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防眩轨道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8103发布日期:2024-03-01 12:3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防眩轨道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条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防眩轨道线条灯。


背景技术:

1、随着夜景亮化工程越来越普遍化,建筑照明需求越来越多,led线条灯,是一种高端的柔性装饰灯,其特点是耗电低,寿命长,高亮度,易弯曲,免维护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装修,起到照明以及装饰的效果。

2、目前常用的led线条灯一般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线条灯安装固定后其光线的照射角度无法调节,只能照向一个方向,不能根据需要调节照射的角度和方向,使用比较局限,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线条灯照射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防眩轨道线条灯,具有照射角度可调节、高适用性以及防眩目的优点。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防眩轨道线条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防眩轨道线条灯,包括用于固定线条灯的安装壳体、用于提供照明的灯体和用于将安装壳体与灯体相连的连接盖板,所述安装壳体与灯体均为长条结构,所述灯体位于安装壳体一侧,所述连接盖板有两个并同时安装在安装壳体两端与灯体两端,所述安装壳体两端与连接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灯体两端与连接盖板转动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灯体在两连接盖板之间转动即可调节灯体的照射角度,确保光线尽量朝向需要照明的区域,避免光线直射人眼,改善了照明效果,同时提高了线条灯照明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线条灯的照明效率,并使线条灯能够适用于多种场景的照明需要,提高线条灯的适用性。

5、可选的,所述灯体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壳体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安装壳体等长,两所述灯体分别位于连接件两侧,所述连接件对应灯体的形状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灯体在避让口内转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件与安装壳体配合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提高连接盖板安装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线条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安装壳体内与连接件内均沿长度方向成型有第一螺接槽,所述第一螺接槽用于安装连接盖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实际使用时对线条灯长度的需求不同,往往需要切割安装壳体以使线条灯的长度达到实际的需要,而通过将第二螺接槽沿安装壳体及连接件长度方向设置,使得安装壳体及连接件的任意切割面结构一致,从而便于在切割后的安装壳体两端安装连接盖板。

9、可选的,所述安装壳体一侧延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接轨道,所述卡接轨道内卡接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沿卡接轨道滑动,所述卡接板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线条灯的安装载体相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卡接板在卡接轨道上滑动,即可调节线条灯与其安装载体的相对位置,进而沿线条灯的长度方向调节线条灯的照明位置,提高线条灯的适用性。

11、可选的,所述灯体包括灯壳、转动盖、发光单元和电路板,所述灯壳呈筒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光线穿过的豁口,所述电路板为长条结构并沿灯壳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发光单元沿电路板长度方向分布并朝向豁口,所述转动盖安装在灯壳两端,所述转动盖远离灯壳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连接盖板并与连接盖板转动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灯壳两端安装转动盖并将转轴穿过连接盖板,即可将灯体转动安装在两连接盖板之间,同时连接盖板对转轴形成径向的限位作用,提高灯体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将连接盖板固定到安装壳体两端后,灯体即可在连接件两侧的避让口内转动并调节照射角度,安装便捷且结构稳定。

13、可选的,所述转动盖的外周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纹路更便于拨动灯体在连接盖板之间旋转,提高灯体照射角度的调节精度,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灯壳远离豁口一侧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有多个槽口沿安装板长度方向的插接槽,多个所述插接槽开口朝向灯壳的豁口,多个所述插接槽有一个位于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并朝向豁口中心,所述电路板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插接在安装板中间位置的插接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板中间位置的插接槽引导安装电路板,确保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朝向灯壳的轴线位置,也即发光单元朝向豁口的中间位置,进而使得光线由豁口均匀地传出,提高电路板安装精度以及发光单元的照明效果;同时,由于灯壳是开口式的圆筒结构,其成型难度较大且在使用中容易产生形变,利用安装板可以提高灯壳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因形变导致豁口扩大或缩小而影响发光效果;此外,安装板上开设的多个插接槽能够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果,确保发光单元能够保持在正常的工作稳定,提高线条灯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

17、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位于发光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反射杯,所述反射杯用于汇聚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多个所述反射杯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射杯对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及汇聚,能够提高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同时随着反射杯的直径逐渐增大,避免光线过度汇聚导致明暗差太大,能够有效提高照明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反射杯远离电路板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防眩光的防眩罩,所述防眩罩有多个并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防眩罩由靠近发光单元至远离发光单元的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眩罩可以从两侧遮蔽光线最为汇聚的亮点,避免在人眼直视时刺伤人眼,同时反射杯中传出的朝向防眩罩侧壁的光线被防眩罩吸收并遮蔽,从而使从防眩罩传出的光线朝向基本一致,避免光线发射产生眩光,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

21、可选的,所述灯壳在豁口处成型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灯壳围成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内卡接有用于防尘的灯罩,所述灯壳两侧内壁成型有第二卡接板,两侧所述第二卡接板分别围成两第二卡接槽,两第二卡接槽内分别卡接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板,两所述反光板靠近豁口方向的间距逐渐增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光板可以汇聚光线,提高照明效率,同时利用灯罩防止发光元件沾染灰尘,提高线条灯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将灯体在两连接盖板之间转动即可调节灯体的照射角度,确保光线尽量朝向需要照明的区域,避免光线直射人眼,改善了照明效果,同时提高了线条灯照明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线条灯的照明效率,并使线条灯能够适用于多种场景的照明需要,提高线条灯的适用性;

25、2.利用安装板中间位置的插接槽引导安装电路板,确保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朝向灯壳的轴线位置,也即发光单元朝向豁口的中间位置,进而使得光线由豁口均匀地传出,提高电路板安装精度以及发光单元的照明效果;

26、3.利用防眩罩可以从两侧遮蔽光线最为汇聚的亮点,避免在人眼直视时刺伤人眼,同时反射杯中传出的朝向防眩罩侧壁的光线被防眩罩吸收并遮蔽,从而使从防眩罩传出的光线朝向基本一致,避免光线发射产生眩光,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