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面板灯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0536发布日期:2021-04-13 22:0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LED面板灯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led面板灯防撞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板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ed面板灯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2.面板灯一般包括边框、后盖板、扩散板、反光层、导光板,设有灯珠的铝基板,所述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光层依次层叠放置在边框内,为增加灯珠的光效,灯珠与导光板的边缘接触,但是当导光板受热后,导光板受热膨胀,导光板会对灯珠产生挤压,甚至挤破灯珠;为了减少灯珠挤压,有人在铝基板的两端设置限位柱,该限位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导光板挤压灯珠,但是导光板还是会挤压灯珠,同时由于限位柱与导光板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导光板受热后,因此限位柱会嵌入导光板内,破坏了导光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面板灯防撞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5.一种led面板灯防撞结构,包括边框、后盖板、扩散板、反光层、导光板,设有灯珠的铝基板以及若干防撞夹子,所述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光层依次层叠放置在边框内,所述后盖板的边缘与边框固定连接,铝基板固定在边框的内侧且灯珠靠近导光板的边缘,所述防撞夹子包括第一夹脚,第二夹脚和第三夹脚;所述第一夹脚和第二夹脚之间形成夹槽,所述防撞夹子紧贴在铝基板与导光板之间,且灯珠位于夹槽内,所述第三夹脚插入边框的插槽内。
6.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夹槽的深度大于灯珠的高度。
7.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靠近铝基板的一侧设有散热片。
8.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防撞夹子还包括第四夹脚,所述第四夹脚设置在第一夹脚和第二夹脚之间,第四夹脚分别于第一夹脚和第二夹脚形成夹槽,所述防撞夹子紧贴在铝基板与导光板之间,且灯珠位于夹槽内。
9.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夹脚的端部设第一有弹片,所述第二夹脚的端部设有第二弹片;当所述防撞夹子紧贴在铝基板与导光板之间,第一有弹片和第二弹片分别与铝基板接触。
10.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撞夹子紧贴在铝基板与导光板之间,当导光板受热膨胀后,导光板的边缘与防撞夹子形成挤压,导光板不与灯珠接触,因此可以防止灯珠被挤压,甚至被挤坏;同时由于导光板的边缘与防撞夹子的端面之间是面面接触,增加了导光板与防撞夹子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了防撞夹子嵌入导光板内。第三夹脚插入边框的插槽且可以沿着插槽移动,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若干个防撞夹子,通用性强。
1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撞夹子的立体图一;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铝基板的立体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撞夹子紧贴在铝基板表面的立体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撞夹子紧贴在铝基板与导光板之间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撞夹子、铝基板、导光板和边框组装时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撞夹子的立体图二;
19.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撞夹子的立体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led面板灯防撞结构,包括边框10、后盖板21、扩散板22、反光层23、导光板24,设有灯珠251的铝基板25以及若干防撞夹子26,所述扩散板22、导光板24和反光层23依次层叠放置在边框10内,所述后盖板21的边缘与边框10固定连接,铝基板25固定在边框10的内侧且灯珠251靠近导光板24的边缘,所述防撞夹子26包括第一夹脚261,第二夹脚262和第三夹脚263;所述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之间形成夹槽265,所述防撞夹子26紧贴在铝基板25与导光板24之间,且灯珠251位于夹槽265内,所述第三夹脚263插入边框10的插槽11内。
22.如图1至图6所示,防撞夹子26紧贴在铝基板25与导光板24之间,当导光板24受热膨胀后,导光板24的边缘与防撞夹子26形成挤压,导光板24不与灯珠251接触,因此可以防止灯珠251被挤压,甚至被挤坏;同时由于导光板24的边缘与防撞夹子26的端面之间是面面接触,增加了导光板24与防撞夹子26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了防撞夹子26嵌入导光板24内。第三夹脚263插入边框10的插槽11且可以沿着插槽11移动,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若干个防撞夹子26,通用性强。
23.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夹槽265的深度大于灯珠251的高度。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导光板24受热膨胀后,导光板24的边缘分别与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形成挤压,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被挤压,但是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的形变量不会太大,从而防止了导光板24挤压灯珠。
24.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边框10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散热孔12,所述散热孔12靠近铝基板25的一侧设有散热片13。散热孔12和散热片13增加了边框10的散热效果。
25.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防撞夹子26还包括第四夹脚264,所述第四夹脚264设置在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之间,第四夹脚264分别于第一夹脚261和第二夹脚262形成夹槽265,所述防撞夹子26紧贴在铝基板25与导光板24之间,且灯珠251位于夹槽265内。
26.如图2至图7所示,当防撞夹子26紧贴在铝基板25与导光板24之间时,第一夹脚261,第二夹脚262之间和第四夹脚264分别与导光板24的边缘之间形成面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
27.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夹脚261的端部设第一有弹片266,所述第二夹脚262的端部设有第二弹片267;当所述防撞夹子26紧贴在铝基板25与导光板24之间,第一有弹片266和第二弹片267分别与铝基板25接触。第一有弹片266和第二弹片267具有一定的弹性。防撞夹子26紧贴在铝基板25与导光板24之间,当导光板24受热膨胀后,导光板24的边缘与防撞夹子26形成挤压,第一有弹片266和第二弹片267处于压缩状态;当导光板24恢复原状时,第一夹脚261在第一有弹片266弹力的作用下与导光板24紧密接触,第二夹脚262在第二弹片267弹力的作用下与导光板24紧密接触。
28.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