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及其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8610发布日期:2022-11-22 21:0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及其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及其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2.照明设备的密封性是照明设备的重要性能特征,当照明设备的密封性较差时,流体容易进入照明设备的壳体内部,可能损坏照明设备的电路系统,造成电路短路等问题,影响照明设备的正常功能。
3.目前,在一些照明设备中,主要通过控制各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大小以控制各个部件之间的空隙来提高密封性,对各个部件的加工要求较高,要求各个部件之间精密配合,即使单个部件发生形变,密封性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在一些照明设备中,壳体仅对位于其内部的部件起到收容和位置固定的作用,流体从壳体的缝隙或者开孔中进入壳体内部后能够轻易流入电子部件。
4.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方案,以满足密封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及其照明设备,其中,所述密封装置能够通过阻断其外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内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通路来阻止流体从所述外壳体流至发光单元。
6.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及其照明设备,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不仅通过侧部密封进行密封,还通过端部密封进行密封,以实现多方位密封,提高所述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7.本技术的又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及其照明设备,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不仅通过密封件阻断所述外壳体和发光单元之间的通路来提高其密封性,还通过压紧元件压紧罩设于发光单元的罩体,以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
8.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或其他优势和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其包括:
9.框架主体,包括具有一收容腔的外壳体和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内的第一安装基体;
10.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的第一发光单元;
11.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内并罩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罩体;以及
12.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框架主体之间的第一密封件;
13.其中,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和所述第一罩体分别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腔体开口和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一罩体开口,所述第一腔体开口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并阻挡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之间,以阻止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流入所述第
一流体通道的流体流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
14.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的内壁之间。
15.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基体之间。
16.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于所述第一罩体开口的周围。
17.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一体地结合于所述第一罩体,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罩体形成一体式结构。
18.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一罩体之间的至少一压紧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在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紧于所述框架主体。
19.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的第二发光单元、罩设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罩体,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腔体开口和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二罩体开口,所述第二腔体开口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并阻挡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以阻止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流入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流体流向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20.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的内壁之间。
21.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的周围。
22.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基体之间。
23.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一体地结合于所述第二罩体,以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罩体形成一体式结构。
24.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一罩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一端部的第二安装基体,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槽体,所述第二安装基体包括外周部紧贴于所述第一端槽体的内壁的基体主体。
25.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安装基体包括至少一散热部分。
26.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安装基体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基体主体向外横向延伸的遮挡部,以遮挡该照明设备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向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一端部出射的光线。
27.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二安装基体进一步包括突出于其外表面的至少一凸起,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至少一凸起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起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28.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罩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的盖体,所述盖体扣合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一罩体之间。
29.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的第三发光单元、第三密封件,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之间形成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中,并阻挡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之间,以阻止从所述盖体流入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流体流向所述第三发光单元。
30.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三密封件环绕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的第三发光单元周围。
31.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中,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端槽体,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二端槽体的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的外周部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二端槽体的内壁。
3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其包括:
33.安装载体;
34.被保持于所述安装载体的电源部;
35.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的如上所述的密封装置;以及
36.电连接于所述电源部的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至少一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被安装于所述密封装置中。
37.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组装方法,其包括:
38.形成第一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体包括第一罩体和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一密封件;
39.将第一安装基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安装于第一罩体,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对,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被罩设于所述第一罩体内,以形成第一密封单元;
40.形成第二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体包括第二罩体和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罩体的第二密封件;
41.将所述第二密封体安装于外壳体的收容腔内,其中,所述收容腔包括第一腔体开口和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相对的第二腔体开口,所述第二密封体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以倒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安装基体形成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框架主体;
42.将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内,其中,所述第一罩体具有一第一罩体开口,所述第一罩体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以倒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
43.将至少一压紧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之间,以在所述外壳体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将所述第一罩体压紧于所述外壳体的收容腔的框架主体;
44.将第三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罩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密封体进一步包括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一端部的第二安装基体,第三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所述第三密封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三发光
单元的周围;
45.安装盖体至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一罩体之间,其中,所述盖体邻近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一端部,所述盖体罩设所述第三密封件于其内;以及
46.将第四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第二端部。
47.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48.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49.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50.图1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51.图2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52.图3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53.图4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54.图5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55.图6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56.图7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57.图8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58.图9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又一局部示意图。
59.图10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又一局部示意图。
60.图11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61.图12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62.图13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3.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技术。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64.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65.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66.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67.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技术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68.示意性照明设备
69.如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被阐明,其中,所述照明设备包括主体部和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发光部,其中,所述发光部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的设计特别,因此,针对该发光部的特别设计,为其配置了专门的密封装置40,以保证所述发光部分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所述照明设备的正常工作。相应地,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安装于主体部的密封装置40,所述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被安装于所述密封装置40中。
70.具体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安装载体10和被保持于所述安装载体10的电源部20。所述安装载体10具有至少一腔体,以将电源、电连接线等部件容纳其中,对容纳其中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为这些部件提供安装位置。
71.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载体10具有相对的前端部110和后端部120,所述安装载体10的邻近于所述后端部120的部分形成所述照明设备的底座11。所述安装载体10还包括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底座11的夹持件12,以使得所述照明设备便于夹持或者挂于栏杆、绳子、等物体上。所述夹持件12在相对于所述底座11转动的过程中在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夹持件12处于所述收折状态时,所述夹持件12被收折于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当所述夹持件12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件12被移离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无论在所述收折状态还是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件12与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之间均存在空隙,可允许外物穿过。当处于收折状态时,所述夹持件12与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之间的空隙较小,可允许外径较小的物体。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件12与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之间的空隙增大,可允许外径较大的物体穿过。
72.所述安装载体1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夹持件12之间的枢转轴和复位元件,所述夹持件12受外力后被移离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当该外力被撤离后,所述夹持件12自动向所述安装载体10的侧壁靠近,以恢复至所述收折状态。
73.所述电源部20包括至少一内部电源和/或一电连接口23,以通过所述内部电源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或者,通过所述电连接口23连接的外部电源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内部电源包括被实施为干电池的第一电源21和被实施为蓄电池的第二电源22,其中,所述第二电源22电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口23。在本技术的其他具体示例中,所述照明设备可设有不同的电源配置,例如,所述内部电源仅包括干电池,或者,所述内部电源仅包括蓄电池,再或者,不包括内部电源。
74.当所述照明设备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发光单元时,可为各个发光单元配置不同的电源,也可多个发光单元共用同一电源。也就是,每个电源可被设计为向多个发光单元供电,也可被设计为仅为特定的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供电。
75.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电源部20之间的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电导通。可通过设计各个发光单元的电连接关系,以及,各个发光单元与
控制部之间的电连接关系来调整控制模式。例如,各个发光单元串联并连接于同一控制开关,可通过一个控制开关同时控制多个发光单元的电导通,或者,至少部分发光单元并联,并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控制开关,可通过多个控制开关分别独立控制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的电导通。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设备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电源部20的至少一发光单元,为了避免流体进入所述发光单元影响发光单元的正常功能,本技术方案中为所述发光单元配置了密封装置40,以提高发光单元的安装密封性。
77.具体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40包括框架主体41、罩设于所述发光单元的至少一罩体,以及,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罩体和框架主体41之间的至少一密封件。所述密封装置40能够通过阻断其外壳体411和所述外壳体411内的导电部件之间的通路来阻止流体从所述外壳体411流至导电部件。
78.更具体地,所述框架主体41包括具有一收容腔401的外壳体411和用于安装发光单元的至少一安装基体。所述外壳体411具有第一腔体开口4011、第一侧壁4111、分别从所述第一侧壁4111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沿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相互间隔的第二侧壁4112和第三侧壁4113,所述第一侧壁4111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相对。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411还具有分别从所述第二侧壁4112和所述第三侧壁4113沿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勾回部41141和第二勾回部41142。所述第一勾回部41141和所述第二勾回部41142形成所述外壳体411的第四侧壁4114,并定义出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限定了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宽度尺寸。在本技术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4112和所述第三侧壁4113定义出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并限定了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宽度尺寸,所述外壳体411并未形成所述第一勾回部41141和所述第二勾回部41142。
8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设备包括第一发光单元50,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包括被导通后能够发光的第一发光主体51。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具有第一安装面4121,所述第一安装面4121包括适于布设导电部件(例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电连接端)的第一导电安置区4120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的第一发光主体5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面4121的第一导电安置区41201,以实现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的电导通。
81.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还包括外设于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的灯碗52,用于会聚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出射的光线。
82.所述密封装置40包括罩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的第一罩体42。具体地,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第一罩体开口4201、第一罩体一侧壁421、分别从所述第一罩体一侧壁421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沿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罩体二侧壁422和第一罩体三侧壁423,所述第一罩体一侧壁421与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相对。
8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42还具有分别从所述第一罩体二侧壁422和所述第一罩体三侧壁423沿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外延部4241和第二外延部4242,所述第一外延部4241和所述第二外延部4242形成所述第一罩体四侧壁
424。在本技术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42并未形成所述第一外延部4241和第二外延部4242。
84.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42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安装于所述第一罩体42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可通过其他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例如,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被固定于所述收容腔401内,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被安装于后文提及的第二罩体44,再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第二罩体44之间。
85.所述第一罩体42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以倒扣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具体地,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和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均对应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所述第一罩体42以其第一罩体开口4201的朝向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朝向相反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体411。所述第一罩体四侧壁424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宽度尺寸,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42卡合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这里,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的朝向是指:从所述第一罩体42的与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相对的部分(第一罩体一侧壁421)指向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的方向,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朝向是指:从所述外壳体411的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相对的部分(第一侧壁4111)指向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方向。
86.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与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相对的第一透光部,以允许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出射的光从所述第一透光部透过。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透光部由可透光的材料制成。
87.如图5所示,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与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罩体42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之间的间隙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4010,可能导致流体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一导电安置区41201,影响布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安置区41201的第一发光主体51的正常功能。
88.优选地,所述第一罩体42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的内壁相抵触并紧密贴合,以尽可能地阻止流体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进入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进而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
8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40包括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与所述框架主体4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43,所述第一密封件43设置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010中,并阻挡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之间,以阻止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流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010的流体流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这样,所述外壳体411、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第一密封件43之间形成对应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的第一密封腔体,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密封其中。
90.所述第一密封件43的作用在于阻断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一发光单元50之间的流体通路,所述第一密封件43的具体位置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的内壁之间,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密
封件43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四侧壁424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一侧壁4111之间,并环绕于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的周围,以阻止流体从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进入所述发光单元50。在本技术的其他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可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其他侧壁与所述外壳体411的其他侧壁之间,例如,所述第一罩体二侧壁422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二侧壁4112之间、所述第一罩体三侧壁423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三侧壁4113之间,再例如,所述第一罩体四侧壁424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四侧壁4114之间。在本技术的其他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可环绕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周围。
91.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密封地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之间,如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四侧壁424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一安装面4121之间,并环绕于所述第一罩体开口4201的周围。
9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一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密封件43嵌合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凹陷槽内。优选地,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的内壁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具有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凹陷槽对应的安装槽体,所述第一密封件43紧密地嵌合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凹陷槽与所述外壳体411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安装槽体之间。
9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通过包胶工艺一体地结合于所述第一罩体42,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43与所述第一罩体42形成一体式结构,也就是,所述第一密封件43与所述第一罩体42一体成型,以实现所述第一密封件43与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无缝结合,提高所述密封装置40的密封性。
94.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的内壁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形成至少一容置腔。所述密封装置40进一步包括容置于所述至少一容置腔的至少一压紧元件90,所述压紧元件90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抵触于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外壳体411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42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紧于所述框架主体41的外壳体411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以缩减所述第一罩体42与所述框架主体41之间的间隙,提高所述密封装置40的密封性。也就是,所述密封装置40不仅通过密封件阻断所述外壳体411和发光主体之间的通路来提高其密封性,还通过压紧元件90压紧罩设于发光主体的罩体,以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
95.具体地,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外延部4241和第二外延部4242分别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一勾回部41141和第二勾回部41142相对,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外延部4241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一勾回部41141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的间隙形成第一容置腔402;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外延部4242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二勾回部41142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的间隙形成第二容置腔403。所述密封装置4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第一容置腔402和所述第二容置腔403的第一压紧元件和第二压紧元件。
9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元件90的主要作用是对所述第一罩体42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产生压力,其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所述压紧元件90可被实施为但不限于螺钉、插针、弹簧、弹片、橡胶。
9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还设有第一固位件4142,以将所述第一罩体42固定于所述外壳体411,保持所述外壳体411与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避免所述第一罩体42相对于所述外壳体411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固位件4142被实施为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罩体二侧壁422和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二侧壁4112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罩体三侧壁423和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三侧壁4113之间。当然,所述第一固位件4142的具体结构和固位方式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
9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设备还包括第二发光单元60,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包括被导通后能够发光的第二发光主体61。特别地,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与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安装于同一安装基体,且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与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以缩减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所占用的厚度尺寸。
99.相应地,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具有第二安装面4122,所述第二安装面4122包括适于布设导电部件(例如,第二发光单元60、电连接端)的第二导电安置区41202。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安装于所述第二导电安置区41202,以实现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的电导通。
100.所述外壳的收容腔401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的第二腔体开口4012,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相对。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40进一步包括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并罩设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的第二罩体44。所述第二罩体44具有第二罩体开口4401、第二罩体一侧壁441、分别从所述第二罩体一侧壁44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沿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罩体二侧壁442、第二罩体三侧壁443,所述第二罩体一侧壁441与所述第二罩体开口4401相对。
10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44还具有分别从所述第二罩体二侧壁442和所述第二罩体三侧壁443沿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三外延部4441和第四外延部4442,所述第三外延部4441和所述第四外延部4442形成所述第二罩体四侧壁444。在本技术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罩体44并未形成所述第三外延部4441和第四外延部4442。
102.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4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和所述第二罩体44在所述密封装置40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对应,当抵触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压紧元件90将所述第一罩体42压紧于所述框架主体41的同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和所述第二罩体44受到同方向的压力,且所述第二罩体44同样被压紧于所述框架主体41。这样,所述压紧元件90的压力不仅可以提高所述第一罩体42与所述框架主体41之间的密封性,还可以提高所述第二罩体44与所述框架主体41之间的密封性。
103.所述第二罩体44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以倒扣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具体地,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和所述第二罩体开口4401均对应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所述第二罩体44以其第二罩体开口4401的朝向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二腔体开口4012的朝向相反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体411。所述第二罩体四侧壁444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的宽度尺寸,以使得所述第二罩体44被卡合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这里,所述第二罩体开口4401的朝向是指:从所述第二罩体44的与所述第
二罩体开口4401相对的部分(第二罩体一侧壁441)指向所述第二罩体开口4401的方向,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的朝向是指:从所述外壳体411的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相对的部分(第一腔体开口4011)指向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的方向。
104.所述第二罩体44具有与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相对的第二透光部,以允许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出射的光从所述第二透光部透过。所述第二罩体44的第二透光部由可透光的材料制成。
105.如图5所示,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与所述第二罩体44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罩体44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之间的间隙使得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4020,可能导致流体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二导电安置区41202,影响布设于所述第二导电安置区41202的第二发光主体61的正常功能。
106.优选地,所述第二罩体44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的内壁相抵触,以尽可能地阻止流体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进入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进而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
10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40包括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44与所述框架主体41之间的第二密封件45,所述第二密封件45设置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4020中,并阻挡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之间,以阻止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流入所述第二流体通道4020的流体流向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这样,所述外壳体411、所述第二罩体44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5之间形成对应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的第二密封腔体,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密封其中,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腔体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相对。
108.所述第二密封件45的作用在于阻断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之间的流体通路,所述第二密封件45的具体位置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45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44和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的内壁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45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四侧壁444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一侧壁4111之间,并环绕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的周围,以阻止流体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在本技术的其他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45可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44的其他侧壁与所述外壳体411的其他侧壁之间,例如,所述第二罩体二侧壁442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二侧壁4112之间、所述第二罩体三侧壁443与所述外壳体411的第三侧壁4113之间。
109.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45密封地所述第二罩体44和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45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四侧壁444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二安装面4122之间,并环绕于所述第二罩体开口4401的周围。
1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44具有一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密封件45嵌合于所述第二罩体44的第二凹陷槽内。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的内壁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具有与所述第二罩体44的第二凹陷槽对应的第一安装槽体404,所述第二密封件45紧密地嵌合于所述第二罩体44的第二凹陷槽与所述外壳体411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一安装槽体404之间。
1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45通过包胶工艺一体地结合于所述第二罩体
44,以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45与所述第二罩体44形成一体式结构,也就是,所述第二密封件45与所述第二罩体44一体成型,以实现所述第二密封件45与所述第二罩体44之间的无缝结合,提高所述密封装置40的密封性能。
112.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方案不仅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43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5实现侧密封,以防止流体从所述密封装置40的侧方进入所述密封装置40内(如图11所示),还通过其他密封组件实现端密封,以防止流体从所述密封装置40的端部进入所述密封装置40内(如图12所示)。也就是,所述密封装置40不仅通过侧部密封进行密封,还通过端部密封进行密封,以实现多方位密封,提高所述密封装置40的密封性。
113.具体地,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4202和第二端部4203,所述照明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密封组件,以实现对所述密封装置40的第一端密封。
114.更具体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第二安装基体46。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具有第一端槽体4204,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一部分(即,基体主体461)的外周部紧贴于所述第一端槽体4204的内壁,以提高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与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密封性。
11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通过模塑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罩体42,以提高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与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密封性。
116.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基体主体461向外横向延伸的遮挡部462(如图7至图9所示),以遮挡所述照明设备的第一发光主体51和第二发光主体61向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出射的光线,即,防止侧灯(所述第一发光主体51和所述第二发光主体61)漏光。
117.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进一步包括突出于其外表面的至少一凸起463(如图9所示),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至少一凸起463对应的限位槽405,所述凸起463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405,以防止在组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罩体42移动。例如,防止在安装所述压紧元件9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罩体42上下窜动。
118.特别地,各个发光单元在发光的过程中均会产生热能,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包括至少一散热部分,所述散热部分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以起到散热作用。
1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包括安装板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能够发光的第三发光主体71,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具有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安装面包括适于布设导电部件(例如,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电连接端)的第三导电安置区。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以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安装面的第三导电安置区方式将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布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安装面的第三导电安置区。
120.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具有用于允许电连接线通过的第一过线孔464(如图8所示),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邻近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电连接部的电连接线可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464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的安装板的电连接部连接,实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第二发光单元60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之间的电导通。
121.所述密封装置40中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密封组件进一步包括罩设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的盖体49。所述盖体49包括盖主体491、从所述盖主体491横
向延伸的舌体部分493,所述舌体部分493插接于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以使得所述盖体49扣合于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罩体42、所述外壳体411紧密贴合于所述舌体部分493,以提高所述盖体49与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外壳体411之间的密封性。
122.所述盖体49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发光主体71相对的第三透光部,以允许所述第三发光出现的光线从所述第三透光部透过。所述第三透光部被实施为透镜492,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主体491。
123.所述盖体49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通过第二固位件4249进行固定,以保持所述盖体49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固位件4249被实施为螺钉,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螺纹柱,所述盖体49具有与所述螺钉适配的通孔,所述盖体49通过所述螺钉被固定于所述第一罩体42。当然,所述第二固位件4249的具体结构和固位方式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
124.所述盖体49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之间的间隙使得所述盖体49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之间形成第三流体通道,可能导致流体从所述盖体49进入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导电安置区,影响布设于所述第三导电安置区的第三发光主体71的正常功能。
12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40中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中并阻挡于所述盖体49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发光单元70之间的第三密封件47,以阻止从所述盖体49流入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流体流向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
126.所述第三密封件47的作用在于阻断所述盖体49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发光单元70之间的流体通路,所述第三密封件47的具体位置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三密封件47环绕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的周围,所述第三密封件47的外周部紧密贴合于所述盖体49的舌体部分493的内壁,以阻止流体从所述盖体49流至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第三发光单元70。
127.所述照明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的密封组件,以实现对所述密封装置40的第二端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的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的第四密封件48。具体地,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具有一第二端槽体4205,所述第四密封件48的外周部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二端槽体4205的内壁,以防止流体从所述第四密封件48与所述第二端槽体4205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入所述第一罩体42内。
128.所述第四密封件48具有用于允许电连接线通过的第二过线孔481,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邻近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的电连接部的电连接线可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481与所述电源部20的线路板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第二发光单元60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与所述电源部20之间的电导通。
129.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所述第二密封件45、所述第三密封件47和所述第四密封件48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各个密封件在被压紧的过程中能够和与其接触的部件紧密贴合,以提高密封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所述第二密封件45、所述第三密封件47和所述第四密封件48由软胶制成,例如,四苯乙烯(tpe)。
130.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体411的连接部80。所述连接部80邻近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且包括罩设于所述外壳体411的连接腔体81,所述连接腔体81不仅将所述外壳体411邻近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的部分罩设于其内,还将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安装于所述第二端部4203的第四密封件48罩设于其内。
131.优选地,所述外壳体411的外周部和所述第一罩体42的外周部与所述连接腔体81的内壁紧密贴合,以提高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罩体42与所述连接部80之间的密封性,阻止流体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流至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和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导电安置区,影响布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和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的导电安置区的各个发光单元的正常工作。
132.所述连接部80不仅可作为密封组件的一部分阻止流体流入所述第一罩体42,还可用于将所述密封装置40连接于所述安装载体10。所述连接部8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腔体81和所述安装载体10之间的连接臂82。
133.所述密封装置40可以固定于所述安装载体10,也可以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10,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密封装置40通过所述连接部80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载体10。相应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连接部8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臂82与所述安装载体10之间的连接轴83,以使得所述密封装置40可相对于所述安装载体10转动。
134.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被阐明,所述密封装置40能够通过阻断其外壳体411与所述外壳体411内的导电部件之间的通路来阻止流体从所述外壳体411流至导电部件。且所述密封装置40不仅通过侧部密封进行密封,还通过端部密封进行密封,以实现多方位密封,提高所述密封装置40的密封性。
135.示意性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组装方法
136.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40的组装方法被阐明,其中,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40的组装方法包括:s110,形成第一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体包括第一罩体42和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密封件43;s120,将第一安装基体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的第一发光单元50和第二发光单元60安装于第一罩体42,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60相对,所述第一发光单元50被罩设于所述第一罩体42内,以形成第一密封单元;s130,形成第二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体包括第二罩体44和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罩体44的第二密封件45;s140,将所述第二密封体安装于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其中,所述收容腔401包括第一腔体开口4011和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相对的第二腔体开口4012,所述第二密封体从所述第二腔体开口4012以倒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401内,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安装基体412形成所述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的框架主体41;s150,将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安装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内,其中,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一第一罩体开口4201,所述第一罩体42从所述第一腔体开口4011以倒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401内;s160,将至少一压紧元件90安装于所述第一罩体42和所述外壳体411的收容腔401之间,以在所述外壳体411所设定的厚度方向上将所述第一罩体42压紧于所述外壳体411的框架主体41;s170,将第三密封件47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罩体4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4202和第二端
部4203,所述第一密封体进一步包括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的第二安装基体46,第三发光单元7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6,所述第三密封件47被安装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70的周围;s180,安装盖体至所述外壳体411和所述第一罩体42之间,其中,所述盖体邻近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一端部4202,所述盖体罩设所述第三密封件47于其内;以及,s190,将第四密封件48安装于所述第一罩体42的第二端部4203。所述密封装置4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功能、位置关系等内容在参考图1至图12阐明的照明设备中已进行详细描述,在此处不再赘述。
137.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照明设备的密封装置40的组装方法被阐明,在所述密封装置40的组装方法中,多个部件之间一体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以简化组装过程,使得所述组装方法简单易行。
13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