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2547发布日期:2021-09-04 09:4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工作灯,要么比较笨拙,一般固定在某处使用,不再移动;要么造型单一,大多像手电筒,握在手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灯,解决了工作灯便携性差和造型单一的问题。
4.一种工作灯,包括:灯体与支架;支架与灯体一侧边缘可转动连接,当将支架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可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且灯体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0
°‑
105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
5.可选的,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灯体一侧边缘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一体成型,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的夹角为钝角,钝角的角度为125
°‑
135
°
6.可选的,灯体背面一侧边缘固设有枢轴支撑柱;支架一侧边缘设有枢轴结构;枢轴结构与枢轴支撑柱相配合形成枢轴转动结构,使得支架与灯体枢转连接;枢轴结构包括:螺母,螺栓以及固设于支架一侧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轴心与第二圆柱体轴心同轴,第一圆柱体与第二圆柱体之间空隙的宽度与枢轴支撑柱的宽度适配,当枢轴支撑柱放置在空隙内时,枢轴支撑柱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相接触的一端面形成面干涉;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圆柱体、枢轴支撑柱和第二圆柱体后通过螺母进行锁固;支架位于第一圆柱体与第二圆柱体之间空隙的边缘与枢轴支撑柱相抵接时,灯体所在平面与第一支撑部所在平面呈直角。
7.可选的,枢轴结构还包括两垫片,两垫片分别设置于枢轴支撑柱的一端面与第一圆柱体相接触的一端面之间和枢轴支撑柱的另一端面与第二圆柱体相接触的一端面之间。
8.可选的,垫片的材料为尼龙,枢轴支撑柱的材料为adc12,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的材料为abs塑料。
9.可选的,灯体的背面设有与第一支撑部相适配的凹槽,当支架与灯体折合时,第一支撑部嵌入在凹槽中,第一支撑部的外表面与灯体的背面在同一平面;凹槽在灯体宽度方向的长度略大于灯体宽度的一半。
10.可选的,第一支撑部中心镂空成环状,环内部设有指环,指环与第一支撑部在灯体宽度方向的自由末端枢转连接;指环外侧设有第一凸起,第一支撑部的环内侧设有第二凸起,指环在灯体宽度方向的自由末端设有凸伸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处设有阻挡部,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凸伸部、阻挡部相配合,以实现指环相对于第一支撑部的固定。
11.可选的,第一支撑部包含磁性材料。
12.可选的,当将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相对于支架旋转,灯体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0
°‑
85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当将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相对于支架旋转,灯体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80
°‑
90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当将灯体的边框以及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处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相对于支架旋转,灯体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90
°‑
105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
13.可选的,所述灯体中的灯管为cob led灯;所述灯体设有亮度调节档位,用于控制灯管的亮度等级;所述亮度等级为弱光、普通光、强光三种亮度等级。
1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灯体背面设置了支架,便于支撑灯体,使该工作灯可以灵活取用;支架分有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均可支撑在水平面上,且灯体相对于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均可旋转,提高了工作灯支撑时的照明范围。进一步的,角度可以根据应用场合进行实时调节,造型多变,满足多种场合的中的照明角度需求,提高了工作灯的使用范围。同时灯体相对于第一支撑部旋转角度较小时,该工作灯可夹持在腰带、口袋等位置,携带方便且可实现非手持的移动照明。工作灯可手持可支撑,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灯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灯第二支撑部支撑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灯各部分拆分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灯另一视角各部分拆分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灯旋出指环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灯支架与灯体折合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

灯体2

支架3

指环4

枢轴支撑柱5

螺母6

螺栓7

垫片8

第一圆柱体9

第二圆柱体10

凸伸部11

阻挡部12

第一凸起13

第二凸起14

旋转轴15

月牙状磁铁块16

磁贴17

保护盖18

凹槽19

突出部分20

开口201

第一支撑部202

第二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现有技术中的工作灯有些造型单一,大多如手电筒一样握持在手中;有些工作灯只能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不能灵活的取用。
2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作灯,如图1所示,包括:灯体1与支架2;支架2与灯体1一侧边缘可转动连接,当将支架2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1可相对于支架2进行转动,且灯体1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0
°‑
105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
倾倒。如此,当支架2支撑在水平桌面时,根据实际要求,可调节灯体1 相对于支架2进行旋转,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照明角度需求。
26.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支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第二支撑部202与灯体1一侧边缘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部202与第一支撑部201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两者是分立结构,通过其他连接结构进行连续固定;第二支撑部202与第一支撑部201的夹角为钝角,钝角的角度较佳的选用125
°‑
135
°
的任意角度,比如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4
°
或135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设计调整,当然因为特定需要也可以为其他角度。
27.当工作灯需要固定在特定位置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按照实际场景选择将第一支撑部201或第二支撑部202支撑在支撑表面上,比如水平桌面上。在选取任一支撑部支撑后还可根据需求具体选择灯体1相对于该支撑部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该工作灯可相对于一个支撑表面,根据照明需求大范围旋转,任意改变照明方向。优选的,使用第一支撑部201进行支撑。一方面,第一支撑部201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部202的面积,使用第一支撑部201支撑相对于使用第二支撑部202支撑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使用第一支撑部201支撑时,灯体1相对于支撑表面的旋转角度为0
°‑
85
°
时,工作灯不会倾倒;而相比于第二支撑部202支撑时,灯体1相对于支撑表面的旋转角度为80
°‑
90
°
时,工作灯不会倾倒,很明显,在保证工作灯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前者的旋转角度范围更广。因此,使用第一支撑部201支撑不仅能够实现稳定支撑,还能实现灯体1相对于支撑表面较大范围的旋转。
28.请参见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灯体1背面一侧边缘固设有枢轴支撑柱4;支架2一侧边缘设有枢轴结构;枢轴结构与枢轴支撑柱4相配合形成枢轴转动结构,使得支架2与灯体1枢转连接;枢轴结构包括:螺母5,螺栓6以及固设于支架2一侧的第一圆柱体8和第二圆柱体9;第一圆柱体8的轴心与第二圆柱体9轴心同轴,第一圆柱体8与第二圆柱体9之间空隙的宽度与枢轴支撑柱4的宽度适配,当枢轴支撑柱4放置在空隙内时,枢轴支撑柱4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圆柱体8和第二圆柱体9相接触的一端面形成面干涉;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圆柱体8、枢轴支撑柱4和第二圆柱体9后通过螺母5进行锁固。
29.该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各组合件间的稳定连接,保证支架2与灯体1之间不会相对滑动,且拆卸方便,易于维护。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圆柱体8与第二圆柱体9设于第二支撑部202的一侧,且均设有通孔,枢轴支撑柱4也设有与第一圆柱体8的通孔、第二圆柱体9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第一圆柱体8以及第二圆柱体9与枢轴支撑柱4接触的一端面开口宽度均小于另一端面的开口宽度,且第二圆柱体9的大开口端面与螺母5适配,螺栓6从第一圆柱体8的大开口端面一侧穿入,依次穿过第一圆柱体8的通孔,枢轴支撑柱4的通孔以及第二圆柱体9的通孔,并通过螺母5进行锁固。这样,第一圆柱体8 与枢轴支撑柱4、第二圆柱体9与枢轴支撑柱4均形成了面干涉,提供了转动所需的摩擦力,保证支架2支撑时灯体1不会滑动。支架2用手可以拉开,在拉开时,第二圆柱体9 转动以带动螺母5转动,螺母5再带动螺栓6一起转动,仅是接触面的旋转产生摩擦,锁固状态不会松动。
3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螺母5的侧面设有保护盖17,当枢轴结构安装完成后,将保护盖17安装到第二圆柱体9的大端口端面,可以保护螺母5,减少其磨损以及腐蚀;同时保护盖17安装到位时,保护盖17的侧面与第二圆柱体9的大端口端面在同一平面,保证该工作灯的整体性与美观度。
在灯体1宽度方向的自由末端边缘设有与指环3的突出部分19适配的开口20,且第一支撑部201的开口20两端设置有与指环3的突出部分19贯穿孔相应的连接孔,一旋转轴14 穿过指环3的突出部分19贯穿孔与第一支撑部201的开口20两端的连接孔,实现指环3 与第一支撑部201的枢转连接。旋转轴14与指环3活动连接,旋转轴14与第一支撑部201 干涉配合。指环3旋回第一支撑部201时凸伸部10被阻挡部11阻挡,第一凸起12与第二凸起13相配合实现指环3在第一支撑部201上的固定。
39.指环3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01旋转,当支架2与灯体1折合时,可仅直接旋出指环3,套设在使用者手指上,同时使用者握持灯体1使用,可实现移动照明,且灯体1不易滑出手掌。而且,因为第一支撑部201在灯体1宽度方向的长度略大于灯体1宽度的一半,指环3与第一支撑部201在灯体1宽度方向的自由末端枢转连接,如此当支架2与灯体1折合状态时,指环3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01的旋转位置,亦即相对于灯体1的旋转位置,大致位于灯体1的中心位置附近,如此更适于使用者握持使用,且灯体1不易滑出手掌。
4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支撑部201包含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为两块月牙状磁铁块15,第一支撑部上设有两个月牙状收容槽,所述月牙状磁铁块15通过胶固定在所述月牙状收容槽。进一步,月牙状磁铁块15表面还贴有磁贴16,如此表面美观。
41.当工作环境中有铁质物体时,第一支撑部201可吸附在其上,即使该铁质物体不具有水平面而有倾斜角度时,工作灯也不会脱落。比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若有使用铁质工具,可将第一支撑部201吸附到铁质工具上,进行移动照明。
42.最后,如前所述,所述工作灯除支撑使用、吸附使用外,也可以单手握持使用,还可以将中空环状第一支撑部201穿过杆子从而悬挂在杆子上使用,甚至也可以将灯体1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01旋转一个较小的角度,然后将工作灯夹持在腰带、口袋等位置携带使用,使用方式灵活方便,适用于多种固定环境。进一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当将第一支撑部201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1相对于支架2旋转,灯体1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0
°‑
85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当将第二支撑部202支撑于水平桌面时,灯体1相对于支架2旋转,灯体1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80
°‑
90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此时,进一步旋转灯体1,工作灯也不会倾倒,此时实际上是将灯体1的边框以及第一支撑部201与第二支撑部202的连接处支撑于水平桌面。当然,此时灯体1相对于支架2旋转,灯体1所在平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在90
°‑
105
°
之间时,工作灯不会倾倒,角度再大时则工作灯会倾倒。
43.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灯体1中的灯管为cob led灯。
44.cob led灯高显色,在使用者手持照明的情况下以及在支撑在工作环境的平面上对工作区域进行照明的情况下均有足够的亮度。
45.cob led灯发光均匀,没有光斑,能够减少工作时工作人员的视觉误差。
46.另外cob led光源在使用时健康环保,不会造成污染。
4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灯体1还设有亮度调节档位,用于控制灯管的亮度等级。
4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亮度等级可设置为弱光,普通光,强光三种亮度等级,该三种光的发光效率逐次增大。
49.设置多种亮度等级,使工作灯的亮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选择适合的亮度等级,保证在多种环境下都能实现满足亮度要求的照明。当当前照明环境中不需要过强
的亮度时,将亮度等级调至适合的亮度等级以适应当前环境的照明需求,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灯体1背面设置了支架2,便于支撑灯体1,使该工作灯可以灵活取用;支架2分有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均可支撑在水平桌面上,且灯体1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01、第二支撑部202均可旋转,提高了工作灯支撑时的照明范围。进一步的,角度可以根据应用场合进行实时调节,造型多变,满足多种场合中的照明角度需求,提高了工作灯的使用范围。同时灯体1相对于第一支撑部201旋转角度较小时,该工作灯可夹持在腰带、口袋等位置,携带方便且可实现非手持的移动照明。本实用新型工作灯可手持可支撑还可吸附或悬挂,适用范围广。
5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