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天棚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8878发布日期:2022-12-28 09:3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天棚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棚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天棚灯。


背景技术:

2.天棚灯,又称高天棚灯,是一种高能效的室内led灯具,可以广泛应用在工业厂房、矿井、生产车间、商超、体育娱乐场所以及仓库等,其照明效果较好。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天棚灯普遍具有一定的问题;在安装灯具时,需拆下零件才能有效的进行顶面安装;而且在部分零件安装于顶面后,安装其余部件需要长时间的仰视安装,增加了安装难度;同时,此类天棚灯通常仅具有开关功能,并不能进行调光,浪费资源。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天棚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照明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天棚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照明效果好。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超薄天棚灯,包括:
8.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以天棚灯的安装使用;
9.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用以天棚灯的发光使用,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并排设置,以形成灯体;
10.端盖,所述端盖设有限位槽,所述端盖以其所述限位槽套设于所述灯体的端部,以限定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的相对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以将所述安装组件安装于安装空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安装组件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开口,所述发光组件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块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开口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口,以使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并排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限位块内还设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用以供电源线穿过使用,以使所述安装组件内的电元器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限位块表面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当所述限位块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开口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口时,所述第一限位开口侧壁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开口侧壁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以使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并排设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安装组件还设有感应装置和感应装置罩,所述安装组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感应装置罩盖合于所述开口。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安装组件还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用以电连接于所述
感应装置、所述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以及市电。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安装口盖板,所述安装口盖板设有走线通孔,所述安装组件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盖板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所述走线通孔用以供电源线穿过使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以连接于安装空间。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第一连接螺丝,所述端盖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均设有第一连接螺丝孔,所述第一连接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螺丝孔,以使所述端盖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第二连接螺丝,所述端盖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组件设有第二连接螺丝孔,所述第二连接螺丝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螺丝孔。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散热壳体、灯板和灯罩,所述散热壳体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灯板的背部紧贴于所述散热壳体设置。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安装组件安装于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一般为挂钩、挂杆以及安装绳等,方便用户安装;然后,将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并排,形成灯体;将端盖套设于灯体的端部,可以方便用户安装,将安装组件和发光组件相对限定,使整个天棚灯产品结构稳定,安装方便,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30.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图5中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图7圈a处的放大图
33.图9是图5中沿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天棚灯连接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天棚灯的安装状态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参照图1至图11,一种超薄天棚灯,包括:
37.安装组件10,所述安装组件10用以天棚灯的安装使用;
38.发光组件20,所述发光组件20用以天棚灯的发光使用,所述安装组件10与所述发光组件20并排设置,以形成灯体;
39.端盖30,所述端盖30设有限位槽31,所述端盖30以其所述限位槽31套设于所述灯体的端部,以限定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10与所述发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
4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将安装组件安装于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一般为挂钩、挂杆以及安装绳等,方便用户安装;然后,将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并排,形成灯体;将端盖套设于灯体的端部,可以方便用户安装,将安装组件和发光组件相对限定,使整个天棚灯产品结构稳定,安装方便,设计合理。
41.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用以将所述安装组件10安装于安装空间。使用时,将安装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安装空间,固定安装组件的位置,将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并排设置,再将端盖盖合于发光组件和安装组件,此时,发光组件的端部和安装组件的端部插装于限位槽,此时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均与端盖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的相互定位。其中,第一连接件可以是挂钩、螺丝、支撑杆等,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4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块40,所述安装组件10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开口12,所述发光组件20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开口21,所述限位块40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开口12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口21,以使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10与所述发光组件20并排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将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并排放置,再将限位块插装于第一限位开口和第二限位开口,此时,发光组件和安装组件分别与发光组件连接、固定,进而将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使产品更坚固,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43.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0内还设有走线通道41,所述走线通道41用以供电源线穿过使用,以使所述安装组件10内的电元器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组件20内的发光体。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限位块呈c型结构,其设有走线通道,使用时,将限位块的封闭端插入第一限位开口和第二限位开口,此时发光组件和安装组件分别与发光组件连接、固定,限位块将发光组件与安装组件固定,电源线可以沿c型限位块的开口端放置于走线通道内,进而使电源线可以穿过走线通道,将安装组件内的电元器件电与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电连接,既可以方便收纳电源线,又能实现固定安装组件分别与发光组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用户安装。
44.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0表面设有第一限位槽42和第二限位槽43,当所述限位块40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开口12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口21时,所述第一限位开口12侧壁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2,所述第二限位开口21侧壁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3,以使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10与所述发光组件20并排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将限位块插装于第一限位开口和第二限位开口,此时第一限位开口侧壁沿第一限位槽插入,第二限位开口侧壁沿第二限位槽插入,可以有效固定限位块,防止限位块左右滑动,进而固定安装组件和发光组件,保障产品的稳定性。
45.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10还设有感应装置13和感应装置罩14,所述安装组件10底部设有开口15,所述感应装置13设置于所述开口15处,所述感应装置罩14盖合于所述开口1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将感应装置设置于开口处,可以允许感应装置感应外部环境,进而根据外部环境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应与监测,而感应装置罩盖合于开口,可以有效保护感应装置,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保障产品的稳定运行。优选地,感应装置罩可以为透明材质的,透明材质的感应装置罩可以允许外界光线射入开口,可以与光敏感应装置配合;再优选地,感应装置罩可以为有机玻璃、钢化玻璃、石英等材质。
46.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10还设有电池16,所述电池16用以电连接于所述感应装置13、所述发光组件20内的发光体以及市电。于天棚灯内设置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电连接于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可以根据外界环境产生不同的电信号,进而控制发光体发出不同强度的光,实现自动调光;例如,感应装置可以为光敏感应装置,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调节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的功率,可以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再例如,感应装置为声敏感应装置,可以实现有大于预设分贝的声音时导通电路,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发光,可以实现声控,在有声音时点亮灯,也能节约能源;再例如,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感应装置,其可以根据是否有物体移动来控制发光组件内的发光体发光与否,也可以实现在有人时提供灯光,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4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口盖板50,所述安装口盖板50设有走线通孔51,所述安装组件10设有安装口17,所述安装口盖板50盖合于所述安装口17,所述走线通孔51用以供电源线穿过使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安装口可以方便用户将电源线连接于安装组件内的电元器件,方便用户操作;而走线通孔可以在安装口盖板盖合于安装口时,允许电源线穿过走线通孔,既能密封产品,又能实现产品的电连接,安装方便,设计合理。
48.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0上设有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用以连接于安装空间。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二连接件可以是挂钩、螺丝、支撑杆等,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提升产品的适用性;并且,第二连接件的位置与第一连接件的位置不同,可以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选择不同的连接件,进一步方便用户安装使用,提供多样化的安装选择;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也可以同时使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安装空间一般为挂钩、挂杆以及安装绳等,方便用户安装。
49.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螺丝60,所述端盖30设有第一通孔33,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10与所述发光组件20均设有第一连接螺丝孔18,所述第一连接螺丝6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3、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螺丝孔18,以使所述端盖30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灯体中的所述安装组件10与所述发光组件2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将端盖盖合于发光组件和安装组件,发光组件的端部和安装组件的端部插入于限位槽,此时,将第一连接螺丝穿过第一通孔,连接于第一连接螺丝孔,可以有效将发光组件和安装组件固定,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保障产品持续运行。
5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螺丝70,所述端盖30设有第二通孔34,所述安装组件10设有第二连接螺丝孔19,所述第二连接螺丝7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4,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螺丝孔19。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二连接螺丝穿过第二通孔,连接于第二连接螺丝孔,可以有效地将端盖与安装组件固定;优选地,第二连接螺丝的轴线方向和第一连接螺丝的
轴线方向不同,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实现对端盖与安装组件的固定,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51.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散热壳体23、灯板24和灯罩25,所述散热壳体23底部设有安装槽231,所述灯板2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31,所述灯板24的背部紧贴于所述散热壳体23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灯板的背部紧贴于散热壳体,增大了灯板与散热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产品的散热效率,使产品更稳定地运行;而将灯罩插装于安装槽内,可以方便用户组装发光体组件,操作简单、快捷,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
52.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