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光触媒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4432发布日期:2022-11-29 18:4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见光光触媒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光触媒风扇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为了丰富灯具的功能,在灯具上装设风扇,使得灯具既具有照明作用,又可吹风降温,而现有的风扇灯中,照明与吹风功能相互独立,使用形式较为单一,导致整体功能较少,难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光触媒风扇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可见光光触媒风扇灯,包括:风扇组件,其包括连接轴、外转子电机、转盘与扇叶,所述连接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外转子电机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外转子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盘,所述扇叶以所述连接轴为中心在所述转盘的顶侧圆周阵列有多个;灯组件,其包括灯壳、灯板与灯罩,所述灯壳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底端,所述灯板连接于所述灯壳的底侧,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灯板的底侧,所述灯罩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光触媒涂层。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工作时,外转子电机可通过转盘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向外吹风,灯板可透过灯罩向外照射发光,由于灯罩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光触媒涂层,灯板发出的光辐照到第一光触媒涂层上,光使光触媒材料的电子与空穴分离,电子与空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结合,生成具有高活性的负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这些活性基因可以分解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甲醛等有害气体、异味分子等,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扇叶转动而产生的气流,使能够加速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与活性羟基自由基、负离子的接触,能够提高净化效率、缩短净化时间,如此提高了整体功能的多样性,整个灯具不仅具有照明、吹风功能,还可实现快速杀菌消毒、除甲醛、净化空气的效果。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光触媒涂层。灯板向外发出的光可进一步地辐照至扇叶外表面的第二光触媒涂层上,进一步提高净化空气的效果。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承托面、倾斜面与连接面,所述倾斜面由内至外向上倾斜延伸,所述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灯壳上,所述倾斜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灯壳的底面之间围成容纳腔体。灯板上的倾斜面与承托面向下凹陷,并与灯壳的底面之间围成用于收纳外设电器元件的容纳腔体,如此倾斜面的设计不仅增强了灯板本身的抗折弯、抗变形能力,还可充分利用灯板与灯壳的相互结合而形成容纳腔体,提高结构间的相互组合能力。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的底面向上拱起并环绕所述灯壳的中心延伸形成环形拱起段,所述环形拱起段正对于所述承托面。环形拱起段提高了灯壳的抗
折弯、抗变形能力,并且正对于承托面,增大了容纳腔体的空间体积。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板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外包围。外包围可对灯板向四周的出光进行遮挡,提高对灯光的聚拢效果。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面的外侧连接有环形挡边,所述环形挡边的底侧向上弯折并形成卷边,所述外包围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与所述卷边相抵。在安装外包围时,将环形凸条移动至与环形挡边底侧的卷边相抵,卷边在受压时容易弯折变形,与环形凸条相互抵压,从而将外包围定位。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的外侧连接有环形挡板,所述灯壳与所述环形挡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空腔,所述转盘的外侧连接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向下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环形翻边与所述环形挡板之间具有间隙。空腔内可装入外设的电器元件,提高内部结构的收纳能力,环形翻边则加强了转盘的结构强度,其伸入至空腔内,减少外物直接进入空腔,并与环形挡板之间形成间隙,以确保转盘可正常转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的中部由内至外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外转子电机连接于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凹槽上。由内至外设置的多个凹槽在转盘上形成阶梯结构,增强了转盘的结构稳定性,外转子电机连接在凹槽内,使得外转子电机传递至转盘的扭力不容易使得转盘变形。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具有开口向下的保护腔,所述外转子电机位于所述保护腔内,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散热孔。保护罩可对外转子电机进行遮挡保护,而保护罩上的散热孔提高保护罩内外空气的流动性,外转子电机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向外排出。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以经连接轴的中心线作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10-连接轴、120-外转子电机、130-转盘、131-环形翻边、132-凹槽、140-扇叶、210-灯壳、211-环形挡板、212-环形拱起段、221-承托面、222-倾斜面、223-连接面、224-环形挡边、225
‑ꢀ
卷边、230-灯罩、300-外包围、310-环形凸条、400-保护罩、410
‑ꢀ
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
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0.参照图1与图2,一种可见光光触媒风扇灯,包括:风扇组件,其包括连接轴110、外转子电机120、转盘130与扇叶140,所述连接轴110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外转子电机120连接于所述连接轴 110上,所述外转子电机120驱动连接所述转盘130,所述扇叶140 以所述连接轴110为中心在所述转盘130的顶侧圆周阵列有多个;灯组件,其包括灯壳210、灯板与灯罩230,所述灯壳210连接于所述连接轴110的底端,所述灯板连接于所述灯壳210的底侧,所述灯罩 230连接于所述灯板的底侧,所述灯罩23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光触媒涂层。
21.由上述可知,工作时,外转子电机120可通过转盘130带动扇叶 140转动,从而向外吹风,灯板可透过灯罩230向外照射发光,由于灯罩23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光触媒涂层,灯板发出的光辐照到第一光触媒涂层上,光使光触媒材料的电子与空穴分离,电子与空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结合,生成具有高活性的负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这些活性基因可以分解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甲醛等有害气体、异味分子等,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扇叶 140转动而产生的气流,使能够加速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与活性羟基自由基、负离子的接触,能够提高净化效率、缩短净化时间,如此提高了整体功能的多样性,整个灯具不仅具有照明、吹风功能,还可实现快速杀菌消毒、除甲醛、净化空气的效果。
22.在实际应用中,灯板向外出光后亦可对扇叶140进行光辐射,所述扇叶14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光触媒涂层。灯板向外发出的光可进一步地辐照至扇叶140外表面的第二光触媒涂层上,进一步提高净化空气的效果。
23.为了方便在灯板上安装外设的电器元件,在本实施例,所述灯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承托面221、倾斜面222与连接面223,所述倾斜面222由内至外向上倾斜延伸,所述连接面223连接于所述灯壳210上,所述倾斜面222、所述连接面223与所述灯壳210的底面之间围成容纳腔体。灯板上的倾斜面222与承托面221向下凹陷,并与灯壳210的底面之间围成用于收纳外设电器元件的容纳腔体,如此倾斜面222的设计不仅增强了灯板本身的抗折弯、抗变形能力,还可充分利用灯板与灯壳210的相互结合而形成容纳腔体,提高结构间的相互组合能力。
24.为了提高灯壳210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壳210的底面向上拱起并环绕所述灯壳210的中心延伸形成环形拱起段212,所述环形拱起段212正对于所述承托面221。环形拱起段212提高了灯壳210的抗折弯、抗变形能力,并且正对于承托面221,增大了容纳腔体的空间体积。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外包围300。外包围300可对灯板向四周的出光进行遮挡,提高对灯光的聚拢效果。
26.对于外包围300装设在灯板外侧,可通过螺丝、螺栓等连接件直接对两者紧固,亦可采用卡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223 的外侧连接有环形挡边224,所述环形挡边224的底侧向上弯折并形成卷边225,所述外包围300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凸条310,所述环形凸条310与所述卷边225相抵。在安装外包围300时,将环形凸条 310移动至与环形挡边224底侧的卷边225相抵,卷边225在受压时容易弯折变形,与环形凸条310相互抵压,从而将外包围300定位。在实际应用中,环形凸条310还可向上越过卷边225,卷边225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复原,可限制环形凸条310的向下活动。
27.为了提高灯壳210与转盘130之间相互结合的紧密性,并提高整体外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壳210的外侧连接有环形挡板211,所述灯壳210与所述环形挡板211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空腔,所述转盘130的外侧连接有环形翻边131,所述环形翻边131向下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环形翻边131与所述环形挡板211之间具有间隙。空腔内可装入外设的电器元件,提高内部结构的收纳能力,环形翻边131 则加强了转盘130的结构强度,其伸入至空腔内,减少外物直接进入空腔,并与环形挡板211之间形成间隙,以确保转盘130可正常转动。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130的中部由内至外设置有两个凹槽132,所述外转子电机120连接于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凹槽132上。由内至外设置的两个凹槽132在转盘130上形成双阶梯结构,增强了转盘130的结构稳定性,外转子电机120连接在凹槽132内,使得外转子电机120传递至转盘130的扭力不容易使得转盘130变形。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10上设置有保护罩400,所述保护罩400内具有开口向下的保护腔,所述外转子电机120位于所述保护腔内,所述保护罩400上设置有散热孔410。保护罩400可对外转子电机120进行遮挡保护,而保护罩400上的散热孔410提高保护罩 400内外空气的流动性,外转子电机120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410 向外排出。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