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结构、车灯及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4371发布日期:2022-06-15 10:4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光结构、车灯及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结构、车灯及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照明系统领域中,由于大部分的车头灯均是将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支架进行安装与固定,传统下线调节方案为了兼顾制造组装误差和良品率,通常采用先单独调节近光模组上下左右,再单独调节远光模组左右的方式使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均符合安装要求,这种调节方式工序复杂、生产节拍较慢,对下线调节设备要求较高。
3.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通过将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安装在两个不同的支架上,然后将两个支架均通过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在调节时,也需要对两个模组分别进行调节,无法实现协同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光结构,可对远光模组及近光模组进行整体调节,减少调节步骤,缩短生产节拍。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调光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远光模组及近光模组的集成支架、可前后移动的且用于调节所述集成支架左右摆动的第一调节组件、可前后移动的且用于调节集成支架上下摆动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集成支架中部设有用于安装的固定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于集成支架的侧部且与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于集成支架的上部或下部且与其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支架为一个整体的支架,同时用于安装固定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第一调节组件用于使集成支架进行左右摆动,第二调节组件用于使集成支架进行上下摆动,具体地,通过将集成支架的固定部安装在车体上,利用第一调节组件的前后移动使集成支架的侧部相对于固定部进行前后摆动则可实现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的左右摆动;利用第二调节组件的前后移动使集成支架的上部或下部进行前后摆动则可实现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的上下摆动。进一步地,以固定部为中心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集成支架沿着z平面放置,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均可沿着y轴方向前后移动,集成支架的固定部是不动的,集成支架的左右摆动即通过第一调节组件推动集成支架的左侧或右侧沿着y轴偏转摆动;集成支架的上下摆动即通过第二调节组件推动集成支架上部或下部沿着y轴偏转摆动。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主要用于对远光模组及近光模组进行角度的微调,以实现使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的光线处于最佳位置,符合设计标准,达到精准调光的目的。通过集成支架实现对远光模组及近光模组的一体式调节,可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对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分别单独调节的繁琐步骤,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节拍。
8.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远光模组为带adb自适应远光灯功能的afs自适应前照灯
系统中,通常具备adb配置的前大灯下线调光较为复杂,由于矩阵式分区识别对远近光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相比普通大灯较为严格,且相对位置错位会导致错误熄灭分区带来的驾驶安全风险,故搭载adb功能的大灯装车下线时不仅需要先调节近光模组至设计位置,且adb模组即远光模组也需要单独调节至对应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下线仅需要调节近光模组上下与左右位置的adb头灯调节方案,在保证adb功能与性能的前提下,满足了客户的成本及生产需求。
9.优选地,所述集成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左右摆动角度范围为0
°
~20
°
;所述集成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上下摆动角度范围为0
°
~20
°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电机、推杆、控制器,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集成支架上部或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电机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为螺纹传动机构。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螺杆、螺母、活动套接于螺杆外侧的套杆、用于使所述螺母转动的摇杆,所述螺杆一端与集成支架侧部连接,另一端与套杆螺纹连接,螺母与套杆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摇杆端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母活动套接。
13.优选地,在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螺母的另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集成支架的两侧。
14.优选地,所述集成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远光模组的远光安装部、用于固定近光模组的近光安装部。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灯,包括如上所述的调光结构、远光模组、近光模组,所述远光模组及所述近光模组均与所述集成支架可拆卸连接;远光模组至少包括一个远光灯,近光模组至少包括一个近光灯。
16.优选地,所述远光灯为adb自适应远光灯。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包括车体、如上所述的车灯,所述车灯装设于所述车体的前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与传统车灯调节方式不同,由于采用了集成支架,在灯外只开放了整体上下与整体左右两个调节点,下线调光时只需要调节近光光形对准光屏对应点即可完成调光。
20.(2)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相对位置由集成支架在出厂时已确定,可通过微调实现良好的并满足要求的光照范围。
21.(3)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推动集成支架围绕固定部偏转达到调节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角度及光照范围的目的。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光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光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光结构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27.1、集成支架;11、固定部;12、远光安装部;13、近光安装部;2、第一调节组件;21、螺
杆;22、螺母;23、套杆;24、限位件;3、第二调节组件;31、电机;32、推杆;101、调光结构;102、远光模组;103、近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1
31.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用于固定远光模组102及近光模组103的集成支架1、可前后移动的且用于调节集成支架 1左右摆动的第一调节组件2、可前后移动的且用于调节集成支架1上下摆动的第二调节组件3,集成支架1中部设有用于安装的固定部11,第一调节组件2 设于集成支架1的侧部且与其连接,第二调节组件3设于集成支架1的上部或下部且与其连接。
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调节组件2与集成支架1靠近近光模组103 的侧部连接,第二调节组件3与集成支架1的下部连接。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集成支架1相对于第一调节组件2的左右摆动角度范围为0
°
~20
°
;集成支架1相对于第二调节组件3的上下摆动角度范围为0
°
~20
°

34.集成支架1的左右摆动是指集成支架1的左侧或右侧沿着中部的固定部11 进行的偏转摆动,而该摆动的目的在于使远光模组102与近光模组103实现光线位置的微调;优选地,集成支架1左右摆动的角度为4
°
,上下摆动的角度为6
°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调节组件3包括电机31、推杆32、控制器,推杆32一端与集成支架1上部或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电机31连接,电机31还与控制器电连接。
36.推杆32与集成支架1的下部连接,电机31驱动推杆32向后运动,使集成支架1下部以固定部11为中心进行上下偏转摆动,以实现远光模组102与近光模组103光照范围的上下调节。控制器起对电机31的控制作用。远光模组102 与近光模组103的上下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之一,对同一模式下光照范围的远近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范围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实现第二调节组件3的前后移动。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组件2为螺纹传动机构。
38.螺纹传动机构可以实现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而由于安装空间有限,以及为了实现更精准的调节,因此,此处采用螺纹传动机构实现第一调节组件2 的前后移动。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组件2包括螺杆21、螺母22、活动套接于螺杆21外侧的套杆23、用于使螺母22转动的摇杆,螺杆21一端与集成支架1侧部连接,另
一端与套杆23螺纹连接,螺母22与套杆23端部固定连接,在摇杆端部设有套筒,套筒与所述螺母22活动套接。
40.螺杆21与套杆23用于传动,实现将摇杆处的转动转换为螺杆21的直线移动,进而推动集成支架1的左右旋转摆动。第一调节组件2采用人工手动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具体地,通过人工转动摇杆,使摇杆的套筒卡接在螺母22外侧,进而实现对螺母22的转动,利用螺母22与套杆23的固定连接,套杆23与螺杆 21的螺纹连接,螺母22带动套杆23转动的同时,推动螺杆21螺旋前进,螺杆 21与集成支架1靠近近光模组的侧部连接,进而推动集成支架1的侧部以固定部11为中心进行偏转摆动实现左右摆动。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螺杆21远离螺母2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件24,限位件24与螺母22分别位于集成支架1的两侧。
42.限位件24起限位作用,防止螺杆21与集成支架1脱离。
4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集成支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远光模组102 的远光安装部12、用于固定近光模组103的近光安装部13。
44.远光安装部12用于固定与安装远光模组102,近光安装部13用于固定与安装进光模组。
4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集成支架1呈阶梯状或弧状或倾斜结构,远光安装部12设置于近光安装部13的前端。
46.车头灯一般设置在车头的两侧,为了满足汽车的流线型结构,通常的车头灯成弧形放置;而为了使视野更好,远光模组102相比近光模组103位于靠近车中间的位置,因此,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需要将远光安装部12设置与近光安装部 13的前端,才能满足车型的需要。
4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调节组件3位于固定部11的正下方。
48.为了使集成支架1的受力更均衡,因此将第二调节组件3设于固定部11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调节组件3设于固定部11的正下方,可以使集成支架1在上下摆动时调整更便利,及偏摆更稳定地过渡。
49.实施例2
50.本实用新型一种调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螺杆21、套杆23替换为丝杠、将螺母22替换为滚珠螺母22;滚珠丝杠的传动结构也是螺旋传动结构的一种,同样可以实现利用旋转转换为直线运动,因此,也能满足对集成支架1进行左右摆动的要求。
51.实施例3
52.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的实施例,包括如上述的调光结构101、远光模组102、近光模组103,远光模组102及近光模组103均与集成支架1可拆卸连接;远光模组102至少包括一个远光灯,近光模组103至少包括一个近光灯。
53.本实用新型的车灯具备将远光模组102与近光模组103进行整体微调的功能,通过远光安装部12将远光模组102安装在集成支架1上,通过近光安装部 13将近光模组103安装在集成支架1上,然后利用调光结构101实现对远光模组102与近光模组103的整体式微调。
5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远光灯为1个,近光灯为4个,4个近光灯分别两行两列排布,远光灯与4个近光灯分别位于固定部11的两侧,第二调节组件3位于固定部11
正下方且靠近近光灯的位置,第一调节组件2位于集成支架1靠近近光灯的侧部中间。进一步地,远光灯与各个近光灯均通过螺钉与集成支架1进行可拆卸连接,便于在远光灯或近光灯损坏时进行拆卸更换。集成支架1呈阶梯状结构,远光灯与近光灯位于不同的垂直平面内。
5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远光灯为adb自适应远光灯。
56.本实用新型的优势:采用一体调节支架,灯具出厂时已经将近光与远光相对位置调节完毕,下线调节时只需要调节一体支架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即可,由于远光模组102与近光模组103已经预先固定在同一个集成支架1上,afs功能自动上下调节精度高(电机31同一行程下远近光调节角度一致),可减少下线调节工序,提升afs自动上下调节精度。
57.实施例4
58.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辆的实施例,包括车体、如上述的车灯,车灯装设于车体的前端。通过固定部11将集成车架与车体进行连接。
59.对于首次引入adb产品的整车制造商而言,传统adb下线调光对产线的要求更高,需要投入大量新设备,对应生产线需要单独改造,前期投入成本高,且由于工序变多,生产节拍也受到影响,而本实用新型可提供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节拍,符合目前柔性生产线、多车型共线生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大趋势。
6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