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4379发布日期:2023-01-25 03:0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补光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补光灯。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希望一个物品上能附带更多的功能,这样,携带一件东西,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两个甚至多个需求。
3.现有的补光灯一般为环形,补光灯包括环形灯壳和设置在环形灯壳内的环形发光件,环形发光件朝向环形灯壳的一个方向进行补光。
4.但现有的补光灯功能比较单一,除了补光照明之外,不具有其他功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补光灯。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补光灯功能单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补光灯。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包括灯壳以及设置在灯壳内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所述灯壳的一侧面向外射出;所述灯壳上铰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的一侧面为功能面,所述灯壳相对所述功能元件转动的过程中具有补光位置和非补光位置,当所述灯壳处于所述补光位置时,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垂直于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面;当所述灯壳处于所述非补光位置时,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和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面相交且不垂直。
8.进一步地,所述灯壳的非补光位置包括所述灯壳处于水平状态的平放位置,当所述灯壳处于所述平放位置时,所述灯壳的出光方向沿竖直向上方向设置,所述功能元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支撑在所述灯壳上方。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所述灯壳上,所述功能元件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均为阻尼轴,所述连接支架带阻尼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上,所述功能元件带阻尼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轴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灯壳相对所述功能元件由所述平放位置转动到所述补光位置的转动角度为c,c大于180度。
12.进一步地,当所述灯壳处于所述补光位置时,所述连接支架抵靠在所述功能元件的底部,所述灯壳与所述功能元件同心设置。
13.进一步地,在所述灯壳、所述功能元件和/或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螺纹连接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元件为风扇,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面为所述风扇的出风面,所述风扇的罩体上或所述风扇的电机壳上设有螺纹连接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上朝向所述功能元件中心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灯壳朝向所述功能元件中心的内侧设有螺纹连接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元件为拍摄装置,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面为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面;或所述功能元件为显示屏,所述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为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或所述功能元件为集成有拍摄装置的风扇,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面为所述的风扇出风面。
1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补光灯,灯壳在补光位置,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垂直于功能元件的功能面,可照亮功能面的对应侧,为处于此侧的人或物进行较好的补光,而灯壳在非补光位置,既可为功能单元提供支撑,又能照亮功能单元的另一侧,为此侧空间提供照明,如此一来,可使补光灯具有多种功能,成为多功能补光灯。
20.2.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补光灯,在补光位置,灯壳与风扇同心设置,有利于提高多动能补光灯与风扇组成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1.3.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补光灯,连接支架、灯壳、风扇的电机壳或者风扇罩体上设有螺纹连接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外挂其他设备,进一步扩展多功能补光灯、功能原件以及连接支架的功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补光灯与功能元件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补光灯与功能元件配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补光灯与功能元件配合的再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的多功能补光灯与功能元件配合的主视图;
27.图5为本技术中的风扇作为功能元件与多功能补光灯配合的第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中的风扇作为功能元件与多功能补光灯配合的第二角度立体示意图;
29.图7为本技术中的风扇作为功能元件与多功能补光灯配合的第三角度立体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灯壳;2、功能元件;3、连接支架;4、螺丝孔;5、螺丝头。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6.实施例
3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包括灯壳1以及设置在灯壳1内的发光组件,灯壳1和发光组件均呈环形,当然,也可以为正方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发光组件可为led灯珠等现有的发光元件组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灯壳1的一侧面向外射出。
38.灯壳1铰接于连接支架3的一端,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功能元件2,功能元件2的一侧面为功能面,灯壳1相对功能元件2转动的过程中具有补光位置和非补光位置。
39.当灯壳1处于补光位置时,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垂直于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连接支架3抵靠在功能元件2的底部,灯壳1与功能元件2同心设置,有利于提高多动能补光灯与功能元件2组成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0.当灯壳处于非补光位置时,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和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相交且不垂直,灯壳1的非补光位置又包括灯壳1处于水平状态的平放位置,当灯壳1处于平放位置时,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沿竖直向上方向设置,功能元件 2通过连接支架3支撑在灯壳1的上方。
41.对于功能元件2来讲,可为风扇,对应地,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为风扇的出风面。如图3所示,当灯壳1处于补光状态时,灯壳1环设在风扇的出风面的前侧,连接支架3支撑在风扇的正下方。
42.功能元件2可为拍摄装置,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为拍摄装置的拍摄面。
43.功能元件2还可为显示屏,功能元件的功能面为显示屏的显示面。
44.功能元件2还可为集成有拍摄装置的风扇,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为的风扇出风面。
45.在本实施例中,灯壳1相对功能元件2转动至补光位置时,灯壳1内的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垂直于功能元件2的功能面,对功能面所在侧的人或物进行补光,而当灯壳1相对功能元件2转动至非补光位置时,灯壳1可支撑于桌面或台面上,进而通过连接支架3将功能元件2撑起于灯壳1的上方,或者,灯壳1可作为手持结构,提供人手握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补光灯具有多种功能,被称之为多功能补光灯。
46.对于连接支架3与灯壳1的连接,具体地,连接支架3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灯壳1上,功能元件2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均为阻尼轴,连接支架3带阻尼转动连接于第一铰接轴上,功能元件2带阻尼转动连接于第二铰接轴上。阻尼轴的设置可让灯壳1 在相对功能单元2转动过程中根据需要停止在所需
位置,而不会自动改变位置。
47.下面以风扇作为功能元件2来介绍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补光灯:
48.在补光位置,灯壳1环设在风扇的出风面的前侧(图2中箭头a指向的方向),连接支架3支撑在风扇的正下方,灯壳1与风扇同心设置;
49.在非补光位置,当灯壳1处于非补光位置中的平放位置时,灯壳1的出光方向沿竖直向上方向设置,风扇通过连接支架3支撑在灯壳1上方,使得风扇与灯壳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如此一来,可便于风扇更好地被灯壳1稳定支撑,另一方面,当发光组件开启时,多功能补光灯既可支撑风扇,又能照亮风扇的后方(图2中箭头b指向的方向),当发光组件关闭时,灯壳1仅支撑风扇,使风扇稳定在台面或桌面上,而无须其他的支撑结构,且灯壳1与风扇同心设置,这样,整个多功能补光灯与风扇配合形成的结构在整体上比较稳定。
50.而灯壳1从补光位置到非补光位置的平放位置,通过转动灯壳1来实现,具体地,将灯壳1从补光位置相对风扇向前转动(图2中箭头a指向的方向),至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竖直向下,继续转动灯壳1,经过180度的转动,至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竖直向上,此时,灯壳1到达平放位置,也即,灯壳1从补光位置转动到非补光位置的平放位置过程中,灯壳1相对风扇转动的角度为c, c大于180度。
51.而灯壳1从非补光位置的平放位置到补光位置,则只需反方向转动灯壳1 即可。
52.综上,多功能补光灯在补光位置,可为风扇前方的人或物进行补光,并且,灯壳1在非补光位置,既可为风扇提供支撑,又能照亮风扇的后方,为此侧空间提供照明。
53.为了方便快捷地外挂其他设置,进一步扩展多功能补光灯、功能元件2、连接支架2的功能,需要在多功能补光灯、功能元件2和/或连接支架3上设置螺纹连接结构,具体如下:
54.螺纹连接结构可以为螺丝孔4和/或螺丝头5。
55.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功能元件2为风扇时,在风扇的电机壳上同时设有螺丝孔4和螺丝头5,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快捷的外挂其他设备,当然,也可仅设螺丝孔4或螺丝头5,并且数量和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以使用方便为宜。
56.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在功能元件2为风扇时,在灯壳1朝向风扇中心的左右两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螺丝头5,且在灯壳1朝向风扇中心的内侧的顶部设有螺丝孔4,在灯壳1处于补光位置时,在连接支架3上朝向风扇中心的一侧设有螺丝头5,当然,螺丝头5和螺丝孔4的结构可以互换,螺丝头5和螺丝孔4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螺纹连接结构也可仅设置在连接支架3上。
57.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功能元件2为风扇时,在风扇的罩体的顶部也设置有螺丝头5,当然,也可以为螺丝孔4,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更多,螺丝孔4和螺丝头5可混合设置,并且螺丝孔4、螺丝头5的位置也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8.当然,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当功能元件2为风扇以外的其他元件时,螺丝孔4和螺丝头5也可相应设置或进行微调。
59.并且,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两种或者三种可以并存。
6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