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0526发布日期:2022-11-05 07:2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


背景技术:

2.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3.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4681687a公开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反射层结构,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发光二极管的反射层结构在工人对其进行安装或拆卸更换时,容易因其特殊安装结构出现拆卸安装困难的问题,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法装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该设计方案具备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发光二极管的反射层结构在工人对其进行安装或拆卸更换时,容易因其特殊安装结构出现拆卸安装困难的问题。
5.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框体,且框体位于定位槽的内部,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相对称的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槽相互远离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口,每个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均位于定位孔的内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设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通口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拉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等距离排列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灯管。
6.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相对称的粘贴板,每个所述粘贴板的上表面均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可以使该装置的安装更加轻松,避免工人在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出现费事费力的问题。
7.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滑垫,两个所述防滑垫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框体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能够使工人对该装置的拿去更加稳定,解决了工人在对该装置拿取时容易出现手滑的问题。
8.两个所述拉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两个所述转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指板,可以使工人对拉杆的抽取更加轻松,避免工人在对拉更进行抽取时出现无处下手的现象。
9.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左右两端均与框体的内侧壁固定连
接,起到了对灯管进行防护的作用,避免灯管因碰撞出现损坏的问题。
10.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折射板,每个所述折射板的顶端均与框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能够对该装置产生的光线进行聚集,提高了该装置照明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底板处的定位槽,可以对框体进行暂时定位安装,避免工人在对框体进行安装时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通过弹簧和定位块的配合,能够对放置在定位槽内部的框体进行固定安装,解决了框体容易因轻微颠簸出现脱落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拉杆,可以使工人对定位块和弹簧的拉动更加便捷,从而能够使该装置的拆卸更换更加轻松,解决了现有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容易出现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正剖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立体结构;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底板;2、粘贴板;3、转板;4、框体;5、防滑垫;6、凹槽;7、灯管;8、定位孔;9、通口;10、指板;11、定位槽;12、防护板;13、折射板;14、挡板;15、定位块;16、拉杆;17、弹簧;1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反射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定位槽11,底板1的上表面放置有框体4,且框体4位于定位槽11的内部,框体4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孔8,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相对称的空腔18,两个空腔18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槽1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相连通,底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口9,每个空腔18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7,两个弹簧1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4,两个挡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5,每个定位块15均
位于定位孔8的内部,底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设有拉杆16,两个拉杆1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通口9并延伸至空腔18的内部,两个拉杆16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14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等距离排列的凹槽6,每个凹槽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灯管7。
22.具体的,对该装置的拆卸,通过拉动指板10,使拉杆16从通口9的内部进行抽离,从而带动弹簧17和定位块15进行复位,达到了对框体4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的目的,解决了该装置容易因其特殊结构导致工人对该装置的拆卸过程出现困难的现象。
23.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下方设有相对称的粘贴板2,每个粘贴板2的上表面均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
24.框体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滑垫5,两个防滑垫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框体4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25.两个拉杆1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3,两个转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指板10。
26.具体的,可以对该装置进行粘贴安装,避免工人在对该装置安装时出现不便的现象,起到了在工人对该装置拿取时进行防滑的活用,避免工人在对该装置进行拿取时出现手滑掉落的现象,可以使工人对拉杆16的拉动抽取更加轻松,解决了工人在对其拉取时容易出现无处下手的现象。
27.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上方设有防护板12,防护板12的左右两端均与框体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8.框体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折射板13,每个折射板13的顶端均与框体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29.具体的,起到了对灯管7进行防护的作用,提高了灯管7的安全防护性,可以对该装置产生的光线进行聚集增幅,提高了该装置的照明效果。
3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利用粘贴板2将该装置安装至指定位置,并与电源相连通,然后将框体4放置在定位槽11的内部,并使定位孔8与空腔18相连通,接着弹簧17推动挡板14进行移动,并通过挡板14的移动使定位块15进入至定位孔8的内部对框体4进行定位安装,当工人需要对框体4进行拆卸更换时,首先通过拉动指板10,使拉杆16从通口9的内部进行抽离,从而带动弹簧17和定位块15进行复位,达到了对框体4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的目的,解决了该装置容易因其特殊结构导致工人对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出现困难的问题。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