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2954发布日期:2023-03-22 08:0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反射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系统。另外,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车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车灯点亮效果的追求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与效率也是各车灯供应商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方案光线从led发出后,经过一系列作用装置后再从出光面出射,以达到车灯点亮更加均匀的效果。另外,在传统的项目上,已知的方案由于需要采用大量的led,效率不高,增加led原料成本的同时还会造成电路设计复杂以及热量风险提升。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462871u公开了信号灯功能复用式复合反射镜装置以及汽车,包括两个导光体、两个入光用反射镜、出光用反射镜以及出光区域,在该反射镜装置内,通过将两个不同功能的信号灯光源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入光用反射镜对应位置处,启动任意一个信号灯光源时,其发出的光束由对应的入光用反射镜反射后再由入光口进入导光体中,进一步入射到波浪形出光用反射镜对应的反射面上,由该反射面反射进入出光区域,最终由出光口射出,从而显示出该信号灯对应的功能,通过该复合反射镜装置即可实现不同功能的信号灯功能复用,而且光线较为均匀,避免因为led离焦导致点灯效果差的问题。在该方案中,其通过将不同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整合,然后再从同一个出光区域中射出,以此来实现光线的出光均匀的效果,但是这也限制了光线的出光范围只能在出光区域内的范围内,无法向外部再进行扩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反射系统,能够扩大出光面积,且出光效果均匀。
5.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采用的反射系统能够扩大出光范围,并且保证了出光效果的均匀。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系统,包括:
7.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上开设有入光口;以及
8.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入光口处,所述反射结构包括前向反射面和侧向反射面,
9.其中,所述前向反射面适于接收光源所发出的入射光线,所述侧向反射面适于反射所述前向反射面所射出的所述入射光线,且所述侧向反射面与所述前向反射面的出光方向一致。
10.优选地,所述前向反射面包括第一前向反射面、第二前向反射面和第三前向反射面,所述第一前向反射面、第二前向反射面以及第三前向反射面均为弧形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前向反射面、第二前向反射面以及第三前向反射面之间具有同一连接节点,且所述第三
前向反射面适于直接反射出所述入射光线。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向反射面包括第一侧向反射面和第二侧面反射面,所述第一侧向反射面适于接收所述第一前向反射面所反射的入射光线并射出;所述第二侧向反射面适于接收所述第二前向反射面所反射的入射光线并射出。
12.优选地,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多个导光单元,所述多个导光单元呈线性排布,各所述导光单元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入光口,至少一个所述入光口开设在所述导光单元的中部,且相邻所述导光单元上所开设的所述入光口之间的最短间距相同。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光结构的内侧面镀有铝层。
14.优选地,所述导光结构至少包括下侧面,所述下侧面上设花纹结构,以能够均匀扩散所述入射光线。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向反射面的分别设置在所述前向反射面的两侧,且所述侧向反射面的一端靠近所述前向反射面设置,另一端远离所述前向反射面设置,以使所述侧向反射面与所述前向反射面之间形成夹角。
16.优选地,所述侧向反射面对称设置在所述前向反射面的两侧,且所述侧向反射面之间的长度至少两倍于所述前向反射面的长度,以能够扩大所述入射光线的出光范围。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向反射面为平面反射面。
18.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采用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反射系统。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反射系统通过在导光结构上开设入光口,入光口处对应设有反射结构,反射结构采用前向反射面与侧向反射面的组合,其中,前向反射面能够将从入光口接收到的入射光线反射至侧向反射面,经过侧向反射面的反射后,能够将入光口内射入的入射光线进行扩大,以此来实现扩大入射光线的出光范围的效果,且经过前向反射面与侧向反射面之间的反射后,使得最终的出光效果均匀。本发明的车辆安装有本发明的反射系统,因此也具有上述优点。
20.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的主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的立体图;
23.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的侧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的俯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的后视图;
26.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的截面图;
27.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单元底部反射面的局部光路图;
28.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射单元侧边反射面的局部光路图。
29.附图标记
30.1pcb板11光源
31.2导光结构3反射结构
32.21上侧面22下侧面
33.211入光口23导光单元
34.31前向反射面32侧向反射面
35.311第一前向反射面312第二前向反射面
36.313第三前向反射面321第一侧向反射面
37.322第二侧向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本实施方式的反射系统包括导光结构2和反射结构3,其中,导光结构2上开设有入光口211,入光口2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为异形,入光口211只需要光源2形状结构相适应即可。导光结构2的入光口211外侧设有pcbpcb板1和光源2,光源2对应于入光口211设置。该导光结构2的基底材料可选用white pc、pc abs或pmma等材料,光源2可以选用led光源2、mini led光源2或micro led光源2等,由于该反射系统并不局限于车辆的应用位置,即该反射系统能够应用于制动灯、转动灯等应用位置,因此,该光源2所采用的光源2颜色也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而定。
41.如图2所示,反射结构3设置在导光结构2的入光口211内侧,该反射结构3包括前向反射面31和侧向反射面32,其中,前向反射面31能够接收光源2所发出的入射光线,然后再将入射光线射出,侧向反射面32能够部分接收前向反射面31所射出的入射光线,然后侧向反射面32能够将接收的入射光线射出形成最终的出射光线。另外,还有一部分照射到前向反射面31上的入射光线不会被反射至侧向反射面32上,因此,该部分的入射光面会被前向反射面31直接反射出,并且经过前向反射面31直接反射出的入射光线与经过侧向反射面32反射出的入射光线的出光方向基本一致,但通过侧向反射面32与前向反射面31的组合,使得两侧向反射面32均能够实现对于入射光线的反射,且两侧向反射面32之间的区域范围均能够对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有效扩大入射光线的出光范围。
42.为了能够更加详细准确的描述该反射系统的反射结构3,因此对前向反射面31和侧向反射面32的结构分别进行描述。
43.如图7所示,前向反射面31包括第一前向反射面311、第二前向反射面312和第三前向反射面313,其中,第一前向反射面311、第二前向反射面312和第三前向反射面313相互组合且具有同一连接节点。即第一前向反射面311的两条相邻侧边分别与第二前向反射面312以及第三前向反射面313相连,第二前向反射面312的两条相邻侧边分别与第一前向反射面311以及第三前向反射面313相连,第三前向反射面313的两条相邻侧边分别与第一前向反射面311以及第二前向反射面312相连,如此即可构成前向反射面31整体结构。
44.如图3所示,第一前向反射面311、第二前向反射面312和第三前向反射面313均为弧形反射面,因此当入射光线射入上述的反射面上后,不会再次在其上发生扩散,而是会在
其上进行汇聚,然后通过第一前向反射面311以及第二前向反射面312反射后,所射出光线的焦距根据弧形的反射面的弧度而定,为了保证经过第一前向反射面311以及第二前向反射面312能够将入射光线反射至第一侧向反射面321和第二侧向反射面322上后处于最大的扩散状态,因此第一侧向反射面321与第一前向反射面311、第二侧向反射面322与第二前向反射面312之间的间距因小于弧形反射面的焦距,优选地两者之间的长度设置为弧形反射面焦距的一半,此时,经过反射后的入射光线处于最大的扩散程度,然后照射到第一侧向反射面321和第二侧向反射面322上后,能够被完全反射后射出,并且经过了扩散后的入射光线被再次反射扩散,从而能够形成更大的出光范围。另外,经过前向反射面31与侧向反射面32的之间的多次反射,在扩大了出光面积的同时能够使得出光效果均匀。
45.如图7或图8所示,侧向反射面32包括第一侧向反射面321和第二侧向反射面322,其中,多个侧向反射面32均为平面,第一侧向反射面321适于接收第一前向反射面311所反射的入射光线并射出,第二侧向反射面322适于接收第二前向反射面312所反射的入射光线并射出。而在前向反射面31中,并不是仅有第一前向反射面311与第二前向反射面312能够将入射光线反射至侧向反射面32上,第三前向反射面313会将入射光线直接射出,因此,第一侧向反射面321与第二侧向反射面322配合第三前向反射面313能够将照射在其上的入射光线射出,以形成最终的出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侧向反射面32与前向反射面31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描述中的若干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侧向反射面32以及前向反射面31的数量进行控制调整。
46.如图1和图4所示,导光结构2包括多个导光单元23,多个导光单元23呈线性排布,并且在各个导光单元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光口211,并且相邻导光单元23之间,开设在其上的入光口211之间的最短间距相等。并且在导光结构2的内侧面还镀有铝层,导光单元23上所设置的多个入光口211内对应设有反射结构3,以此来保证从入光口211射入的入射光线能够被完全接收并反射出,另外,铝层的设置能够使得出光的均匀性。值得一提的是,构成导光结构2的多个导光单元23可采用一体成型或分别铸造成型,即导光结构2内所包含的多个所述导光单元23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此时形成多个导光单元23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对各个导光单元23内所设置的反射结构3进行独立设置,然后将多个导光单元23根据需求来组合以形成导光结构2整体,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整体的出光效果更加多样化。
47.如图3至图6所示,导光结构2至少包括下侧面22,在该反射系统中,该导光结构2包括上侧面21、下侧面22以及连接所述上侧面21和下侧面22的连接pcb板1,并且在下侧面22上还设有花纹结构,通过花纹结构的设置能够将入射光线更加均匀的进行扩散。当然,不设置上侧面21以及连接pcb板1也可实现对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只需保证光源2所发出的入射光线能够照射到反射结构3的各个反射面上即可。另外,根据实际效果以及使用需求,可以在导光结构的内侧面设置局部皮纹、花纹镀铝,且花纹可设置为横条纹、竖条纹或玉米粒花纹等形式,以使得光线的扩散更加均匀。另外,反射结构3与导光结构2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并且同样可在反射结构3表面设置上述的花纹结构以使得光线扩散范围提高。
48.如图8所示,侧向反射面32分别设置在前向反射面31的两侧,并且侧向反射面32的一端靠近前向反射面31设置,另一端远离前向反射面31设置,即侧向反射面32与前向反射
面31之间形成夹角,优选地,侧向反射面32与前向反射面31之间形成约90
°
的夹角,其中第一侧向反射面321以及第二侧向反射面322与出光口之间的夹角均约为45
°
,当然,两侧的侧向反射面32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与前向反射面31以及出光口之间的夹角大小,并且两侧的所述侧向反射面32与前向反射面31之间的夹角大小不需要等同。此时,整体反射面长度即为两侧的侧向反射面32之间的间距,而目前所使用的反射系统其反射面仅仅为本反射系统中的前向反射面31的长度,因此,采用本反射系统长度相对于传统的反射系统长度能够扩大近两倍,即出光面积扩大至原来的三倍,并且由于采用侧向反射面32与前向反射面31的配合,使得不需要采用较多的led光源2即可实现均匀的出光效果,并且减少了led光源2的使用,能够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49.本发明的车辆采用了本发明的反射系统,采用了本发明的反射系统,因此也具有上述优点。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