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发光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4192发布日期:2022-06-04 06:1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发光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发光平板灯,尤其是导光板与光源组件具有相对稳定间隙的侧发光平板灯。


背景技术:

2.侧发光平板灯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平板灯结构之一,侧发光平板灯一般包括框架主体、安装在框架主体上并位于框架主体内侧的导光板以及安装在框架主体与导光板侧面之间的光源组件。现有侧发光平板灯的最大弊端是光源组件和导光板之间的公差累积间隙大小难以控制,造成侧发光平板灯整体光效会不稳定且发光均匀度不均匀,现在常见的侧发光平板灯是光源组件固定在框架主体上且没有活动空间,在高温的环境中导光板遇热膨胀时容易把光源组件的灯珠顶裂,造成灯具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发光平板灯,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侧发光平板灯,它包括框架主体、光源组件、至少一安装弹片及导光板,该框架主体的内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有朝向框架主体内侧方向凸出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该框架主体的内侧壁的第二卡板下方向上凸出设有第三卡板,形变储能状态下的安装弹片的上下两端能分别顶抵在该第一卡板下方和该第三卡板朝向该框架主体外侧的一侧上,该安装弹片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片板部分顶抵在该第二卡板朝向该框架主体内侧的一端上,该光源组件固定在该安装弹片上并位于该第二卡板的下方,该导光板位于该框架主体内侧且该光源组件位于该框架主体与导光板侧壁之间,该框架主体内侧设有供该安装弹片的下端朝向框架主体外侧形变移动的让位空间。
6.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弹片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片、第二片,该第一片和第二片的连接处形成朝向该第二卡板的第一弯角,该第二卡板顶抵在该第一弯角处,该光源组件固定在该第二片上。
7.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弹片还包括连接在第二片下端的第三片,该第三片与第二片的连接处形成朝向该第三卡板的第二弯角,该第二片上凸设有限位凸筋,该限位凸筋与该第三片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该光源组件的安装通槽。
8.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弯角为钝角,该第二弯角为直角。
9.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弹片为一体成型。
10.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三卡板的顶端具有肩部,该肩部朝向安装弹片的一端顶抵该光源组件,该第三卡板通过顶抵该光源组件来顶抵该安装弹片。
11.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三卡板的顶端具有肩部,该肩部的上表面具有朝向框架主体外侧逐渐倾斜向下的楔形面部分以引导安装弹片下端滑至该第三卡板朝向框架主体外侧
的一侧。
12.一实施例之中:具有若干安装弹片,该若干安装弹片沿着框架主体内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3.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压条,该压条固定在该框架主体的顶部,该导光板置于该框架主体内侧的支撑部上并被该压条限位紧固在该压条与支撑部之间。
14.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相互平行。
15.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6.通过安装弹片自身形变力以及安装弹片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三卡板形成的杠杆自锁结构将光源组件固定在框架主体上,从而保证光源组件与导光板侧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均匀,稳定;在高温环境下,当导光板膨胀时会横向顶出安装弹片和光源组件,利用安装弹片的弹性变形原理,光源组件能够随安装弹片的受力方向以第二卡板与安装弹片的顶抵点为支点做带角度弹性形变运动,从而避免膨胀的导光板将光源组件的灯珠顶裂。该侧发光平板灯的光源组件与框架主体的安装结构构思独特,巧妙地克服了现有的缺陷。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安装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光源组件在安装弹片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安装弹片带着光源组件卡入框架主体的过程状态图。
21.图4为光源组件通过安装弹片安装在框架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压条固定在框架主体后的侧发光平板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光源组件被导光板顶出后的侧发光平板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光源组件在多个安装弹片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查阅图1至图7,一种侧发光平板灯,它包括框架主体10、光源组件20、至少一安装弹片30及导光板40。该框架主体10的内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有朝向框架主体10内侧方向凸出的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该框架主体10的内侧壁的第二卡板12下方向上凸出设有第三卡板13,形变储能状态下的安装弹片30的上下两端能分别顶抵在该第一卡板11下方和该第三卡板13朝向该框架主体10外侧的一侧上,该安装弹片30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片板部分顶抵在该第二卡板12朝向该框架主体10内侧的一端上,该光源组件20固定在该安装弹片30上并位于该第二卡板12的下方。该导光板40位于该框架主体10内侧且该光源组件20位于该框架主体10与导光板40侧壁之间,具体地,该导光板40位于该框架主体10内侧且该光源组件20位于该安装弹片30与导光板40侧壁之间,该安装弹片30位于该框架主体10与光源组件20之间。该安装弹片30通过自身形变特性,以安装弹片30与第二卡板12的顶抵点为杠杆支点与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形成杠杆自锁结构,从而将光源组件20装接在框架主体10上。该框架主体10内侧设有供该安装弹片30的下端朝向框架主体10外侧形变移动的让位空间,给安装弹片30和光源组件20提供横向活动空间。
26.该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通常设为相互平行结构。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第
三卡板13可与框架主体10构成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在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之间形成供安装弹片30上端卡入的第一卡槽101,在第二卡板12与第三卡板13之间形成供安装弹片30下端卡入的第二卡槽102,该第二卡槽102即可提供所述的让位空间。
27.请查阅图1,该安装弹片30(一般为金属弹片)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片31、第二片32,该第一片31和第二片32的连接处形成朝向该第二卡板12的第一弯角301,该第二卡板12顶抵在该第一弯角301处,该光源组件20固定在该第二片32上。
28.该安装弹片30还可包括连接在第二片32下端的第三片33,该第三片33与第二片32的连接处形成朝向该第三卡板13的第二弯角302,该第二片32上凸设有限位凸筋321,该限位凸筋321与该第三片33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该光源组件20的安装通槽303。该安装弹片30的横截面形成类z字形结构,该第一弯角301具体为钝角,该第二弯角302为直角。通过第一弯角301和第二弯角302的设置能使该安装弹片30与框架主体10的配合更加稳定,牢靠。通常,该安装弹片30可为一体成型制成。
29.具体地,该第三卡板13的顶端具有肩部131,该肩部131朝向安装弹片30的一端可顶抵该光源组件20,该第三卡板13通过顶抵该光源组件20来顶抵该安装弹片30。
30.具体地,该第三卡板13的顶端具有肩部131,该第三卡板13的肩部的上表面具有朝向框架主体10外侧逐渐倾斜向下的楔形面部分,以引导安装弹片30装入框架主体10时下端能顺利滑至该第三卡板13朝向框架主体10外侧的一侧与第三卡板13卡合,该肩部131的下表面可具有能与该安装弹片30的第三片33之上表面贴合的平面部分。
31.请查阅图7,可设有若干安装弹片30(根据灯具的尺寸大小配置相应数量的安装弹片),用于安装光源组件20,该若干安装弹片30沿着框架主体10内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2.请查阅图5和图6,该侧发光平板灯还包括压条50,该压条50固定在该框架主体10的顶部,该压条50可通过锁接或卡接的方式与框架主体10固定,该导光板40置于该框架主体10内侧的支撑部14上并被该压条50限位紧固在该压条50与支撑部14之间。
33.请查阅图5,本案巧妙地利用安装弹片30自身的形变特性,在框架主体10内侧设计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和第三卡板13,使安装弹片30与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第三卡板13之间形成以第二卡板12与安装弹簧30的顶抵点为支点的杠杆自锁结构,其中安装弹簧30的上端与第一卡板11顶抵产生的形变力矩和安装弹簧30的下端与第三卡板13顶抵产生的形变力矩关于该杠杆支点平衡,使安装弹簧30稳定地装配在该框架主体10上,同时也将光源组件20稳定地装接在框架主体10上,保证光源组件20与导光板40侧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均匀、稳定,灯具光效稳定,发光均匀;在高温环境下,请查阅图6,当导光板40膨胀时会横向顶出安装弹片30和光源组件20,利用安装弹片30的弹性变形原理,光源组件20能够随安装弹片30的受力方向以第二卡板12与安装弹片30的顶抵点为支点向第二卡槽102内部的让位空间移动,即光源组件20是可活动的,从而避免膨胀的导光板40将光源组件20的灯珠顶裂。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