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5301发布日期:2024-02-02 20:5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具体为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


背景技术:

1、该扁平模组应用于车前的照明系统,通过对于扁平模组的设置将光线透过透镜照射到车前路面,以方便车辆行进的过程中照亮前方行驶的道路,保证其行车安全。

2、由于扁平模组的设置,该模组易导致的车前5m内杂光亮斑,需要对这些杂光进行去除处理,但现有的模组纵向尺寸越来越小,导致车前会出现一片杂光,影响驾驶员的驾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模组纵向尺寸越来越小,导致车前会出现一片杂光,影响驾驶员的驾车舒适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包括前壁,所述前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下侧壁,所述上下侧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板,所述后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后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

3、优选的,所述前壁的表面呈弧形,所述前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后板的表面。

4、优选的,所述上下侧壁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上下侧壁的表面呈椭圆状,两组所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壁的表面,两组所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板的表面。

5、优选的,所述后板的四端呈弧状,所述后板的表面尺寸大小大于前壁的表面尺寸大小。

6、优选的,所述凸杆呈长杆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凸杆固定连接在后板的左右两侧。

7、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凹槽开设在后板的上下两端。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对于透镜的优化,使其改变透镜上下侧壁的拔模角,从而解决车前5m内杂光问题,对于拔模角的角度的改变,使其原本出现在车前的光斑得到解决,进一步解决了光斑对驾驶者的影响,增加了驾驶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



技术特征:

1.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包括前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下侧壁(2),所述上下侧壁(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板(3),所述后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杆(4),所述后板(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的表面呈弧形,所述前壁(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后板(3)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侧壁(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上下侧壁(2)的表面呈椭圆状,两组所述上下侧壁(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壁(1)的表面,两组所述上下侧壁(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板(3)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3)的四端呈弧状,所述后板(3)的表面尺寸大小大于前壁(1)的表面尺寸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4)呈长杆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凸杆(4)固定连接在后板(3)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凹槽(5)开设在后板(3)的上下两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解决扁平模组车前亮斑的光学结构,包括前壁:所述前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下侧壁,所述上下侧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板,所述后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后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本技术对于透镜的优化,使其改变透镜上下侧壁的拔模角,从而解决车前5m内杂光问题,对于拔模角的角度的改变,使其原本出现在车前的光斑得到解决,进一步解决了光斑对驾驶者的影响,增加了驾驶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林,徐文墨,刘芳,陈骏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