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289发布日期:2023-02-14 14:0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


背景技术:

2.物联网是指将互联网的概念扩展到物理设备和日常对象之间的连接中。这些设备嵌入了电子设备、网络连接和其他形式的硬件(如传感器),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人通信和交互,并且可以远程监控。物联网灯时物联网技术中的一种产物。
3.目前的物联网灯散热效果差,长期工作会导致热量的堆积,使得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灯管烧毁,另外,使用者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对物联网灯的亮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8.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包括灯壳、灯管、散热组件和智能模组;
9.所述灯管设置于所述灯壳内,且与所述灯壳可拆卸连接;
10.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方,所述智能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下方;
11.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壳体和散热件;
12.所述壳体上端开口,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3.所述散热件包括支撑杆、导热囊、导热杆和转热球;
14.所述转热球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杆,所述转热球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15.所述导热囊设置于两支撑杆之间灯壳的外表面,所述导热囊的外端与所述导热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6.所述导热杆的另一端可活动贯穿所述转热球的内部;
17.所述智能模组包括光敏传感器、物联网通信模块和单片机;
18.所述灯管、光敏传感器和物联网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杆为高导热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热杆一端的导热性能小于所述导热杆另一端的导热性能。
20.进一步地,所述转热球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球端面和定位端;
21.所述定位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囊的外端为球面,所述导热囊内部设有若干个相互接触的气
胀柱,每个气胀柱的端部均与导热囊内壁固定连接,且多个气胀柱从中部向外长度逐渐降低。
23.进一步地,所述气胀柱内填充高导热气体。
24.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为nb-iot通信模块。
25.(三)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散热件包括支撑杆、导热囊、导热杆和转热球;所述转热球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杆,所述转热球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导热囊设置于两支撑杆之间灯壳的外表面,所述导热囊的外端与所述导热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杆的另一端可活动贯穿所述转热球的内部;所述智能模组包括光敏传感器、物联网通信模块和单片机;所述灯管、光敏传感器和物联网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利用导热囊、导热杆和转热球对物联网灯进行高效散热,而且使用者可通过光敏传感器实时获取物联网灯的亮度,并根据需求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块和单片机对灯管的亮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的散热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的智能模组的原理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灯壳;
32.2、灯管;
33.3、散热组件;
34.31、壳体;32、散热件;
35.321、支撑杆;322、导热囊;323、导热杆;324、转热球;325、气胀柱;
36.4、智能模组;
37.41、外壳;42、光敏传感器;43、nb-iot通信模块;44、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9.请参照图1至3,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灯,包括灯壳1、灯管2、散热组件3和智能模组4;
40.所述灯管2设置于所述灯壳1内,且与所述灯壳1可拆卸连接;
41.所述散热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31的外表面上方,所述智能模组4设置于所述壳体31下方;
42.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壳体31和散热件32;
43.所述壳体31上端开口,所述散热件32设置于所述壳体31内;
44.所述散热件32包括支撑杆321、导热囊322、导热杆323和转热球324;
45.所述转热球32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杆321,所述转热球324通过连杆与所述支
撑杆321相连接;
46.所述导热囊322设置于两支撑杆321之间灯壳1的外表面,所述导热囊322的外端与所述导热杆323的一端固定连接;
47.所述导热杆323的另一端可活动贯穿所述转热球324的内部;
48.所述智能模组4包括光敏传感器42、物联网通信模块和单片机44;
49.所述灯管2、光敏传感器42和物联网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单片机44电连接。
50.具体地,所述智能模组4还包括外壳41,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和单片机44均设置于所述外壳41内,所述外壳41设置于所述灯壳1的底部,所述光敏传感器42也设置于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且朝向灯管2。
51.所述导热杆323为高导热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热杆323一端的导热性能小于所述导热杆323另一端的导热性能。
52.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导热杆323一端的导热性能小于所述导热杆323另一端的导热性能,有利于热量快速聚集到导热杆323的另一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53.所述转热球324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球端面和定位端;
54.所述定位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杆321相连接。
55.所述导热囊322的外端为球面,所述导热囊322内部设有若干个相互接触的气胀柱325,每个气胀柱325的端部均与导热囊322内壁固定连接,且多个气胀柱325从中部向外长度逐渐降低。
56.所述气胀柱325内填充高导热气体。
57.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为nb-iot通信模块43。
58.具体地,所述单片机44的型号为msp430fr2311。
5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60.使用时,用户使用终端查看光敏传感器42检测到的亮度值,然后通过nb-iot通信模块43发送控制指令至单片机44,单片机44对灯管2的亮度进行调节,当灯管2长期工作产生热量时,热量会聚到灯壳1上,位于灯壳1外表面上方的气胀柱325在高导热气体的作用下快速膨胀,从而推动导热囊322进行膨胀,从而使得导热杆323从转热球324内贯穿而出,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与导热杆323与转热球324接触,实现向外的连续性散热,使灯管2产生的热量朝向转热球324上的转移,降低热量在灯壳1内的聚集,另一方面,导热杆323从转热球324内贯穿而出,可以将转热球324内的热量带离至外侧,有效加快转热球324处热量的散发,从而实现高效散热。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