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56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色阴极射线管,尤其涉及改进会聚特性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
通常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如图1所示,它有由屏板1和与该屏板1连接着的玻锥2构成的管壳。在屏板1的内表面上形成由发红、绿、蓝光的三色荧光体层构成的荧光面,即形成荧光屏7,在靠近该荧光面7的位置,与其相对地设置着荫罩板(图中未示出)。另外,在玻锥2的管颈3内装有同轴排列(通常为水平轴X)的发射电子束5B、5G、5R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6。在从玻锥2一直到管颈3的区段的外侧,装有偏转装置4。在管颈3的外围装有产生多极磁场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PM,利用该多极磁场发生装置PM,对从电子枪总成6发射的3条电子束5B、5G、5R进行调整,以便能获得良好色纯度并聚焦在荧光屏中央。而且利用偏转装置4,由该3条电子束5B、5G、5R对荧光屏进行扫描,使彩色图像再现在荧光面7上。
如图2A和2B所示,上述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6通常设有在内部装设灯丝排成一排的3个阴极10B、10G、10R,还有若干个电极11,用来对从各阴极10B、10G、10R发射的电子束沿阴极10B、10G、10R至荧光面的方向顺序进行控制,会聚及加速,各电极11连同3个阴极10B、10G、10R,共同用绝缘支撑件12固定成一个整体。各阴极10B、10G、10R至少由阴极套管13、阴极套筒14及固定托圈15构成;在阴极套管13中装有阴极元件,从元件的一端发射电子;阴极套筒14用来支撑阴极套管13、固定托圈15沿该阴极套筒14弯成大约半周装在其外周表面上。阴极固定托圈15的两端与其它电极一起固定在绝缘支撑件12上,构成一个整体。电子枪总成的电极11通常由非磁性材料制成,而阴极套筒14及阴极固定托圈15则多半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偏转装置4有一对鞍形水平偏转线圈和一对鞍形垂直偏转线圈;由水平偏转线圈产生枕形偏转磁场,由垂直偏转线圈产生桶形偏转磁场。由于上述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与产生非一致磁场的偏转装置的组合,从而将从电子枪总成发射出来的3条电子束5B、5G、5R会聚到在屏板1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面7上,也就是说,能做到自动会聚。
如果采用具有这种结构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就能很容易地使3条电子束会聚在荧光屏的全部区域,并能使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结构简化,因此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被广泛采用。
但是在以上所述那样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由于电子枪总成的阴极部分是使用磁性材料,所以存在受外界磁场影响的问题。例如,如果采用图2A和2B所示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由于发射中间电子束的阴极10G的阴极固定托圈5相对于中轴不对称,另外,发射两侧电子束的阴极10B、10R,在相对于中间阴极10G的外侧,只有阴极套筒14的半边的一部分及阴极固定托圈15的一部分存在受影响的问题,然而,对于中间阴极来说,由于阴极套筒14的半边及阴极固定托圈15几乎全都受影响。这样,位于两侧的阴极10B、10R,其磁性材料的配置量相对于中轴线的左右往往不一样。由于在这种阴极的轴向排列的磁性材料配置量的非均匀性,当地磁成分施加到管轴方向时,如图3所示存在红色和蓝色的显示图像向上下相反的方向偏移的问题。
在对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进行调整时,以及沿不同的方向配置监示器时,如在不同的地磁条件的地区使用,就会显著产生这种会聚失调。
当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作为显像管使用时,其图像品位要求会聚失调量在0.3mm以下,因此上述的会聚失调量存在的问题太大。
另外,虽然特开平4-1577号公报、实开平4-24250号公报发表了在管颈部分的外侧配置筒状磁性体,但即使采用这种方法,要抑制上述的会聚失调也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由地磁影响而产生的会聚失调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发明,当采用在外壳屏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面以及在面对荧光面装成一排发射电子束用的几个电子枪总成的彩色阴极射线管时,沿着电子束的排列面在上述电子枪总成的外侧位置沿着管轴纵向至少装设一对磁性件,这就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特征。
在所提供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设在外壳屏板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面;面对该荧光面设有排成一排的3个阴极,以及在面对荧光面至少附有若干个电极,用来发射3条电子束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其特征为在靠近上述阴极附近的部位处设有一对磁性构件,用来调节作用在3条电子束中的两侧电子束上的外部磁场中沿阴极轴向分布的成分。
另一个特征是设有沿管轴纵向的第1磁性构件、以及设在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多极磁场发生板极附近的第2磁性构件。
上述第1及第2磁性构件也可以装设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管颈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为将第1及第2磁性构件与安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上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装成一个整体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的特征为第1磁性构件设在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支托筒体上,第2磁性构件设在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隔离板上。
在本发明中,在电子束排列面上位于外侧电子束轴线背向中间电子束的外侧设置一对第1磁性构件。由于设置了该第1磁性构件,就可以调节在外部磁场中沿阴极轴向成分的大小和方向。即从外壳的屏板一端(或管颈一端)进入的、以地磁为代表的外部磁场,而且在阴极排列轴向的外侧,即通过两个侧阴极之间的间隔区段的外侧的磁场向第1磁性构件的方向会聚。另外,通过位于中间阴极和位于两侧阴极之间、向中间阴极一侧会聚的磁场会向第1磁性构件会聚的方向变化。因此在阴极附近,能在电子束轨迹上产生抑制直交磁场成分,产生起抑制作用电磁力(洛伦兹力),使一对外侧电子束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抑制了会聚失调。
配置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管颈上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多极磁发生板极附近的第2磁性构件,使多极磁场发生磁性极板附近的磁场强度配置均衡,利用第1磁性构件抑制多极磁场发生装置发生的磁场所受的影响。
图1是表示现有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简略断面图。
图2A和2B是表示电子枪总成的关键部分,图2A是表示阴极及其附近的电极的模式斜视图。图2B上沿管轴方向所见的阴极部分断面。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会聚失调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简略断面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管颈部分的模式斜视图,表示磁性构件的配置状态。
图6A和6B是用来说明图5所示的磁性构件所起作用的磁场分布图,图6A是配置本发明的磁性部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情况,图6B是现有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情况。
图7A和7B是表示将磁性构件设置在管颈上的断面图,以及在这种配置状态下的磁性构件的尺寸对会聚产生的变化,特别是表示磁性构件不同宽度的特性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将磁性构件设在管颈上的侧视图,以及在这种配置状态下磁性构件尺寸对会聚失调的影响,特别是表示磁性构件沿管轴方向的长度变化时的特性曲线图。
图9A和9B是表示磁性构件设在管颈上的侧视图,以及表示在这种配置状态下的磁性构件的配置位置变化时的会聚失调特性曲线图。
图10A和10B是说明图5所示的磁性部件对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影响用的关键部分的模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1中的管颈部分的放大模式图。
图13是表示图11中的管颈部分的模式图,也是表示磁性构件的配置状态的模式斜视图。
图14是说明图11所示实施例的第2磁性构件的作用图。
图15是评价第2磁性构件的尺寸和作用的关系的特性曲线图,也是用以评价中间电子束的移动量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简略断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结构详图。
图18是说明图17所示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中第1磁性构件的配置状态图。
图19A和19B是用以说明在图14所示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中第2磁场构件的配置状态图。
下面参照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实施例1图4及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第1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中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具有由屏板1和与该屏板1相连的玻锥2构成的外壳;在屏板1的内表面上附有由发红、绿、蓝光的3色荧光体层构成的荧光面7,在靠近并面对该荧光面7处设有蒸荫罩板(图4未示出)。在玻璃2的管颈3内装有一字排列式电子枪组件6,用来发射沿同一轴向(通常为水平轴X)排列的3条电子束5R,5G,5B。在从被锥2至管颈3的区段外侧装有偏转装置4。偏转装置4与现有的相同,是一对鞍形水平偏转圈和一对鞍形垂直偏转线圈构成的水平偏转线圈产生枕形偏转磁场,垂直偏转线圈产生桶形偏转磁场。
电子枪组件与现有的相同,备有内部装有灯丝、排成一排的3个阴极10,从该阴极10沿状朝向荧光面的方向顺次设置若干个电极,用来对来自由各阴极发射的电子束进行控制,会聚和加速,各个电极与上述个阴极10一并用绝缘支架固定成一个整体。各阴极至少由阴极套管、阳极套筒和阴极固定托圈构成。阴极套管中装有阴极元件,由元件的一端发射电子,阴极套筒具一件支托件用来支托阴极套管,阴极固定托圈来将该阴极圆筒包围大约半周、设在其外周面上,阴极固定托圈的两端端与其它电极一起固定在绝缘支撑件上,构成一个整体。电子枪总成的电极用非磁性材料制成。
在外壳的管颈3的外壁上设有用来调节外部磁场的磁性构件-一对扁磁带20。该扁磁带20具有厚0.35mm,宽4mm,沿管轴方向的长度为40mm的热轧硅钢板制成,在电子束排列面-XZ平面、上沿管轴纵向装设。扁磁带20的纵向中线通过阴极10,并以阴极10为中线,沿管轴方向前后各伸展20mm。
其次,参照图6A和6B,与未设磁性构件的现有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进行比较,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设有磁性构件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磁性构件的作用。图6A表示本实施例,图6B表示现有例,且都表示将从屏板一端面向管颈方向通过的直流磁场(0.3高斯)施加到在非磁场环境中经过调整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上。这相当于在日本将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板朝南设置时的地磁状态。图中实线箭头IB、IG、IR表示电子束5B、5G、5R的电流方向,虚线2表示外部磁场的地磁。
如上所述,从屏板一侧观看,现有的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组件的阴极部分时,位于两侧的阴极10B、10R的中心线左右两侧的磁性材料配置量多半不同。例如,在两侧电子束5B、5R和中线外侧,只在阴极套筒的半周部分及阴极固定托圈的一部分有磁性材料,与此相反,在中央电子束5G一侧,阴极10G的阴极套筒的半周部分及阴极固定托圈几乎都有磁性。这时,如图6B所示,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板一端进入的地磁22向中央阴极10G会聚。这时面向中间阴极10G的地磁成分加到电子束上的洛伦兹力使红色电子束5R向上(图中用FR表示)偏移,使蓝色电子束5B向下(图中用FB表示)偏移,红色与蓝色不对称。结果产生绿图像在中间,红图像向上偏、蓝图像向下偏的会聚失调,使得图像品位劣化。
与此相反,如果采用具有图6A所示的磁性构件的本实施例中的彩色阴射线管,则与图6B所示的未设磁性构件的现有彩色阴极射线管相比较,前者由于在电子束排列面上设有阴极和磁性构件,则屏板一端进入的地磁经过扁磁带20分聚,将其导至阴极后方,另外,通过两侧阴极10B、10R和中间阴极10G之间后会聚在中间阴极10G一侧的磁场,向会聚到扁磁带20的方向转变,能大幅度减少在电子束轨迹上直交的地磁成分。其结果使电子束几乎不会受到不需要的电磁力(洛伦兹力)的影响。
现将上述实施例与现有例如进行比较的数据列于表1。表1表示在非磁场的情况下对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焦点进行调整后,从屏板一侧施加0.3高斯的磁场时会聚失调。由表1可知,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就能抑制会聚失调。
表1
本发明的磁性构件所起的抑制会聚失调的效果还会受到其形状和配置位置的影响。有关形状影响的研究结果示于图7A和7B,以及图8A和8B,有关配置位置的影响示于图9A和9B。图7A和7B是根据磁性构件的宽度WL相当于管颈的外周长度的1/2的比率变化测得的会聚失调量。这时,磁性构件的管颈轴线方向的长度固定为30mm。由图7A和7B可知,在5%-20%的范围内,抑制会聚失调的效果很大。另外还可看出,当宽度过大时,效果下降。那么,当磁性构件的宽度WL(在本实施例中为管颈周向的尺寸)过大时,修正效果之所以反而变小,可以认为如果在磁性构件到达阴极轴列的上方及下方部分时,则磁性构件的上下两段也会吸引地磁,相对来说,在阴极轴列方向上吸引地磁成分的力则会减弱。
图8A和8B是表示使磁性构件沿管轴方向的长度L变化时所测定的会聚失调量。这时,磁性构件的宽度固定为4mm,以阴极为中心线,其前后的磁性构件的长度按等长配置,由图8A和8B可知,磁性部件沿管轴方向的长度以长者为好。
图9A和9B是表示磁性构件相对于阴极的配置位置变化时所测定的会聚失调量,这时,磁性构件的尺寸固定为宽5mm、长25mm、厚0.35mm,以阴极中线至磁性构件中线的距离a作为横轴。由图9A和9B可知,磁性构件距离荧光屏越远,其会聚失调量越小。
这样,设在两侧阴极外侧的磁性构件,是当受到外磁场作用时用来调整沿阴极轴列方向上的外部磁场成分的。因此,所使用的每一个电子枪总成,以两侧电子束的轴为中线,适当地确定磁性构件的尺寸和设置位置为好,借以使磁性材料的作用均衡。
在本实施例中,虽将扁磁带装置在管颈的外壁上,但并不以设在管颈的外壁上为限,也可设在阴极轴列上位于阴极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磁性构件,如果是设有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即可适用,而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
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中,要想使其具有抑制地磁造成的会聚失调的效果,往往就要增加磁性构件20沿管轴方向的长度,将磁性构件20延长到接近安装在管颈部分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PM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会聚如以使用图10A所示的产生多极磁场的作会聚调整装置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为例,调整电子束5B、5G、5R的集中状态,主会如图10B所示,使磁性构件20被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磁化,结果会对多极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荧光屏中心处的电子束的色纯度及会聚调整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这样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个例子,也就是即使在设置了作为针对地磁产生的会聚失调的对策用的磁性构件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校正作用产生影响。
下面利用

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例。图11至图13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结构。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断面图,图12是表示管颈部分的关键位的放大图,图13是表示磁性构件设置状态的模式图。
本实施例中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总体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因此详细说明从略。如图1及图12所示,多极磁场发生装置40装设在管颈3的外侧。在该多极磁场发生装置40中装有4极磁极对41、42和6极磁极对43、44。另外,在从玻锥2至管颈3的区段外侧装有偏转装置4。另外,偏转装置4及电子枪总成6的结构也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与实施例1一样,在外壳上的管颈的外壁上设有作为调整外部磁场的第1磁性构件的一对扁磁带20。该扁磁带20是用厚0.35mm、宽4mm、管轴方向的长度为40mm的热轧硅钢板制成的,在电子束的排列在-XZ平面上,扁磁性带20的纵向沿管颈轴线装设。另外,扁磁带20的纵向中线位置设在与阴极1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且以阴极10为中线,前后沿管轴方向各伸展20mm。
在管颈的外表面与多极磁场发生装置40的6极磁极对43、44之间,设有作为第2磁性构件的环状的磁性片30。该环状的磁性片30由厚0.5mm、宽4mm的热轧硅钢板制成,套装在管颈外围。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磁性构件的作用。第1磁性构件20的和用与实施例1相同,且如图6A和6B所示,因此详细说明从略。下面说明第2磁性构件。
图14是本实施例中的彩色阴极射线管所用的6极磁极对43、44的设置位置的X-Y断面及产生磁场的模式图。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2磁性构件的环状磁性片30装设在产生磁通的磁极部分的管颈一端。因此,在管颈的外周而且在磁极对附近,没有如图10B所示的磁性构件的配置量的偏差,不会引起局部磁化。其结果可获得用虚线表示的规定的6极磁场形状。与此相反,如上所述,在未配置第2磁性构件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第1磁性构件会被6极磁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因此6极磁场的形状被扰乱。
现将根据中间电子束的移动量对6极磁场所做的均匀性评价结果示于表2。表2中以外侧电子束的移动量为100(%),以此为准,表示中间电子束的移动量大约是多少。由表2可知,能将中间电子束的移动量改善到5%的程度。
表2
该中间电子束移动量的改善效果,取决于对应于管颈外周长的圆环形第2磁性构件在管颈外周上的覆盖长度的屏蔽率。现将第2磁性构件沿管颈外围通长周圈覆盖时的屏蔽率为100%,图15是以屏蔽率为横坐标,以中间电子束的移动量的比率为纵坐标,给出各种宽度的WO曲线图。由图15可以见,屏蔽率越高效果越好,即使没有完全屏蔽,例如为70%,效果也非常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中间电子束为准将第1磁性构件装设在两侧电子束外侧的轴线位置上。通过配置该第1磁性构件,能使通过外壳上的管颈一端进入的以地磁为代表的外部磁场中所有沿阴极轴线取向、处于外侧的磁场都向磁性构件所在之处会聚。另外,通过位于中间阴极和两侧阴极之间而向中间阴极一侧会聚的磁场,其收束方向则向第1磁性构件的收束方向变化。于是在阴极附近能抑制在电子束轨迹上产生直交磁场成分,从而抑制了由此产生的电磁作用力,降低了推动一对外侧电子束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程度,从而也就抑制了会聚失调。另外,在管颈的外周设有第2磁性构件,所以由多极磁场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磁场不会局部地被第1磁性构件吸引,从而使管颈外围的磁性体的量能以均衡。
实施例3上述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所示的磁性构件的设置位置密切地关系到磁性构件对地磁的屏蔽效果,如果设置位置不适当,地磁的屏蔽效果就会降低,从而会减小将会聚品位保持在规定范围以内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了第1及第2磁性构件设置在管颈外壁上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为了安装磁性构件,需要花费某种程度的作业时间。该作业时间会影响到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成本,因此希望缩短作业时间。
因此,下面说明能够缩短这种作业时间、而且能以提高安装精度的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16至图19A和19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关键部位。本实施例中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在管颈部分装有多极磁场发生装置,除多极磁场发生装置之外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图11相同。图16是将管颈部分放大,绘出了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断面结构,图17是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的结构详图。设置在管颈3的外侧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500由套在管颈外部的支找筒体510、安装在该支托筒体510上的若干个环状构件,以及将该若干环状构件固定在支托筒体510上用的固定环550构成。
在支托筒体510的外周面上设有槽口511、以及与固定环550上的阴螺纹551相配合的阳螺纹513,第1磁性构件610设置在其内周面上。
若干环状构件由下列部分构成用于产生第1多极磁场即4极磁场用的4极磁极对521、522;用于产生第2多极磁场却6极磁场用的6极磁极对523、524;设置在第1和第2磁极对522和523之间的第1隔离板530;以及位于第2磁极对中的524和固定环550之间的第2隔离板540。第1隔离板530的厚度大致与磁极对521、522、523、524的厚度相同,且在其内周面上设有凸舌531。第2隔离板540的厚度比第一隔离板530厚,在其内周面上设有第2磁性构件620,而且与第1隔离板530一样,在其内周面上也设有凸舌541。凸舌531、541用来与设在支托筒体510的外周面上的槽口511相配合,以便防止由于使若干环状构件的位置固定用的固定环550的旋转作用而将旋转动作传递给多极磁场发生极板,且能使多极磁场发生极板固定在规定的位置。
具有这种结构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用钢带560和紧固螺钉561,将支托筒体510的端部紧固,固定在管颈3上。
以下详细说明第1及第2磁性构件的设置状态。如图18所示,在支托筒体510的内周面上设有大致呈梯形断面形状的槽口512。在槽口512的顶端附近,槽的宽度变窄,容易使第1磁性构件610啮合固定。
第2隔离板540如图19A和19B所示,其内侧设有其宽度相当于第2磁性构件620的厚度尺寸的凸台542和两个凸舌541。第2磁性构件620呈带状且具有规定的曲率,如图19B所示,安装在凸台542上。这时,使扁磁带的长度与隔离板的内周相吻合,并使其曲率比隔离板的内周小,由于做成这样形状的结果,能使其半径收缩,在装到隔离板内部之后,由于半径收缩产生弹力,便于装配。如上所述,凸舌541与设在支托筒体510的外周上的槽口511组对配合,不会受到固定环550旋转的影响,同时能防止磁性构件620的脱落。
这样,将第1及第2磁性构件装在多极磁场发生装置上而形成一个整体,安装作业特别容易,能够容易提供一种即使在不同的地磁条件下也能达到稳定的会聚品位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2磁性构件设在第2隔离板上,当然,也可以设在其它隔离板上或多极磁场发生极板上。但多极磁场发生极板的厚度薄,所以设在隔离板上比较容易。
另外,经1及第2磁性构件的设置方法,虽然是以槽配合为例加以说明,但利用粘接等其它方法进行固定,当然也是可能的。
多极磁场发生磁极所发生的磁场在上述实施例中未加限定,也可以产生所希望的多极磁场。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能够减弱电子枪总成中所用磁性材料的影响,即使在不同的地磁条件下,也能获得稳定的会聚品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管轴中心线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为具有带屏板1的外壳;在该外壳上的屏板1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面7;用含有磁性材料制成的构件、与对荧光面设置排成一排、能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总成6;以及设置在电子束排列面上、且在上述电子枪总成6外侧、沿管轴方向伸展的至少为一对的磁性部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外壳有容纳电子枪总成6的管颈3,磁性构件20装设在该管颈3的外周面上。
3.含有管轴中心线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中包括有屏板1的外壳;在该外壳上的屏板1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面7;面对荧光面7设置、排成一排的含有发射第1、第2和第3电子束的第1、第2和第3阴极、控制电子束的若干电极及磁性构件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以及设在阴极10附近作用在上述3条电子束中的电子束的外部磁场、对其中的轴向成分起调节作用的一对磁性部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所述磁性构件沿管轴线的纵向,设置在电子束的轴列面上。
5.含有管轴中心线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中包括有屏板1及与屏板1连接的管颈3的外壳;在该外壳上的屏板1的内表面形成的荧光面;用含有磁性材料制成的部件、面对荧光面7装设、排成一排、能发射若干条电子束、容纳在管颈3中的电子枪总成6;安装在管颈3的外周表面上、在电子枪总成6附近产生多极磁场的有多极磁场发生磁极的多极磁场发生装置40、500;设置在电子束的轴列面上、且位于电子枪总成的外侧的沿管轴线纵向的第1磁性构件20、610;以及设置在上述多极磁场发生磁极附近的第2磁性构件30、6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上述第1磁性构件20设在上述管颈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上述第1磁性构件(610,620)形成一个整体、设置在多极磁场发生装置5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上述多极磁场发生装置500至少由支托筒体510、若干环状多极磁场发生磁极521-524、以及上术磁极间的隔离反530、540构成,第1磁性构件610设置在支托筒体5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上述多极磁场发生装置500至少由支托筒体510、若干环状磁铁521-524、以及上述磁铁间的隔离板530、540构成,第2磁性构件620设置在上述隔离板540上。
全文摘要
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在其外壳上的屏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由发红、绿、蓝光的三色荧光体层构成的荧光面,发射三条电子束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总成沿同一轴线(通常为水平轴X)排列,安装在管颈内。该电子枪总成有排成一排的三个阴极,沿着该阴极至荧光面的方向顺次装有若干电极,用来对从各阴极发射的电子束进行加速,并会聚到荧光面上。用作调整外部磁场的磁性构件——一对扁磁带设在外壳管颈的外壁上。
文档编号H01J29/88GK1105480SQ94115250
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4日
发明者冈本寿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