟机的照明灯,如图1

图3所示,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通过移动组件2与底座3相连接,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有固定柱21,所述固定柱21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灯体1靠近底座3的一侧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柱21两端的径向平面均固定有u形铰接块22,每个所述u形铰接块22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23,每个所述连杆23远离同一侧所述u形铰接块22的一端均固定有滑块24,同一侧两个所述连杆23远离所述灯体1的一端均通过滑块24滑动连接有导向柱25,两个所述导向柱25均固定于所述底座3的内部。
22.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所述灯体1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扣手槽11,使得灯体1通过其上所开设的扣手槽11为使用者提供着力点,从而方便使用者手指扣住灯体1。
23.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2,每个所述导向柱25靠近所述灯体1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燕尾槽251,每个所述导向柱25均通过燕尾槽251与同一侧所述滑块24滑动连接,使得导向柱25通过其上所开设的燕尾槽251引导滑块24沿燕尾槽251槽体进行直线滑动,且由于燕尾槽251的槽体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从而防止滑块24脱离燕尾槽251的槽体,每个所述滑块24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嵌入有滑动珠241,使得滑块24上的滑动珠241在燕尾槽251的槽体上进行滚动时,防止滑块24与燕尾槽251之间产生干摩擦。
24.实施例,请参照附图2,每个所述燕尾槽251的槽体内部均插接有固定筒252,每个所述固定筒252内腔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每个所述固定筒252的内部均穿插有弹簧254,每个所述弹簧254的一侧均抵接有滚珠253,每个所述滚珠253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固定筒252的壳体延伸至外部,使得燕尾槽251通过其上嵌入的滚珠253对其槽体内滑动连接的滑块24进行阻挡,防止使用者在未利用连杆23挤压推动滑块24的情况下,滑块24借助外力自动在
燕尾槽251的槽体内进行滑动,影响照明灯的移动,由于滚珠253的一侧抵接有弹簧254,使得使用者推动滑块24滑过滚珠253表面时,滚珠253利用弹簧254的蓄能返回原来的工作位置,由于固定筒252内腔呈圆台状,从而防止滚珠253脱离固定筒252。
25.实施例,请参照附图3,所述灯体1靠近所述底座3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风琴式折叠罩4,所述底座3通过风琴式折叠罩4与底座3相连接,使得灯体1通过其与底座3之间所连接的风琴式折叠罩4跟随灯体1进行折叠与伸展,从而利用风琴式折叠罩4阻挡油烟进入至灯体1与底座3之间,对灯体1的元件进行侵蚀。
26.实施例,请参照附图4,所述固定柱21壳体上穿插有挠性接头211,每个所述挠性接头211均贯穿所述固定柱21上的联轴器与灯体1电性连接,使得灯体1通过其上挠性接头211配合其与固定柱21之间的联轴器进行任意方向的移动,方便使用者调整灯体1的照射角度。
2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8.在使用者为调整灯体1的照射角度而需移动灯体1时,使用者首先捏住灯体1,使得灯体1从底座3的内部抽出,此时,由于灯体1通过联轴器与移动组件2中的固定柱21相连接,固定柱21两端通过u形铰接块22铰接有连杆23,而连杆23通过滑块24在导向柱25上的燕尾槽251槽体内进行滑动,从而利用连杆23在u形铰接块22上的转动,调整灯体1与底座3之间的距离,直至使用者将灯体1移动至合适的照射位置,在此过程中,由于燕尾槽251通过其上嵌入的滚珠253对其槽体内滑动连接的滑块24进行阻挡,从而防止使用者在未利用连杆23挤压推动滑块24的情况下,滑块24借助外力自动在燕尾槽251的槽体内进行滑动,影响照明灯的移动,需要扭转灯体1时,灯体1通过其上挠性接头211配合灯体1与固定柱21之间的联轴器进行任意方向的移动,方便使用者调整灯体1的照射角度,与此同理,需要放回灯体1时,只需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灯体1重新卡入底座3内部即可。
29.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