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4987发布日期:2023-03-01 02:1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门感应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制造中,一些汽车的尾门的启闭是采用感应的方式来控制,而为了方便人员对感应区域有准确的辨识,一般会在汽车尾门下方的感应区设置感应投影,即照地投影灯,投影灯一般是由外壳、照明结构、菲林片、和凸透镜组成,照明结构产生的光线穿过菲林片,然后通过凸透镜照射到地面上成像,即成像区为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其中申请号为“202022808938.x”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照地投影灯”,其已经解决了座,现有的透镜固定座往往固定安装在灯壳上,导致拆装不方便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822201959.8”所公开的“转盘式可切换投影图案的照地灯”,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现有照地灯需要更换投影图案,则需要拆解后视镜和照地灯来更换菲林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且花费时间,无法满足消费者日趋多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现有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安装在尾门下方下方感应区进行投影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车辆行驶中会对装置的镜头造成污染,需要人员手动对镜头处进行清理,不然会影响投影的效果,很可能导致无法完成投影,因此会极大的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同时,传统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一般都是固定式安装,因此也就导致其投影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投影大小进行自由调节,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鉴于此,我们提出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且上壳的内顶部安装有照明结构,所述外壳的中央处安装有菲林片,所述下壳的底部为开口,且开口的内顶部固定嵌入有凸透镜,且开口的内底部固定嵌入有防护玻璃;
7.所述下壳一侧的底部安装有马达,且马达的底部的输出端焊接有半圆形杆,且半圆形杆朝向于下壳的一侧安装有布垫,且布垫的顶部与下壳的底部接触;
8.所述上壳顶部的中央处设有内螺纹壳,所述内螺纹壳的内部安装有外螺纹板,且外螺纹板的底部中央处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内螺纹壳的底端与上壳的顶部中央处焊接固定。
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上壳底部设有内螺纹口,且下壳的顶部设有外螺纹。
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下壳的内顶部和上壳的内底部一周均焊接有圆环,且两组圆环的相对侧固定粘结有橡胶垫圈。
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半圆形杆的顶部设有魔术贴刺面,且布垫的底部设有魔术贴毛面。
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照明结构包括电路板和led灯珠,且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上壳的内顶部,且电路板的底部分布有至少两组等距的led灯珠。
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内螺纹壳的顶部焊接有焊接板,且焊接板的一周安装有至少两组等距的安装螺栓。
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内螺纹壳的底部设有通孔,且通孔的直径与连接杆的直径相匹配。
15.3.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的马达、半圆形杆、布垫,因此装置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外部控制器定时控制马达带动半圆形杆转动,然后半圆形杆上的布垫可以对防护玻璃表面的污浊灰尘进行清除,保证防护玻璃的洁净,从而保证装置清晰的在地面上进行投影,形成感应区投影,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18.2、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外壳顶部的内螺纹壳、外螺纹板、连接杆,因此在装置安装后,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拧动外壳,外壳通过连接杆带动外螺纹板在内螺纹壳内部转动,从而带动外壳进行上下位移,调节凸透镜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即可控制装置感应区投影的大小,可以极大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的正剖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的正视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的仰视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2、上壳;201、圆环;202、橡胶垫圈;3、下壳;301、开口;302、防护玻璃;4、凸透镜;5、菲林片;6、照明结构;601、电路板;602、led灯珠;7、马达;701、半圆形杆;702、布垫;703、魔术贴刺面;704、魔术贴毛面;8、内螺纹壳;801、外螺纹板;802、连接杆;803、通孔;804、焊接板;80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尾门感应区投影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上壳2和下壳3,上壳2底部设有内螺纹口,且下壳3的顶部设有外螺纹,上壳2和下壳3通过螺纹进行拧合连接形成外壳1,便于拆卸对外壳1内部的组件进行更换维修,且上壳2的内顶部安装有照明结构6,照明结构6用于提供光源,照明结构6包括电路板601和led灯珠602,且电路板6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上壳2的内顶部,且电路板601的底部分布有至少两组等距的led灯珠602,电路板601通电后,led灯珠602产生光源,外壳1的中央处安装有菲林片5,下壳3的内顶
部和上壳2的内底部一周均焊接有圆环201,且两组圆环201的相对侧固定粘结有橡胶垫圈202,菲林片5位于两组圆环201之间,在安装菲林片5时,将菲林片5放置到下壳3内部的圆环201顶部,然后在将上壳2和下壳3拧合后,上壳2和下壳3中的两组圆环201将菲林片5夹持固定,橡胶垫圈202主要用于对菲林片5进行保护,下壳3的底部为开口301,且开口301的内顶部固定嵌入有凸透镜4,且开口301的内底部固定嵌入有防护玻璃302,防护玻璃302用于对凸透镜4进行保护;
26.本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安装在汽车尾门感应区处,电路板601通电后,led灯珠602产生光源,光源透过菲林片5,然后光线通过凸透镜4照射到汽车尾门感应区的地面上进行成像,形成感应区投影。
2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下壳3一侧的底部安装有马达7,马达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马达7的型号为ff-m20va,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且马达7的底部的输出端焊接有半圆形杆701,且半圆形杆701朝向于下壳3的一侧安装有布垫702,且布垫702的顶部与下壳3的底部接触,半圆形杆701的顶部设有魔术贴刺面703,且布垫702的底部设有魔术贴毛面704,在安装布垫702时,直接将布垫702上的魔术贴毛面704与半圆形杆701的魔术贴刺面703粘结固定即可;
28.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使用过程中,人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马达7带动半圆形杆701转动,然后半圆形杆701上的布垫702即可对防护玻璃302表面的污浊和灰尘进行清除,保证防护玻璃302表面的洁净,从而保证装置清晰的在地面上进行投影,形成感应区投影,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29.如图1和图2所示,上壳2顶部的中央处设有内螺纹壳8,内螺纹壳8的内部安装有外螺纹板801,外螺纹板801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内螺纹壳8内部,且外螺纹板801的底部中央处焊接有连接杆802,连接杆802贯穿内螺纹壳8的底端与上壳2的顶部中央处焊接固定,内螺纹壳8的底部设有通孔803,且通孔803的直径与连接杆802的直径相匹配,通孔803便于连接杆802通过,内螺纹壳8的顶部焊接有焊接板804,且焊接板804的一周安装有至少两组等距的安装螺栓805在安装装置时,将焊接板804贴合在车尾门感应区处,然后通过安装螺栓805将焊接板804固定在车尾门的感应区处;
30.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装置时,将焊接板804贴合在车尾门感应区处,然后通过安装螺栓805将焊接板804固定在车尾门的感应区处,然后在装置安装好之后,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拧动外壳1,外壳1通过连接杆802带动外螺纹板801在内螺纹壳8内部转动,从而带动外壳1进行上下位移,调节凸透镜4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即可控制装置感应区投影的大小,可以极大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