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0742发布日期:2022-07-26 22:2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感应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


背景技术:

2.感应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一般通过声控、光控来实现,但是声控灯每次触发需要发声才能开启,容易影响他人且易损坏,红外感应灯是一种靠感应人体的红外热辐射,同时检测光环境状态,人来灯亮,人走延时一段时间后灯灭,实现了电力的自动控制,但是现有的红外感应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照射的范围较小,开启后亮度无法调节,无法根据具体的天气及环境变化对照射模式智能切换,调整感应灯的亮时长,造成电力浪费;由于不同场合使用的感应灯的频率以及照明需求不同,现有感应灯的感应模式单一,无法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节,使用起来不够智能方便,感应距离也无法调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密封效果不好,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亮灯时间可调、照射模式多种、感应距离可调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
5.【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包括有:底盖1,所述底盖1上方设有光圈灯2,所述光圈灯2上方设有灯座3,所述灯座3下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所述灯座3前侧设有感应器4,所述感应器4侧壁上设有亮灯时间调节旋钮41、模式切换按钮42、感应范围调节旋钮43,所述灯座3上端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上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上对称设有主灯6。
7.进一步的,所述光圈灯2包括有灯条21和透明灯圈22,所述灯座3 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33和限位部32,所述灯条21套设在第一安装部33上,所述透明灯圈22卡接在所述限位部32和所述底盖1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32和所述底盖1上均设有台阶面,所述透明灯圈22和所述台阶面之间均设有密封圈11。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5包括有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所述第一连接件51两侧面分别设有环形槽511或环形凸起512,所述第二连接件52设有和所述环形凸起512对应的安装槽521。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2上均设有用于和所述主灯6连接的连接凸起。
11.进一步的,所述主灯6包括有壳体61,所述壳体61内设有led灯板 62,所述壳体61上卡接有灯罩63。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61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安装部612,所述第二安装部612内
设有用于和所述连接件5安装定位的定位柱6121,所述定位柱6121沿径外延伸形成用于固定线束的压线部6122。
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61内壁均布有卡接凸起611,所述灯罩63上均布有和所述卡接凸起611对应的卡接部631。
14.【3】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设有光圈灯和主灯,可进行多种照射模式的切换,同时设有时间调节旋钮,可调整过感应灯的亮灯时间,设有感应范围调节旋钮,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调整感应灯的范围,节约用电,同时在各部位的安装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整体的密封性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感应时间可调,设有多种感应模式,方便调节感应距离,感应效果较好,满足多种条件下的照明需求,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零件爆炸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的连接件的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2.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包括有底盖1,底盖1上方设有光圈灯2,光圈灯2用来辅助照明,在光圈灯2上方设有灯座3,灯座3下端开口且内部中空,在灯座3前侧设有感应器4,感应器4 内部设有光电感应器和人体感应器,感应器4侧壁上设有亮灯时间调节旋钮41、模式切换按钮42、感应范围调节旋钮43,灯座3上端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31,连接部31上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上对称设有主灯6;亮灯时间调节旋钮41可调整感应灯亮灯的时间,一般有三个时间可调整,分别为亮灯30s、1min、3min;模式切换按钮42主要进行亮灯模式切换,分别有off/auto/pc/3h/custom多个模式,off模式,关闭感应灯; auto模式,环境亮度小于设定亮度,光圈灯亮,感应到人以后,主灯亮起,光圈灯亮关闭;人走以后,主灯关闭,光圈灯亮;pc模式,环境亮度小于设定亮度,光圈灯和主灯亮,环境亮度大于设定亮度,光圈灯和主灯灭; 3h模式,环境亮度小于设定亮度,光圈灯和主灯亮3h,3h后自动切换为 auto模式;custom模式分为普通模式和感应模式,普通模式同pc模式,普通模式下3s内切换开关两次,进入感应模式,开启人体感应器,自动进入auto模式;天黑以后关闭人体感应器,亮主灯和光圈灯,当遇到断电时,自动切换到普通模式;通过多个模式切换,适用不同的适用情况,模式可智能调节,适用方便。感应范围调节旋钮43用来调节感应器感应范围灵敏度的数值来增加或者减小感应范围。
23.光圈灯2包括有灯条21和透明灯圈22,灯座3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33和限位部32,灯条21套设在第一安装部33上,透明灯圈 22卡接在限位部32和底盖1之间,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在限位部32和底盖1上设有台阶面312、101,透明灯圈22和台阶面312、101之间
均设有密封圈11。
24.连接件5包括有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第一连接件51两侧面分别设有环形槽511或环形凸起512,第二连接件52设有和环形凸起512对应的安装槽521,在环形槽511和安装槽521内都设有o型密封圈,提高连接件5的密封效果,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上均设有用与和主灯6连接的连接凸起513、522,连接凸起内部中空且设有安装柱;主灯6包括有壳体61,壳体61内设有led灯板62,壳体61上卡接有灯罩63。壳体61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安装部612,第二安装部612 内设有用于和连接件5安装柱定位的定位柱6121,为了方便led灯板走线时压线,定位柱6121沿径外延伸形成用于固定线束的压线部6122,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连接凸起外壁和安装柱端面也设有o型密封圈为了方便壳体61和灯罩63安装,壳体61内壁均布有卡接凸起611,灯罩 63上均布有和卡接凸起611对应的卡接部631。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设有光圈灯和主灯,可进行多种照射模式的切换,同时设有时间调节旋钮,可调整过感应灯的亮灯时间,设有感应范围调节旋钮,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调整感应灯的范围,节约用电,同时在各部位的安装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整体的密封性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调节的红外感应灯感应时间可调,设有多种感应模式,方便调节感应距离,感应效果较好,满足多种条件下的照明需求,使用安全可靠。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