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19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灯具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同时形成一新式的灯体造型,使之可直接安装于一般的装饰用灯串的灯帽中,且便于组装、生产及成本低、寿命长的灯泡结构。



图1所示,常规的装饰用灯串结构的分解图,它包括一钨丝灯泡11、灯蒂12、灯帽13及一对金属导片14,其组装方式是先将钨丝灯泡11插置于灯蒂12处,使之钨丝灯泡11的两金属脚111经灯蒂12内部延伸至外界,再将连接导线15的金属导片14经灯帽13底部设置于其内部,最后再将灯蒂12插置于灯帽13处,使金属脚111与金属导片14相接触,即完成组装,但在这组装过程中,该钨丝灯泡11需对准灯蒂12插入外,其金属接脚111也需对应灯蒂12内的小孔(图未视)插入,方能使它伸出外界,不仅手续麻烦,且故障率高,无形中增加成本的负担,此为以钨丝作为灯泡所无法改变的加工程序,且钨丝灯泡也有寿命短、容易产生故障、较为耗电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自体发光元件、导电金属脚及包封层所组成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它不仅简化了组装程序,而且容易组装以及寿命长、故障率及耗电低等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经包括一自体发光元件、两导电金属脚及包封层,该自体发光元件是设置于两导电金属脚一端,而该包封层是包覆于自体发光元件外围,电流经导电金属脚传递至自体发光元件处,即可使它产生光线,其特征在于该灯泡所形成的形状,其前段为圆弧型,后段为圆锥状,末端则延伸出一突部,而该导电金属脚的末端则经该突部末端延伸出外界。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灯泡后段,其尺寸及末端突部形状是对应于欲结合的灯串灯帽结构;所说的自体发光元件可为发光二极管;所说的灯泡是一体成型出外型;所说的包封层可为高透光层;所说的灯泡末端的突部可为两独立的个体;所说的包封层可为二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组装过程中简化了多道程序,且更容易组装,而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灯泡,也具有寿命长、故障率及耗电量低,在使用时,可直接套置于所配合的灯帽中,因此组装方便快速又省时。
图1为常规的装饰用灯串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它为本实用新型灯泡2结构改良的立体图及剖面图,主要运用于圣诞节或一般庆典中作为装饰用的灯串结构中,这种装饰的灯串中所需的灯泡较小所需产生的亮度较低,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灯泡最能发挥其经济效益,其结构包括自体发光元件21、两导电金属脚22及包封层23,该自体发光元件21的特性是低电流导通时,即可使它产生光线,如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半导体发光元件等,自体发光元件21是设置于导电金属脚22末端,并构成一完整的回路,藉由该导电金属脚22适时提供电流予自体发光元件21,即可使它发亮,而其外围则设有一层包封层23,该包封层23为高透光及高透明的材料所制成,如环氧树脂、压克力(acrylic)、聚苯乙烯或聚乙烯等,如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并非结构,此结构仅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要素,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所形成的灯泡外型,其前段24为圆弧型,可似乎半圆球型,或似椭圆型,如图4所示,此为光线最主要的产生位置,故该自体发光元件21其位置也在该处,而灯泡后段25为圆锥柱状,此圆锥度是配合欲安装的灯帽13尺寸而定,而在前段与后段相接处设有一突环26(图4的实施例则无此结构),以便一组装及固定灯泡安装于灯帽13的位置,而灯泡末端则延伸出突部27,而该导电金属脚22的末端则经该突部27末端延伸出外界,其中该突部27的形状是配合欲结合的灯帽13内部结构而变化,在本实施例中为长方型体,也可改变为两独立突出的突部(如图5的实施例),故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形状,藉此,使本实用新型的灯泡在使用时,可直接套置于所配合灯帽中,而无常规钨丝灯泡所需将其金属脚插置灯蒂的程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便快速又省时。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在该实施例中包封层23有两层,此为便于加工即制造,该第一层包封层23是将各灯泡初胚形状均以固定,再依实际需要及不同尺寸形状的灯帽结构,增加第二包封层23′,以适用于各种形式,增加适用范围。
以上所说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任何变化或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包括一自体发光元件、两导电金属脚及包封层,该自体发光元件设置于两导电金属脚一端,该包封层是包覆于自体发光元件外围,其特征在于该灯泡所形成的形状,其前段为圆弧形,后段为圆锥状,末端则延伸出一突部,该导电金属脚的末端则经该突部末端延伸出外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灯泡后段,其尺寸及末端突部形状是对应于欲结合的灯串灯帽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自体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灯泡是一体成型出外型。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包封层为高透光层。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灯泡末端的突部为两独立的个体。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饰用灯串的灯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包封层为二层。
专利摘要一种装饰用灯串的灯光改良结构,它包括一自体发光元件、两导电金属脚及包封层,该自体发光元件是设置于导电金属脚一端,而该包封层是包覆于自体发光元件外围,电流经导电金属脚传递至自体发光元件处,即可使它产生发亮的光线,其特殊之处是整体所形成的外观形状,其前段为圆弧形,后段为锥柱状,末端则延伸出突部而导电金属脚的末端则经突部末端延伸出外界。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套置于一般的灯帽处,即形成一装饰用灯串。
文档编号H01K7/00GK2373894SQ99200250
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1日
发明者许朝枝 申请人:许朝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