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8504发布日期:2022-12-21 00:2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教室书写板照明灯具所采用的光学结构一般分为单透镜出光和面发光两个种类。单透镜出光类产品可精确控制出光,安装距离相对较近,可控制在500mm以内,但存在眩光刺眼、蓝光危害较大等问题;而面发光类产品发光蓝光危害较小,但安装距离相对较远,超550mm,易出现发光不均匀以及眩光刺眼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在确保照度均匀的情况下,使灯光柔和且无蓝光危害。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光源、透镜和棱晶板;
6.所述透镜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
7.所述棱晶板和所述光源分别与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
8.所述出光面上具有至少三个偏光面,所述偏光面沿所述透镜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上凸地倾斜,所述棱晶板表面具有锥形凸起。
9.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凸起为圆锥形。
10.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凸起的锥角为75
°
~85
°

11.进一步地,所述偏光面为长偏光面或短偏光面;
12.所述长偏光面与所述短偏光面沿所述透镜的宽度方向交替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上具有至少三个所述长偏光面和至少两个所述短偏光面。
14.进一步地,所述偏光面为弧面。
15.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内具有准直偏光面;
16.所述准直偏光面沿光线传播方向逐渐外凸地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面开设有入光凹槽,所述入光凹槽与所述光源正对。
18.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与所述棱晶板之间具有间距。
19.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光源板和两个以上的灯珠;
20.所述灯珠沿所述光源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排列。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出光面上形成至少三个偏光面,使光线穿过出光面后进行二次折射,缩小光束角,使被照射对象各个位置的光强均匀;在棱晶板表面设置锥形凸起,扩大二次折射后的光线的光束角,扩大光线照射面积,使灯光更加柔和,并且消除蓝光危害。通过合理的透镜结构设计,扩大经光源发出光线的光分布角度,并实现光强分布的偏移。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灯具能够使光线均匀打在黑板上,减少眩光和蓝光危害,提高用眼舒适度。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照明灯具的爆炸图;
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线传播路径图。
25.标号说明:
26.1、光源;11、光源板;12、灯珠;2、透镜;21、出光面;22、入光面;221、入光凹槽;23、偏光面;24、准直偏光面;3、棱晶板;31、锥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8.请参照图1-图3,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光源、透镜和棱晶板;
29.所述透镜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
30.所述棱晶板和所述光源分别与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
31.所述出光面上具有至少三个偏光面,所述偏光面沿所述透镜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上凸地倾斜,所述棱晶板表面具有锥形凸起。
3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出光面上形成至少三个偏光面,使光线穿过出光面后进行二次折射,缩小光束角,使被照射对象各个位置的光强均匀;在棱晶板表面设置锥形凸起,扩大二次折射后的光线的光束角,扩大光线照射面积,使灯光更加柔和,并且消除蓝光危害。通过合理的透镜结构设计,扩大经光源发出光线的光分布角度,并实现光强分布的偏移。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灯具能够使光线均匀打在黑板上,减少眩光和蓝光危害,提高用眼舒适度。
33.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凸起为圆锥形。
34.由上述描述可知,锥形凸起为圆锥形能够使光线传播更加均匀,确保光强均匀。
35.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凸起的锥角为75
°
~85
°

36.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该角度范围进行光线的第三次折射,使光线被约束在最适范围内进行照明。
37.进一步地,所述偏光面为长偏光面或短偏光面;
38.所述长偏光面与所述短偏光面沿所述透镜的宽度方向交替设置。
39.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上具有至少三个所述长偏光面和至少两个所述短偏光面。
40.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长偏光面和短偏光面,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途径,使光线分布更加均匀。
41.进一步地,所述偏光面连续设置。
42.进一步地,所述偏光面为弧面。
43.由上述描述可知,偏光面为弧面,能够使光束角覆盖面积扩大,使光线覆盖面积更广,且光线更加柔和。
44.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内具有准直偏光面;
45.所述准直偏光面沿光线传播方向逐渐外凸地设置。
46.由上述描述可知,光线进入透镜后,由准直偏光面进行折射角度的改变,以形成平
行光束,以便平行光束在出光面进行二次折射后形成偏光光束并在棱晶板进行第三次折射,以降低蓝光危害和眩光的产生。
47.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面开设有入光凹槽,所述入光凹槽与所述光源正对。
48.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与所述棱晶板之间具有间距。
49.由上述描述可知,出光面与棱晶板之间具有间距,用于给光线二次折射提供空间,确保光线。
50.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光源板和两个以上的灯珠;
51.所述灯珠沿所述光源板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52.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53.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光源1、透镜2和棱晶板3;透镜2具有入光面22和出光面21;棱晶板3和光源1分别与出光面21和入光面22相对设置;出光面21上具有至少三个偏光面23,偏光面23沿透镜2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上凸地倾斜,棱晶板3表面具有数十个均匀分布的锥形凸起31,棱晶板3朝向透镜2的一侧为平整表面。优选的,透镜2为长条形,可选的,透镜2的材质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c(聚餐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或pp(聚丙烯),作为优选的透镜2的材质为pc。在本实施例,为了使光线二次折射能够产生完整的传播路径,出光面21与棱晶板3之间具有间距,使光线从出光面21射出后进入棱晶板3以扩大光束角。
54.优选的,锥形凸起31为圆锥形,锥形凸起31的锥角为75
°
~85
°
,在本实施例中,锥形凸起31的锥角为79
°
、80
°
、81
°
或82
°
。锥形凸起31在该角度范围进行光线折射,能够使光束角扩大3
°
~6
°
,达到扩大光线照射面积的目的。
55.在本实施例,偏光面23为长偏光面23或短偏光面23;长偏光面23与短偏光面23沿透镜2的宽度方向交替设置,且相邻的偏光面23之间连续设置。优选的,所有的长偏光面23和短偏光面23均为弧面,且不同的偏光面23曲率不同。在本实施例,出光面21上具有三个长偏光面23和两个短偏光面23,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根据出光面21的宽度,可设置其他数量的长偏光面23和短偏光面23,如长偏光面23的数量为两个、四个、五个、六个或七个,短偏光面的数量为一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
56.在本实施例,透镜2内具有准直偏光面24;准直偏光面24沿光线传播方向逐渐外凸地设置。其中,准直偏光面24为tir光学面,即全反射光学面,用于改变进入透镜2后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朝不同方向传播的光束形成多道平行光束。
57.在本实施例,入光面22开设有入光凹槽221,入光凹槽221与光源1正对。
58.在本实施例,光源1包括光源板11和两个以上的灯珠12;灯珠12沿光源板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地排列。优选的,灯珠12为led灯珠12。
5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60.灯珠12发出的光线从入光凹槽221进入透镜2内,并在准直偏光面23发生全反射,使光线形成平行光束,平行光束经过偏光面24进行二次折射,缩小光束角,形成偏光光束,使光线传播均匀,最后偏光光束进入棱晶板3对光束角进一步扩大,降低蓝光危害和眩光产生。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