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

文档序号:33410833发布日期:2023-03-10 21:4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脚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


背景技术:

2.地脚灯在照明领域叫作入墙灯,其通常采用的光源有节能灯、白炽灯,随着技术的进步,已开始大量的采用led灯作为其照明光源,led灯发出较柔和的光,无辐射,故障率低,维护方便,温升低,寿命长,低耗电,防护等级ip64,有红、黄、蓝、绿、白、七彩变色,采用铸铝、钢化玻璃,供人夜间少量活动用。如去卫生间,夜晚如果开普通灯会影响别人休息,地脚灯则不会。一般医院病房均设有地脚灯,地脚灯同时还适用于广场、园林、街道照明等。地脚灯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坚固耐用。功耗低,寿命长,安装方便,造型别致优雅、防漏电、防水。
3.中国专利《led地脚灯》公开了一种led地脚灯,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后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led灯本体,所述后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调光板,所述后壳的内部设置有调光装置;所述调光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前壳内部的调节轮,所述后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调节轮相对应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后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朝向调节轮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齿形啮合于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后壳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齿形啮合于齿轮的齿条,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板,所述连板上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板的螺纹套,螺纹套螺纹连接螺杆。
4.上述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的资源,但是照明效果有限,难以满足大范围区域内的照明,且难以同时满足多人的照明场景。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激增,人们的减碳理念不断深化,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由于我国电能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如何采用更为低碳节能的走廊地脚灯,节省电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所述地脚灯系统设计合理,通过声音传感器和单片机实现了地脚灯的开启和关闭,使用反光片反射地脚灯的光线,从而作为补充光源,节约了一半的地脚灯和电能;所述地脚灯系统低碳环保,还能满足照明的需求。
6.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包括:地脚灯和反光片,所述地脚灯和反光片交替设置在走廊的两侧上,所述地脚灯和反光片设置在所述走廊两侧相对立的位置上,所述走廊的两端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地脚灯开启或关闭的单片机。
8.本实用新型在走廊两端均设置有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工作时,将声波变为电流传给单片机,进而由单片机控制地脚灯的开启或关闭;此外,走廊两侧相对设置有反光片和地脚灯,当有人走过遮挡住走廊左侧的地脚灯发出的光线时,走廊右侧的反光片没有光线反射,但反光片旁边的地脚灯可以作为补充,避免了地脚灯全部安装在走廊左侧或走廊右侧时,当路人挡住了地脚灯的光线,走廊对侧就无法照亮的情况,本发明中反光片可作为补充光源,不仅节约了一半的地脚灯和电能,同时达到充分照亮地面的目的。
9.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陷的圆弧。
10.优选地,所述反光片为再生塑料。反光片采用再生塑料降低了塑料污染,低碳环保,还能满足照明的需求。
11.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表面涂有反光膜。更具体地,所述反光膜为微棱镜反光膜。圆弧的设置以及微棱镜反光膜的设置,可以高效地反射地脚灯汇聚来的光线。
12.优选地,所述地脚灯水平指向对侧。
13.优选地,所述地脚灯距离地面的高度与所述反光片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反光片的距地高度与地脚灯的距地高度相等,地脚灯的灯光可以射向反光片的圆弧中,使反光片充分反射灯光提供照明。
14.优选地,所述地脚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2~0.3m,所述反光片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2~0.3m。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地脚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m,所述反光片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m。在室内安装时,0.3m的安装高度最适宜地脚灯发挥照明效果。
16.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长度为0.2~0.3m,反光片顶部的厚度为0.03m,反光片底部的厚度为0.01m,反光片顶部到反光片底部的长度为0.1~0.15m。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长度为0.2m,反光片顶部的厚度为0.03m,反光片底部的厚度为0.01m,反光片顶部到反光片底部的长度为0.1m。
18.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边角为弧角。在日常使用中,反光片通常设置为突出墙壁,将边角设置为弧角可以防止有人碰到反光片受伤。
19.优选地,所述走廊任意一侧的地脚灯和反光片的安装间距为1.5~2m。
20.优选地,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地脚灯延时亮起,延时关闭。更具体而言,所述地脚灯会从被激发的声音传感器的走廊一端沿着走廊两侧延时2-3s亮起,并且延时20-30s关闭。本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地脚灯的延时开关,达到人走灯灭,节约电能。
21.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同时设置有手动开关。当夜深人静时或者该场所需要保持安静,可以使用手动开关,避免打扰他人。
22.优选地,所述地脚灯为led灯。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所述系统设计合理,通过声音传感器和单片机实现了地脚灯的开启或关闭,使用反光片反射地脚灯的光线,从而作为补充光源,节约了一半的地脚灯和电能;所述系统低碳环保,还能满足照明的需求。
附图说明
24.图1为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反光片的左视图。
26.图3为图1中反光片的俯视图。
27.图4为图1中反光片的主视图。
28.图中,1、地脚灯;2、反光片;21、圆弧;3、声音传感器;4、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针对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如有术语“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包括:地脚灯1和反光片2,地脚灯1和反光片2交替设置在走廊的两侧上,地脚灯1和反光片2设置在走廊两侧相对立的位置上,走廊的两端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3,声音传感器3连接有用于控制地脚灯1开启或关闭的单片机4,地脚灯1与声音传感器3和单片机4连接。
33.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为再生塑料;反光片2表面涂有反光膜。反光片2采用再生塑料,降低了塑料污染,低碳环保,还能满足照明的需求。更具体地,反光膜为微棱镜反光膜。圆弧21的设置以及微棱镜反光膜的设置,可以高效地反射汇聚来的光线。
34.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为led灯。
35.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水平指向对侧,地脚灯1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反光片2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
36.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m,反光片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m。反光片2的距地高度与地脚灯1的距地高度相等,地脚灯1的灯光可以射向反光片2的圆弧中,使反光片2充分反射灯光提供照明;此外,在室内安装时,0.3m的安装高度最适宜地脚灯1发挥照明效果。
37.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的长度为0.2m,反光片2顶部的厚度为0.03m,反光2片底部的厚度为0.01m,反光片2顶部到反光片2底部的长度为0.1m。
38.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的边角为弧角。在日常使用中,反光片2通常设置为突出墙壁,将边角设置为弧角可以防止有人碰到反光片2受伤。
39.在本实施例中,走廊任意一侧的地脚灯1和反光片2的安装间距为1.5m。
40.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4用于控制地脚灯1延时亮起,延时关闭。更具体而言,地脚灯1会从被激发的声音传感器3的走廊一端沿着走廊两侧延时2-3s亮起,并且延时20-30s关闭。本系统使用单片机4控制地脚灯1的延时开关,达到人走灯灭,节约电能。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在走廊两端均设置有声音传感器3,声音传
感器3工作时,将声波变为电流传给单片机4,进而由单片机4控制地脚灯1的延时开启和延时关闭;此外,走廊两侧相对设置有反光片2和地脚灯1,当有人走过遮挡住走廊左侧的地脚灯1发出的光线时,走廊右侧的反光片2没有光线反射,但反光片2旁边的地脚灯1可以作为补充,避免了地脚灯1全部安装在走廊左侧时,当路人挡住了地脚灯1的光线,走廊右侧就无法照亮的情况,本发明中反光片2可作为补充光源,节约了一半的地脚灯1和电能,同时达到充分照亮地面的目的。
42.实施例2
43.如图1所示,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包括:地脚灯1和反光片2,地脚灯1和反光片2交替设置在走廊的两侧上,地脚灯1和反光片2设置在走廊两侧相对立的位置上,走廊的两端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3,声音传感器3连接有用于控制地脚灯1开启或关闭的单片机4,地脚灯1与声音传感器3和单片机4连接。
44.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为再生塑料;反光片2表面涂有反光膜。反光片2采用再生塑料,降低了塑料污染,低碳环保,还能满足照明的需求。更具体地,反光膜为微棱镜反光膜。圆弧21的设置以及微棱镜反光膜的设置,可以高效地反射汇聚来的光线。
45.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陷的圆弧21。
46.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为led灯。
47.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水平指向对侧,地脚灯1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反光片2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
48.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2m,反光片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2m。反光片2的距地高度与地脚灯1的距地高度相等,地脚灯1的灯光可以射向反光片2的圆弧中,使反光片2充分反射灯光提供照明;此外,在室内安装时,0.3m的安装高度最适宜地脚灯1发挥照明效果。
49.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的长度为0.3m,反光片2顶部的厚度为0.03m,反光片2底部的厚度为0.01m,反光片2顶部到反光片2底部的长度为0.15m。
50.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的边角为弧角。在日常使用中,反光片2通常设置为突出墙壁,将边角设置为弧角可以防止有人碰到反光片2受伤。
51.在本实施例中,走廊任意一侧的地脚灯1和反光片2的安装间距为1.8m。
52.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4用于控制地脚灯1延时亮起,延时关闭。更具体而言,地脚灯1会从被激发的声音传感器3的走廊一端沿着走廊两侧延时2-3s亮起,并且延时20-30s关闭。本系统使用单片机4控制地脚灯1的延时开关,达到人走灯灭,节约电能。
5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在走廊两端均设置有声音传感器3,声音传感器3工作时,将声波变为电流传给单片机4,进而由单片机4控制地脚灯1的延时开启和延时关闭;此外,走廊两侧相对设置有反光片2和地脚灯1,当有人走过遮挡住走廊左侧的地脚灯1发出的光线时,走廊右侧的反光片2没有光线反射,但反光片2旁边的地脚灯1可以作为补充,避免了地脚灯1全部安装在走廊左侧时,当路人挡住了地脚灯1的光线,走廊右侧就无法照亮的情况,本发明中反光片2可作为补充光源,节约了一半的地脚灯1和电能,同时达到充分照亮地面的目的。
54.实施例3
55.如图1所示,一种低碳节能型走廊地脚灯系统,包括:地脚灯1和反光片2,地脚灯1
和反光片2交替设置在走廊的两侧上,地脚灯1和反光片2设置在走廊两侧相对立的位置上,走廊的两端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3,声音传感器3连接有用于控制地脚灯1开启或关闭的单片机4,地脚灯1与声音传感器3和单片机4连接。
56.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为再生塑料;反光片2表面涂有反光膜。反光片2采用再生塑料,降低了塑料污染,低碳环保,还能满足照明的需求。更具体地,反光膜为微棱镜反光膜。圆弧21的设置以及微棱镜反光膜的设置,可以高效地反射汇聚来的光线。
57.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陷的圆弧21。
58.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为led灯。
59.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水平指向对侧,地脚灯1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反光片2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
60.在本实施例中,地脚灯1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m,反光片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m。反光片2的距地高度与地脚灯1的距地高度相等,地脚灯1的灯光可以射向反光片2的圆弧中,使反光片2充分反射灯光提供照明;此外,在室内安装时,0.3m的安装高度最适宜地脚灯1发挥照明效果。
61.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的长度为0.2m,反光片2顶部的厚度为0.03m,反光片2底部的厚度为0.01m,反光片2顶部到反光片2底部的长度为0.1m。
62.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2的边角为弧角。在日常使用中,反光片2通常设置为突出墙壁,将边角设置为弧角可以防止有人碰到反光片2受伤。
63.在本实施例中,走廊任意一侧的地脚灯1和反光片2的安装间距为2m。
64.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4用于控制地脚灯1延时亮起,延时关闭。更具体而言,地脚灯1会从被激发的声音传感器3的走廊一端沿着走廊两侧延时2-3s亮起,并且延时20-30s关闭。本系统使用单片机4控制地脚灯1的延时开关,达到人走灯灭,节约电能。
65.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还同时设置有手动开关。当夜深人静时或者该场所需要保持安静,可以使用手动开关,避免打扰他人。
6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在走廊两端均设置有声音传感器3,声音传感器3工作时,将声波变为电流传给单片机4,进而由单片机4控制地脚灯1的延时开启和延时关闭;此外,走廊两侧相对设置有反光片2和地脚灯1,当有人走过遮挡住走廊左侧的地脚灯1发出的光线时,走廊右侧的反光片2没有光线反射,但反光片2旁边的地脚灯1可以作为补充,避免了地脚灯1全部安装在走廊左侧时,当路人挡住了地脚灯1的光线,走廊右侧就无法照亮的情况,本发明中反光片2可作为补充光源,节约了一半的地脚灯1和电能,同时达到充分照亮地面的目的。
67.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