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6077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说来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这种阴极射线管(CRT)在其外表面上标有可由光读码机读出的编码标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RT,这种CRT在其玻璃面板的侧壁上标有光读码机读取的在CRT制造过程中能避免变质的标记。
CRT的制造过程通常是采用一个公用的CRT装配线将管型不同的CRT按一定的顺序或有选择地组合起来。在装配线上制造某一种CRT的同时,该类型CRT中使用的某一零部件依次与其它零部件组装起来。
迄今因袭的一般作法是,装配工在CRT制造过程中凭肉眼核对附在各部件上的标记或核对各部件本身来选取待装配入CRT的各个部件。但随着待制造CRT在体积方面的增大和分辨率方面的提高,这些装配工不仅在相应各部件的选择和运送工作方面而且在细致的工作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目前大家都在努力寻求CRT整个生产线上各部件机械加工和装配的自动化,包括装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
为实现上述机械加工和装配自动的目的,除进行适当的机械加工之外,装配工作应在搞清楚当时所制造的CRT类型和正确选择可用于该类型CRT的各部件的基础上进行。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因此历来CRT在其制造过程中都在其玻璃面板侧壁上附有表示其类型的标记。
关于玻璃面板侧壁上标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特别是条形码的CRT,例如日本公开实用新型136465/1985、美国专利4,374,451、4,377,890和4,515,867都公开了这种类型的CRT。这些CRT中,日本实用新型136465/1985所公开的那一种(以下称前一种CRT),其玻璃面板的侧壁上用耐热材料打印有条形码,条形码有一个数字与分派给另一个码的数字不同,或者有一个每一个条形码都有所增加的数字。此外,美国专利4,374,451、4,377,890和4,515,867所公开的那一种(以下称后一种CRT)彼此类似,玻璃面板侧壁上都用两种组成不同的水玻璃涂料在CRT制造过程的初始阶段形成双层涂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该涂层形成条形码,以便在制造过程中用读码机读取条形码,从而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利用条形码控制制造过程。
这种条形码由于主要是用以记录受控制的制造过程中CRT的状态,因而是在制造过程的初始阶段在CRT玻璃面板的侧壁上的。但在上述制造过程中,玻璃面板在条形码形成之后不仅要用各种酸类进行处理而且要经过加热处理,因而条形码往往变质,有时甚至完全磨损掉。
基于上述理由,因此条形码用耐热材料打印出来,前一种CRT的情况就是这样,或者用激光束打印出条形码,后一种CRT的情况就是这样。
尽管如此,如果情况变得更糟,玻璃面板上形成的条形码在CRT制造过程中变质,则前一种CRT仍然避免不了因如此形成的条形码消失而引起的问题。
另一方面,后一种CRT虽然起码可以避免如此在玻璃面板上形成的条形码在CRT制造过程中变质或磨损掉,但用激光束形成这种条形码不仅使制造过程复杂化而且提高了制造成本。问题是CRT的单位造价必然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这样一种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该阴极射线管外表面上标有光读码机读取的在CRT以后的制造工序中不致变质或磨损掉的标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CRT的制造设备,该设备能以较低的成本制造出具有不致变质或磨损掉的标记的CRT。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具有一个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该标记由耐热耐酸漆组成的底涂层、覆在底涂层上的标记层和覆在标记层上的耐热耐酸透明覆盖涂层组成,不然该阴极射线管也可以具有不带覆盖涂层、读码机读取的标记。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制造CRT的方法包括下列工序涂上耐热耐酸底漆;用喷墨打印机和耐热油墨打印出读码机读出的标记;最后往上述标记上敷上透明耐热耐酸漆的覆盖层,或者无需上述覆盖层。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并排配置的一个CRT玻璃面板输送线和一个CRT荫罩输送线;识别装置,设置在上述各输送线上,用以识别所输送的玻璃面板和荫罩的大小和类型;输送装置,用以将荫罩输送线上的荫罩输送到玻璃面板输送线上,以便将荫罩装配入其有关的玻璃面板上;底涂层涂敷装置,用以在装有荫罩的玻璃面板的侧壁涂敷底涂层;标记装置,用以在底涂层上标出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覆盖层形成装置,用以必要时在标记上形成透明的覆盖层;荧光屏形成装置,用以在玻璃面板输送线上覆盖层形成装置的下游侧形成荧光屏。
本发明者同人反复进行了多次试验,研究用耐热耐酸材料(油墨)打印在CRT玻璃面板侧壁上的条形码在CRT以后的制造工序中变质或消失的原因,结果发现,牢牢粘附在玻璃面板表面上的油墨之所以会从面板表面上被擦掉,并不是因为油墨在条形码标记碰到酸特别是氟酸时的溶解,而是因为通过极薄的油墨层到达玻璃面板在标记底下的表面的氟酸溶解该表面所致。
因此,按照本发明,先形成高度耐氟酸的耐热耐酸底涂层,再用喷墨打印机用耐热油墨在底涂层上打印出读码机读出的标记,然后根据需要在标记上形成透明的耐热耐酸漆覆盖层。
如此形成且经过耐酸试验,特别是耐氟酸试验的光读码机读出的编码标记证明是极其优异的,即由底涂层、标记和覆盖层三重层组成的读码机读出的标记几乎完全没有变质。至于只具有由底涂层和标记组成的双重层的编码机可读出的标记,则变质得不厉害,完全仍然可以实用。标记之所以没有进一步变质,我们认为是由于上述覆盖层和底涂层,特别是底涂层,防止了氟酸到达玻璃面板在标记下面的表面,因而该表面不为酸所溶解,玻璃面板表面也就不会剥落了。
因此,按照本发明,可以防止在CRT制造过程中标出的读码机读出的标记变质和消失,因而在以后的制造工序中不会读不出或读错这些标记。所以如此形成的标记在各种场合都可有效加以应用。
即使要在CRT制造过程中增设打上述标记使用的底涂层涂敷装置或同时增设底涂层和覆盖层涂敷装置时,只用极其简单的装置也就可以达到目的,因此这些附加装置也不会使制造设备复杂化或提高其制造成本。这样也就不会增加CRT的单价。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RT透视图,该CRT的玻璃面板侧壁上标有光读码机读出的编码标记。
图2是配备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的玻璃面板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用CRT制造设备标出读码机读出的标记的工序以及在其之前的工序的方框图。
图4的方框图示出了读码机读取的标记在玻璃面板侧壁上应形成的具体位置。
现在参看附图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RT,该CRT玻璃面板侧壁的外表面上附有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图2是配备有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的玻璃面板的放大剖视图。
图1和图2中,编号1表示玻璃面板,1a是玻璃面板的外表面,1b是玻璃面板的侧壁,1c是面板的模具接合线,2是光读码机读出的编码标记,2a是底涂层,2b是标记部分,2c是覆盖层,3是密封边(密封面),4是荫罩,5是玻锥,6是管颈。
玻璃面板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荧光屏,荧光屏所覆盖的部位形成有效显示部位。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包括一个底涂层2a,覆盖层2c则设在玻璃面板1的侧壁1b上,其中荫罩4处在荧光屏对面,配置在玻璃面板1内。玻璃面板1和玻锥5用密封面3上的熔融玻璃连接起来;从玻锥5延续来的管颈6内有一个电子枪。在此情况下,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只由一个条形码组成,或者除条形码外还有有关的数字、字符、符号等。附带说一下,从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投射到如此构成的CRT的荧光屏上,于是荧光屏发出光,从而在有效显示部位上显示出所要显示的图象。就是说,本发明的CRT按现有技术CRT同一方式工作。
图3为一方框图,说明通过CRT制造设备提供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的工序,并说明上述工序以前的工序。
图3中,编号7表示玻璃面板输送机,8荫罩输送机,9是荫罩输送线,10是玻璃面板和荫罩装配机,11是面板荫罩装配件(PMA)输送机,12是玻璃面板识别器,13是荫罩识别器,14是加热器,15是底涂层涂敷器,16是喷墨打印机,17是覆盖层涂敷器,18是面板荫罩装配件(PMA)。此外,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零部件都用同样的编号表示。面板荫罩装配件(PMA)18在此情况下是指面板和荫罩的装配件。
玻璃面板输送机7和荫罩输送机8基本上平行配置。两个输送机7和8的一端是荫罩输送线9和玻璃面板/荫罩装配机10。确定所输送的玻璃面板1和荫罩4的型式、规格、大小等的玻璃面板识别器12和荫罩识别器13分别配置在玻璃面板输送7一端附近和荫罩输送机一端附近。加热器14都适当地沿玻璃面板输送机7配置。此外,PMA输送机11连续地与玻璃面板输送机7联接,以玻璃面板和荫罩装配机10为起始点,PMA18即在其上输送。底涂层涂敷器15、喷墨打印机16、热处理炉19和覆盖层涂敷器17依次沿PMA输送机11配置,加热器14也妥善配置。
有了上述组成部分,本发明的CRT制造设备的工作情况如下按预定的程序从玻璃面板输送机7的上游侧(图3的上端)的面板仑库(图中未示出)按次序输送各种类型的玻璃面板1。加热器14加热如此输送的玻璃面板1的同时,玻璃面板识别器12识别面板的大小、面板有效表面区上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和面板所取的姿势等。此外,与玻璃面板1按上述程序的动作同步地从荫罩输送机8上游侧(图3的上端)处存在放装配好的荫罩4的荫罩仑库(图中未示出)按次序输送在型式上对应于玻璃面板1的荫罩4。荫罩4在如此输送的同时,荫罩识别器13就识别荫罩的类型,包括荫罩的外形、荫罩孔的大小、各孔之间的间距和荫罩的构型和方向等。
玻璃面板1和荫罩4在玻璃面板识别器12和荫罩识别器13中经识别认为是彼此配压时就经荫罩输送线9同时供入玻璃面板和荫罩装配机10中,于是荫罩4自动装入玻璃面板1中形成PMA18。PMA18从玻璃面板/荫罩装配机10中输出,然后在PMA输送机11上输送。
起初,PMA18被输送到底涂层涂敷器在此阶段的预定位置上,然后用Nordson公司的SelectCoat(商标名)或普通的喷涂器将例如日本Kansai油漆公司出口的主要由高聚物聚硅氧烷树脂组成的KanpeSera115号(商标名)耐热耐酸白漆涂上,形成底涂层2a。在输送PMA18的同时,加热器14就将如此形成的底涂层2a进行干燥。接着将PMA18输送到喷墨打印机16中预定的位置上,并用与底涂层2a配衬良好的浅棕色耐热油墨例如日立公司的“FX系列”(商标名)喷墨打印机用例如日立公司出品的主要由丁酮树脂组成的喷墨打印油墨“JP-T24”(商标名),将标记2b打印到底涂层2a上。然后令PMA18连同在其上形成的底涂层2a和标记2b通过热处理炉19,再传送到覆盖层涂敷器17的预定位置上。在覆盖层涂敷器17中,用上述涂敷底涂层2a同样的涂敷器将例如Kansai油漆公司出品的主要由高聚物聚硅氧烷树脂组成的KanpeSeraZC120(商标名)透明耐热耐酸漆涂敷到标记上,这样,应附到玻璃面板1侧壁1b上的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的形成过程就结束。在此情况下,在上述工序中之所以要令玻璃面板1通过热处理炉19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标记2b的油墨在涂敷覆盖层时继续流动而那样做的。
此外,在PMA输送机11上形成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工序的下游侧配置有荧光屏形成装置(图中未示出)。
图4示出了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2应在玻璃面板1侧壁1b上形成的具体位置。
图4中,编号20表示玻璃面板1的防内爆带,其中与图1和图2中同样的零部件用同样的编号表示。
待打印出的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有一个条形码,条形码条的高度h等于或大于15毫米,粗条码的宽度在0.5至2.0毫米的范围。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尺寸是因为,从喷墨打印机可打印出的和使信息可打印出和读出所需要的码条粗细度(细度)的角度来看,这些值非常合适。此外,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条形码)的标出位置应使其下限W偏离玻璃面板1的密封边(密封面)5毫米或以上,最好约10毫米,且防内爆带20装上去时不应遮住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条形码)。在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条形码)如此配置的情况下,在CRT实际装入任何制品之后是不难用读码机读取条形码的。
在防内爆带20设计得盖住玻璃面板1的整个侧面部位1b(这视乎CRT的类型而定)的情况下,这种CRT的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条形码)的位置应选择得使其自由地在不超出模具结合线1c的范围内。
此外,玻璃面板识别器12和荫罩识别器13都配备有图3中未示出的存储装置。这些存储装置存储着应在玻璃面板1上形成的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2、识别器12和13所识别的内容、在形成这种标记2过程中形成读码机读出的标记2的时刻、形成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所用的制造设备的序列号等。存储装置还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对应于在输送机所输送的CRT上形成的标记内容,包括处理和检测条件、在CRT输送机跟在CRT制造设备中的荧光屏形成装置之后的各岗位读码机所处理的CRT的特性等。存储装置还存储读码机对CRT进行检验的内容和CRT到达有关岗位的时间。有了存储装置就可以自动进行待制造的CRT所需要进行的各种处理和检验。此外还可以利用如何存储的数据来检索任何CRT成品的档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2是通过下列工序在玻璃面板1的侧壁1b上形成的先涂上耐热耐酸白漆形成底涂层2a;以喷墨打印机用耐热油墨打印出标记2b;再涂上透明的耐热耐酸漆形成覆盖层2c。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即使CRT经历形成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以后的各制造工序也不会变质。换句话说,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始终保持其开始形成的那种状态不变。
通过以上所举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形成底涂层2a和覆盖层2c所使用的耐热耐酸漆是非常适用的。可用于本发明中形成底涂层2a和覆盖层2c的漆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的那一种。此外,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喷漆器仅仅是举例而已,不用说还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喷漆器。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油墨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也只是举例而已,也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打印机。再有,形成底涂层2a和标记2b时,油墨可选用任何颜色,只要底涂层2a是白色或类似的浅色,标记的颜色与底涂层2a是白色或类似的浅色,标记的颜色与底涂层2a良好配衬即可。
另一实施例取消了覆盖层涂敷器17,同样也可以达到上述实施例的效果。尽管读码机读取的标记2的变质程度比前一个实施例的大,但其变质程度比起不采用底涂层的情况是大大地减小了,达到了实际上不成问题的地步。
如上所述,在CRT制造过程中,玻璃面板1侧壁1b上所形成的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2包括耐热耐酸漆的底涂层2a、用耐热油墨打印出的标记2b和透明耐热耐酸漆的覆盖层2c,不然也可以只包括底涂层2a和标记2b。因此可以防止标记在CRT以后的制造工序中变质或磨损掉,从而消除了在以后的工序中读不出或误读标记的事故。
此外,按照本发明,虽然在制造CRT的过程中需要加设涂敷器15、17或只加设涂层涂敷器15,但也可以采用一般结构的底涂层和覆盖层涂敷器。这样,不仅避免了CRT制造设备结构复杂化,而且也可以避免其成本的提高,即CRT的单价不会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其玻璃面板侧壁上标有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的CRT(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读码机读取的标记包括耐热耐酸漆的底涂层、在所述底涂层上用白耐热墨打印出的标记和覆盖在该标记上的透明耐热耐酸覆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为白色或类似的颜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是条形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至少一个条形码,该条形码粗条码的宽度在0.5至2.0毫米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条形码和肉眼可读出的字符和符号。
6.如2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在所述CRT玻璃面板侧壁上的位置偏离所述CRT密封边不小于5.0毫米,且离所述密封边比离防内爆带的位置近。
7.一种其玻璃面板侧壁上标有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读码机读取的标记包括耐热耐酸白漆或类白色的漆的底涂层,和用耐热油墨打印在所述底涂层上的标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是条形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至少一个条形码,该条形码粗条码的宽度在0.5至2.0毫米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条形码和肉眼可读取的字符和符号。
11.如8至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在所述CRT玻璃面板侧壁上的位置偏离所述CRT的密封边不小于5.0毫米,且离所述密封边比离防内爆带的位置近。
12.一种制造CRT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先将耐热耐酸漆的底涂层涂敷到CRT玻璃面板的侧壁上;再用喷墨打印机用耐热油墨在所述底涂层上打印出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然后往所述标记上涂上透明的耐热耐酸漆覆盖层。
13.制造具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的CRT的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并行配置的输送机,用以输送CRT玻璃面板和CRT荫罩;识别装置,用以识别如此输送的玻璃面板和荫罩的类型和技术规格,该识别机供各输送机用;输送装置,用以将荫罩从所述荫罩输送机输送到所述玻璃面板输送机上,并用以将荫罩装入与荫罩的类型和技术规格相对应的玻璃面板内;底涂层形成装置,用以在装有所述荫罩的所述玻璃面板的侧壁上形成底涂层;标记形成装置,用以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光读码机读取的标记;覆盖层形成装置,用以必要时在所述标记上形成透明的覆盖层;荧光屏形成装置,位于所述玻璃面板输送机上所述覆盖层形成装置的下游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和覆盖层主要由高聚物聚硅氧烷树脂组成。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和覆盖层主要由高聚物聚硅氧烷树脂组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和覆盖层主要由高聚物聚硅氧烷树脂组成,所述耐热油墨主要由丁酮树脂组成。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RT,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和覆盖层主要由高聚物聚硅氧烷树脂组成,所述耐热油墨主要由丁酮树脂组成。
全文摘要
一种阴极射线管,具有光读码机读取的编码标记,该标记包括耐热耐酸漆的底涂层、用耐热油墨打印在底涂层上的标记和覆盖住该标记的透明耐热耐酸漆覆盖层。
文档编号H01J9/00GK1073549SQ92114160
公开日1993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8日
发明者浅仓俊一, 皆川裕之, 杉本浩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