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2399发布日期:2023-12-29 22: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灯,尤其涉及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


背景技术:

1、车灯包括,前照灯组合,组合前照灯在汽车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组合前照灯按照光源可分为:卤钨灯、氙气灯,按照功能可分近光灯、远光灯、前转向灯、前位灯,前雾灯。雾灯国家法规未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基本都配备,车灯组合尾灯后照灯,组合尾灯在汽车的后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后车灯一般由后位灯、倒车灯、制动灯、后雾灯、后转向灯,和回复反射器组成。车灯转向灯,用来向其它道路使用者表示左转或者右转向的灯具。法规要求为琥珀色。车灯牌照灯,牌照灯它主要是照明车牌,使人们在黑夜中辨别车辆牌照。

2、在进行车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保证车灯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效果,这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但是我们考虑到传统中的车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在内侧集聚一定量的水雾,导致车灯照射效果不佳,同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晃动,从而导致车灯使用寿命变低,显得极为不便,所以亟需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在内侧集聚一定量的水雾,导致车灯照射效果不佳,同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晃动,从而导致车灯使用寿命变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承载框,且承载框的内侧安装有灯体,框体的内侧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气罩,框体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风机,且小型风机的进风口处连通有风管,风管的一端贯穿框体的侧壁,且风管的延伸端与集气罩的一侧连通。

4、优选的,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为透明玻璃材质。

5、优选的,框体的内壁远离集气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嘴,且通风嘴的一端贯穿框体的侧壁。

6、优选的,框体的内侧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且两个阻尼器的顶端均与承载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承载框的底部通过挤压弹簧与框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弹性连接。

8、优选的,承载框呈弧形分布。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进行使用时,首先利用整个框体对灯体进行保护,同时利用顶盖的透明材质不耽误灯体的光线散布,当需要进行水雾的去除时,启动小型风机,将框体内侧的潮湿空气进行抽出,避免潮湿空气大量聚集造成灯体发光阻碍,同时承载框及其构件可以提高灯体的防晃动能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在内侧集聚一定量的水雾,导致车灯照射效果不佳,同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晃动,从而导致车灯使用寿命变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小型风机将框体内侧的潮湿空气进行抽出,避免潮湿空气大量聚集造成灯体发光阻碍,同时承载框及其构件可以提高灯体的防晃动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承载框(8),且承载框(8)的内侧安装有灯体(10),所述框体(1)的内侧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气罩(9),所述框体(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风机(3),且小型风机(3)的进风口处连通有风管(4),所述风管(4)的一端贯穿框体(1)的侧壁,且风管(4)的延伸端与集气罩(9)的一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2),且顶盖(2)为透明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壁远离集气罩(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嘴(6),且通风嘴(6)的一端贯穿框体(1)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5),且两个阻尼器(5)的顶端均与承载框(8)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8)的底部通过挤压弹簧(7)与框体(1)的内侧底部之间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8)呈弧形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在内侧集聚一定量的水雾,导致车灯照射效果不佳,同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晃动,从而导致车灯使用寿命变低的问题。一种车灯用保护外壳,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承载框,且承载框的内侧安装有灯体,框体的内侧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气罩,框体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风机。本技术中提出的方式,通过小型风机将框体内侧的潮湿空气进行抽出,避免潮湿空气大量聚集造成灯体发光阻碍,同时承载框及其构件可以提高灯体的防晃动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曹山,苏卫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永光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