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教室灯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45579发布日期:2021-08-03 14:31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光教室灯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室内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室灯。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教室内的照明灯亮度过高或过低,使得教室内的亮度和看书视野的亮度差比较大,使得学生的眼睛产生眩光的现象,而现有的防眩光灯大多对光线的散射处理效果不佳,且不具备根据教室外的光线强度来调节灯光的散射,进而对学生的眼睛健康产生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587932.5,公告日为2020.03.3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教室防眩光护眼灯,包括外壳、长边框、短边框、网格格栅、扩散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若干led灯带作为光源;所述外壳的长边和长边框连接;所述外壳的短边和短边框连接;所述扩散板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led灯带的对侧;所述网格格栅由所述长边框和所述短边框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扩散板表面磨砂处理有利于光线的无序折射,光源的光线经过扩散板折射后,经过网格格栅的菱形网格射出,进一步减少眩光效。

但是,根据该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led灯发光后,光线经过扩散板折后再经过网格格栅的菱形网格射出,只能一定程度上减缓眩光的问题。

但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led灯中,由于电路板3a上相邻光源间隔排列,从而电路板3a上相邻光源1a之间叠加的光线4a较少,导致光源与光源之间的间隙2a较暗,光源1a射出的光线在扩散板上照射不均匀,从而灯的照度均匀度不高,同时在灯具的边缘侧的光源由于具有灯具边框或无边框遮挡反射作用,使得灯射出的侧面高角度光较多,从而灯具边缘的光较亮,容易对人眼造成眩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度均匀度高的,防眩光效果好的防眩光教室灯及其安装方法,利用本发明的结构,照度均匀度高,使得人眼视觉感受越舒服,减少对人眼的伤害,防眩光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眩光教室灯,包括灯体、支架和用于安装灯体的吊杆,支架固定安装在灯体的顶部,吊杆与支架固定连接,灯体包括外壳、发光单元、长边框、短边框、两个对称设置的中部连接架、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

所述外壳的长边与长边框固定连接,外壳的短边与短边框固定连接,外壳、长边框以及短边框形成腔体;所述长边框与短边框在连接处固定连接;两中部连接架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短边框上,两个中部连接架对称设置;发光单元设置在外壳靠近腔体的一侧;

所述第一防眩板共设有两个,第一防眩板倾斜设置在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第一防眩板在靠近中部连接架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相对的另一端的水平高度,第一防眩板一端连接长边框,第一防眩板另一端连接中部连接架;第二防眩板设置在两个中部连接架之间;

发光单元包括灯珠和用于提高灯珠发光角度的光学透镜,发光单元在外壳远离吊杆的一侧上均匀排布设置。

以上设置,当外壳上的发光单元发光时,通过在灯珠上设置光学透镜,光线经过光学透镜后增大出光角度,使得光线均匀的照射在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上,且第一防眩板在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倾斜设置,光线通过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时,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将一部分的侧面高角度光线抑制并将其出光角度进行减小,这样,相当于把一部分的位于灯具边缘的容易引起眩光的无效光转化为有效光,从而提高了照度均匀度;同时也减少了会导致人眼眩光的侧面高角度光,进而防眩光效果得到了提升,使得人眼感受更加舒服;不容易引起人眼的疲劳,减少对人眼的伤害。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眩光教室灯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放入用于安装的夹持架上,夹持架上设有用于放置长边框的第一放置槽和用于放置中部连接架的第二放置槽,夹持架的两端还设有第三放置槽;

(2)分别将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放入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以及两中部连接架之间;

(3)将短边框沿第三放置槽放入,将短边框分别与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固定连接,形成灯体框架;

(4)将灯体框架从夹持架移出;

(5)将安装好发光单元的外壳设置在长边框和短边框上,将外壳的侧边分别与长边框和短边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上述方法,将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分别放入夹持架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再将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快速设置在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以及两中部连接架之间,这样,保证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竖直,使得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快速地按照要求设置在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以及两中部连接架之间;将短边框放入第三放置槽,分别将短边框分别与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固定连接,形成灯体框架,使得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分别与短边框在固定连接时,长边框、中部连接架和短边框都是竖直的状态,防止连接时长边框、中部连接架和短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偏移,这样,可使得灯体能按照设计的角度快速安装,保证第一防眩板的倾斜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灯体的照度均匀度和防眩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长边框在靠近中部连接架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中部连接架在靠近长边框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高度高于第一滑槽的高度,第一防眩板一端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第一防眩板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内;长边框在远离中部连接架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设置的第一工艺槽,第一工艺槽沿长边框长度方向设置;长边框的顶部在靠近中部连接架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安装台阶;长边框在安装台阶的一侧向靠近中部连接架一侧的上端向内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工艺槽;

短边框的顶部设有向靠近中部连接架延伸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位;以上设置,安装第一防眩板时,可将第一防眩板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即可完成第一防眩板的安装,安装简便;在外壳与长边框连接时,外壳的长边在安装台阶上与第二工艺槽连接,这样,安装台阶能够对外壳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安装方便;在外壳与短边框连接时,外壳的短边与短边框顶部的安装板固定连接,短边框通过安装孔位与外壳的短边固定连接,安装简便,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短边框在靠近腔体的一侧在第一防眩板的上对应倾斜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短边框在靠近腔体的一侧在第二防眩板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限位件,这样,第一限位件可以防止第一防眩板发生晃动,第一防眩板更加稳定;第二限位件可以防止第二防眩板发生晃动,第二防眩板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包括一个以上的高色温灯珠和一个以上低色温灯珠,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交替排布,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上分别设有光学透镜;所述发光单元中的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比例为1:1;以上设置,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分别发射出高色温的光线和低色温的光线,同时,由于发光单元分别设有交替排布的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使得发出的光线色温均匀,使得人眼感觉更舒服,不易产生疲劳。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透镜的出光角度大于150°,所述第一防眩板最高处与发光单元的距离大于30mm;所述第二防眩板最高处与发光单元的距离大于30mm;这样,在该距离下,既能防止由于发光单元距离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过近导致出光时出现高亮光斑情况,同时也防止由于发光单元距离防眩光板过远导致存在暗区导致出光不均匀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部设有一个以上的透光孔,透光孔连通腔体,这样,灯体上方原本较暗的天花板被照亮,室内光环境没有暗区,减少室内明显的明暗对比,使得人眼视觉感受更加舒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为微纳结构防眩板,微纳结构防眩板的出光范围为85°~95°;以上设置,微纳结构防眩板的出光角度更小,抑制侧面高角度光效果更好,导致眩光的侧面高角度光减少了,进而防眩光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眩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10°,以上设置,防眩光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在靠近灯珠的一侧设有扩散板,这样,进一步提高灯体的防眩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结构的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发光单元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微纳结构防眩板在灯的法向光强50%时不同空间角度的平均光束角示意图。

图8为微纳机构防眩板的微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长边框和短边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灯体框架设置在夹持架内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夹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5和图9所示,一种防眩光教室灯,包括灯体1、支架2和用于安装灯体1的吊杆3,支架2固定安装在灯体1的顶部,吊杆3与支架2固定连接,灯体1包括外壳11、发光单元12、长边框13、短边框14、两个对称设置的中部连接架15、第一防眩板16和第二防眩板17。

所述外壳11的长边与长边框13固定连接,外壳11的短边与短边框14固定连接,外壳11、长边框13以及短边框14形成腔体110;所述长边框13与短边框14在连接处固定连接;两中部连接架1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短边框14上,两个中部连接架15对称设置;发光单元12设置在外壳11靠近腔体110的一侧。

所述第一防眩板16共设有两个,第一防眩板16倾斜设置在长边框13与中部连接架15之间,第一防眩板16一端连接长边框13,第一防眩板16另一端连接中部连接架15,第一防眩板16在靠近中部连接架15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相对的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中部连接架15在靠近另一中部连接架15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槽152,第二防眩板17滑动设置在两个中部连接架15的第三滑槽152。

发光单元12包括灯珠121、pcb板120和用于提高灯珠121发光角度的光学透镜122,灯珠121包括一个以上的高色温灯珠和一个以上低色温灯珠,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上分别设有光学透镜122,发光单元12在外壳11远离吊杆3的一侧上均匀排布设置;外壳11在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安装有电源模块4。

以上设置,当外壳上的发光单元发光时,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分别发射出高色温的光线和低色温的光线,通过在灯珠上设置光学透镜,光线经过光学透镜后增大出光角度,使得光线均匀的照射在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上,且第一防眩板在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倾斜设置,光线通过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时,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将侧面高角度光抑制,将一部分的侧面高角度光线抑制并将其出光角度进行减小,这样,相当于把一部分的位于灯具边缘的容易引起眩光的无效光转化为有效光,从而提高了照度均匀度,同时也减少了会导致人眼眩光的侧面高角度光,进而防眩光效果得到了提升;使得人眼感受更加舒服;同时,由于发光单元分别设有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使得发出的光线色温均匀,不容易引起人眼的疲劳,减少对人眼的伤害。

如图10-图11所示,上述防眩光教室灯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放入用于安装的夹持架5上,夹持架5上设有用于放置长边框的第一放置槽51和用于放置中部连接架的第二放置槽52,夹持架的两端还设有第三放置槽53。

(2)分别将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放入长边框与中部连接架之间以及两中部连接架之间。

(3)将短边框沿第三放置槽53放入,将短边框分别与长边框和中部连接架固定连接;形成灯体框架。

(4)将灯体框架从夹持架5移出。

(5)将安装好发光单元的外壳设置在长边框和短边框上,将外壳的侧边分别与长边框和短边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上述方法,将长边框13和中部连接架15分别放入夹持架5的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内,再将第一防眩板16和第二防眩板17快速设置在长边框13与中部连接架15之间以及两中部连接架15之间,这样,保证长边框13和中部连接架15竖直,使得第一防眩板16和第二防眩板17快速地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在在长边框13与中部连接架15之间以及两中部连接架15之间;将短边框14放入第三放置槽53,分别将短边框14分别与长边框13和中部连接架15固定连接,形成灯体框架,使得长边框13和中部连接架15分别与短边框14在固定连接时,长边框13、中部连接架15和短边框14都是竖直的状态,防止连接时长边框13、中部连接架15和短边框14中的一个或多个偏移,这样,可使得灯体能按照设计的角度快速安装,保证第一防眩板16的倾斜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灯体的照度均匀度和防眩光效果。

所述夹持架5的每一侧边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避让凹槽50,便于安装放入长边框13、短边框14和中部连接架15,以及安装完成后便于取出灯体框架。

所述长边框13在靠近中部连接架15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滑槽131,长边框13还包括固定部132以及位于固定部132下方的连接部133,连接部133包括第一滑槽131,第一滑槽131为连接部133向外凹陷形成,且在第一滑槽131的底部设置向第一滑槽131方向延伸的抵接部134;所述中部连接架15在靠近长边框13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滑槽151,第二滑槽151的距离短边框14远离中部连接架一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滑槽131的高度,第一防眩板16一端设置在第一滑槽131内,第一防眩板1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151内;长边框13在远离中部连接架15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设置的第一工艺槽135,第一工艺槽135沿长边框13长度方向设置;长边框13的顶部在靠近中部连接架15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安装台阶136;长边框13在安装台阶136的一侧向靠近中部连接架15一侧的上端向内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工艺槽137。

短边框14的顶部设有向靠近中部连接架15延伸设置的安装板145,安装板145上设有安装孔位;以上设置,安装第一防眩板时,可将第一防眩板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即可完成第一防眩板的安装,安装简便,同时,在第一防眩板16晃动时,抵接部134会对第一防眩板16进行限位,使得第一防眩板16安装更加稳定;在外壳11与长边框13连接时,外壳11的长边在安装台阶136上与第二工艺槽137连接,这样,安装台阶136能够对外壳11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安装方便;在外壳11与短边框14连接时,外壳11的短边与短边框14顶部的安装板145固定连接,短边框14通过安装孔位与外壳11的短边固定连接,安装简便,稳固。

所述短边框14在靠近腔体110的一侧在第一防眩板16上对应倾斜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41,第一限位件141的倾斜角度与第一防眩板的倾斜角度相同,这样,防止第一防眩板发生晃动,第一防眩板更加稳定。

所述短边框14在靠近第一防眩板16的一侧上设有凸起143,凸起143形成用于容纳中部连接架15以及第二防眩板17的腔部144。

所述短边框14在靠近长边框1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滑槽形状匹配,短边框14通过两侧的固定板分别连接两长边框13的第一滑槽13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短边框14在靠近腔体110的一侧在第二防眩板17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限位件142,这样,防止第二防眩板发生晃动,第二防眩板更加稳定。

所述发光单元12中的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比例为1:1,这样,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色温均匀。

所述发光单元出光角度≥150°,发光单元距离第一防眩板最高点的垂直距离h1≥30mm;发光单元距离第二防眩板最高点的垂直距离h2≥30mm;在该距离下,既能防止由于发光单元距离第一防眩板过近导致出光时出现高亮光斑情况,同时也防止由于发光单元距离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过远导致存在暗区导致出光不均匀情况发生。

所述外壳11顶部设有一个以上的透光孔18,透光孔18连通腔体110,这样,灯体上方原本较暗的天花板被照亮,使得人眼视觉感受更加舒服。

所述第一防眩板16和第二防眩板17为微纳结构防眩板,微纳结构防眩板的出光范围为85°~95°;以上设置,微纳结构防眩板的出光角度更小,抑制侧面高角度光效果更好,导致眩光的侧面高角度光减少了,进而防眩光效果也更好。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四种不同空间角度下如c0/180,c30/210,c60/240,c90/270下灯具配光曲线图,从图以及灯的法向光强50%平均光束角定义可知,微纳结构防眩板在灯的法向光强50%时不同空间角度的平均光束角都接近90°,这样,微纳结构防眩板的出光角度较小,有效利用率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板1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以上设置,防眩光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眩板16在靠近灯珠12的一侧设有扩散板(图中未示出),扩散板一端设置在第一滑槽131内,扩散板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151内,扩散板设置在第一防眩板的下方,这样,进一步提高灯体的防眩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眩板在靠近灯珠的一侧设有扩散板(图中未示出),扩散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三滑槽内,扩散板设置在第二防眩板的下方,这样,进一步提高灯体的防眩光效果。

如图6所示,pcb板120上的灯珠121的光线穿过光学透镜122后增大了出光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透镜122为球头透镜,穿过透镜射出的光线1b均匀地照射在第二防眩板上,光线1b经过第二防眩板后,第二防眩板抑制侧面高角度光,即减少了无效光,经过第二防眩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2b,与过透镜射出的光线1b相比出光角度减小了,进而增加了正面光,即有效光,这样,提高了照度均匀度,同时也减少了会导致人眼眩光的侧面高角度光,进而防眩光效果得到了提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眩光教室灯主要用于室内照明,也可用于其他场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