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8422发布日期:2024-03-22 10:1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装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快装吸顶灯。


背景技术:

1、家居安装吸顶灯主要装在屋顶天花板上,安装者需要在高处作业,传统的吸顶灯安装多为天花板钻孔预埋膨胀胶粒,穿线固定底盘,再内部接线,工序繁琐,安装极其不便且极大消耗安装者体力。

2、为了提高对吸顶灯的安装效率,现时市面上具有一些吸顶灯的快速安装结构,例如推装式的快装结构,在屋顶天花板上预制轨道,然后将吸顶灯上的轨道推入屋顶天花板上的预制轨道实现两者的配合,为了保证吸顶灯推装到位后与屋顶天花板上的电路接触良好,且吸顶灯安装稳固,灯体的轨道与预制在房顶的轨道之间需要存在较大的阻尼,当安装者站在梯子上进行房顶吸顶灯安装时,安装者需要对吸顶灯施加较大的力将灯体完全推入屋顶天花板上的预制轨道,在此过程中不熟练的安装者可能用力过猛,受到的反作用力容易带动梯子翻侧倾倒;另有旋转式的快装结构,在屋顶天花板上预制轨道然后将吸顶灯旋转安装进预制轨道中实现两者配合,但是对于不熟练的安装者而言将梯子摆放在合适位置以使旋转快装的吸顶灯和轨道一次对齐也并非易事。因此,亟需一种安装更加方便、安全的吸顶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装吸顶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快装吸顶灯,包括:吸顶灯本体,其背面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内围设有卡接腔,所述卡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接腔相互连通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两侧沿靠近所述卡接腔的方向逐渐缩小;固定座;外转环,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外侧,所述吸顶灯本体可通过所述外转环经过所述导向通道并卡接于所述卡接腔内,所述吸顶灯本体可通过所述外转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安装时,固定座与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外侧的外转环形成一个整体,此时先将固定座安装固定于外设的安装面,如天花吊顶上,然后将吸顶灯本体平移靠近外转环,使得外转环相对吸顶灯移动进入导向通道,利用导向通道两侧向靠近卡接腔的方向逐渐缩小的设计,使得外转环可轻松地进入至卡接腔内,并与卡接腔相互卡接,然后施力于吊顶灯本体上,使得吊顶灯本体带动外转环在固定座外侧转动,完成对吸顶灯的安装,如此利用导向通道的引导,可方便地将吸顶灯本体与外转盘相互卡接,实现吊顶灯本体与固定座之间的快速导向对位,然后再将吊顶灯本体旋转安装,进一步将吊顶灯本体连接定位,使得吊顶灯本体安装更加稳固,降低了安装时的安全风险。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连接于吸顶灯本体背面的限位块、卡接轨与导向轨,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同向延伸的卡接轨,所述限位块与两个所述卡接轨围设形成所述卡接腔,两个所述卡接轨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导向轨,两个所述导向轨围设形成所述导向通道。将吊顶灯本体靠近外转盘时,利用两个导向轨之前形成逐渐收窄的导向通道,可对外转盘进行引导,使得外转盘相对移动至两个卡接轨之间,此时外转盘与两个卡接轨、限位块之间围设形成的卡接腔相互卡接,限位块可限制吊顶灯本体移动靠近外转盘时的移动行程,完成对吸顶灯本体的快速推入安装。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转环的底侧间隔地连接有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接轨相互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板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卡槽内。将吊顶灯本体靠近外转盘时,外转环底侧的两个卡板在两个导向轨的引导下移入卡接腔内,此时两个卡板分别插入两个卡接轨开设的卡槽内,从而实现对吊顶灯沿上下方向的连接限位,安装快速、方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卡板上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延伸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切口,所述卡板上位于两个所述切口之间的位置形成弹片,所述弹片的顶侧设置有沿所述卡板宽度方向延伸的凸条,至少一个所述卡槽的内顶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凸条可配合连接于所述定位槽内。卡板上两个间隔设置的切口将卡板位于两个切口之间的位置分隔形成弹片,弹片可产生沿上下方向上的弹性形变,将卡板插入至卡槽时,当凸条移动至卡槽的端部,继续用力将卡板插入卡槽,卡槽端部对凸条施加的压力传递至弹片,将弹片向下施压,使得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凸条亦送入卡槽内,当卡板安装到位后,此时凸条正对于定位槽,弹片弹性复原的弹力可将凸条压入至定位槽内,从而使得卡板安装后不容易在卡槽内移位,进一步提高对卡板安装的稳定性,另外,将卡板安装到位后,弹片将凸条压至定位槽时凸条与定位槽发生碰撞的声响亦可方便安装人员得知吸顶灯本体是否安装到位,进一步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转环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限位槽孔,所述限位槽孔环绕所述固定座的旋转轴线延伸,所述固定座正对所述限位槽孔的位置设置有止动柱,所述止动柱伸入所述限位槽孔内。由于固定座上设置的止动柱伸入至外转环上设置的限位槽孔内,当外转环相对固定座转动时,止动柱在限位槽孔内可移动的行程限制了外转环相对固定座转动的行程,如此将吊顶灯本体与外转盘相互卡接后,可快速将吊顶灯本体转动到位。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转环的顶侧设置有台阶,所述限位槽孔设置于所述台阶的底侧,所述台阶的一侧位于所述限位槽孔两个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台阶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口的一侧均连接有弹性杆,两个所述弹性杆朝向所述限位槽孔的一侧均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孔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限位间隙,所述止动柱可进入任一个所述限位间隙内。弹性杆上的卡块与限位槽孔的端部之间形成对止动柱限位移动的限位间隙,在对吊顶灯本体转动前,止动柱位于一个限位间隙内,此时由于卡块对止动柱的限位阻挡,可更好地保持外转环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当需要转动外转环时,增大带动外转环的外力,此时止动柱对卡块挤压,使得卡块带动弹性杆对止动柱弹性避让,即可使得止动柱进入限位槽孔内移动,从而可通过吊顶灯本体带动外转环在固定座外侧转动,当吊顶灯本体转动到位后,止动柱同样越过另一侧的卡块后进入另一个限位间隙内,弹性避让后的卡块在弹性杆的弹性复位后将止动柱限定于该限位间隙内,更好地保持外转环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顶灯本体的背面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固定座的底侧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吸顶灯本体可转动并使得所述定位块位于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当吸顶灯本体转动时,吸顶灯本体背面的凸起亦被带动转动,当吸顶灯本体转动到位后,固定座底侧连接的定位块可相对移动至两个凸起之间,利用两个凸起辅助对定位块辅助定位,从而更好地保持吸顶灯本体转动到位后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底侧连接有装饰盖,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装饰盖之间围设有安装腔。使用时,固定座内可装入接线端子、电线等电器元件,而装饰盖连接于固定座的底侧,可对固定座内部的空间进行遮盖封闭,如此有利于规整内部走线,减少外转环相对固定座转动时发生线路缠绕等问题。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顶灯本体背面连接有接电柱,所述固定座内连接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外转环转动时可使得所述接电柱可移动至两个所述接电片之间。接电柱连接于吸顶灯本体背面,并向上伸出,可对吸顶灯本体内的灯体等电器元件进行导电,而接电片连接于固定座内,与外部电源等电器元件进行电连接,将吸顶灯本体转动到位后,接电柱亦转动至两个接电片之间,可保证相互接触通电,另外,两个接电片亦可对接电柱的水平活动进行限位,从而提高对吸顶灯本体的定位效果。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饰盖的底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环绕所述固定座的旋转轴线延伸,两个所述接电片分别向下延伸至所述导向槽的两侧,所述接电柱向上伸入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槽的两侧可对两个接电片提供固定支撑,从而提高两个接电片的安装稳定性,当接电柱在导向槽内活动并进入至两个接电片之间时,两个接电片可对接电柱进行夹紧固定,从而更好地保持相互接触通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