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5690发布日期:2022-07-01 17:3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2.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中,光源照明是极其重要的,其中,机器视觉背光源即放置于待测物体背面,主要应用于被测对象的轮廓检测、透明体的污点缺陷检测、液晶文字检查、小型电子元件尺寸和外形检测、轴承外观和尺寸检查、半导体引线框外观和尺寸检查等。
3.随着半导体、smt、微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种产品物料测量和检测的需求中都会用到吸嘴装置,这些吸嘴装置能够对物品进行吸取,其上方通常都会设置气动机构。为了避免气动机构对机器视觉检测进行干涉,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照明光源需要避开这些干气动机构,因此照明光源一般都是安装在吸嘴外边进行照射使用,无法达到机器视觉背光源的要求。这就让机器视觉中的图像效果和测量准确性难以达到要求,不仅造成测量数据的较大误差,也会影响检测缺陷的准确率,不可避免的造成过检或过杀问题。
4.专利申请号为20132059212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led镜框式平面光源装置,其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四周均固定设置有led发光板,漫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上部,所述的导光板的下部设置有反光膜,所述的导光板、所述的漫反射板和所述的反光膜的四周均固定卡设于边框的卡槽内。这种镜框式平面光源,各个部件尺寸都能进行线切割,这就使得其发光尺寸可以进行灵活的改变,而无需重新开模定型。
5.上述的led镜框式平面光源装置通常是作为平面照明单独使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切割仅仅是在外周进行。目前市面上没有出现将led镜框式平面光源装置与吸嘴装置结合起来进而解决照明光源一般都是安装在吸嘴外边进行照射使用,无法达到机器视觉背光源要求的这一技术问题的光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包括发光板、设置在所述发光板周侧的条形光源;所述发光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吸嘴的穿过,且所述发光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漫反射板、导光板、反光膜,所述条形光源靠近所述导光板设置。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源包括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表面的灯珠,所述安装板表面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灯珠错开设置。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珠为贴片式led灯珠。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珠为红色灯珠或绿色灯珠或蓝色灯珠或白色灯珠或红外灯珠或紫外灯珠。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源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发光板周侧。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网格点状导光板。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条形光源电连接。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板贯通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开孔,所述导光板贯通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开孔,反光膜贯通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三开孔;所述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所述第三开孔三者位置相对,且三者的直径相同。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板呈矩形设置,所述条形光源设置在所述发光板相对的两侧边上。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靠近拍摄产品设置,且所述通孔直径不大于所述拍摄产品尺寸。
1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一)本实用新型将led镜框式平面光源装置与吸嘴装置融合一起,能够避免了吸嘴装置上方气动机构的干涉,对比安装在吸嘴装置中吸嘴外边的光源,本实用新型照射效果更理想,可有效发挥光源的亮度和均匀性优势;(二)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板设有通孔,可根据吸嘴装置的吸嘴位置来对应设计通孔位置,支持多排多孔位吸嘴的安装; (三)本实用新型的条形光源是安装在导光板周边的,这样可以避免运动机构碰撞条形光源,进而导致条形光源受损:(四)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板可根据吸嘴及拍摄产品的尺寸进行开孔设计,不影响照射亮度,应用更加方便,成本低廉;(五)本实用新型的条形光源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发光板周侧,当需要切换不同拍摄产品时,可保持两侧条形光源不变,只更换中间发光板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六)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板包括反光膜、导光板和漫反射板三层组成,不仅有效发挥出更高的亮度,也保证了光源的均匀性发光,针对机器视觉中测量和外观检测的应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板与条形光源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板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光膜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条形光源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吸嘴;2、拍摄产品;3、发光板;301、漫反射板;302、导光板; 303、反光膜;4、条形光源;401、灯珠;402、安装板;5、电源线;6、通孔; 601、第一开孔;602、第二开孔;603、第三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包括发光板3、设置在所述发光板3周侧的条形光源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板3呈矩形设置,所述条形光源4设置在所述发光板3相对的两侧边上。所述发光板3用于接受所述条形光源4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到拍摄产品2上。所述发光板3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用于吸嘴1 的穿过。因为条形光源4是安装在发光板3的周边,且所述吸嘴1是从所述发光板3板身伸出的,气动机构一般都是安装在吸嘴装置的上方,通过上述设计,所以本技术无需考虑吸嘴装置气动机构的干涉问题。此外,所述通孔6的尺寸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开设的,在实际实用中,所述通孔6的直径与吸嘴装置中吸嘴1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通孔6的位置与吸嘴装置中吸嘴1的位置相适配,所述通孔6直径不大于拍摄产品2的尺寸。
30.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发光板3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紧贴安装的漫反射板301、导光板302、反光膜303,所述反光膜303靠近拍摄产品2设置。所述漫反射板301贯通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开孔601,所述导光板302贯通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开孔602,反光膜303贯通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三开孔 603;所述第一开孔601、所述第二开孔602、所述第三开孔603三者位置相对,且三者的直径相同。所述导光板302为主要的二次发光体,通过所述反光膜303 保证所有光线向上发光,增加照射亮度,再通过所述漫反射板301匀化光线,保证发射光线的均匀性。所述条形光源4靠近所述导光板302设置,这样所述条形光源4能够将光线照射进中间层的所述导光板302,再经过所述漫反射板 301匀化光线。垂直照明可以有效满足产品测量的需求,发挥背光源照明优势,有效避免外侧斜照吞边的影响,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3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源4包括安装板40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2表面的灯珠401,所述安装板402表面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灯珠401错开设置。灯珠401在照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所述散热槽具有散热的功能,能够避免灯珠401因过热而导致炸裂。所述灯珠401为贴片式led灯珠,所述灯珠401可通过粘贴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02表面,安装简单,便于更换。本实施例的灯珠401光线发射角度选择大角度灯珠,其中120
°
发射角度最佳。此外,所述灯珠401为红色灯珠或绿色灯珠或蓝色灯珠或白色灯珠或红外灯珠或紫外灯珠。
3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源4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发光板3周侧,可拆卸安装方式有多种,可以以螺栓方式进行可拆卸安装,或者可以以卡扣方式进行可拆卸安装,这样当需要切换不同拍摄产品2时,可保持两侧条形光源4 不变,只更换中间发光板3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3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302为网格点状导光板,网格点状导光板功耗小、光能效率更高、光显更均匀、稳定性高。所述导光板302厚度和发光区域也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化设计,不仅限于点状发光模式的导光板。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302由高诱光性的pmma(聚见基质烯酸史酯)制成,造价低廉,可根据产品需求快速更换,非常适合多种产品在线生
产的需求。
3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配合吸嘴装置使用的光源装置还包括电源线5,所述电源线5与所述条形光源4电连接。所述电源线5可以根据需求增加,也可以接通延长线使用。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