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体感应遥控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823发布日期:2022-12-28 00:3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体感应遥控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体感应遥控照明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通常需要配备相应照明装置用于夜间照明;现有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照明装置一般为安装于支架上的照明灯具,用于给建筑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位置或路面照明;对于临时的照明灯具大多在建筑施工现场随意挂设在某个位置,然后牵拉电线给照明灯具供电,牵拉的电线在建筑施工现场比较凌乱,而且存在受损和漏电风险,安全性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夜间施工位置的照明需求,现有的照明灯具大多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导致照明灯具的照射方向固定且照射范围小,当需要改变照明灯具的照射方向时,需要施工人员走到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才能对照明灯具的照射方向进行调整,照明灯具无法跟随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行相应的照明转向;同时,照明灯具的位置高度和照明角度也不便于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体感应遥控照明装置,满足建筑施工现场夜间的照明需求,整体具有可移动性,照明灯具可以跟随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行相应的照明转向;或者由施工人员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实现施工人员在远处即可控制调节照明灯具的位置高度、照明角度以及照射方向。
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体感应遥控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具有刹车锁止功能的行走轮,还包括人体探测传感器、控制器、旋转驱动装置、立柱、电源箱体和照明灯具;
6.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并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立柱往复旋转;所述电源箱体设置在立柱的顶端,在电源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供电的储能电池组;所述照明灯具安装在电源箱体的外侧面上;
7.所述人体探测传感器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施工现场的人体活动,所述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蜗轮、蜗杆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蜗杆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蜗轮转动设置在壳体的内底部,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形成有供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立柱的底端穿过壳体顶部的通孔后与蜗轮圆心处固定连接;蜗轮蜗杆的传动效果好,有利于电机驱动立柱往复旋转。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立柱的外圆周面与壳体顶部通孔的内圆周面
之间通过转动密封件转动密封连接;使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避免灰尘杂物进入壳体内部影响蜗轮蜗杆工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立柱是高度调节电动缸,所述高度调节电动缸的缸体底端与蜗轮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电动缸的执行杆端部与电源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电动缸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度调节电动缸工作;利用高度调节电动缸可以调节电源箱体的位置高度,进而实现对照明灯具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增加照明灯具的照射范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高度调节电动缸的执行杆上固定套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照明灯具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电动缸,所述角度调节电动缸的缸体底端与支撑环铰接,所述角度调节电动缸的执行杆端部与照明灯具铰接,所述照明灯具的尾端与电源箱体的外侧面铰接;所述角度调节电动缸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角度调节电动缸工作;利用角度调节电动缸推动照明灯具使照明灯具向上仰起或拉动照明灯具使照明灯具向下俯视,从而实现对照明灯具的照明角度进行调节,使照明灯具照射远处施工位置或近处地面位置,增加照明灯具的照射范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外侧面上,并与照明灯具在同一侧,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照明灯具一侧即定义为前方,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即感应探测前方的人体活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人体探测传感器是红外线探测器或多普勒微波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或多普勒微波探测器均可实现对人体的感应探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购买使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置电源输入接插口,所述电源箱体上设置与储能电池组电连接的电源输出接插口,在电源输出接插口与电源输入接插口之间电连接有螺旋状弹簧电缆,螺旋状弹簧电缆的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出接插口和电源输入接插口插接连接;螺旋状弹簧电缆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能力,高度调节电动缸在驱动电源箱体上下位移时螺旋状弹簧电缆不受影响,可以保证电路连接状态。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源箱体上设置与储能电池组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口;所述电源箱体顶部设置有用于给储能电池组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外接电源插口用于外接供电线路为装置供电并为储能电池组充电;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在日间利用太阳能为储能电池组充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目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源箱体顶部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边沿与支撑柱顶部铰接,所述电源箱体顶部边沿位置设置有支撑座,靠近太阳能电池板底部边沿的太阳能电池板背部与支撑座搭接;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简易倾斜设置,使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太阳照射方向。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柱转动设置在电源箱体顶部中心位置,在电源箱体顶部每侧边沿位置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支撑柱转动设置,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板以支撑柱为圆心旋转,便于手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在电源箱体顶部前侧、后侧、左侧以及右侧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座,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某侧时,太阳能电池板背部可以与某侧的两个支撑座同时搭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背部与支撑座搭接时的稳定性。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套接有防撞橡胶半球体;防撞
橡胶半球体具有缓冲减振作用,避免支撑座的顶部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硬性接触,避免支撑座的顶部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损伤。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座上具有螺栓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置与支撑座对应配合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与螺栓孔对应配合的圆孔,所述连接板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连接;便于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加固固定,防止太阳能电池板偏转。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柱是空心结构,空心结构支撑柱的侧壁具有供导线穿过的穿孔,空心结构支撑柱的底部具有开口并与电源箱体内部连通,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导线经穿孔进入支撑柱内部后再经支撑柱底部的开口进入电源箱体内部与储能电池组电连接;充分利用支撑柱内部空间,避免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导线外露,提高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和美观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指令,便于施工人员在远处即可控制调节照明灯具的位置高度、照明角度以及照射方向。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推拉扶手;便于推拉移动底座,使整体具有可移动性。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24.满足了建筑施工现场夜间的照明需求,整体具有可移动性,控制器根据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先后触发顺序来判断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而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驱动立柱往复旋转,使照明灯具可以跟随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行相应的照明转向;或者由施工人员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器根据指令分别控制高度调节电动缸、角度调节电动缸以及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工作,实现施工人员在远处即可控制调节照明灯具的位置高度、照明角度以及照射方向,非常方便,并增加了照明灯具的照射范围,使照明灯具的照射范围具有可调节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人体探测传感器安装位置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29.1-底座,2-行走轮,3-人体探测传感器,4-控制器,5-高度调节电动缸,6-电源箱体,7-照明灯具,8-储能电池组,9-支撑环,10-角度调节电动缸,11-壳体,12-蜗轮,13-蜗杆,14-电机,15-太阳能电池板,16-支撑柱,17-支撑座,18-防撞橡胶半球体,19-连接板,20-螺栓螺母组件,21-推拉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3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体感应遥控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具有刹车锁止功能的行走轮2,还包括人体探测传感器3、控
制器4、旋转驱动装置、立柱、电源箱体6和照明灯具7;
32.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立柱竖直设置并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立柱往复旋转;电源箱体6设置在立柱的顶端,在电源箱体6内部设置有用于供电的储能电池组8;照明灯具7安装在电源箱体6的外侧面上;
33.人体探测传感器3设置有多个,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于检测施工现场的人体活动,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分别与控制器4通信连接,控制器4根据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的输出信号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
34.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1、蜗轮12、蜗杆13和电机14,电机14设置在壳体11的内侧壁上,蜗杆13一端与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蜗杆13另一端与壳体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蜗轮12转动设置在壳体11的内底部,蜗杆13与蜗轮12啮合传动连接,壳体11顶部形成有供立柱穿过的通孔,立柱的底端穿过壳体11顶部的通孔后与蜗轮12圆心处固定连接;电机14驱动蜗杆13往复旋转,蜗杆13带动蜗轮12往复旋转,蜗轮12再带动立柱往复旋转;蜗轮12蜗杆13的传动效果好,有利于电机14驱动立柱往复旋转;实际应用时,立柱的外圆周面与壳体11顶部通孔的内圆周面之间通过转动密封件转动密封连接;使壳体1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避免灰尘杂物进入壳体11内部影响蜗轮12蜗杆13工作。
35.本实施例中,立柱是高度调节电动缸5,高度调节电动缸5的缸体底端与蜗轮12圆心处固定连接,高度调节电动缸5的执行杆端部与电源箱体6固定连接;高度调节电动缸5与控制器4通信连接,控制器4用于控制高度调节电动缸5工作;利用高度调节电动缸5可以调节电源箱体6的位置高度,进而实现对照明灯具7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增加照明灯具7的照射范围,使照明灯具7的照射范围具有可调节性;高度调节电动缸5的执行杆上固定套接有支撑环9,支撑环9与照明灯具7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电动缸10,角度调节电动缸10的缸体底端与支撑环9铰接,角度调节电动缸10的执行杆端部与照明灯具7铰接,照明灯具7的尾端与电源箱体6的外侧面铰接;角度调节电动缸10与控制器4通信连接,控制器4用于控制角度调节电动缸10工作;利用角度调节电动缸10推动照明灯具7使照明灯具7向上仰起或拉动照明灯具7使照明灯具7向下俯视,从而实现对照明灯具7的照明角度进行调节,使照明灯具7照射远处施工位置或近处地面位置,增加照明灯具7的照射范围,使照明灯具7的照射范围具有可调节性。
36.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设置在壳体11的顶部,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设置在壳体11的外侧面上,并与照明灯具7在同一侧,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照明灯具7一侧即定义为前方,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即感应探测前方的人体活动;本实施例中,人体探测传感器3具体设置有四个,位于最左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于感应探测左前方的人体活动,位于中间的两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于感应探测正前方的人体活动,位于最右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于感应探测右前方的人体活动,控制器4根据四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先后触发顺序来判断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而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驱动立柱往复旋转。
37.本实施例中,人体探测传感器3采用红外线探测器;在实际应用时,人体探测传感器3也可以采用多普勒微波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或多普勒微波探测器均可实现对人体的感应探测,选择其中一种购买使用即可。
38.本实施例在控制器4上设置电源输入接插口,在电源箱体6上设置与储能电池组8
电连接的电源输出接插口,在电源输出接插口与电源输入接插口之间电连接有螺旋状弹簧电缆,螺旋状弹簧电缆的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出接插口和电源输入接插口插接连接;螺旋状弹簧电缆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能力,高度调节电动缸5在驱动电源箱体6上下位移时螺旋状弹簧电缆不受影响,可以保证电路连接状态;附图中并未具体画出螺旋状弹簧电缆以及相关插口。
39.本实施例在电源箱体6上设置与储能电池组8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口;电源箱体6顶部设置有用于给储能电池组8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15;外接电源插口用于外接供电线路为装置供电并为储能电池组8充电;太阳能电池板15用于在日间利用太阳能为储能电池组8充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目的。
40.本实施例在电源箱体6顶部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支撑柱16,太阳能电池板15的顶部边沿与支撑柱16顶部铰接,电源箱体6顶部边沿位置设置有支撑座17,靠近太阳能电池板15底部边沿的太阳能电池板15背部与支撑座17搭接;实现太阳能电池板15的简易倾斜设置,使太阳能电池板15朝向太阳照射方向;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6转动设置在电源箱体6顶部中心位置,在电源箱体6顶部每侧边沿位置设置有两个支撑座17;支撑柱16转动设置,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板15以支撑柱16为圆心旋转,便于手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15的朝向;在电源箱体6顶部前侧、后侧、左侧以及右侧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座17,太阳能电池板15位于某侧时,太阳能电池板15背部可以与某侧的两个支撑座17同时搭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15背部与支撑座17搭接时的稳定性。
41.本实施例在支撑座17的顶部套接有防撞橡胶半球体18;防撞橡胶半球体18具有缓冲减振作用,避免支撑座17的顶部与太阳能电池板15之间硬性接触,避免支撑座17的顶部对太阳能电池板15造成损伤;支撑座17上具有螺栓孔,太阳能电池板15背部设置与支撑座17对应配合的连接板19,连接板19上设置与螺栓孔对应配合的圆孔,连接板19与支撑座17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20连接;便于对太阳能电池板15进行加固固定,防止太阳能电池板15偏转。
42.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6是空心结构,空心结构支撑柱16的侧壁具有供导线穿过的穿孔,空心结构支撑柱16的底部具有开口并与电源箱体6内部连通,太阳能电池板15的输出导线经穿孔进入支撑柱16内部后再经支撑柱16底部的开口进入电源箱体6内部与储能电池组8电连接;充分利用支撑柱16内部空间,避免太阳能电池板15的输出导线外露,提高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和美观性。
43.本实施例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器4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用于向控制器4发送指令,使用时,由施工人员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4发送指令,控制器4根据指令分别控制高度调节电动缸5、角度调节电动缸10以及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工作,实现施工人员在远处即可控制调节照明灯具7的位置高度、照明角度以及照射方向。
44.本实施例在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推拉扶手21;便于推拉移动底座1,使整体具有可移动性。
45.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46.在夜晚来临时,通过推拉扶手21将载有照明灯具7的底座1推拉至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使照明灯具7朝向施工位置方向,然后刹车锁止行走轮2;
47.四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时时感应探测人体活动,位于最左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
于感应探测左前方的人体活动,位于中间的两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于感应探测正前方的人体活动,位于最右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用于感应探测右前方的人体活动,控制器4根据四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先后触发顺序来判断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而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驱动立柱往复旋转;例如:施工人员从左前方向右前方走动,中间途径正前方,在此过程中,位于最左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首先被触发,然后位于中间的两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依次被触发,位于最右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最后被触发,控制器4根据四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先后触发顺序判断施工人员从左向右走动,然后控制器4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驱动立柱向右侧旋转,进而使照明灯具7向右前方照射;同理,施工人员从右前方向左前方走动,中间途径正前方,在此过程中,位于最右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首先被触发,然后位于中间的两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依次被触发,位于最左侧的人体探测传感器3最后被触发,控制器4根据四个人体探测传感器3先后触发顺序判断施工人员从右向左走动,然后控制器4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驱动立柱向左侧旋转,进而使照明灯具7向左前方照射;当然,若施工人员停留在正前方时,则控制器4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驱动立柱旋转,使照明灯具7向正前方照射;实现照明灯具7可以跟随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行相应的照明转向;
48.并且,施工人员也可以关闭人体探测传感器3功能,使照明灯具7不再跟随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行相应的照明转向;施工人员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4发送指令,控制器4根据指令分别控制高度调节电动缸5、角度调节电动缸10以及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工作,通过高度调节电动缸5可以调节照明灯具7的位置高度,通过角度调节电动缸10可以调节照明灯具7的照明角度,通过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4可以驱动立柱往复旋转,从而调节照明灯具7的照射方向,实现施工人员在远处即可控制调节照明灯具7的位置高度、照明角度以及照射方向,非常方便。
49.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建筑施工现场夜间的照明需求,整体具有可移动性,控制器根据多个人体探测传感器先后触发顺序来判断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而控制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驱动立柱往复旋转,使照明灯具可以跟随施工人员的移动方向进行相应的照明转向;或者由施工人员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器根据指令分别控制高度调节电动缸、角度调节电动缸以及旋转驱动装置的电机工作,实现施工人员在远处即可控制调节照明灯具的位置高度、照明角度以及照射方向,非常方便,并增加了照明灯具的照射范围,使照明灯具的照射范围具有可调节性。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