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5874发布日期:2022-01-19 17:2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工作手电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业人员在光线不好的作业环境下进行维修/安装作业时,往往需要使用到手电筒,但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手电筒均需要手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作业人员需要双手作业时,根本无法腾出手来握持手电筒,影响作业安全及效率。换句话说,现有的手电照明设备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弹性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支架,所述主支架连接所述主体,所述夹持支架与所述主支架转动连接,两个夹持支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主支架与夹持支架,或者,所述弹性件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支架。
5.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支架的另一端的端头处设有引导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还包括限位调节结构,所述限位调节结构用于调整并保持所述主支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夹角。
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支架组件的收容槽。
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磁铁。
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外壳体及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控制板、电池、聚光灯组件和泛光灯组件,所述电池、聚光灯组件和泛光灯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聚光灯组件包括第一灯板,所述第一灯板上设有聚光灯灯珠;所述泛光灯组件包括第二灯板,所述第二灯板上设有泛光灯灯珠。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激光灯组件。
11.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还包括警示灯组件,所述警示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灯板上的警示灯珠。
12.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还包括电量显示组件,所述电量显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灯板上的电量显示灯珠。
13.进一步地,所述泛光灯组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面上,所述聚光灯组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面上,所述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整体呈l字型,所述第一灯板设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散热板、第二灯板和控制板三者围成用于放置所述电池的放置空间。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具有夹持式支架,当作业人员无法腾出手来握持折叠工作手电装置时,可利用支架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夹持在框架、线缆等外部物件上以让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继续提供照明服务,大大提高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结构的基础上隐藏第二灯板后);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中的第二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20.标号说明:
21.1、主体;11、收容槽;12、控制板;13、电池;14、控制按键;15、第一灯板;16、第二灯板;161、泛光灯灯珠;162、警示灯珠;163、电量显示灯珠;171、灯罩;172、透明板;18、激光灯组件;181、卡扣;19、pet片;
22.2、支架组件;21、主支架;22、夹持支架;221、引导结构;23、夹持空间;24、磁铁;
23.3、限位调节结构;
24.4、散热板;41、第一臂;42、第二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6.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包括主体1,还包括支架组件2,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主支架21、弹性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支架22,所述主支架21连接所述主体1,所述夹持支架22与所述主支架21转动连接,两个夹持支架2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23;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主支架21与夹持支架22,或者,所述弹性件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支架22。
2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具有夹持式支架,当作业人员无法腾出手来握持折叠工作手电装置时,可利用支架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夹持在框架、线缆等外部物件上以让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继续提供照明服务,大大提高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28.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支架22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架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支架22的另一端的端头处设有引导结构221。
29.由上述描述可知,引导结构221的设置能够让较小的外部物件可以主动撑开两个夹持支架22从而进入和/或退出支架组件2的夹持空间23,整个过程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夹持支架22,进一步提高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30.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21与所述主体1转动连接,还包括限位调节结构3,所述限位调节结构3用于调整并保持所述主支架21与所述主体1之间的夹角。
31.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调节结构3的具体构造多种多样,例如阻尼轴组件、对扣齿轮组件、卡板扣接组件等均为常用的转动用限位调节结构3。
32.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支架组件2的收容槽11。
33.由上述描述可知,收容槽11的设置不仅能够让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化,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支架组件2,并优化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握持手感。
3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2上设有磁铁24。
35.由上述描述可知,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可通过支架组件2上的磁铁24磁吸固定在外部物件(如铁架)上,进一步丰富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与外部物件的固定方式,更方便作业人员使用。
3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包括外壳体及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控制板12、电池13、聚光灯组件和泛光灯组件,所述电池13、聚光灯组件和泛光灯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板12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12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14;所述聚光灯组件包括第一灯板15,所述第一灯板15上设有聚光灯灯珠;所述泛光灯组件包括第二灯板16,所述第二灯板16上设有泛光灯灯珠161。
37.由上述描述可知,折叠工作手电装置既可以作为聚光灯使用,又可以作为泛光灯使用,使得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实现了多功能。
3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12电性连接的激光灯组件18。
39.由上述描述可知,激光灯组件18的设置能够丰富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功能,使得现场指挥人员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现场指挥。
4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还包括警示灯组件,所述警示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灯板16上的警示灯珠162。
41.由上述描述可知,警示灯组件能够进行预警以及紧急信息的传递。
42.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还包括电量显示组件,所述电量显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灯板16上的电量显示灯珠163。
43.由上述描述可知,电量显示组件的设置能够让作业人员准确把控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剩余电量。
44.进一步地,所述泛光灯组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面上,所述聚光灯组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面上,所述主体1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散热板4,所述散热板4整体呈l字型,所述第一灯板15设于所述散热板4上,所述散热板4、第二灯板16和控制板12三者围成用于放置所述电池13的放置空间。
45.由上述描述可知,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内部零部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46.实施例一
47.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可用于光线不佳环境的照明,尤其是作业人员无法手持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应用场景。
48.如图2所示,所述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包括主体1和支架组件2,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主支架21、弹性件(图未示)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支架22,所述主支架21连接所述主体1,所述夹持支架22与所述主支架21转动连接,两个夹持支架2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23;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主支架21与夹持支架22,所述弹性件为扭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让所述弹性件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支架22,此时,所述弹性件可选拉簧。
49.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支架22整体呈l字型,所述夹持支架22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架21的一端转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夹持支架22的另一端的端头处设有引导结构221,用户在使用时,握持住主支架21和/或主体1,将两个夹持支架22相互靠近的位置对准小型外部物件插入或抽出,此时,小型外部物件在引导结构221的作用下可以主动撑开两个所述夹持支架22并进入或退出夹持空间23。由此可见,引导结构22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方便作业人员使用折叠工作手电装置。所述引导结构221包括但不限于斜面、弧面和阶梯面。容易理解的,在夹持支架22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夹持空间23的一侧设置所述引导结构221时,可以方便外部物件进入夹持空间23;在夹持支架22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夹持空间23的一侧设置所述引导结构221时,可以方便外部物件退出夹持空间23;在夹持支架22的另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引导结构221时,既方便外部物件进入夹持空间23,又方便外部物件退出夹持空间23。
5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支架21与所述主体1转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主体1和/或所述主支架21连接的限位调节结构3,所述限位调节结构3用于调整并保持所述主支架21与所述主体1之间的夹角。限位调节结构3与支架组件2的配合可以很好地调整夹持在外部物件上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照射角度,更方便作业人员的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调节结构3包括对扣齿轮与弹性体的配合机构。在现有技术的转动连接结构中,用于调整并保持相对转动的两个零件之间的夹角的限位调节结构3是非常常见的且限位调节结构3具体的构造及种类有很多种,此处不再赘述。
51.为方便手持,所述主体1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支架组件2的收容槽11。
52.可选的,所述支架组件2上设有磁铁24。
53.请结合图1、图3至图5,具体的,所述主体1包括外壳体及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控制板12、电池13、聚光灯组件和泛光灯组件,所述电池13、聚光灯组件和泛光灯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板12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12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14;所述聚光灯组件包括第一灯板15,所述第一灯板15上设有聚光灯灯珠;所述泛光灯组件包括第二灯板16,所述第二灯板16上设有泛光灯灯珠161。
54.请结合图1和图3,更具体的,所述泛光灯组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面上,所述外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开窗,所述第一开窗处设有灯罩171,所述灯罩171与所述外壳体密封连接,所述泛光灯灯珠161对应于所述灯罩171设置;所述聚光灯组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面上,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支架组件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开窗,所述第二开窗处设有透明板172,所述透明板172与所述外壳体密封连接,所述透明板172可选玻璃。
55.如图4所示,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12电性连接的激光灯组件18,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灯组件18通过卡扣181固定在所述外壳体内;如图5所示,所述主体1还包括警示灯组件,所述警示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灯板16上的警示灯珠162;所述主体1还包括电量显示组件,所述电量显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灯板16上的电量显示灯珠163,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三开窗,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量显示灯珠163配合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一部分精油所述第三开窗外露,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覆盖所述第三开窗的pet片19,所述pet片19与所述外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导光件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硅胶套等。为方便pet片19的定位安装,可选的,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pet片19的安装槽。
56.请结合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散热板4,所述散热板4整体呈l字型,所述第一灯板15设于所述散热板4上,所述散热板4、第二灯板16和控制板12三者围成用于放置所述电池13的放置空间。详细的,所述控制板12与所述散热板4的第一臂4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灯板15设于所述散热板4的第二臂42上。
5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具有夹持式支架,当作业人员无法腾出手来握持折叠工作手电装置时,可利用支架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夹持在框架、线缆等外部物件上以让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继续提供照明服务,大大提高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使用的方便性;夹持支架上引导结构的设置能够让较小的外部物件可以主动撑开两个夹持支架从而进入和/或退出支架组件的夹持空间,整个过程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夹持支架,进一步提高了折叠工作手电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限位调节结构与支架组件的配合可以很好地调整夹持在外部物件上的折叠工作手电装置的照射角度,更方便作业人员的使用;折叠工作手电装置内部零部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握持手感佳。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